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现代营养学

现代营养学

四、芥子油甙类:
1、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 2、其降解产物具有芥末、辣根、花椰菜的味道, 其 实际活性物质是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吲哚 3、有益作用:抗癌、抗微生物、降低胆固醇
五、多酚类:
1、主要存在于整粒的谷物和蔬菜、水果中。 2、是所有酚类衍生物的总称,包括酚酸和类黄酮。 最常见的类黄酮是槲皮素。 3、有益作用:抗癌、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血栓、 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影响血压、调节血糖
几种中国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 人体 全鸡蛋 异亮氨酸 4.0 2.5 亮氨酸 7.0 4.0 赖氨酸 5.5 3.1 蛋氨酸+半胱氨酸 3.5 2.3 苯丙氨酸+酪氨酸 6.0 3.6 苏氨酸 4.0 2.1 缬氨酸 5.0 2.5 色氨酸 1.0 1.0 鸡蛋白 3.3 5.6 4.3 3.9 6.3 2.7 4.0 1.0 牛奶 3.0 6.4 5.4 2.4 6.1 2.7 3.5 1.0 猪瘦肉 3.4 6.3 5.7 2.5 6.0 3.5 3.9 1.0 牛肉 3.2 5.6 5.8 2.8 4.9 3.0 3.2 1.0 大豆 3.0 5.1 4.4 1.7 6.4 2.7 3.5 1.0 面粉 2.3 4.4 1.5 2.7 5.1 1.8 2.7 1.0 大米 2.5 5.1 2.3 2.4 5.8 2.3 3.4 1.0
三、反式脂肪酸
人造奶油用植物油经氢化饱和后制得。其 中一些未被饱和的脂肪酸,其结构由顺式变为 反式,它可使血LDL升高,HDL降低,增加心 血管疾病的危险。
四、脂肪的替代产品
1 蔗糖+脂肪酸--蔗糖聚酯(Olestra):美国 FDA1996年批准使用于休闲食品 2 燕麦素:对热稳定,用于冷冻食品(冰激凌 等)保留大量纤维素,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

基本概念及定义

基本概念及定义

实际过程是否可以作为准静态过程来处理? 实际过程是否可以作为准静态过程来处理?这取决于所谓 弛豫时间。 弛豫时间。 弛豫时间—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弛豫时间 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大部分实际过程可以近似地当做准静态过程。 大部分实际过程可以近似地当做准静态过程。因为气体分 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以上, 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以上,气体压力传播的速 度也达每秒数百米,因而在一般工程设备具有的有限空间中, 度也达每秒数百米,因而在一般工程设备具有的有限空间中, 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 气体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 间非常短。 间非常短。 例如,内燃机的活塞运动速度仅每秒十余米, 例如,内燃机的活塞运动速度仅每秒十余米,与其中的气 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比相差一个数量级,因此, 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比相差一个数量级,因此,当机器 工作时气体工质内部能及时地不断建立平衡状态, 工作时气体工质内部能及时地不断建立平衡状态,而工质的变 化过程很接近准静态过程
功量: 功量:
δ W = pdV
势:p 势:T
W1−2 = ∫ pdV
1
2
状态坐标: 状态坐标:V 状态坐标: ? 状态坐标:
热量 所以有
取描述热量传递的状态坐标为熵: 单位 单位: 取描述热量传递的状态坐标为熵:S,单位:J/K。
δ Q = T dS
Q1−2 = ∫ T dS
1
2
S 工质, 对1kg工质,则有 δq = 工质 则有: = = Td = Tds m m m
对准静态过程, 对准静态过程,F=pA,所以 δW=Fdx ,所以,δ 当系统由状态1到状态2进行一个准静态过程时, 当系统由状态1到状态2进行一个准静态过程时,系统对外 界所作的功可表示为: 界所作的功可表示为: 2 2 W1− 2 = ∫ δW = ∫ pdV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平衡状态1
p1 v1
p
p2
2
压容图 p-v图
平衡状态2
p1
1
p2 v2
O
v2
v1
v
12
1-4 状态方程式
在平衡状态下,由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只要知道两个独立的 状态参数,系统的状态就完全确定,即所有的状态参数的数值随之 确定。这说明状态参数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状态参数之间 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称为热力学函数。
(2)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只要没有外界的影响, 系统的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3)整个系统可用一组具有确定数值的温度、压力及其他参
? 数来描述其状态。
10
经验表明,确定热力学系统所处平衡状态所需的独立状 态参数的数目,就等于系统和外界间进行能量传递方式的数 目。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系统和外界间传递 的能量只限于热量和系统容积变化所作的功两种形式,因此只需 要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描述一个平衡状态。
3、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均匀状态
(1)关于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不随时间改 变,但它是依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而平 衡状态是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 变化的状态。
85℃ 20℃
90℃
15℃
铜棒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2)关于均匀状态与平衡 水
质统称为外界。 通常选取工质作为热力学系统,把高温热源、低温热源
等其他物体取作外界。
3、边界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边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
3
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依据——有无物质或能量的交换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 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发出的可见光不
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
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 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 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 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由其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 说以才显得暗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人们发现太阳黑子的年份多, 有的年份少。 ② 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又可称色球爆发, 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一个大耀斑可以在几分钟内发 出相当于 10 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 外线,X 射线射出,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
用。 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具统一演化过程意义: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 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①原因: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 境显然是不一样的。 ②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 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 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 1 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 23 时 56 分 4 秒,叫做恒星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 24 小时,叫做太阳日。 地球自转速度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 地球自转角速度约 15°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 角速度都相等。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1。

