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
我爱阅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指苗苗;“小苗”还包含 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 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 取营养;“大树”指季羡林,而季 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 根深叶茂的大树。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 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概 括谈话的主要内容。 3.熟练朗读课文,能从对话中得到读 书和学习的启示。学习文章写法特点。学 习名人阅读方法,感受阅读快乐。
谈一谈: 季羡林老先生对于读书和学习都 提出了哪些建议? 要求: 1.划出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可 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
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 哪些见解? 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 语;
名人警句
• • • • • •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杜甫)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 迪生)
作业:
采访一个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 并做一份访谈记录。推荐阅读:ຫໍສະໝຸດ 《三国演义》、《水浒传》、
《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古文观止》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 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 ,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 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 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 “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 ,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 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 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 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 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 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 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看法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绿〞,能借助字典,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践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诵课文,掌握说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失掉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展开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说话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从对话中失掉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展开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进程:一、话题导入,激起兴味1、导语:大家喜欢看朱军掌管的«艺术人生»和陈鲁豫掌管的«鲁豫有约»吗?那你们知道这两个说话类节目如此炽热,是靠什么吸引观众的吗?〔先生自在谈,教员点拨: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络严密,掌管人幽默、睿智。

〕2、导语:就连你们都对这样的节目很感兴味,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很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只需求好题材,更需求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言语。

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同跟随小先生苗苗离开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吧!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访谈1、教员出示先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2〕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效果?〔在书中做上标志。

〕〔3〕画出季老回答以下效果的相关语句。

2、先生读书、思索,教员与一般先生交流。

预设:季羡林对读书的见地是: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要背诵古诗文,停止阅读积聚。

3、教员出示课件,反省先生的预习效果。

4、先生读后交流苗苗给季老提的效果,教员引导概括。

预设:依据先生的回答,教员引导概括。

三、研读课文,明晰见地1、引言:关于苗苗单纯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窗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言语。

2、小组协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交流预设:〔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季老以自己小时分的趣事以及讯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说明自己主张看闲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时间:1999年8月21日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

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的通顺呢?苗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笑)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

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

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颗小苗正在努力生长。

突然,一棵巍峨的大树
出现在小苗的旁边,两者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小苗:你好,大树!你长得真高大,我好羡慕你啊。

大树:嗨,小苗!谢谢你的夸奖。

不过,你也会像我一样长得高大的。

小苗:真的吗?可是我现在还这么矮小,怎么可能变得像你这样高
大呢?
大树:别担心,小苗。

你知道吗,成为一棵大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曾经像你一样小,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才有了今天的身高。

小苗:那我该如何努力呢?我总觉得自己长得太慢了。

大树:首先,你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勤奋学习,不断吸收营养和阳光。

其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
茁壮成长。

小苗:听起来好像很困难,但是我会尽力的。

大树:很好,小苗!只要你有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成长为一棵
高大的大树。

记住,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相信自己,努力向着目标
前进。

小苗:谢谢你的鼓励,大树!我会好好努力的,争取早日长成一棵高大的大树,像你一样稳固挺拔。

大树:加油,小苗!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两者的对话渐渐淡出,小苗和大树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成长,迎接着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愿他们的对话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段动人的成长故事。

