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创新及实践-邹才能
中国非常规油气沉积学新进展——“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专辑前言

第39卷第1期2021年2月Vol.39No.1Feb.2021沉积学报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中国非常规油气沉积学新进展——“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专辑前言邹才能1,2,3,邱振1,2,4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北京1000834.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经过近20年不断探索,中国陆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9年全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油气总产量的23%,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接近7000万吨油当量,标志着中国进入非常规油气革命发展新阶段。
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作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陆相深水砂质碎屑流等重力流沉积模式”、“海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模式”、“细粒沉积岩发育微纳米级孔喉系统”、“多地质事件沉积耦合形成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段)”等重要认识。
专辑主要是由从事非常规油气相关的沉积学专家对中国近几年非常规油气层系沉积研究新进展的系统性和及时性总结,内容涵盖了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准噶尔等近50个大中型及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地层时代跨度自元古代至新生代,涉及致密油/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层系(段)近30个。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提出未来非常规油气沉积学需以非常规油气工业开发的“甜点箱体”和“甜点群”为重点研究方向,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沉积学;地质事件;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甜点箱体;甜点群第一作者简介邹才能,男,196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实践、新能源发展战略等,E -mail:******************.cn通信作者邱振,男,高级工程师,非常规油气沉积学,E -mail:******************;**********************.cn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志码A国际沉积学会(IAS )将沉积学(Sedimentology )定义为:它是研究沉积(物)岩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成岩作用等)的一门科学。
《非常规油气地质》介绍

《非常规油气地质》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国际油价的持续高位震荡和低碳时代的到来,全球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快速延伸将成为必然趋势,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快速跨越已成为必然选择。
石油工业正在突破传统油气资源面临非常规的“新挑战”,非常规油气资源正在转变成“新常规”,不断延长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
预测全球油气工业的生命周期超过300年,目前已经历了近150年。
油气工业的发展,主要经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非常规储层连续型油气聚集三大发展阶段或领域,实现两次重大理论技术创新和跨越。
第一次是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创新和跨越,找油气的思想从寻找易于识别的构造圈闭,向较难识别的岩性地层圈闭过渡,核心是找油气圈闭;第二次是从岩性地层油气藏向非常规储层连续型油气聚集的创新和跨越,找油气的思想是从寻找岩性地层圈闭,向无明显圈闭界线的储集体系过渡,核心是找大面积油气储集体。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界定,常规油气是指应用现今技术方法能够经济有效开采的油气资源。
非常规油气是指现今无法用常规技术方法进行经济性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资源规模大,储层物性差,一般地面空气渗透率<1×10-3μm2,孔隙度<10%。
常规油气资源比例一般占20%,非常规油气占80%。
随着技术进步,非常规可以向常规转化。
从地质和研究的角度定义,常规油气是指单体型或集群型分布的圈闭油气资源,现今直井等常规技术能经济开采;非常规油气是指连续型或准连续型分布的大面积油气资源,现今常规技术无法经济开采,需水平井规模压裂、平台式“工厂化”等特殊开采方法。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有本质区别:油气是否受明显圈闭控制、单井是否有自然工业产量。
常规油气的形成是靠浮力渗流聚集,源藏分离,单体或集群型分布,单井有自然工业产量;研究的灵魂是回答圈闭是否成藏,勘探的目标是寻找含油气圈闭的边界,开发的追求是油气藏的长期高产和稳产。
唯厚“才”世界一流__唯新“能”基业长青——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常规与新能源探索者邹才能

封面人物唯厚“才”世界一流唯新“能”基业长青——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常规与新能源探索者邹才能 黄雪霜 祝传海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冬奥百年史上的首支绿氢火炬成功点燃!它不仅向全球彰显了我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创造了冬奥火炬用能的历史纪录。
