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的诊断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与护理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与护理老年痴呆症,是指一种以智力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失能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负担。
本文将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和护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和病史的调查:通过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和个人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伴随的其他症状等,对老年痴呆症进行初步的判断。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异常表现,配合一些简单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如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等,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3. 辅助检查:结合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和脑脊液的生化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如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等。
二、老年痴呆症的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护理和关怀,下面将介绍几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要点:1. 提供宽松、安全的环境: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症状,因此提供一个宽松、安全的生活环境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房间里的杂物,避免患者摔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老年痴呆症患者往往丧失时间和空间概念,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包括定时起床、就餐、休息等,以维持生物节律的稳定。
3.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饮食: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进食困难、偏食等问题,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咀嚼能力,提供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4. 整合社会支持资源:老年痴呆症患者往往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如家庭支持、社区服务等。
护理人员应协调家庭成员的力量,将社会化的护理和监护维护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
同时,还可以寻求社区和公益组织的支持,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康复、关爱和陪伴。
总结: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依靠家庭和病史的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手段。
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与非药物疗法

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与非药物疗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非药物疗法在老年痴呆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1、症状观察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可能比较轻微且与正常的衰老表现相似。
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重复提问;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找词困难、说话逻辑混乱;定向力障碍,如迷路、分不清时间和地点;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降低,例如在处理财务或做出日常决策时出现错误;性格和行为改变,如变得孤僻、淡漠、焦虑或易激惹等。
如果家人或身边的人发现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应引起警惕。
2、认知功能评估专业的认知功能评估是早期诊断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
这些量表可以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的认知水平。
通过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3、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疾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同时,某些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如海马萎缩等,也有助于老年痴呆的诊断。
4、实验室检查血液和脑脊液检查可以排除一些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 B12 缺乏、感染等。
此外,一些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蛋白、tau 蛋白等的检测,虽然目前还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但对于老年痴呆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老年痴呆的非药物疗法1、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刺激和锻炼大脑的认知功能。
例如,记忆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回忆往事、背诵诗歌、记忆数字等方式来提高记忆力;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玩一些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如拼图、找茬等;思维训练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逻辑推理等活动来进行。
老年痴呆确诊标准

老年痴呆确诊标准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那么,老年痴呆的确诊标准是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老年痴呆的确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
2.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已经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3.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是进行性的,即逐渐恶化,而不是突然发生。
4.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或因素,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药物中毒等。
除了上述基本条件外,老年痴呆还有一些特殊的确诊标准。
具体来说,老年痴呆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记忆力减退:患者的记忆力明显下降,包括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
例如,患者可能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重要的日期。
2. 语言障碍:患者的语言能力下降,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患者可能会说出不合逻辑或不完整的话语,或者无法理解别人说的话。
3. 空间定向能力下降:患者的空间定向能力明显下降,包括迷路、无法识别家庭成员或朋友、无法辨认物品等。
4. 行为和人格改变:患者的行为和人格发生改变,包括情绪不稳定、易怒、冷漠等。
5.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
除了上述特殊表现外,老年痴呆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
具体来说,以下检查项目有助于老年痴呆的诊断:1.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检查神经系统功能来确定是否存在老年痴呆。
2. 认知评估:通过一系列认知测试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
