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物业管理方案范文
物业管理制度对小区游泳池有何管理措施

物业管理制度对小区游泳池有何管理措施在炎热的夏季,小区游泳池成为居民们消暑纳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然而,要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有序使用,离不开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安全管理1、设施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游泳池的池体、扶手、爬梯等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动、锈蚀等情况。
对于水循环系统、过滤系统、消毒系统等设备,要保证其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2、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救生员,救生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在游泳池开放期间,救生员要坚守岗位,密切关注游泳池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状况。
3、安全标识设置在游泳池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如“水深危险”“禁止跳水”“儿童需在成人陪同下游泳”等,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4、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溺水事故、突发疾病、恶劣天气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流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二、卫生管理1、水质检测与处理每天定时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检测,包括水温、酸碱度、余氯含量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清澈、卫生。
定期对游泳池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病毒滋生。
2、环境卫生维护保持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杂物。
定期对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
3、游泳用品管理提供干净、卫生的游泳用品,如救生圈、浮板等,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对于居民自带的游泳用品,要进行检查,防止污染游泳池水质。
三、开放时间管理1、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根据季节、天气和居民的需求,合理确定游泳池的开放时间。
一般来说,夏季开放时间较长,冬季开放时间较短。
同时,要考虑到居民的作息时间,避免在休息时间开放,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提前通知在游泳池开放前,通过小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等方式,提前向居民公布开放时间、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信息,让居民做好准备。
物业管理中的游泳池安全管理

物业管理中的游泳池安全管理引言:游泳池是物业管理中常见的设施之一,但其安全管理却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游泳池安全管理展开讨论,包括安全设施、员工培训、安全巡查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游泳池安全运营。
一、安全设施在物业管理中,为游泳池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是保障游泳池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游泳池周边应设置围栏,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围栏应具备一定高度和结实程度,以确保池区的安全。
其次,游泳池内应设置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应对突发事故。
此外,紧急呼叫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设施,用户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呼叫救援。
通过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可为游泳池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员工培训物业公司应对游泳池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员工培训应包括急救知识、游泳池危险状况的识别和处理方法等。
培训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应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模拟真实情况进行演练,让员工熟悉应对措施。
此外,培训定期更新也是必要的,以适应游泳池安全管理的不断变化。
员工培训的持续和规范可有效保障游泳池的运营安全。
三、安全巡查安全巡查是日常游泳池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的安全巡查可以及时发现游泳池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巡查内容包括游泳池设施的完好程度、水质管理、周边环境等。
特别是水质管理,包括水中余氯的监测、消毒机制的运行情况等,对于游泳池用户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巡查,可以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确保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四、用户教育除了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外,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也是保障游泳池安全的重要因素。
物业公司应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用户教育可通过展示安全宣传画面、发布安全提示等方式进行。
同时,在游泳池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语,提醒用户遵守安全规定。
用户教育的开展可促使用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游泳池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结论:游泳池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需要注重安全设施的设置、员工培训、安全巡查等方面的工作。
泳池承包管理方案模版(3篇)

泳池承包管理方案模版一、场地维护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本公司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如___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小区___有权禁止此会员的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游泳池救生器材。
5.进入游泳池要遵守以下规定。
1)听从救生员的指挥。
2)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
3)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
4)游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动作。
5)爱护游泳池的一切设施。
6.非开放时间长驻一名以上救生员在游泳池管理。
三、卫生管理制度1、游泳池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并将水质监测结果粘贴在游泳池公示栏。
2、个人卫生管理1)参加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遇有心脏病、皮肤病、脚气病、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
2)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如:(双手放入水中用双手食指对耳朵进行按摩,防止水进入耳朵)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宜游泳。
5)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3、游泳池和器材管理进行日常的游泳池设备设施的保养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率,管理员和救生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器材和使用及损耗情况及时向部门汇报以便做出相应处理。
4、资料管理游泳池开放后,主管要填写游泳池管理日志,记录使用的时间、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___、过滤器的运行情况及其他管理情况。
物业管理中游泳馆管理方案

一、游泳馆管理方案的制定目的1. 提高游泳馆的使用率: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游泳馆的开放时间和服务质量,增加业主对游泳馆的使用频率。
2. 保障游泳馆的安全和卫生:加强对游泳馆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清洁工作,确保游泳馆的安全和卫生。
3. 提升游泳馆的服务质量:制定完善的服务流程,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游泳服务。
4. 增加游泳馆的收入:通过开展会员服务、举办活动等方式,增加游泳馆的收入来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游泳馆管理方案的内容1. 管理机构设置:设立专门的游泳馆管理部门,负责游泳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施的维护保养、会员管理、安全监管等。
2. 人员配备:配备专业的游泳馆管理人员,包括管理员、维护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等,确保游泳馆的正常运营。
3. 设备设施管理:定期对游泳馆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安全。
4. 游泳馆的开放时间:合理安排游泳馆的开放时间,满足业主的需求,提高游泳馆的使用率。
5. 游泳馆的安全管理:加强游泳馆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游泳馆的安全。
6. 游泳馆的卫生管理:定期对游泳馆的卫生进行检查和清洁,保持游泳馆的卫生整洁。
7. 会员管理:建立健全的会员管理制度,包括会员登记、会员权益、会员服务等,为会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8. 游泳教练管理:招聘专业的游泳教练,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游泳教学服务,并定期组织游泳培训和比赛活动。
9. 财务管理:做好游泳馆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财务预算和验收制度,加强财务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10. 活动管理:定期组织各类游泳活动和赛事,丰富业主的业余生活,增加游泳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1. 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根据游泳馆管理方案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分工负责,确保顺利实施。
2.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对游泳馆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物业会所游泳池经营管理办法

