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医院建筑设计详细说明一、设计目标该医院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高品质、人性化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使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愉悦的工作场所。

二、总体布局设计1.医院的总体规划应根据治疗科室的功能及日常运作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相关科室进行相对集中布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医院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合理安排建筑群的布局,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3.医院建筑的总体布局应以流线化设计为主,以便于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之间的交通流畅。

4.建筑的外观应简洁、大方、专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三、建筑设计方案1.医院的主要入口应宽敞明亮,方便患者和访客进出,同时也方便救护车辆的停靠和患者转运。

2.医院的大厅应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温馨舒适,提供舒适的候诊区域和绿化环境,以便于患者等候就诊。

3.医院内的走廊和楼梯应宽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通行,并配备无障碍设施,以适应残疾人士的需要。

4.治疗科室的布局应根据各个科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并配备充足的设备和工作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5.病房的布局应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舒适需求,每个病房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6.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域应设计为安静、温馨和私密的空间,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家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7.医院应设立合理的药房和化验室,以便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药物和实验室服务。

8.医院还应设立合理的食堂和休息区域,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就餐和休息需求。

四、建筑材料和绿化景观设计1.医院建筑外墙的材料应耐久、易清洁,并能抵抗恶劣天气条件和病菌传播。

2.室内装修材料应环保、防菌,并符合医疗环境的卫生要求。

3.医院门前的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增加患者和访客的舒适感,并提供自然的治愈效果。

4.医院的绿化景观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的植物,以便于维护。

五、安全设施设计1.医院应设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紧急疏散设备等,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设计说明

医院设计说明

医院设计说明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医院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和设计指导。

二、设计理念1.注重患者体验:医院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满足患者的需求。

2.倡导科学治疗:设计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流程,确保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能高效地进行科学治疗。

3.强调空间感和自然光线: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提供良好的采光条件,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

三、功能定位1.门诊功能:门诊部应包括一站式挂号、候诊、问诊和取药功能,并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联系与便捷性。

2.住院功能:住院部应设有分病区、病房和特殊病房,并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和服务配套。

3.医技功能:医技楼应设有各种常用的医疗设备和检查室,并满足医学影像、实验室等科室的需要。

四、空间布局1.门诊部空间布局:合理划分挂号、候诊、问诊和取药区域,避免交叉干扰,同时提供便捷的导航指引。

2.住院部空间布局:分区设置,满足患者不同需求,同时保证通风、采光和私密性。

3.医技楼空间布局:根据各医技科室的功能和流程,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和设备摆放的区域,并确保通风和消毒条件。

五、平面布置1.门诊部平面布置:考虑到就医流程,设置挂号窗口、候诊区、诊室、药房等区域,并设立便利的公共设施,如洗手间、休息区等。

2.住院部平面布置:合理布置护士站、病房区、卫生间等区域,并提供必要的辅助功能、如护士办公室和医疗垃圾处理室等。

3.医技楼平面布置:科学划定各科室边界,并设立合适的医疗设备和工作区域,如影像学室、实验室等。

六、装饰风格1.温馨舒适:选择柔和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2.清洁卫生:注重装饰材料的易清洁、防菌性能,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医学氛围:合理运用医学图案和医学元素,让患者感受到医学科技的氛围。

七、总结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医院设计的要求和指导,包括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

医院设计讲解

医院设计讲解

儿科病房:




妇、产科病房:



手术部:
1、用房组成 (1)必须配备的:一般手术室、无菌手术室、洗手室;护士室、换鞋处、男女更衣室、男女 浴厕;消毒敷料和消毒器械贮藏室、清洗室、消毒室、污物室、库房。 (2)根据需要配备的:洁净手术室、手术准备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术后苏醒室或监护 室;医生休息室、麻醉师办公室、男女值班室;敷料制作室、麻醉器械贮藏室;观察、教 学设施;家属等候处。 2、设置位置及平面布置 (1)手术室应邻近外科护理单元,并应自成一区。 (2)不宜设于首层;设于顶层者,对屋盖的隔热,保温和防水必须采取严格措施。 (3)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要求。
9、室内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1)诊查室2.60m,病房2.80m; (2)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 10、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其 阴阳角宜做成圆角。 关于厕所的要求: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 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2、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3、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门诊用房: 门诊部的出入口或门厅,应处理好挂号问讯、预检分诊、记帐收费、 取药等相互关系,使流程清楚,交通便捷,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防火与疏散
医院建筑耐火等级一般不应低于二级,当为三级时,不应超过三层: 楼梯 1、病人使用的疏散楼梯至少应有一座为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 梯。 2、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不论层数多少,均应为封闭式楼梯间; 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安全出口 1、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护理单元应有二个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 2、尽端式护理单元,或“自成一区”的治疗用房,其最远一个房间门 至外部安全出口的距离和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的距离,如均未超 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医院建筑设计基本知识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医院建筑设计基本知识_建筑设计_经典资料
医院建筑设计 §1医院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1定义
医疗建筑是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公共 建筑,一般包括综合医院、疗养院等类型, 向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休养等系列服务。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 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 阵地。
1.2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 医学模式: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
2.医技部
集中设置主要诊断、治疗设施的部门。 包括:影像诊断、放射治疗、手术中心、中 心检验、功能检查、理疗康复、重症监护单 元(ICU)、核医学、人工肾(血液透析)、 药剂科、高压氧舱等及相关的教学、研究用 房。医技部是医院中发展变化可能性最大、 改扩建最多的部分。
3.住院部
由出入院、住院药房和各科病房组成。 各科病房包括:普内、普外、儿科、妇科、 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皮肤 科、消化科、肿瘤科、眼科、五官科、心血 管科、传染科、整形外科、康复病房、特优 病房等。
2.医院各部联系的急切度
ICU、急诊、手术、血库、分娩最为紧急, 检验、放射、中心供应其次,住院部则以儿 科、妇产科、外科、内科与相关科室的联系 优先考虑
3.医院各科室联系的强度和频度
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强度和频度最 高,药剂、放射人流主要来自门诊,住院次 之,手术人流主要来自住院
4.医院职工及探病人员分布密度
5. 标准单元组合式
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不断扩建,灵活 多变,特点是用于多层或低层的横向发展模 式
20世纪下半叶,科学统计表明,心理、社 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关联,所 以,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发 展,同时,一系列新兴边缘学科和医疗技术的 出现,促成了专业分科更细、更多学科更具综 合性、医疗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的现代医院或者 医疗城的产生,现代医疗模式不仅从生物学角 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 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

医院建筑设计必备知识点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医疗环境,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为此,设计师需要了解许多关键的知识点,以确保医院的建筑能够满足各种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院建筑设计中必备的知识点。

一、功能分区医院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这包括分离感染性疾病区和非感染性疾病区,区分开诊疗、手术、住院和行政区域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流线,确保医生、患者和工作人员的高效交流与运作。

二、医疗工作区域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医疗工作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诊室、手术室、病房等房间的布局和功能。

例如,在手术室中,应考虑手术台的位置、光照和通风等因素。

在病房中,床位的布置和空间舒适度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因素。

三、安全设计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尽可能减少火灾风险,并设计合适的疏散通道和设备。

此外,医院的安全还包括保护医疗设备和个人隐私的措施。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安全门禁、监控系统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四、绿色建筑如今,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医院建筑设计中也日益重要。

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对患者的健康有益。

因此,设计师应关注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和采用环保建材。

五、无障碍设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具备无障碍通道、轮椅抵达和使用设施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确保医院的建筑和设备对于身体残疾或有特殊需求的人是容易到达和使用的。

六、社区融入医院建筑设计也需要将社区因素考虑在内。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外观、开放合作空间和周边景观等方式,将医院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为患者和工作人员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环境。

七、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医院建筑需要具备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

例如,可以预留空间以容纳新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可以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进行调整。

此外,可持续性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及实施废物管理和能源回收等措施。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就医治疗的地方,其设计规范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医院设计规范的角度出发,分析医院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功能分区合理1.1 门诊部和住院部分区门诊部和住院部是医院的两个主要区域,应该分区设计,互相独立。

门诊部应该方便患者就医,住院部应该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1.2 医疗设备区和护理区分离医疗设备区和护理区应该分开设计,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作,同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

1.3 医疗废物处理区域规划医院应该合理规划医疗废物处理区域,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二、舒适宜人的环境2.1 采光和通风设计医院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采光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患者康复。

2.2 噪音控制医院是一个需要安静的地方,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噪音,保证患者的休息和治疗环境。

2.3 舒适的室内装修医院的室内装修应该简洁、清洁,同时要考虑患者的舒适感,避免过于刺眼的颜色和过多的装饰。

三、安全设施完备3.1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医院应该设计合理的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3.2 防火设施配置医院应该配置完备的防火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保证医院的安全。

3.3 安全出口设置医院的安全出口应该设置合理,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生。

四、无障碍设计4.1 无障碍通道设置医院应该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和老年人进出医院。

4.2 无障碍设施配置医院的公共区域应该配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等,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4.3 无障碍标识设置医院应该设置清晰的无障碍标识,指引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

五、绿色环保设计5.1 绿色植被规划医院应该规划绿色植被,提供舒适的环境,净化空气,促进患者的康复。

5.2 节能环保设备配置医院应该配置节能环保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等,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