3. 神经影像学检查:通过核磁共振(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来确定脑部结构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4.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或因素。
总之,老年痴呆的确诊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和特殊表现,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进行诊断。
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

•
2、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 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 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
•
•
• • • • • • • • • • • •
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脑变性病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某些皮质、皮质下疾病可引起痴呆,常见病因有阿尔采木氏病,匹克氏病等。 2、低氧和缺氧血症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这包括缺血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哮喘、窒息、麻醉)等各类低(缺)氧血症。 3、脑血管病:不同部位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痴呆,如多发梗塞性痴呆,颈动脉闭塞、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血栓性血管炎等。 4、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还有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影响脑的功能,造成痴呆,如粘液水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肝豆状核变性,尿毒症,慢性肝功能不全等。 5、中毒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常见于一氧化碳中毒,铅、汞等中毒,有机物中毒等。 6、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导致脑实质及脑功能改变,导致痴呆,如各种脑炎,神经梅毒,各种脑膜炎,库鲁病等。 7、营养缺乏性脑病:硫胺缺乏性脑病,糙皮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症等。 8、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硬膜下血肿可致结构及脑功能改变,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 9、颅脑外伤:头部的开放性或闭合性外伤,拳击员痴呆等。 10、导致老年痴呆症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正常压力脑积水,类肉瘤病等。 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原因非常多,其症状也复杂多样,明确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对症下药,针对性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情得以好转,更快恢复健康。
5、营养及代谢障碍:由于营养及代谢障碍造成了脑组织及其功能受损而导致痴呆。如各种脏器引起的脑病,像肾性脑病,是慢性肾功能衰 竭、尿毒症引起脑的缺血、缺氧,可以导致痴呆;其他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等都可导致痴呆。营养严重缺乏,如维生素B1、B12以及烟酸 、叶酸缺乏症均可导致痴呆。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都可引起大、中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可引起脑梗死 及脑出血,导致血管性痴呆。
老年痴呆症的检查方法

老年痴呆症的检查方法1. 简介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
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认知能力下降,包括记忆力丧失、思维和语言能力衰退,以及行为和情绪的改变。
由于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与其他器质性脑病变相似,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老年痴呆症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认知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2.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老年痴呆症诊断过程中的第一步,医生通过询问患者和家属有关症状的详细信息,包括病程、起病方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进展速度等,以及患者的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痴呆症状是否符合老年痴呆症的特点,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
3.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评估老年痴呆症患者病情和病程的重要方法。
医生通过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如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肌张力、病理反射等,可以初步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认知障碍。
4. 认知评估认知评估是老年痴呆症诊断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认知评估工具包括以下几种:4.1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MMSE是一种常用的老年痴呆症诊断工具,通过测量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判断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受损。
4.2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MoCA是一种较新的认知评估工具,相比于MMSE更加敏感,可以更早地发现认知障碍的症状。
MoCA主要包括视觉空间能力、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4.3 Clock Drawing Test(CDT)CDT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认知评估工具,通过要求患者在白纸上画一张时钟表盘,来评估患者的空间感知、抽象思维和执行功能。
4.4 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ADAS-Cog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老年痴呆症认知评估工具,包括一系列记忆、定向、精神状态、智力水平、语言和各种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像学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像学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像学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其影像学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脑部CT扫描
脑部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部的结构,发现脑萎缩和脑部异常。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脑部CT扫描通常显示脑萎缩,尤其是颞叶和颞顶叶的萎缩表现。
脑部MRI扫描
脑部MRI扫描是一种更为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图像。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MRI扫描通常显示颞叶萎缩和海马体萎缩。
MRI还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记忆问题的潜在病因,如脑肿瘤或血管性病变等。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脑部的代谢活性来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
在这种检查中,患者会接受一种放射性示踪剂的注射,然后通过扫描仪观察代谢活性的分布。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这种扫描通常显示颞叶和顶叶的代谢活性降低。
综合分析
