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她会跑前去。
”听到他的回答,我心想不够生动,如果“疾步向前”这类的词才会把当时紧张的气氛表达出来。
于是我顺势说:“你上前来,看到雏燕掉落下来时……”学生马上冲向前去伸手作接的动作。
于是抓住这情境说:“谁来用词形容当时的动作。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有的说“疾步向前,伸手去接住雏燕”有的说:“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前去接雏燕。
”这一环节在课前我并没有预设,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以演演的形式创设图画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实践证明,这一情境调动了学生心中已有的素材使他们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由此学生步入了“想象之旅”。
课后我整理修改教学设计,我以情境创设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在教学中以看图感受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替换,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女孩走入情境;以简单的演一演融入情境;用语言、音乐渲染情境。
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是学生融入故事中,一步步地深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琢磨、想象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让学生把生活中那一个个符合图画的情境对接上,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李吉林老师这样阐述情境教学:从教材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境教学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或一组情境都是围绕教材中心展现的,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2《习作6》是看图想象作文。
教材提供了两幅图画,这两幅图描绘了一位小姑娘看到一只雏燕从自家的屋檐下的燕窝里跌落下来,小花猫看见了扑过去想吃掉它。
接下来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再把故事写下来。
题目自拟。
这是给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简单说是以“图”为本,以具体的直观形式为支柱的习作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训练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全貌,感知故事内容—————接着指导看清其中的人或物,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明确图意。
三下语文想象作文教案及反思

三下语文想象作文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三下语文想象作文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语文写作能力。
2.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想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 学习和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形象描写、情感描写等。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2.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图片或故事情节,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想象作文范文,用于展示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图片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图片或故事情节中的细节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二、讲解想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想象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如自由发挥、富有想象力、情感表达等。
2. 教师通过范文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创作(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主题或写作任务,如《我的梦想世界》。
2.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头脑风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构思自己的作文内容。
3. 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的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鼓励他们使用形象描写和情感描写等写作技巧。
四、学生分享和展示作文(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文,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想象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作文的创作。
想象作文反思教案模板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反思想象作文的过程,提高作文构思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提升学生对想象作文的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思想象作文的构思、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发现想象作文中的创新点,提高作文质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篇优秀的想象作文,让学生阅读并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这篇作文好在哪里?是如何构思的?(二)反思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思:(1)在构思阶段,你是如何确定主题的?(2)在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在修改阶段,你是如何提升作文质量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反思心得。
(三)总结经验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以下经验:(1)明确主题,把握作文方向;(2)善于创新,突破思维定势;(3)善于借鉴,提升作文水平;(4)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2.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这些经验。
(四)创新实践1. 教师布置一篇新的想象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反思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创作。
2.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互评,找出亮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程,总结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想象作文写作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
四、作业布置1. 每位学生完成一篇想象作文,要求运用反思中获得的经验。
2. 收集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作文质量:通过对比学生前后作文的进步,评价其写作能力。
3. 反思深度:观察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思考深度,评价其独立思考能力。
《想象》的教学设计5篇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展示《新龟兔赛跑》(比赛结果变化)
5.重申要点:找出要素进行思考、辨析,即龟、兔两种动物的特性以及比赛
这个要素
三、实战演习(8分钟左右)
1..题目:美国有一户人家,夫妻外出,留下兄弟二人,一个七岁,一个两岁,不料发生雪崩,房屋被雪所掩,道路阻塞。营救人员在第三天才打开房门……
这节课朗读我也全交给了学生各小组汇报之后由他们自己决定采取怎样的朗读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是派出一名同学朗读有的是小组读有的是邀请别的小组一起读形式虽然多也比较活但是朗读的效果并不太好他们没有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或者说他们的朗读与他们的体会有点脱节但课堂上已经实在没有评价与指导朗读的时间了
《想象》的教学设计5篇
故事较简单,而且学生都很熟悉,故请学生复述,加大龟兔心理描写的力
度,也可由教师示范
2.启发、讨论阶段(5—8分钟)
①.抹去跑字,留下龟兔赛三个字,请同学们讨论,可从那些角度进行再创
作?
