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机箱机柜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设计与应用

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设计与应用

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设计与应用伏怀文【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工业机箱设计理念。

分析了目前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需求特点和不同种类之间的区别,确定了产品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产品造型设计和结构分件方案。

为了统一机箱尺寸,对机箱内部空间进行了功能分区,简化了设计、制造和装配流程。

介绍了机箱零部件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阐述了提高零部件的工艺性和产品的可靠性的相应措施。

实际产品应用情况表明,通用工业机箱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和通用性强的优点。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 cost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a design concept of industrial chassis that is generalized,modularized and standardized was proposed.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1U ~ 5U general industrial case and the difference of kinds of cases were analyzed,the overall product design program was determined,product model-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separate program were expounded.For the case of unifying the size of different cases,the case in-ternal space was separa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related modules,which making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manufac-ture and assemble simplified.The key problems of chassis parts design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property of structure and product reliability were introduced.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product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industrial chass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high cost performance,the good reliability,and high universality.【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1U~5U;通用;机箱;设计;应用【作者】伏怀文【作者单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随着工业和民用电气机箱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对1U(高约44.45 mm,宽约482.6 mm)和2U(高为1U的2倍,宽度不变)等标准规格机箱(以下简称机箱)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研制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箱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机箱设计规范

机箱设计规范

深圳市研祥智能编号:WC-R&D- 版本: A0 页次: 1 / 23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审核:批准/日期: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计算机类标准19"上架机箱的结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2.1GB/T 3047.2-1992 高度进制为44.45mm的面板、机架和机柜基本尺寸系列2.2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2.3GB/T 2822-1991 标准尺寸2.4《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3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3.1.1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3.1.2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使机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此外,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

3.1.3良好的结构工艺性:结构与工艺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的结构就相应有不同的工艺,而且机箱结构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工艺措施来保证。

因此,要求设计者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3.1.4贯彻标准化、模块化:3.1.4.1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设计中必须尽量减少特殊零、部件的数量,增加通用件的数量,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规格化的零、部件和尺寸系列(尽量采用标准库中和国标零部件)。

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WC-R&D-版本: A0 页次: 2 / 233.1.4.2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也易于从系统中拆卸更换。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一、引言机箱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机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制定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机箱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结构稳定性:机箱的结构设计要保证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变形等情况,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材料选用:机箱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的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以满足机箱的使用要求。

3.散热设计:机箱的散热设计要合理,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过热而损坏,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孔、风扇等方式进行散热。

4.维修便利性:机箱的设计要考虑到设备的维修需求,方便维修人员对机箱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

5.外观设计:机箱的外观设计要美观大方,符合用户的审美要求,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机箱结构设计要求1.外壳结构设计(1)外壳应采用防水、防尘设计,以保护内部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外壳应具备抗震性能,以降低设备在运输或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对内部设备的影响。

(3)外壳应具备防静电性能,以保护内部电子器件免受静电干扰和损坏。

2.散热系统设计(1)机箱应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风孔和风扇,以保证设备在工作时的散热需求。

(2)机箱内部应布置合理的散热导向板,可通过对空气流动的引导,提高散热效果。

3.维修便利性设计(1)机箱内部应有足够的空间供维修人员对各个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

(2)机箱内部部件应采用易于拆卸和更换的方式设计,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4.运输和安装设计(1)机箱应具备适合的尺寸和重量,方便运输和携带。

(2)机箱应具备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特性,降低安装人员的操作难度。

5.安全设计(1)机箱应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计,以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机箱的电源部分应采用防电击设计,以防止用户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对保证机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定和遵守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机箱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改进用户体验和提升品牌形象。