医院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医院是人们生病时寻求治疗和康复的地方,因此医院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合理的医院设计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医院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功能区划1.1 门诊区域:门诊区域应设置在医院的一楼,方便患者就诊。

门诊大厅应宽敞明亮,设有候诊区、挂号处、药房等功能区域,方便患者就诊和取药。

1.2 住院区域:住院区域应设在医院的上层楼层,以确保患者的安静和隐私。

每个病房应具备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间,床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隔离空间,以防止交叉感染。

1.3 手术区域:手术区域应设在医院的特定楼层,与住院区域相分离。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和无菌环境,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二、设备配置2.1 医疗设备: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需求配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如CT机、X 光机、心电图机等。

这些设备应摆放在科室内合适的位置,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2.2 医疗器械:医院应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器等。

这些器械应按照科室的需求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3 环境设施:医院的环境设施包括照明、空调、通风等。

照明应明亮柔和,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空调和通风系统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

三、安全措施3.1 消防安全: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同时,医院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火灾应急能力。

3.2 防护措施:医院的设计应考虑到传染病的防控,如设置隔离病房、消毒区等。

此外,医院还应设立安全出口和紧急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3.3 安全监控:医院应安装监控设备,监控医院的各个区域,以确保医院的安全。

监控设备应具备高清晰度和远程监控功能,以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人性化设计4.1 病患导向:医院的设计应以病患为中心,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三、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总平面功能分区
1、医疗区 2、感染医疗区 3、清洁服务区 4、污染服务区 5、职工宿舍区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三、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外部出入口及洁污流线组织
1、外部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供门诊、急诊病人,出入院、探 视、工作人员出入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明显,一般设 于城市主干道上。 供应出入口:供食物、药物、燃料出入的货运 出入口,一般布置在次干道上,如与主要出入口位于 一侧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拉开距离。 污物尸体出口:设于次要干道,远离医疗区与 生活区。 传染病房出入口:床位在25床以上宜单独设置 出入口。 2、外部流线组织: 传染与非传染分开,一般传染门诊、病房在总 平上独处一隅,常用的诊疗设施也单独设置。洁污分 开,两种流线不产生交叉干扰,各行其道,单向运作。

综合医院的条件限定
1、设置包括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三科以上。 2、设置门诊和服务24小时的急诊部和住院部。 3、设置正规病床且病床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二、医院的功能结构
综合医院建筑概述 医院的功能结构 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各部门具体设计
医院建筑形象塑造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四、各部门具体设计——门诊部

门诊部功能分析
各科诊室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中医科 五官科 保健科
门诊部 诊断与治疗 公用部分
门厅 药房 检验科 理疗科 等 候诊 挂号 取药 收费处 厕所 楼梯等
急诊科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四、各部门具体设计——门诊部

