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应知应会知识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及质控指标应知应会

科室
全部抗菌 送检 应用抗生 药物送检 例次 素例次 率
限制类抗菌 药物送检率
送检 例次
卫生部要求
老年医学科 骨科二 心血管内科 胸心外科 神经内科 急诊医学科 神经外科 3 10 4 4 2 2 6 3 22 8 9 5 5 14
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
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 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 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属治疗应用
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 阿莫西林 磺苄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拉定 头孢克洛 头孢呋辛 头孢羟氨苄 头孢丙烯 头孢曲松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红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口服)克拉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恶唑 诺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口服)
特比萘芬(口服) 氟康唑(口服)
伊曲康唑(口服)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
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7、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推理治疗)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抗菌治疗方案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问答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问答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细菌耐药性、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结合各级各类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级: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鉴于此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安全性和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相对较非限制使用级略高。
(3)特殊使用级:是指某些用于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一旦细菌对其出现耐药,后果严重,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者,以及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尚不多,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来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六条)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有哪些?(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包括: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来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抗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包括哪些?答: 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处方集》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3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
4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与控制方法。
5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4、临床医师能否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一日剂量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应知应会知识

抗菌药物应知应会知识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分级原则(分级目录见附表)1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非限制使用级:较低的抗菌药物。
应是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限制使用级药物: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特殊使用级药物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症、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处方权限与临床应用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院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考核,由医务科对不同级别的医师授予不同级别的抗菌限。
权药物处方、具体使用方法3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处方权的医师抗菌药物规定所有1()非限制使用级。
主治及以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级限制使用)2(.(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需经相关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根据患者病情确需使用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程记录。
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
门诊不得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4)4、医师应知晓本科所应用抗菌药物的级别。
具体见附表1:朝阳市第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流程5(1)医师提出申请,经本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同意并填写《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至少两名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专家审批。
2()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
3((4)《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上交合理用药办。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1. 什么是抗菌药物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抗菌药物。
这可不是个高深莫测的话题,反而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首先,抗菌药物,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打击细菌的武器。
想象一下,细菌就像一群不速之客,抗菌药物就是那位英勇的保安,专门来把这些家伙请出去。
可别小看这些药物,它们可有自己的“个性”,有的针对特定细菌,有的则是广谱的,能打很多种细菌。
可是,打击细菌的武器也不是随便用的,得有讲究哦。
2. 为什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很重要2.1 乱用药的后果说到合理应用,咱们就得先聊聊乱用药的危害。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派对上把每个饮料都倒进同一个杯子,最后你喝下去的就是一杯奇怪的混合物,绝对不是想要的味道。
抗菌药物也是一样,随便用药不仅不会治病,反而可能让细菌变得更强大,成为“超级细菌”。
这种情况就像在“反派”身上给他们加buff,让他们变得更难对付。
长此以往,我们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结果得不偿失。
2.2 抗药性问题更有意思的是,细菌抗药性的问题可真让人头疼。
你是不是听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得当的药物可以让我们健康,乱用药物却可能让我们陷入更大的麻烦。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很多细菌开始学会抵抗这些药物,变得更难缠。
这就好比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敌人突然开启了无敌模式,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3.1 需要时再用那么,咱们该怎么合理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呢?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时再用”。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问题再动手,而不是随便来一剂。
有时候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根本不需要抗菌药物来救场。
这就像一个小孩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不必立刻给他换上新鞋子,先看看他是不是需要就行。
3.2 听医生的话还有,就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医生可不是随便叫的,都是经过严谨训练的人。
他们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你开出最合适的药方。
这就好比你去餐厅点菜,服务员会根据你的口味推荐最好吃的菜品。
别自己瞎猜,更别想着“反正有药就能好”。
抗菌药物知识点总结

抗菌药物重点知识点总结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非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注射剂。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抗菌作用强、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
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病原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应尽量避免将全身用抗菌药物作为皮肤粘膜局部用药,以防产生耐药菌株。
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
抗菌药物一般不用于气道预防给药。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严格管理新上市药品的临床应用。
一般应先由拟使用该药的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列入医院临床用药范围。
在临床应用期间应重视对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再评价,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统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
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口腔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精神病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10种,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40种。
药事管理应知应会知识要点

应掌握药事管理知识要点一、抗菌药物的定义是什么?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二、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流程及会诊人员名单是什么?答:重症感染患者,提出会诊申请由抗菌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会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等事项如需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申请单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或医院授权的科主任开具处方收治科室或主管医师严格执行并监测患者用药疗效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答:我院共有35种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药物,进行分级管理:(1)、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3)、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四、你知道你们科室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考核指标吗?答:人民医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指标(2014年5月14日修订版)注:※号的考核指标为参考指标,其余为强制考核目标。
达到低限予以警示,超过高限则对其按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五、你知道怎样管理患者自己购买的药品(自备药品)吗?答:住院患者自备药品指在住院期间患者使用本人或家属带入本医疗机构内而非本院药学部供应的药品。
1、仅在病情确需,经科主任同意、医务部、药学部批准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方可遵照医嘱使用。
2、住院患者使用的自备药物,原则上是本院无此药或同类药物,并且为患者病情所需。
3、特殊情况下住院患者使用自备药品,按以下程序处理:(1)患者填写“住院患者自备药物使用责任书”,并签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等微生物的药物。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广泛,对于治疗感染病、手术预防性使用以及医疗器械和医疗环境的消毒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抗菌药物分类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
抗生素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
各类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三、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2.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3. 注意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保证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4. 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5.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用药费用,避免造成药物的浪费。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等。
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禁忌症,在使用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病史,严格遵守禁忌症,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感染病的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复合疗法。
2.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对于需要实施清洁-无菌手术的患者,可根据手术类型和术前体征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使用。
3. 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在医疗环境中,对医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挑战与对策1. 超大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超大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4版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及临床应用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要求
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
01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制
度。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02
包括临床微生物室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
测等。
加强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
03
明确各级医师处方权限,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合理用药。
处方审核与点评流程优化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信任,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
个性化用药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和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与调整方案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 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05
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监测指标设置和数据收集方法
监测指标设置
根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医院感染情 况,设置合理的监测指标,如抗菌药 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病原学送检率、 耐药菌感染率等。
熟悉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原 因和预防措施,减少耐药菌株 的产生和传播。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
通过模拟病例、实际操作演示等 方式,培训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
技能。
着重培训抗菌药物的配制、使用、 储存和废弃物处理等操作规范。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 估,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
计划安排
制定详细的持续改进计划,包括具 体措施、实施时间、责任人等。同 时,加强对计划的监督和检查,确 保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重点内容总结回顾
抗菌药物基本概念、分类及 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与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抗菌药物应知应会知识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4、医师应知晓本科所应用抗菌药物的级别。
具体见附表1:朝阳市第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流程:
(1)医师提出申请,经本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同意并填写《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2)至少两名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专家审批。
(3)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
(4)《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上交合理用药办。
1.
2.
次。
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
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三、其他
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2、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
百人天
3
30%
4、I
5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附表1:朝阳市第二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