“氢”舞飞扬的火苗背后,是中国石油人倾尽全力的付出,更是他们迈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标志。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倾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能源产业,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而奋斗。
在中国石油“基业长青”宏大战略构想中,新能源举足轻重。
从点燃冬奥史上第一支绿氢火炬,到建造西北一望无际的光伏“蓝海”;从矗立起松嫩平原上的“大风车”,到实现黄土塬变“碳”为宝……认准目标,勇于转型,中国石油正迈向全面开启新能源革命的新征程。
当新能源的浪花汇成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将人生轨迹与中国石油的转型巨潮融为一体,也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2次创业”和“3次转型”。
第一次创业自1987年大学毕业迈入社会开启,其间经历了从常规到非常规油气的突破式跨越;第二次创业自2021年开启,从北京转战深圳,从油气跨界进军新能源“战场”。
“3次转型”即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非常规油气到新能源,再从新能源到“碳中和”。
每次创业和转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一脉相承,都是面向未来、主动跨越和转变。
2021年12月21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注册成立,邹才能担任首任院长,这是他转型路上的重要基点。
秉承唯厚“才”世界一流、唯新“能”基业长青的理念,他和同伴们开启了新能源“长青之路”新长征。
看准珠峰,敢于转型一家传统油气世界百强头部企业,为什么要坚持向新能源领域主动转型、加快转型?很多普通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而中国石油用使命和担当,向世界给出了答案。
2012_邹才能_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邹才能 , 陶士振 , 杨 智, 袁选俊 , 朱如凯 , 侯连华 , 贾进华 , 王 岚, 吴松涛 , 白 斌, 高晓辉 , 杨 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 1 0 0 0 8 3 摘 要: 全球油气勘探目标的转移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 , 具有 从 毫 -微 米 孔 喉 的 圈 闭 油 气 , 逐渐向纳米孔喉的连续型油气聚集 发展的趋势 。 近十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 致密气、 煤层气、 重油、 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 重点领域 , 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 , 页岩气成为热点 领 域 。 中 国 致 密 气 、 页 岩 气、 致 密 油、 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取 油页岩 、 天然气水合物 、 油砂矿等有重要进展 。 中国非常规油气 研 究 也 取 得 重 大 进 展 , 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 得重要突破 , 角洲砂体 、 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湖相碳酸盐岩等 , 提供了湖盆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 创新发展了连续型 油气聚集理念 , 明晰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 1 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 0 个基本地质特征和 2 项关键标志 , 系统表征了致密油气储层的纳米级微观孔喉结构 , 首次发现了纳米孔喉中油气的赋存, 推动了纳米孔喉中油气流动机 基础 ; 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 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 提出了 “ 纳米油气” 概念, 并指出这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 展方向 , 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 、 纳米油气驱替剂 、 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 , 油气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 。 关 键 词: 连续型油气聚集 ; 非常规油气 ; 纳米级孔喉 ; 湖盆中心储集体 ; 致密气 ; 致密油 ; 页岩气 ; 纳米油气 ( ) 中图分类号 : T E 1 3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2 8 0 2 2 0 1 2 0 4 0 3 1 2 1 1 - - -
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地 质 特 征
开 发 特 点
非达西流为主,不产水或产水很少
采收率低,基本无自然产能,须采 取压裂等技术措施形成“再造气藏”
必须采取水平井多级分段与重复压裂 等先进开发技术和措施,形成“人造” 渗透率方可采出,故称“人造气藏”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
1. 中国主要有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页岩分布在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油气资源的比较
非常规天然气在天然气资源构成中占绝对优势
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78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 资源量716.2万亿立方米(不含致密气和水合物),天然气水 合物资源量3000万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约是常规天然 气的10倍。
页岩气 260 456.2
煤层气
天然气 0 100 200 300 400
世界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万亿立方米)
108.7 99.8
72.2 59.9 65.5 50.1
北美
拉丁美洲
中东和北非
中亚和中国
太平洋地区
其他
世界资源 量456.2万,占23.8% 中亚和中国:99万亿立方米,占21.9%(134.4) 中东—北非:72.2万亿立方米,占15.8% 拉丁美洲:59.9万亿立方米,13.1% 太平洋国家:65.5万亿立方米,占14.4% 其他地区:50.1万亿立方米,占11%