影像学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通常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影像学结果。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脑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但不能单独用于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各种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老年痴呆诊断标准

老年痴呆诊断标准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及早诊断和干预老年痴呆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老年痴呆的临床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和情绪异常等。
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
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下降,患者常常出现迷茫、困惑等症状。
此外,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和情绪也常常出现异常,如易激动、易怒、情绪低落等。
二、体格检查。
老年痴呆患者在体格检查中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等。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如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后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方式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等。
四、脑影像学检查。
脑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排除脑部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进一步确定老年痴呆的诊断。
五、认知评估。
认知评估是诊断老年痴呆的重要手段,包括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等。
通过认知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
六、临床分期。
根据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和认知功能状态,可以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老年痴呆。
不同分期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脑影像学检查、认知评估和临床分期等。
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及早诊断和干预老年痴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诊断发表时间:2011-08-31T15:11:17.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沈文财[导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进行性、退行性病变,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沈文财 (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中心卫生院 157606)【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083-01【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是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进行性、退行性病变,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有(近和远)记忆、认知、语言、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主要侵犯大脑皮质神经元引起痴呆的变性疾病。
首先由德国神经病学专家AloisAlzheimer在1970年发现。
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本病成为老年人残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由于导致全面的智能障碍,致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丧失,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诊断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心理与神经影像等资料综合考虑床症状,脑脊液检查正常,参考国际上常用的诊断标准做出临床诊断,并排除其他原因。
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痴呆患者由照料者陪同被动就诊,提示痴呆患者可能有自知力损害。
早期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多正常或轻度改变;进行记忆量表测查时,常可发现记忆的中轻度下降。
中期不仅近记忆下降明显,远记忆障碍也逐渐明显;情感变化逐渐明显;脑电图检查示中度异常(慢波明显增多);头颅CT检查可见脑室扩大,脑沟和脑裂增宽、变深;进行记忆量表测查结果为高度记忆障碍;MMSE分数下降明显。
晚期为全面性痴呆,极度的智能障碍,以及可出现肢体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脑电图检查呈现全面的慢波,头颅CT示全脑萎缩;记忆量表测试已无法进行。
痴呆的检测量表:为判定及量化痴呆,国际上有多种检测痴呆的量表,包括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RS)、Alzheimer病评估量表(ADA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Blessed痴呆量表(BD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相应国内有许多修正、类似的量表,其中MMSE使用方便、简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检查:(一)脑电图可以表现正常或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α波节律变慢、波幅变低,甚至在疾病严重时可以消失,一般来说,脑电图变化的程度与病人的智能损害程度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二)CT 头颅CT主要显示脑萎缩。
大脑灰质普遍萎缩,表现为两大脑半球脑沟增多、加深、脑裂增宽,颞叶(主要是颞中回)萎缩,表现为颞叶脑沟增多,加深,颞中回变窄,鞍上池和环池增宽,侧脑室颞角扩大,脑白质萎缩以三脑室和侧脑室体部扩大为主要表现。
(三)磁共振成像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可以清楚地分辨脑灰白质。
所显示的脑萎缩或脑室扩大较CT更清晰,更敏感,且能测量整个颞叶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的体积对AD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放射性核素险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能显示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而反映脑功能变化。
AD患者颞顶叶皮层脑血流量减少,以颞顶叶后部更为显著,表现为低灌注或灌注缺损区,左右两侧血流灌注下降的程度可以相似或明显不同。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借助于扫描放射性视踪剂在人体内的运动,获取细胞活动或代谢的信息,并用于成像的核医学手段,是目的仅仅有关的三维显示脑能量代谢的方法。
可以显示颞顶部皮质葡萄糖代谢降低,表现为低代谢区或代谢缺损区。
安静时检测的代谢反映了形态损害的程度,活动状态下的代谢率反映的是大脑对功能试验的潜在能力,AD的代谢在活动时比安静时受累更严重。
一、老年痴呆的症状分类表现1.记忆障碍。
老年性痴呆发病最初的症状是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的健忘,如同一内容无论向他述说几遍也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下的东西就忘记拿走,刚刚被介绍过的朋友,再次见面时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现尴尬的场面。
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过去曾经经历过的战争、参加过的某种政治活动、失去的亲人等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
但是,随着疾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丧失,会出现错构、虚构及妄想。
如把过去发生的事情说成是现在发生的,把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串在一起,张冠李戴,甚至会从头到尾地述说一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记忆障碍最严重时,表现为不认识自已的亲人,甚至连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认识。