物业会所游泳池经营管理办法1. 引言游泳池是物业会所的重要设施之一,为业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证游泳池的安全、卫生和良好的运营管理,制定本《物业会所游泳池经营管理办法》。
2. 游泳池的基本管理要求2.1 游泳池日常管理•游泳池的开放时间、使用规定和收费标准应当通过物业会所的公告进行明示。
•游泳池的水质检测、消毒和清洁应当按照相关卫生标准进行,确保水质清洁达标。
•游泳池周边环境的卫生管理要做到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有序。
•游泳池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修复应当及时进行,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游泳池安全管理•游泳池应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并制定救生员值班制度,确保游泳池内的安全。
•游泳池周边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牌,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事项。
•游泳池应设置防护设施,保证未成年人进入游泳池时必须有监护人陪同。
•游泳池应配备常规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应急处理能力应得到合理保障。
2.3 游泳池管理规范•游泳池内禁止吸烟、饮食,禁止携带宠物进入游泳池区域。
•游泳池内禁止大声喧哗、踩踏和其他不文明行为,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
•游泳池内游泳者应穿着合适的泳衣,长发的游泳者应该戴上泳帽。
•游泳池内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
3. 游泳池使用管理3.1 游泳池的开放时间•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应根据业主的需要和安全因素来确定,并通过物业会所的公告进行明示。
3.2 游泳池的使用规定•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应该接受必要的健康体检,检查是否身体适宜进行游泳。
•年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使用游泳池。
•游泳者应尊重他人并遵守游泳池的规定,不得损坏设施设备,不得干扰他人的正常使用。
3.3 游泳池的收费标准•游泳池的收费标准应通过物业会所的公告进行公示,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 游泳池的水质管理4.1 水质检测和消毒•游泳池的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余氯含量、PH值、浑浊度等。
物业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物业游泳池的安全、有序运行,保障游泳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物业管理公司为游泳池的安全责任主体,负责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游泳池负责人为游泳池的直接领导者,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游泳池全部工作,管理游泳池内的全部工作人员。
3. 各岗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游泳池安全运行。
三、安全管理1. 游泳池开放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 游泳池设施:确保游泳池设施完好,如泳池、救生器材、照明设备等。
3. 游泳者管理:1) 游泳者必须年满6周岁,具备基本游泳技能,方可进入泳池游泳。
2) 游泳者须遵守泳池规定,听从救生员指挥。
3) 游泳者禁止在泳池内跳水、嬉戏、打闹,严禁酒后游泳。
4) 游泳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禁止游泳。
4. 救生员管理:1) 救生员必须具备救生员资格证书,熟悉救生技能。
2) 救生员须24小时在岗,负责监控泳池安全。
3) 救生员发现险情,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并向游泳池负责人报告。
5. 水质管理:1)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按照要求对泳池进行消毒,保持水质清洁。
6. 设施维护:1) 定期检查泳池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2) 保障救生器材、照明设备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应急处理1. 发生溺水事故时,救生员应立即进行救援,并报告游泳池负责人。
2. 游泳池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3. 涉及事故处理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考核1. 对游泳池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对游泳池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岗位所需技能。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物业管理公司年月日。
室内游泳池物业管理方案

室内游泳池物业管理方案一、管理团队建设1. 人员组成:(1)经理:负责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游泳池的正常运营;(2)运营员:负责票务管理、客户服务和日常检查工作;(3)维护员:负责游泳池设备的保养和维护;(4)清洁员:负责游泳池的卫生清洁工作;(5)安全员:负责游泳池的安全工作;(6)救生员:负责游泳池内的安全监护工作。
2. 岗位设置:(1)设立良好的岗位设置,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2)每个员工都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3)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二、游泳池管理1.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2)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3)安装报警设备和监控设备,加强对游泳池内外环境的监控;(4)制定游泳池使用规定,加强游客的安全意识教育。
2. 卫生管理:(1)定期对游泳池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水质清洁卫生;(2)加强对游泳池周边环境的清洁管理,保持整体环境的卫生;(3)建立游泳池水质检测标准,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设备管理:(1)定期对游泳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2)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3)更新游泳池设备,适时进行改造和更新,提升游泳池的设施水平。
4. 服务管理:(1)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2)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投诉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3)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需求,改进服务质量。
5. 事件管理:(1)建立完善的事件管理机制,及时处理游泳池内发生的各类事件;(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预防各类事件的发生;(3)建立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各类事件的应对准备。
三、推广营销1. 制定促销活动:(1)根据不同节假日和季节变化,制定不同的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2)与周边商家合作,联合推出优惠活动,扩大客户群体。
游泳池物业管理方案