北美发现30个页岩气盆地,2009年产量近950亿方
( 美国:867亿方,其中Barnett页岩气:509亿方)
北美页岩气勘探快速发展,实现了商业性开采
在近10年的时间里,北美页岩气产量增长了近10倍, 在2011年有望超过150亿方英尺/天。
美国
Haynesville Marcellus Woodford Fayetteville Barnett 其他 小计 加拿大 Montney Horn River 小计 合计
非常规油气:低油价挑战下要强化创新

非常规油气:低油价挑战下要强化创新记者:为何油价走低,非常规油气资源如此“受伤”?邹才能:油价下跌,石油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大大缩小,收益也会大大减少,必然会影响非常规油气业务的发展。
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单井产量低、采收率低、投入成本高、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其勘探开发难度、成本远远高于常规油气资源。
因此,当石油企业面临成本与效益压力时,非常规油气项目的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
尽管有专家声称,即使油价低至每桶30美元,美国相当部分页岩油气田依然能坚持开采,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非常规油气田都能如此“幸运”。
尤其是我国,无论是地下条件还是发展成熟度,都离美国有很大差距,也就使得这些开发难度本来就很大的非常规油气田在投资紧缩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充足的投入,发展可能受阻。
然而作为我国最具潜力、最具战略意义的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的建产规模可以适度放缓,但是科技攻关脚步不能停滞。
这特别需要国家加大补贴和扶持力度,推动非常规油气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国石油工业的有序接替。
记者:如何正确看待低油价与非常规油气的关系?邹才能:从某种角度讲,本轮油价走低的“根”在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可技术进步和创新亦是石油勘探开发降低成本、实现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经历本轮低油价“洗礼”之后,依靠技术进步和高效管理实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全球石油工业发展的共识。
无论是跨国石油企业还是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无论是常规油气资源还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都是如此。
因此,低油价时代的来临在给我国乃至世界石油非常规油气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非常规油气工业的深度调整、实现工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
它将迫使我国非常规油气工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形势下,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依附于常规油气的发展,探索一条低成本、高效发展之路,加速其迈向工业化发展时代。
记者:非常规油气工业变革创新该从何处入手?邹才能:在技术创新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五个一体化”创新管理思路

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五个一体化”创新管理思路2.身份证号码:******************3.3.身份证号码:******************[摘要]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量逐步提升,在采集、处理、解释作业过程中经过实践总结,形成了“五个一体化”技术管理思路。
在“五个一体化”思路指导下,不仅出色完成了近几年地震部署任务,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成效显著。
1前言中联公司所辖矿区主要位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沁水盆地,勘探开发目标为致密砂岩气及煤层气。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常规油气及清洁能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中联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秉承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以七年行动计划为引领,以增储上产为目标,持续加大地震勘探部署,逐步实现临兴、神府致密气区块三维地震全覆盖。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地震勘探任务,不断提升物探作业质量,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地球物理需求,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五个一体化”技术管理思路。
2.1勘探与开发一体化针对致密气相变快,稳产周期短的特点,2018年首次提出了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思路,探索边勘探边开发边投产的作业模式,大幅缩短了经济见效周期。
在此大思路的背景下,为保障勘探开发效果,地震作业在实施过程中,坚守勘探与开发一体化理念,坚持“一个立足、两个延伸”:“一个立足”便是立足于油气田实际,依据构造特征、储层特点、气藏分布规律等优化观测系统,以满足勘探开发需求;“两个延伸”一是地震勘探向后延伸,延伸到勘探井位部署、开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已有认知及时优化调整地震部署方案;二是地震开发向前延伸,由面向开发区延伸到甩开勘探区,及时滚动勘探开发评价,扩大勘探开发成果。
这就打破了地震勘探开发技术参数与项目管理的界限,勘探与开发兼顾,相互补位,避免重复投资。
2.2 整体部署与分步实施一体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致密砂岩气藏资源量丰富,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地表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井位研究部署难度大,中联公司于2014年首次在神府区块部署三维地震,结合已有井地质钻遇情况,通过精细化处理解释,成功发现了工业气流,为勘探开发增加了信心。