②.总结:比赛结果、比赛方式、比赛时间(年代)、比赛地点
③.进行创作阶段的讨论
3.创作阶段(单独完成)(5—8分钟)
教学重点:
1.想象力,创新能力的训练
2.描写能力的强化
教学难点 :开阔的思路,大胆的想象与想象的合理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
一、想象力拓展训练及描写的强化(5—8分钟)
1.布置预习作业 :秋天(可随季节更替而调整)是什么?可用一件具体的,
最能表现这个季节的东西来表现,也可以用一段音乐(不超过两分钟),
还可以用一幅画,一种颜色,一种情绪……等表示。同时附上一段有关的
6.缺少个性朗读,没有展现个别学生读书的强势。
7.对个别词讲得不够透彻。如:喊一片,唤一片,尽职尽责。
想象作文教学反思

想象作文教课反省【篇一:想象作文教课反省】想象作文教课反省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宽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课过程中学习的踊跃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裕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髦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觉有话可说,作文难的烦恼基本看不到了。
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觉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急迫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
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余学生认真聆听,充足必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足尊敬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指引他们尽可能说得详细些;随后请学生评论,说出最赏识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
我依据学生的评论随机板书,对学生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想象应当勇敢、奇特、风趣,在想象的过程中适合用上一些平时累积的好词佳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注意神情、心理、语言、动作等描绘,这样能够让文章更为生动有趣,更吸引读者。
紧接着让学生给自己的想象内容起题目。
在学生拟题目的过程中,我请两个学生谈谈自己打算要点写什么内容,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习作的要点段。
在这一教课环节中,我还注意捕获全部机遇进行习作的指导,存心识地为学生供给了一些习作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尽量战胜学生作文中一模一样、千篇一律的现象,使本来内容空洞、无聊的作文,变得有新意,有个性;并且培育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真期望学生能写出满意的作文!!【篇二:想象作文教课反省】篇一:想象作文教课反省想象作文教课反省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宽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课过程中学习的踊跃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裕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髦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觉有话可说,作文难的烦恼基本看不到了。
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觉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急迫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
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余学生认真聆听,充足必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足尊敬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指引他们尽可能说得详细些;随后请学生评论,说出最赏识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
想象作文反思教案模板范文

1. 让学生学会通过想象进行作文创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想象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创作,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作文质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想象作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想象吗?为什么?(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观察法、联想法、想象法等。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三)学生练习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展示与评价1. 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想象力、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
(五)反思与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思考如何提高作文质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心得,教师进行总结。
1. 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 在学生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在学生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同时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作文。
4. 在反思与总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 学生提交作文,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作文质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想象”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想象》的内容。
2. 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你们能想象出一些有趣的事情吗?”2. 导学活动:(1)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和图片,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
(2)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到“想象”的作用和意义。
3. 讲授新课:(1)教师朗读课文《想象》。
(2)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教师重点讲解想象的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
4. 拓展活动:(1)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想象力,编写一段有趣的故事。
(2)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故事,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5. 归纳总结:(1)学生回顾课文和自己的想象活动,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想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运用想象力。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到家中,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力,并写一篇关于观察和想象的作文。
(2)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想象》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引导、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拓展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事物,我成功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发言,彼此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在讲解课文时,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想象”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初中语文_想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想象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作文目标要求1、想象要合理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有关“想象作文”的指导课,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有关“想象”的小实验来热热身。
二、小试牛刀开启想象想象小实验:如果一个人在二楼拿着一个生鸡蛋,要把这个生鸡蛋从二楼扔向地面,但要求鸡蛋不会被摔破,请问:你会有什么奇思妙想锦囊妙计呢?(教师:同学们表现真棒!想象力真丰富!恭喜你们升级了!现在我们趁胜追击进入第二关,同学们来“一展风采点燃想象”)三、一展风采点燃想象抛砖引玉用两个三角形表示两座山峰,用一个圆表示山下的湖泊,加两条线段,用来表示湖里的水,用一个圆表示太阳。
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青山绿水”。
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1、看到图形圆你会想象到什么呢?2、看到三角形你会想象到什么呀?3、看到长方形你又会想象到什么呢?创意构思父爱深沉青松失衡藕断丝连4、想象升级: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圆、三角形、长方形和线段任意组合成一幅画或几幅有创意的图画,并给画取个漂亮的名字,最好有故事性,画完之后请同学们口述一下你所画画的主要内容,我们看谁画得最棒?谁口述得最精彩?四、方法总结 点石成金1、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进行想象时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想象要合理,要找相似点方法总结点石成金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进行想象时要注意什么呢?想象要合理:找相似点2、想象作文的方法是什么?教师总结:1、修辞法:比喻、拟人、夸张等2、创编故事法方法总结点石成金想象作文的方法是什么?修辞法:巧用修辞拟人比喻夸张创编故事法创编要求:①要表达深刻、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②要善于出人意料,使情节更新奇。