游泳池物业管理方案一、引言游泳池是小区或者大型物业项目中常见的配套设施之一,对于物业管理方面来说,如何有效管理游泳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好的游泳池管理不仅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好的游泳环境,也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率,提升小区整体的品质。
二、管理方案1. 安全管理游泳池的安全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
因此,游泳池的安全设施必须要齐全,包括防滑地板、护栏、急救设备等。
此外,游泳池的安全设施都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另外,必须要有专业的救生员进行日常巡视和管理,定期进行救生培训和演练,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援。
同时,在游泳池周围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2. 卫生管理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同样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居民使用体验和健康安全。
因此,游泳池的日常清洁工作必须做到位,包括水质的监测和处理、池边设施的清洁、浴室、更衣室等配套设施的卫生。
池水的清洁工作一般应该每天进行一次,水质的监测和处理也需要定期进行。
同时,定期对游泳池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游泳池的卫生环境。
此外,需要定期进行设施检查,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使用。
3. 管理规范游泳池的管理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游泳池的开放时间、使用规则等。
首先,需明确规定游泳池的开放时间,避免在非开放时间内进行使用,同时设置安全防护,确保游泳池的正常使用。
其次,规范游泳池的使用规则,包括穿着规范、使用安全设施等。
对于青少年和儿童要有专门的管理规定,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规定游泳池的禁忌情况,明确游泳池的使用范围和规则。
4. 服务管理良好的游泳池服务能够提升居民的使用体验,增加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
因此,游泳池的服务管理也需要重视。
首先,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游泳池的接待和服务,提供专业的使用引导和帮助。
其次,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附加服务,如提供毛巾、提供游泳用具等,增加居民的使用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物业管理方
案
1
游泳池管理方案
一、游泳池简介
游泳池位于小区综合楼后,为会所三大功能之一。
游泳池水域面积约200平方米,为露天游泳池。
为保证水质,游泳池将配备吸圬、沉淀设备,保证游泳池水质标准。
在游泳池四周和池壁,为加强顾客的安全意识,安装禁止追逐、禁止打闹、禁止跳水、游泳须知、安全管理规定、水深标志等标识牌和安全警示牌等。
在游泳池入口处设长2米深0.2米的浸脚消毒池和淋浴系统,充分保证顾客的卫生安全。
为加强救生安全,游泳池设置 1.5米高救生观望台2个,救生圈3个,救生杆2条,抽调2名水性良好的护卫员兼任救生员。
游泳池内同整个小区并网加装背景音乐广播系统,能够方便、及时、迅捷地发布游泳池消息和通知。
游泳池内设有男女更衣室兼卫生间。
游泳池开放后,我公司将严格管理、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救生员的安全意识、救生技能、服务意识等长抓长练,上至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下至救生员等全都把安全意识等放在第一位,预防严重溺水事件发生。
二、游泳池消费人群分析
北欧印象现已入住52户,预计到初会有100户业主入住,达到常住人口300余人。
一至五期全部建成完工后小区面积达50万平方米,人口逾万人。
本游泳池主要消费对象为小区业主和住户,为方便管理,游泳池暂不对外开放。
三、市场分析
乐山同类型小区游泳池状况:
四、游泳池管理规定
游泳池是业主健身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了更充分、安全地使用游泳池,正常、顺利地开展健身运动,满足广大业主健身的需求,保障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游泳池安全管理规定
1、游泳池开放时间为每年的6月15日—9月15日左右,开放期为三个月,每天开放时间为: 16:00—8:30 ,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如小区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物业公司有权禁止此业主的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救生圈3个,救生杆两条。
5、进入游泳池要遵守以下规定:(1)听从救生员的指挥。
(2)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
(3) 12岁以下儿童需有监护人员陪同方可进入,初学者在无人看护下禁止下水。
(4)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动作。
(5)爱护游泳池的一切设施。
(二)、卫生管理规定 1、游泳池卫生管理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保洁部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
救生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它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
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
2、个人卫生管理(1)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
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
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
(2)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4)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三)、游泳场所和器材的管理 1、保护游泳场所的各种设施,延长游泳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率。
2、有关管理人员和救护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器材的使用及损耗情况,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以便作相应处理。
(四)、资料管理游泳池开放后,要逐日填写游泳池的管理日志,记录使用时间、气温、
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突发事故及其它维护管理情况。
(五)、游泳池救护管理规定 1、救护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做到开放前认真检查器材设备,放置各种救生器材,熟悉水域情况。
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设置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2、牢牢树立安全意识,把保障游泳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
泳池开放时间内由救生员负责游泳者的安全工作,要严格执行游泳救生常规。
3、救护人员需经培训后方能上岗,规定明确的职责,并配戴特定标志——标志帽。
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
工作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注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4、做好游泳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成人深水区、儿童浅水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越界和不服从劝阻的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清除出场。
5、密切注意池内情况,特别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等;发现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常情况的,应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救助措施。
6、救生员应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上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只限于身体不适和两便),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
7、每天结束后必须清查负责的水区域。
五、设备设施配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