标准铝型材机箱与PCB技术

标准铝型材机箱与PCB技术

19″系统的尺寸和定义安装法兰外侧宽度尺寸(包括安装支架在内)是482.6mm(19″),所以将其定义为19″系统。

插箱插箱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由横梁、上下盖板、前后面板、左右侧板组成。

使用空间以多少个槽位计算。

一个槽位通常是由几个水平TE 构成,或由设计者给定。

内部插件主要分板式插件和盒式插件。

一个板式插件有前面板和带有连接器的电路板组成。

一个盒式插件一般是将大量的元器件或几个电路板安装在内的盒子。

宽度W安装法兰后面(包括螺钉)的全部宽度应该小于449mm。

插箱内的宽度以TE 作为单位。

1 TE = 5.08mm(0.2″)内间距≥84 ×5.08 = 426.72mm。

高度插箱的高度以U作为单位,1U=44.45mm(1.75″)通常:高度H = (n ×U-0.8)±0.4RX 是H = (n ×U -1.35″)见表1.深度插箱深度无明确规定,具体由插件的深度及后连接器的尾针后输入输出插件的大小决定插箱安装尺寸插箱水平安装间距是465.1±1.6mm插箱垂直安装孔间距见(说明书29页中图)及(表1)法兰安装孔尺寸见(29页上图)表1单位:mm高度(U)H-0.3(mm)RX 高度el e2h2HS143.1031.7533.6023.10287.6076.2078.0567.553132.0057.15122.50156.454176.50101.6166.95112.005221.00146.10211.40201.006265.40190.50255.85245.356(!)265.4076.20255.85289.807309.80120.60300.30289.808354.20165.10344.75334.259398.70120.60389.20378.7010443.20165.10433.65423.1511487.60146.10478.10467.6012532.10190.60522.55512.05插箱PCB板卡标准尺寸插箱PCB板卡标准尺寸PCB插板对应面板安装位置:(配合II 型拉手)导轨导槽宽度可容纳1.6±0.2mm厚的印制板,这种印制板符合IEC 249-2标准导轨A符合IEC 60 297- 3- 101 标准导轨B配有编码销插孔和导向针孔,符合IEC 60 297 - 3 -103标准导轨C是导轨B向右偏移2.54mm . 用于印制板背面有元器件的情况插箱深度尺寸校验注释:DC:插箱前侧的校验尺寸(从前面板背面到背板连接器末端的间距)RDC:插箱后侧的校验尺寸(从后面板背面到背板连接器末端的间距)Dt2:前插卡检验尺寸(从前面板背面到活动连接器末端的间距)RDt2:后插卡检验尺寸(从后面板背面到活动连接器末端的间距)插箱印刷电路板设计机箱的基本概念19英寸机箱设计一、前言:1-何谓19”机箱?19”机箱泛指装设在19”机柜(Cabinet or Rack)内的机器设备,其中Cabinet和Rack的差异为Cabinet四周有外壳和上下盖保謢,而Rack则无,Rack为和Cabinet有所区别常被称为”机架”,此二者外形均为长方体,19”机箱(Chassis)为了能装在机柜内,其外形多设计成长方体,并遵守特定之高度限制让不同制造者所生产之机箱能放入依规格设计之机柜.2-19”机箱和机柜的由来19”机箱和机柜原本是美国军方电子控制仪器的一种规格,其设定的目的在于统一仪器的外形尺寸和方便快速组装抽换和维护,最后随着军方技术转移民间,此一规格亦广泛的被企业界所采用.2-19”机箱产品的种类.2-1-机柜的优点在于提供机箱安全保护和扩充的便利性,早期常用于工业控制机台,近几年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通讯设备也开始大量使用;因此其产品的种类大致可区分成办公室用和工业用产品两大类:2-2-办公室用产品2-2-1-Server.2-2-2-Telcom产品2-2-3-Internet/Intranet产品2-2-4-其它计算机周边相关产品2-3-工业用产品2-3-1-IPC(Industrial PC)2-3-2-Control Panel2-3-3-其它机器辅助相关产品二、19”机箱外部和机柜的规格1-机柜之规格.机柜不单如字面上的解释一般像个柜子,其外形有很多种,如下列三图所示,图中的机柜均为HP公司产品,但用于不同操作环境时,机柜之外形和尺寸亦会有所差异,所有机柜都依相关规格制造,机柜之宽度,高度与深度有一定之规格,在IEC-60297系列和EIA-310系列中均有详细规格,此二规格明定高度单位为U(1U=1.75”=44.45mm),宽度为19”(尚有其它之宽度规格,但以19”规格最为常用),深度虽亦有规定,但其变化却比较多,机柜之规格可分成高度,宽度和深度三项.1-1-高度单位U之定义: 1U=1.75英吋=44.45mm.