门诊大厅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廊候诊型式之五: 外廊结合庭院候诊
分科候诊型式之一:在端部,易管理,但 病人候诊不安心
分科候诊型式之二: 在中部,诊病号方便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一: 候诊室与诊室在同一侧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二: 双走廊二次候诊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三: 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
(2)急诊用房: 用房组成:
·挂号室及药房 ·诊查室、治疗室 ·抢救室、观察室 ·医护用房
··分科候诊:
候诊室在诊室端部,易管理,但病人 候诊不安心。
候诊室在诊室中部,诊病号方便。
··分科二次候诊:
候诊与诊室在同一侧 双走廊二次候诊。 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
走廊候诊型式之一: 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3m
走廊候诊型式之二: 走廊局部放大候诊
走廊候诊型式之三: 走廊尽端放大候诊
走廊候诊型式之四: 单面走廊候诊
一般在300床以上的医院增高X光 浅(深浅)治疗室、更衣、厕所、操 纵室、肠胃摄片室、调钡室、CT诊 断室、钴60治疗室等。
4急科科门厅人流、病种繁杂,易于 交叉感染。
设计时要合理组织流线,同时要设一 定的休息空间,并要考虑备用担架、 轮椅等的位置。 5急诊科应设独立的挂号及药房。与 门诊合用时应设单独窗口。
(3)药房
小型医院药房仅设调剂室与药库
两部分: ·调剂室:负责调配、收方、发药
等,室内应避免阳光直射,墙面、地 面宜采用耐洗刷材料。
用房组成:由贮血、配血、清洗、
消毒等组成。有采血要求的应增设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采血、献血员等候与休息各室。
设计要点:
1小型医院一般不设采血设施, 血库可合并于检验科,若有采血者 需单独建立。
2血库宜近手术部,不得设在产 生放射线用房的上层或下层,亦不 得与之贴邻。
3规模较大的血库,贮血与配血宜 分室设置,并应经前室进入配血室。
展变化较快,可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特 点设置各用房。最基本一般应设有:
··临床、生化、细菌检验室。 ··标本采集室及等候处:为门诊服务。 ··洗涤消毒室等。
1大型医院的检验科设置应近住院 部,在门诊部另设临床(常规)检验 室;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大都设在门诊 部,并近内科和急诊部。检验科为带 菌部门,应单独成区,使之和其他科 室互不干扰。
··五官科
>眼科诊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 >耳鼻喉科诊室:大统间小隔断布置
小隔间的布置
>口腔科:(应注意口腔综合治疗机 的上下水管道安装问题)
·候诊部分:
候诊方式有以下三种
··走廊候诊:
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 为3m左右。 走廊局部加宽候诊。
走廊尽端加宽候诊。
单面走廊候诊,走廊宽度为2.4m左右。 外廊结合庭院候诊。
2内科除诊察室外,还应设治疗室, 作简单的处置;50~70%的病人需化 验、X光检查,因而应与医技部分联 系方便。
··外科:
外科病人多为行动不便者,一般要求 在门诊部底层,除诊室还应设外科换
药室。
··妇产科:
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两部分。
产科主要是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的检查,以 及计划生育小手术等。就诊者不属病人。
设计要点:
1中小型医院急诊科应位于底层,形 成独立单元,有单独出入口,明显易 找,避免与其它流线交叉。 2入口设计应便于急救车出入。室外 有足够的回车,停车场地。入口应有 防雨设施,并应设有坡道,便于推车、 轮椅出入。
3急诊病人中一部分需入院治疗, 急诊科与住院处应联系方便。同时急 诊科与相关医技部门如手术、化验、 X光等应有便捷联系,并要考虑二十 四小时连续运营的管理上的方便。
4采血设施应自成一区,献血者应 有单独出入口,以减少交叉感染。
·机能诊断室 (功能检查科)
用房组成:心电图室,基础代谢 测定,超声波检查室和脑电图室。
设计要点:室内地面最好为木地
板,心电图室最好没有电屏蔽设施, 以排除电波的干扰。
·放射科:
用房组成:X光诊断室、登记室、 存片室、办公室、暗室、观片室和等 候处。
·药库: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 内干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设计要点:
1药房应同时为门诊、住院病人 服务,但对门诊病人服务的量大,且 由病人取药与当场付款或记帐,因此 应考虑近门诊部或置门诊部内,便于 病人取药。
2需隔离的病科及儿科最好设置单 独取药处,或设隔离取药窗口。
(4)医技用房: ·检验科:由于检验内容繁多,发
楼梯、厕所、候药等。 其中门厅又可分为一厅式和分厅式。 一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均
设在入口门厅内。 分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分
设在两个以上的厅内。
•各科诊室: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五官科等
··内科:
1内科病人在门诊病人中所占的比 重最大,一般约占30%,病人神疲行 缓,诊室宜设在底层并靠近出入口, 最好能自成一尽端,不被他科穿行。
综合医院设计
方案设计
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
能关系:
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点、 2、医院的功能关系 3、医院平面的基本组合方式
二、医院的规范要点:
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 能关系
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 点
综合医院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 成:
(1)门诊用房:
·公共用房:包括门厅、挂号厅、廊、
2临床检验室应设于靠近检验科入 口处,以免送标本者进入其他检验室, 形成交叉感染。
标本采集室更应设于入口处,并
应有足够大小的等候处,避免因病人 拥挤而产生交叉感染。
3细菌检验室应设在检验科尽端。 4血液、血清检验室宜朝北,中小 型医院可和生化或细菌检验合并于一 室,大型医院则宜独立设置。
·血库
妇科属病科,病人诊察后还需治疗。因此妇科、 产科分室设置为宜。
设计要点:
1产科病人行动不便,最好置底层或二层。为使 产妇不受其他病菌感染,产科最好在尽端并有 单独出入口。 2妇科,产科合设时,妇、产病人用的厕所一定 要分开,以保证产妇不受感染。
··儿科:
1儿科一般接诊15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以婴儿 居多数。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故设计中应考虑 病儿与成年人隔开,一般病儿与传染病儿隔开。 2儿科诊室应设单独出入口,同时在出入口处 应设预诊处。以鉴别传染与非传染病儿的就诊 路线,保证必要的隔离。 3由于隔离的要求,儿科应设单独挂号与小药 房,独用厕所与治疗室。 4儿科预诊常在入口处设预诊室,在传染病儿 即转入隔离诊室。条件许可时设预诊诊室,避 免发生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