“斜杠”院士邹才能

奋斗者Pioneers“斜杠”院士邹才能邹才能中科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作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也是我国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领军人物,他经常被调侃是“被能源耽误的功夫巨星”。
中科院院士邹才能出的第一本书是民间武术秘笈《秘传·6步夺命功》。
作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也是我国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领军人物,他经常被调侃是“被能源耽误的功夫巨星”。
“常规人要有非常规思想,也就是创新的思想。
”这是邹才能常说的一句话。
他是我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的创建人,首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提出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协同发展”,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
但油气勘探和能源研究都没有让他放下自己的业余爱好,练武术、办摄影展……他的“斜杠”生活忙碌而充满乐趣。
勘探非常规油气“我的专业就是在世界上找油找气。
”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邹才能喜欢用大白话,“找到在地下一公里或10公里哪个地方有油有气就是我们的专业。
”他至今还记得母校西南石油大学的校训: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毕业30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这句话奋斗。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的枯竭成为能源界的共同忧虑。
据预测,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找到的煤炭还可以利用130年,找到的石油还可以利用50年,找到的天然气还可以用50年。
邹才能认为我们还可以找油找气。
石油工□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64民生周刊2019.08.26业走过了160年的历史,主要是常规油气藏开发。
但非常规油气有巨量的资源,是常规油气的8倍。
“只有解放不了的思想,没有解放不了的油气。
常规的思想,找不到非常规油气,常规的技术也拿不出非常规油气。
”邹才能说。
他带领团队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规律,提出“人造油气藏”开发的新概念。
据他介绍,常规油气藏可称为“圈闭油气藏”,是一种天然油气藏,圈闭界限很明显,有统一油、气、水界面,有自然渗透率,一般采用直井开采,不需要人工压裂改造即可形成工业油气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我国页岩气发展急需解决6大关键科技问题
发现新的海相“甜点区”:加快海相页岩气新区块、新层系、新
深度“三新” 发现,扩大川东蜀南之外“甜点区”范围
三维地震预测高产区段:加快勘探发现后三维地震部署,为大批
量水平井开发提供准确井眼轨迹
材料装备技术全面国产化:加快水平井体积压裂材料、装备与技
术的国产化,提高低成本规模化发展速度
2000
探明储量
产量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12
两大超万亿方级致密气区 鄂尔多斯苏里格:探明+ 基本探明3.9万亿方,产 量213亿方 四川须家河组:探明6416 亿方,三级储量1.25万亿 方,产量15亿方
储量:近十年年均新增探明储 量2877亿方,约占50%
石油科技:革命黄金期
常 深层油气成藏理论
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
规 深水开采技术
非 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 常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 规 平台式“工厂化”生产
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
时间:2014.5.27 公司:美国NCS能源服务 地区:Eagle Ford 压裂:92级 支撑剂:3000吨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有三大态势 常规油气:储产量增长“高峰期” 非常规油气:多类型战略“突破期” 石油科技:颠覆创新“黄金期”
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岩性地层油气藏与 大油气区等地质理论、方法创新研究及实践。第 一作者在《Earth-Science Reviews》、《Basin Research》、《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 余 篇,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火山岩油气地 质》等中英文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 余项。
全球非常规与常规资源比例8:2,常规油气采出25%
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资源比例大约 8 : 2
常规气 常规油 非常规油 非常规气
471 (8%)
(单位:油为亿吨,气为万亿方)
20
(12%)
4878 (10%)
200 (13%)
6200 (12%)
3922 (70%)
世界
(50600亿吨油当量)
240 (16%)
美国:借鉴页岩气理论技术与发展经验,实现致密油快速发展
美国页岩气、致密油“革命性发展”
蒙特利
巴肯
尤蒂卡 马塞勒斯 巴内特 海恩斯维尔 鹰滩
页岩气:巴内特→海恩 斯维尔→马塞勒斯,连 续获重大突破,成为非 常规发展热点
致密油:巴肯→鹰滩→ 蒙特利+尤蒂卡,连续 获重大突破,成为非常 规发展亮点
2013年美国页岩气产量3100亿方、致密油产量1.4亿吨
0.8
延页平1
43
20.3
17
1.7
焦页1HF
威
201.02 阳101-H2
昭104 宁201-H1
页岩气钻井:322口
—调查井108口 —探井118口(直井) —评价井96口(水平井)
日产大于万方:38口
—直井18口 —水平井20口
日产过10万方:24口
—直井3口 —水平井21口
2005年开始中石油勘探院持续引领和推动页岩气快速发展
非常规油气革命推动美国“能源独立” 战略梦实施
2012年美国《外交》杂志“能源如 何重塑世界”为主题,问卷57位能 源专家结论是:
美国自1973年第1位尼克松提出“ 能源独立”以来,这个想法对于第 8任力求“能源独立”的奥巴马之 前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是痴心妄 想,唯独奥巴马幸运地拥有可以付 诸实施的机遇
萌芽
70 煤油时期
背斜理论
汽油时期
常规油气
燃料与化工原料时期
圈闭成藏理论
常规与 非常规
连续型聚集理论
60
机械顿钻
50
旋转钻井概念
光点地震 旋转钻井发展
数字地震 喷射钻井
40
30
20
1859年第一口工业油井
10 1861年亨特,背斜
1885年怀特,背斜
0 1860 1900 1910
gas
10.5 1934年Mccoloagh,圈闭学说
产量:2013年340亿方,占全 国天然气产量28%
页岩气: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第一热点
截至2014年5月,共投入150亿元,二维地震2万Km ,三维地震1500Km2,评价核心区810万亿立方米,颁发页岩气探矿权52个,勘探面积16.4万Km2 ,共产页岩气5亿方
中国页岩气有利区分布预测图
初始产量(×104m3/d) 页岩气井
天然气:2000年以来,年增 12%,2013年产量1209亿方, 对外依存度32%
非常规油气多类型“突破期”:致密油气、页岩气
致密油(吉木萨尔芦草沟组)
勘探面积:1278km2 资源规模:20亿吨 吉172_H日产油1.13万吨
致密气(苏里格)
探明+基本探明3.9万亿方 投产井7130口,其中水平井
常规油气储产量“高峰期”: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加快增长
储量:持续高峰增长
石油:2007年以来,连续7年 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
天然气:2011年以来,连续3 年探明地质储量超过6000亿方
产量:油稳步增长,气快速 发展
石 油:2000年以来,年增 2%,2013年2.1亿吨,对外依 存度57%
100 (59%)
中国
(1520亿吨油当量)
非常规油气发展助推世界石油工业可再发展150年以上
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趋势预测(HCZ法)
全球油气资源可保障世界石油工业生命周期达到300年,非常规 资源的开发,促进石油产量高峰值不断上升、出现时间不断后延
全球油气工业及理论技术发展历程
产量(亿吨油当量)
80
9~13 11
10~25 50~70 80~119
致密油(鄂尔多斯长7)
勘探面积:8545km2 资源规模:25亿吨 提交控制储量:3.8亿吨 建产能:75万吨
油页岩油
可采资源量:120亿吨 典型地区:辽宁抚顺、广东
茂名、吉林桦甸 2012年产量:81万吨
煤层气
探明储量:5680亿方 2大地面生产基地:沁水南部、
实现水平井“工厂化”生产:加快形成适宜我国复杂地表“工厂
化”开采模式,实现低成本效益发展
突破湖相沼泽相页岩气局限:加快突破发现陆相页岩气工业生产
“甜点区”,扩大页岩气新类型
节约利用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加快形成水力压裂重复利用技术,
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石油科技:颠覆创新“黄金期”
主要内容
300nm
获气井42口,井均测试产量7.0万方/天 水平井24口,井均测试产量11万方/天 投入试采井11口,累产商品气1亿方
2007年 申请第1个页岩气矿权区块—黔北、滇东 2008年 钻探第1口页岩气核心区地质浅井—长芯1井取芯150.68m 2009年 优选第1批海相页岩气先导试验区—富顺永川、长宁、威远 2010年 钻获我国第一口页岩气直井—威201井日产1万方 2011年 钻获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日产1万方 2012年 钻获我国第一口水平井商业价值页岩气井—宁201-H1日产17万方 2013年 开钻我国第一个 “工厂化”生产试验平台—2个平台14口井 2014年 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页岩气外输管道—93KM年输气量15亿方
147m
华蓥溪口剖面345m、厚度 88.5m
(20万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年
中国石油积极推进长宁-威远、昭通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 设,投资近70亿元,创造多个第一,引领页岩气勘探开发
二维6076公里,三维751平方公里 完钻井52口,完成井43口
2010年以来
源控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 陆相石油地质理论 ……
煤系成烃与大气田分布 前陆冲断带构造油气聚集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 岩性地层油气藏 碳酸盐岩油气聚集 ……
大油气区形成与分布 连续型油气聚集 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 ……
找圈闭(点)→找区带(带)→找层系(面)→找体系(体)
541口,平均日产5万方 2013年产量:213亿方
致密气(川中须家河)
三级储量:1.25万亿方,其 中探明5937亿方
2013年产量:15亿方
类型
致密油
油页岩油
石 油
油砂油
页岩油
小计
致密气
天 煤层气 然 页岩气 气 水合物
小计
可采资源量 (亿吨/万亿方)
20~25 120 23
30~60 193~228
鄂尔多斯东缘 2013年产量:30亿方(不含矿
井抽采)
页岩气
四川海相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产量:2亿方
致密气:近期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第一重点
探 明储量 (亿方 ) 产 量(亿 方)
我国主要致密气盆地分布图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5年Schmoker, 连续型油气聚集
1980 1990 2000 2010
中国石油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经历了三大阶段
1941年,潘忠祥在AAPG 发表《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第一次在 国际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陆相生油”的观点,突破年中国“贫油论”的束缚
上世纪50-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2010年
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2013.6.5-7):提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的基本认识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8,第4期》: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