机柜均以U为基本单位,如35U高度之机柜,是指此一机柜中可装入总共35U高之机箱,而非机柜由上到下的高度是35U.1-2-19英吋(482.6mm) 宽度之定义为机箱由正前方观察可视之最宽距离,通常是机箱两侧之mounting flange宽度,而非机柜本体之宽度,19”机柜之宽度受限于机箱尺寸,几乎全都大于500mm(因19”机箱宽度为483mm左右),目前市面上之机柜宽度由500mm~800mm都有,甚至有超过1000mm之特殊规格,但最常用的为600mm宽之机柜.1-3-在机柜深度方面,虽然有规定但却很少被提及,因其不像高度和宽度一般限制机箱设计,即使短机箱卜亦可用长机柜,只要其设计规格完全符合规格设计,而机柜制造商不泛各种不同深度规格之机柜,其中又以600mm,700mm和800mm深度的机柜最常被使用(深度系指机柜外观不含把手的深度):2-机箱设计时外观和机柜的关系.2-1-外观尺寸:机箱受限于机柜的尺寸限制,因此设计时需考虑下列几点:2-1-1-在高度方面;由于高度以U为单位,1U为1.75”或44.45mm,因此如果1U机箱的高度不可超出44.45mm,为了堆栈和拆装方便,通常设计成44mm以下,以此类推即使不同U之机箱其实际高度亦比该U少0.8—1.35MM,让机柜内每一台机箱之箱有间隙而不会影响组装和拆卸.2-1-2-在宽度方面;19”机柜在内部四个角落都有钣金件(或铝矩形)支柱用以支撑机柜和固定机箱,因此其内部宽度只有450mm(约17.7”左右)可装机箱,而非有19”宽度可装机箱,且机箱在设计上为要考量组装性,不可能宽度设定成450mm,通常不会超过449mm,左右会各留少许间隙,若有考虑在两侧装设滑轨(装滑轨的机箱高度都比较低,大都不会超过4U高度)以方便机箱拆装和保养时,机箱还要再缩小宽度,常用的滑轨厚度有10~20mm不等,双边都要装滑轨,扣除两倍的厚度,如此机箱宽度就更窄了.2-1-3-在深度方面;深度要考虑的就是机箱在机柜内必需有空间散热,跑线和其它机构的安排,由于左右两侧空间不大,只好利用前后方的空间了,通常前后各有75mm以上的空间(和固定架位置有关),因此600mm的机柜其机箱深度最好设计在450mm以下.2-2-机柜固定孔:机箱放入机柜时必需由两侧固定,其固定孔通常在mounting flange上,其位置尺寸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EIA-310-D),图中尺寸在宽度标示上有3个,每个尺寸又各有三个数字,其中最上层的尺寸为19英吋机柜的标准尺寸(即450,465,483.4三个尺寸),三个尺寸所代表的意义如下:450mmà机箱可放入机柜内之最宽距离.465mmà机箱和机柜之固定孔的间距.483.4mmà机箱上mounting flange两侧可容许之最宽距离.31.8mmà1U高度内之两个固定孔距离,若1U高度内有三个固定孔时,其固定孔之间距为31.8mm的一半15.9mm.12.7mmà两个U之间最近的固定孔距离,即上面U的最下方固定孔和下面U的最上方固定孔距离,因此1U和1U之相接合位置在12.7mm距离的正中间.6.75à机箱在最上方(或最下方)的固定孔和机柜内侧上端(或下端)之间的距离.2-3-正面把手:机箱放入机柜时是由前方推入,拉出时自然是由前方操作,为了方便机箱能由前方推入和拉出,在机箱前方两侧经常会设计有把手固定在机箱上,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在设计把手时要特别注意不可干涉到机箱和机柜组装的螺丝固定孔,因其位置正好也在机箱两侧.2-4-脚垫:有些机箱设计成在机柜外侧仍能独立作业,因此其下方大多装有脚垫,如此放于桌上时便不会括伤桌面,但如要装入机柜时就会迼成脚垫和下方机箱干涉的情形,因此脚垫最好能设计成可拆装的较好.1.EIA-310-D (电子工业协会)规格2.IEC 20697-1~20697-4 (国际电子委员会)规格PCB设计时抗EMC的改进PCB设计时抗ESD的方法来自人体、环境甚至电子设备内部的静电对于精密的半导体芯片会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穿透元器件内部薄的绝缘层;损毁MOSFET和CMOS元器件的栅极;CMOS器件中的触发器锁死;短路反偏的PN结;短路正向偏置的PN结;熔化有源器件内部的焊接线或铝线。