鄂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鄂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你怎么找到花花的?”我太惊喜于花花的回归,花花的回归一下子清扫了积郁在我内心的沉甸甸的负罪感。花花瘦了,毛发萎顿,全无光泽。不过,它的小肚子滚圆滚圆的, 欢快地摇着尾巴。
原来是老吕要去帮老泰山清理鱼塘,另一半被邀同去,结果遇上了花花。我想着另一半之所以同去应是抱着另外一份小心思的——万一寻着了花花呢?
(mistakes)。英语词汇量(vocabulary)不够,所以想要提高雅思听力速度,要背诵单词了很多考生有这样的经历,单词听到了,理解了,是写不出来。这是因为单词的形体 和读音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联系(stable connection)。对于这种情况,一是要在平时记单词的时候大声朗读(注意读音的质量),通过综合刺激形成稳固印
花花是在本打算让它去看护的那方鱼塘边丢失的,鱼塘掩映在密植的树林里,树林里有丛生的矮小灌木,被北风与霜雪磨砺得无比坚硬的枝条纵横交错出团团暗影。花花在我 们的千呼万唤里依然杳无声息,另一半,侄女,我,我们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幼小衔接加盟哪家好 。 对于这一类原因,建议平时多跟读正确的材料,例如各种 新闻广播(news broadcast),来达到纠正发音和练习听力的双重效果。此外,在平时做练习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有出入的词记下来并强化训练,以后不再有类似错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象(expression);二是平时练习时多搜集此类听得懂但写不出的词,进行强化训练(training). 日子仍在继续,天气愈加恶劣,一连半个月的雨夹雪。有天早晨,另一半下车去买烟,眼风里突然闪过一条流浪狗的影子,和花花一样的大小,也是黑白相间的毛发。 “是花花!”另一半追着那团影子,惊喜地喊着。 我和侄女连忙都赶过去看:不是!我们家花花的额头上有个圆点。 花花已经丢失足足半月有余了,如此的凄风苦雨,只怕……我不敢想。 那是又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外出后回家,刚跨进大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摇头摆尾的身影:花花!侄女望着我笑,我难以置信地再次去确认:真的是花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人教新课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读课文,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难点: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阅读《我的童年》节选。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

这些节日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

)[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

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记号)(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板书:(闲书、偏科、学习外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导语: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交流预设:㈠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⑴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自己主张读闲书。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第1课时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_第1课时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阜南一小赵辉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3、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

紧扣对话,联系实际。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时的“窃读”,让“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初读课文1、“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谁?(简介季羡林)2、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都不一样。

你发现这篇课文与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访谈录)三、模拟采访结合插图定好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稚气、礼貌。

季老:亲切幽默、平易近人。

四、按部分朗读课文,逐层学习1、他们谈了些什么内容?2、在苗苗与季爷爷的交谈的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来谈一谈。

预设(1)“闲书”问题:①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

那么到底“闲书”指什么,“正课”呢?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②从他们的谈话中你了解到阅读有哪些好处?(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

)结合自己的体会,还有什么益处?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

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③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2)偏科:结合自己的学习。

(3)学好外语:游学、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古诗词积累:语文书上、中文经典。

3、你们现在知道题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吗?(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

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新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新版】
镇镇定定、从从容容读书的人,怕不乏读书的情趣。 想当年,司马温公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
手不离书。可读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 其中的道理。从表面上观之,“读三年《易经》”怕是够 从容的了,然而,不求审美体验、感情共鸣,不求甚解, 又怎与从容读书沾上边去?同是读书,亦喜背诵,文学巨 匠茅盾却从容得可以。他照样能熟练地背出120回的《红楼 梦》,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不就归源于 其从容读书,能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精神的养料?
的 ) 请教学外语——鼓励早学习

话 背诵古诗文——加大积累量
小苗:稚气、 直率、礼貌
大树:平易近 人、亲切幽默
课文主旨
本文记录了学生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关于 看闲书、偏科、学外语和积累古诗文等问题的对话, 从这一老一小的对话交流中让我们感受到苗苗的稚气 与礼貌,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更能感受到季 老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深深的关爱之情。
喜欢 ( 喜爱 ) ( 讨厌 )
三、我会给句子补充合适的词语,并用补充的词语造句。 我还能将《水浒传》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 ( 滚瓜烂熟 )。 ( 滚瓜烂熟 ):__这__篇__课__文__我__背__得__滚__瓜__烂__熟__。___
2.“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
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
浒(hǔ)传》里绿[lù]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说说这段话的作用。
引出下文
引用季爷爷文中的话,巧妙地引出有关“看闲 书”的话题,从中可以看出苗苗的聪明机智,为这 次访谈做了充分的准备。自然引出下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问:
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为了解课文内容,进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
3、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很快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爷爷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苗苗给季老提了哪些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
交流预设:
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⑵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⑶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四、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
1、过渡激趣:
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内容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

2、揣摩人物的特点。

3、说一说季老与苗苗分别有什么特点?
4、自由读课文,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5、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6、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全班对他俩的朗读进行评价。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

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六、扩展阅读,鼓励综合性学习
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

⑴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⑵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⑶辩论:
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多看书
偏科三贯通
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字词学习:
1. 本课生词组词抄五遍写字练习
2. 预习第三课生词组词抄三遍课文读三遍家长签字填课后第三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