五、欣赏图画想象加速欣赏图画想象加速六、贴近生活拓宽想象1、看到红红的苹果你会想到什么?2、看到漂亮的鲜花你会想到什么?一展风采点燃想象✧看到红红的苹果你会想到什么?✧看到漂亮的鲜花你会想到什么?七、续写故事想象无极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续写完整,我们看谁续写得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作文训练》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选材原由】:
第一,新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到,要“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而“想象”作为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因素,显然比另外两者——观察——更能体现这一教学要求。
思维呆滞、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写文章总是吃力的、枯燥乏味的;想象力丰富,语文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则可能写出妙趣横生的文章。
这是考虑到想象本身在思维及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新大纲也十分重视想象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写道:“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还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我选择了想象这一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
【课型性质】:
这是一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口头、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说、写”应当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为这节课的终极目标。
但是,鉴于想象的重要性,这节作文课又不同于其他作文课,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应当是贯穿全课的一条线索。
新大纲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那么,在这节课中,突出的就应当是借助于想象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
敏捷性、严密程度和创造程度。
【学生定位】:
因为面对的是初一刚进校的学生,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都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的材料——文字联想,让学生有话可写,不在选材上设置障碍,就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想象上来,也保证了写作的速度。
【结构设计及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了说、写两个字,力求做到随着学生说话想象过程的发展,写作思维的训练也步步推进,在不同层次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而“想象”要做到合理又有新意,特别是要做到有新意,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想象以及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然后立即迅速的使学生切入到自主思维即作文中,以免适得其反,指导过多可能束缚住学生的思维。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在导语之中融入提出想象的要求,图片既是一个导入,也是一个想象能力的迁移过程,也是体会和明确想象的要求的重要的过程。
在讲课之前只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注意想象的合理与有新意。
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与想象,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作文思维。
最终达到学生定向思维的转变,通过“想”整理思想,从而加深了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写作本身的感悟,水到渠成地进入
了良好的写作状态。
感悟是认识的提高,是思考的深入,也是情感的升华,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出一篇篇文情并茂的小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达到的教学的目标。
想象作文训练要结合七年级第六单元的内容,并针对初一年学生思想发展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创造一种新形象,编造一个新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写作,突出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求新和强调自我表现。
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想象作文。
【写作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动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重视学生的主题性,强调自主性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4、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个性及创新意识。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刚刚进行了一场智力大比拼,今天,我们来一场想象的盛宴。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由此引出想象的定义。
出示想象的定义。
二、如何写好想象作文
(一)想象作文第一步:想得开
出示:想得开就是冲破事物的表象,由此及彼地想象出与表象相关的更丰富的事物。
可从多个角度想象,这个彼既可以是具体直观的画面,又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1、波浪线想象(相似性想象)
师画出一个波浪线,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具体想象到抽象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开思路。
2、手指想象(延伸性想象)
现在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看着这五个手指,从这三长两短的手指中,展开想象,将它与社会的一些人,社会中的一些想象,生活中的一些原理,得出你自己的思考。
提示:可以把五个手指合起来说,也可以就一个手指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讨论)
3、看图想象。
出示三角形和圆形,引导学生往深处挖,有创意,有新意,还要合情合理。
4、拼图想象。
材料:纸三角形两个,大小不论。
纸线段两条,长短不论。
纸圆两个,可大可小。
要求:请同学们用所给的圆形,拼成一幅图,说说它所表示的含义,并给所拼图行起个名字。
方法提示: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点,拼出寓意。
5、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
师小结。
(二)、想象作文第二步:想得好
导入语:想象作文不仅要想得开,冲破事物的表象,还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和构思,想象出新颖奇妙而又意味深长的内容。
出示图片
三、想象作文技法练习之一:创编故事
1、出示创编要求。
想象作文升格:口头练习
儿子父亲鲜花核桃
生小组内讨论练习,指名回答。
2、故事续写
有一个人很喜欢弹钢琴,但弹得却很难听。
一次他邀请了很多熟人听他弹琴,可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人……
四、想象作文技法练习之二:添枝加叶(扩展性想象)
扩写操练
题目出示:
1、对《以虫治虫》中的“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一情节扩写。
2、对《端午日》的捉鸭子的场面情节进行扩写。
二选一。
要求:抓住故事中的“重点”情节,再现放大,写出生动、丰满的故事来。
学生展示,师生共评。
师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如何写好想象作文。
五、教师寄语。
六、课后作业
运用你喜欢的想象手法,写一篇题为《未来的我》的文章。
【板书设计】:
想得开:(相似性)想
象
作想得好:一、创编故事(延伸性)文技巧练习
二、添枝加叶(扩写)(扩展性)
叙事完整,想象合理
《想象作文训练》教后反思
曾有一位老师的开场白这样说:“我无法告诉你们怎么做,但我愿意同你们一起探讨该怎么想”。
这节课我就在“同学生一起探讨该怎么想”上下了功夫。
在讲课过程中,我先展示一些有创意的图片,图片虽简单但却涉及到思维的转变,从而导入到创新作文教学,在内容讲述中我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水平,设置的一些比较浅显而又便于学生发挥想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写作,突出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求新和强调自我表现。
学生表现很不错的,课上给了我很多惊喜。
比如王飒同学、孙艺嘉同学和张力元同学等,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越同学的对手指引发的想象。
他把五个手指喻成人生的五个阶段,非常的新颖,有创意。
好好打磨,会是篇不错的作文。
此外,以多种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想象作文。
并最终得出作文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希望学生能多关注生活,积极思考、积极练笔,以饱满的热情去拥抱生活。
虽然本次作文教学活动以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教学目的的目标已初步达成,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我的导入并不精彩,由于紧张,想好的导入语都忘了,一开始的图片也没有很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如果换成一个小故事或者简单的1+1=1这样的趣味题的话,相信会更好一点。
1、课堂教学效果与预期设想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想象的
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多数同学还停留在身边的人、事、物上,没有将视野打开。
2、让学生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时间略显不足,以致于课堂时间没有达到最有效地利用。
3、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还有待加强,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必须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