机箱设计规范

机箱设计规范

深圳市研祥智能编号:WC-R&D- 版本: A0 页次: 1 / 23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审核:批准/日期: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计算机类标准19"上架机箱的结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2.1GB/T 3047.2-1992 高度进制为44.45mm的面板、机架和机柜基本尺寸系列2.2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2.3GB/T 2822-1991 标准尺寸2.4《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3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3.1.1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设计机箱时, 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 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 以免产生变形, 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 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 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3.1.2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 必须使机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

此外, 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 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

3.1.3良好的结构工艺性:结构与工艺是密切相关的, 采用不同的结构就相应有不同的工艺, 而且机箱结构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工艺措施来保证。

因此, 要求设计者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3.1.3.1贯彻标准化、模块化:4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 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设计中必须尽量减少特殊零、部件的数量, 增加通用件的数量, 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规格化的零、部件和尺寸系列(尽量采用标准库中和国标零部件)。

5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 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 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 也易于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WC-R&D-版本: A0 页次: 2 / 23从系统中拆卸更换。

机柜布线规范

机柜布线规范

标准机柜配电及布线规范2015-11-15目录1基本思路 (2)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 (2)2.1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2)2.2电气控制柜连接方式 (3)2.3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3)2.4 电器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4)3机柜安装固定 (5)4机柜布线 (6)4.1.1机柜电源布置 (6)4.1.2结构及安装要求 (7)4.1.3交流配电单元 (7)4.1.4接线端子组 (7)4.1.5插座 (8)4.1.6温升 (9)4.1.7认证 (9)4.1.8接地、电缆及其他电气附件 (9)4.1.9电气防护性能 (9)4.2布线原则 (11)5线缆标识 (13)6通风与防尘标准 (14)1基本思路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安全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为了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

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图、总接线图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接下来按照设计图对机柜进行布置及布线,最后对各线进行标识,贴设备安全标识。

管理网、数据网因所属安全区域不同,不得混用机柜,必须按安全区域独立使用机柜。

并且遵循下面的安装规范进行安装。

2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作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及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和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

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

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

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在IT设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还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

本文将对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机柜。

标准机柜是一种用于存放和保护各种IT设备的金属柜子。

它通常由金属框架、侧板、前后门、顶部、底部和可调节的支撑脚等部件组成。

标准机柜的高度通常为42U(1U=1.75英寸),宽度为19英寸,深度为600mm或800mm。

标准机柜的设计符合工业标准,可以容纳各种标准尺寸的IT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此外,标准机柜通常还配备有散热风扇、电源插座、电缆管理系统等配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服务器机柜。

服务器机柜是专门用于存放和保护服务器设备的机柜。

与标准机柜相比,服务器机柜通常更加注重散热和电缆管理。

它的设计更加注重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采用更加坚固的金属材料,并配备有更多的散热设备和电缆管理系统。

此外,服务器机柜的高度通常为42U或45U,宽度和深度与标准机柜相同。

服务器机柜还通常配备有防尘网、防水装置、UPS等设备,以提高服务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通常会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一般来说,标准机柜适用于存放和保护一般的IT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而服务器机柜则更适用于存放和保护服务器等重要的设备。

在选择机柜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功耗、散热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机柜能够满足设备的需求。

总的来说,标准机柜和服务器机柜在IT设备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还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

在选择和应用机柜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并考虑到设备的数量、功耗、散热需求等因素。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机箱设计规范.

机箱设计规范.

深圳市研祥智能编号:WC-R&D- 版本: A0 页次: 1 / 23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审核:批准/日期: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计算机类标准19"上架机箱的结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2.1GB/T 3047.2-1992 高度进制为44.45mm的面板、机架和机柜基本尺寸系列2.2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2.3GB/T 2822-1991 标准尺寸2.4《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3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3.1.1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3.1.2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使机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此外,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

3.1.3良好的结构工艺性:结构与工艺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的结构就相应有不同的工艺,而且机箱结构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工艺措施来保证。

因此,要求设计者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3.1.4贯彻标准化、模块化:3.1.4.1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设计中必须尽量减少特殊零、部件的数量,增加通用件的数量,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规格化的零、部件和尺寸系列(尽量采用标准库中和国标零部件)。