2.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逐渐丧失。
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
3. 计算能力障碍。
轻者计算速度明显变慢,不能完成稍复杂的计算,或者经常发生极明显的错误。
严重时连简单的加减计算也无法进行,甚至安全丧失数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断力下降。
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的理解,直接影响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东西,因此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5. 语言障碍。
轻者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问,内容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丧失阅读能力。
6.思维情感障碍。
思维呈常出现片断性,大事被忽略,琐事却纠缠不清,同时伴有情感迟钝,对人淡漠,逐渐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或小儿样欣快症状很突出。
有的则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有的出现片断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夸大妄想等。
7.个性和人格改变。
多数表现为自私、主观,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虑、多疑。
还有一部分人表现为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与发病前相比判若两人。
8. 行为障碍。
早期表现为以遗忘为主的行为障碍,如好忘事、遗失物品、迷路走失等。
中期多表现为与思维判断障碍和个性人格改变相关的行为异常,如不分昼夜,四处游走,吵闹不休;不知冷暖,衣着紊乱,甚至以衣当裤,以帽当袜;不讲卫生,不辨秽洁,甚至玩弄便溺;不识尊卑,不分男女,甚至有性欲亢进的倾向。
9.行动障碍。
动作迟缓,走路不稳,偏瘫,甚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时食,终至死亡。
二、老年痴呆的症状分期表现第一期:遗忘期。
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
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
此期痴呆持续加重,病情急转直下,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有失认、失语和失用,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人格改变明显,行为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动、假面具脸和肌张增高,也可见偏瘫痫发作,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完全卧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
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首先确定是否痴呆1.痴呆诊断的标准(DSM一班一R)(1)有证据表明有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2)至少具备下列一条:①抽象思维障碍;②判断力障碍;③其它皮层高级功能损害,如失语、失用、失认等;④人格改变。
(3)前①②项障碍,影响工作、日常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4)不只是发生在澹妄状态下;(5)下列中任何一项:①特异的器质性因素有关连;②不能由任何非器质性精神疾病所解释。
2.详细采集病史与以往智能和行为等进行对比3.神经心理学测验对一个可疑痴呆病人,首先要评定有无认知障碍,障碍累及了哪些功能,以及障碍的严重程度,这就要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
它包括注意与集中、定向、记忆、计算、语言、抽象思维、空间知觉、结构能力、运用、认知灵活性和速度等,此外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生活能力以及个性上的改变即所谓行为评定。
心理学测验就是对这些心理现象所表现出的行为样本进行客观的标准测量,它把心理现象进行数量化的描述,是采取一套严格设计的问题或作业(即标准程序)由被试者回答或完成,然后对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定。
其优点是资料的收集与解释是标准的,使得有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可以比较借鉴,是确定痴呆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每一测验量表不是十全十美,包罗万象,故需多种量表检测并结合临床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常用的量表包括以下几种:(1)简短精神记忆量表(MMSE ):总分为30分。
文盲X17分,小学文化程度落20分,中学文化程度簇24分,为认知功能缺损。
(2)长谷川简易智能测量表(HDS ):总分32.5分。
文盲-15分,小学程度,19分,中学或以上蕊23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3)精神认知能力30题(CCSE):总分30分,感20分有认知功能缺损。
(4)常识一记忆一注意测验(1MCT ):总分36分。
文盲-<;19分,小学蕊23分,中学以上蛋26分,为认知功能缺损。
(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分20分为正常,总分>;加分即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有两项以上功能丧失或总分>;26认为日常生活能力缺损。
(6)社会功能活动调查(FAQ):总分范围0一20分,该项活动能力减退评1分,能力丧失评2分。
有2项或2项以上活动能力丧失即有社会功能缺损。
若以总分计,多5分为社会功能缺损。
(7)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临床上判定抑郁状态最常用量表,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少部分项目按三级评分,根据精神状态检查及临床观察后综合评定,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为轻或中等抑郁,小于8分没有抑郁。
(8)总体衰老量表(GDS):评估痴呆的严重程度,共分七级,每一级的评定均有详细描述性定义。
(9)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评估痴呆的严重程度,只有当损害由于认知功能缺损时才记为CDR0.5(可疑痴呆),CDR 1.0(轻度痴呆),CDR 2.0(中度痴呆),CDR 3.0(重度痴呆)。
(10)哈金斯缺血评分(HIS):用于区分血管性痴呆和非血管性痴呆,总分18分,}7分为血管性痴呆,,4分为非血管性痴呆,主要为AD.4排除貌似痴呆的疾病在疾病的早期,要特别注意和假性痴呆相区别。
假性痴呆指抑郁症病人,也有人把它做为广义的名词,即包括继发于精神病具有明显认知损害的所有病人,均称假性痴呆。
(I)症性假性痴呆(Ganser综合征):通常突然发生,患者能理解提出的问题,但作出极为荒廖的回答,给人一种好象故意开玩笑的印象,也可出现功能性神经症状,多见于强烈精神创伤或压力下产生,暗示性强。
(2)童样痴呆:充满稚气,学着幼童说话的声调,自称才5岁,逢人便喊“叔叔”“阿姨”,见于瘾病。
(3)抑郁症:即假性痴呆,与早期痴呆鉴别困难,特别当痴呆伴有抑郁色彩时尤为困难,基本症状是工作能力下降,兴趣减少和待人冷淡,并有忧郁、后悔和绝望等情绪,但细心倾听病人谈话可以发现,病人对疾病的细节记忆得很清楚,检查过程通过鼓励,可以短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
抑郁症特点是迅速发病,病程很少进展,病前有明显的诱因。
可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 HRSD)测验确定。
(4)澹妄状态:老年人常在躯体性疾病损伤,手术后出现澹妄状态,记忆力和定向障碍貌似痴呆,但澹妄状态突然发生,症状波动,夜间较重,对环境刺激或幻觉的反应快速、强烈,与痴呆的淡漠、呆滞不同。
(5)良性老年性遗忘症或生理性脑老化:是生理性增龄过程,非进行性,对记忆减退和遗忘有自我评价能力,可履行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义务和责任,保持职业工作能力,性格没有突出的变化,仍保持原有的特征,精神活动完整,坚守伦理道德观念,能谋求自身与环境完善。
(6)失语症:失语症病人可表现语无伦次,焦虑、抑郁,但通过检查,病人除语言功能障碍外,亦无行为、判断异常,而且多伴有局灶神经体征。
目前常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
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我国中华医学会于1989年也制定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4)不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痴呆;(5)通过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6)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尚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