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WC-R&D-版本: A0 页次: 2 / 233.1.4.2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也易于从系统中拆卸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机箱机柜设计
一、机箱面板
1、面板(见图1-1~图1-3)
2、面板宽度B的尺寸系列:482.6,609.6,762.0mm
3、高度H的尺寸系列见表1-1
4、面板的材料:面板一般使用型材或1.50mm冷轧钢板制作;工作站的面板用铝合金板制作,厚度分为10mm、8.0mm、6.0mm、5.0mm几个规格;
5、面板上的装饰:为了机箱外表的美观,一般在机箱的面板上都有一些装饰性的丝印、凹凸槽等,原则是不能影响机箱功能及牢固性,公司的标志一般装在机箱面板的左上角醒目位置,特殊情况可例外;
表1-1
代号n.U H h1 h2 h3
±0.4
1-1 1U 43.6 5.9
2U 88.1 37.7
1-2 1U 43.6 5.9 31.8 2U 88.1 5.9 76.2 3U 132.5 37.7 57.15 4U 177 37.7 101.6 5U 221.5 37.7 146.1 6U 265.9 37.7 190.5
1-3 6U 265.9 37.7 57.15 76.2 7U 310.3 37.7 88.9 57.15 8U 354.8 37.7 101.6 76.2 9U 399.2 37.7 101.6 120.6
9、挂耳:挂耳可与面板做成一体,也可单独做成一个零件,但挂耳上的上架孔以及挂耳与机箱面板整合后的外型尺寸必须符合GB/T3047.2-92
10、把手:把手应优先选用《机械设计通用件标准库》中的把手,为了便于机箱上架后与机柜立柱贴平,机箱面板上固定把手的螺钉应选用沉头螺钉,面板也需在背面沉孔,把手装上后,不得影响上架螺钉的装配;新设计把手时,应符合以
下标准:
(1)4U(包含4U)以上的机箱,把手固定孔距为138mm,固定螺孔为2-M4;
(2)2U机箱把手固定孔距为64mm,固定螺孔为2-M4;
(3)1U机箱把手固定孔距为35mm,固定螺孔为2-M3;
11、前框:前框是面板与箱体之间的过渡件,它和面板、箱体都要有良好的电接触,前框不光要支撑面板,还要支撑装在门板的开关、灯板、防尘网组件等,前框上开关类的开孔可参照《机械设计标准库》,驱动器的开孔是在驱动器外型尺寸基础上周边放大0.3mm,前框与箱体之间的间隙单边留0.3mm比较合适;
12、门组件:门组件一般由门、玻璃、门铰链几部份组成,因要监视门指示灯的运行状态,一般在门上都开有能够看到灯的观察窗,在观察窗嵌有门玻璃;门铰链是把门与箱体联接起来的一个重要部件,应优先选用《机械设计通用件标准库》中的标准门铰链,设计时应对门的开闭情况做模拟试验,包括锁在的所有门上附件不得与面板有碰撞、卡滞现象,完全开启后的门也不能碰在面板上,以免蹭掉面板上的喷涂层;一般门与门框的间隙单边留0.3mm比较合适,靠近门铰链侧的间隙可适当放大,考虑到转动干涉及外表的美观,门铰链侧的边可铣成斜边,门框相应位置也需倒角。

二、上(箱)盖
1、箱盖:箱盖的外型尺寸:一般与箱体同宽,与箱体接触面有良好的电接触,单边间隙留0.3mm较适宜;
2、箱盖压条:为便于箱盖与箱体固定,在箱盖侧设计有压条,帮助箱盖卡在箱体上,一般压条与箱盖间的间隙等于前框的板厚加上0.3mm;
三、箱体
表1-3
箱体是整个机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光承担机箱中电子元器件的“保卫”、屏蔽、固定的任务,还要在适当的位置对电子元器件的连接线加以固定;箱体与其它部件碰焊时,焊点间距不得大于50mm,对一些外露的窄长缝隙,需
加以处理,方法有三种,a减小碰焊点间距,b缩小固定螺钉间距,c 增加EMC 弹片。

附件GB/T2822-2005
1、围
本标准规定了0.01 m m - 20 000mm围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标准尺寸(直径、长度、高度等)系列。

本标准适用于有互换性或系列化要求的主要尺寸(如安装、连接尺寸,有公差要求的配合尺寸,决定产品系列的公称尺寸等)。

其他结构尺寸也应尽可能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由主要尺寸导出的因变量尺寸,工艺上工序间的尺寸和已有相应标准规定的尺寸。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T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I SO 3, ID T )
G B/T 19764 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I SO 497,I D T )
3、标准尺寸系列
尺寸0.01 m m - 20 000 mm围的标准尺寸系列规定于表1~ 表7,
表1~ 表7 中列出的标准尺寸是根据 G B/T 321 和 G B /T 19764 选用
的优先数及其化整值系列。

选用优先数化整值系列规定的标准尺寸用R ' 表示。

表1 0.01mm~0.1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2 0.01mm~0.1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3 1.0mm~10.0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4 10mm~100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5 100mm~1 000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6 1 000mm~10 000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表4 10 000mm~20 000mm标准尺寸系列单位:mm
4、标准尺寸选择
(1)选择标准尺寸系列及单个尺寸时,应首先在优先数系R系列中选。

用并按R10,R20,R40的顺序,优先选用公比较大的基本系列及其单值。

(2)如果必须将数值圆整,可在相应的 R,系列中选用标准尺寸,其优选顺序
为 Ra5, Ra10,Ra20,Ra40,
(3)除各表中列出的基本系列外,可采用某个基本系列导出的派生系列,也可采用复合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