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

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b e p p p =+()e p p >,b e p p p =-()e p p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选作温度计的感应元件的物体应具备某种物理性质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有两个系统分别和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两个系统彼此必然处于热平衡。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

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

数学基本概念

数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ch1 基本概念及定义

ch1 基本概念及定义

7
注意:
1)闭口系与系统内质量不变 的区别; 2)开口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3)孤立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8
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最重要的热力系统
只交换热量以及可逆的功中的体积变化功
Moving Boundary Work
简单可压缩系统
体积变化功
Compression Work
状态参数的积分特征
状态参数变化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终态有关。 数学上: 1
1, a
a
dz
1
2
dz dz z2 z1
1,b
2
2
b
2

d z 0
山高度变化
11
例:温度变化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设 z =z (x , y)
dz是全微分
z z dz dx dy x y y x
pb
pv 当 p < p p p p b v b p
26
注意: 只有绝对压力 p 才是状态参数
不同环境大气压力发生变化,即使绝对压 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p > pb
p < pb
pe p pb
pv pb p
27
3 比体积及密度 Specific volume
18
温度测量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要求:感应元件应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物质 (水银,铂电阻) 温度计
特性 (体积膨胀,阻值)
基准点 Reference state 刻度 Scale 温标 Temperature scale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一章

热工基础(张学学)第一章

pv = RgT
p = f ( v, T )
f ( p , v, T ) = 0
T = f ( p, v )
14
(3)状态参数坐标图 ) 以独立的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坐标图。 以独立的状态参数为坐标的坐标图。
在以两个独立状态参 数为坐标的平面坐标图 上 , 每一点都代表一个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15
6∗
2. 基本状态参数
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压力 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 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 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压力 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基本状态参数。 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2∗
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
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 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 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 简称系统 热力系统, 系统。 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系统以外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外界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 (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 )闭口系统: 物质交换的系统。 物质交换的系统 。 系统的质 量始终保持恒定, 也称为控 量始终保持恒定 , 也称为 控 制质量系统。 制质量系统。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热机、工质、 1-1 热机、工质、热源与热力系统
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轮机、 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例如空气、 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之间转换的媒介物质。例如空气、 燃气、水蒸气等。 燃气、水蒸气等。 热源:本身热容量很大, 热源:本身热容量很大,在放出或吸收有限的热量时自身 温度及其它热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的物体。例如锅炉、 温度及其它热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的物体。例如锅炉、循 环水池、大气等。提供热量的热源称为高温热源 热源) 高温热源( 环水池、大气等。提供热量的热源称为高温热源(热源); 吸收热量的热源称为低温热源(冷源) 吸收热量的热源称为低温热源(冷源)。 低温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按生产数量划分的生产类型
概念 生产重复程度 采用设备 设备布置形式 工艺装备 生产效率 生产周期 生产条件 生产管理难易 度 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重点 缺点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产品品种少,每种产 产品品种较多, 生 品生产数量大 产数量较大 高 中 专用设备(流水线) 部分专用 按产品工艺过程布 部分按工艺过程 置 布置 专用 部分专用 高 中 短 中 稳定 不太稳定 生产管理难度低,作 中 业计划简单 易于保证 中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单件生产 产品品种多, 每种 产品生产数量少 低 通用 按机群式布置 通用 低 长 不稳定 生产管理难度高, 作业计划复杂 不易保证

5
效用生产阶段
效用生产阶段:19世纪末,威廉· 斯坦利、杰 文斯、 卡尔· 门格尔首先提出。 把一些服务性的活动也纳入生产的范围。 现代生产(效用生产)的概念 现代生产是一个把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的产 品和无形的服务的经济财富,通过创造效用,增 加附加价值的过程. 效用:对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 产品:有形产品、无形产品 •
24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的生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的生产类型 产类型 (2)订货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顾客订单确定的。顾客 (2)订货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 订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和服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 顾客订单确定的。顾客订多少,就生产多 有明确的交货期。如火车、大型轮船、飞机等。产品一般是 少。产品和服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 非标准化的,在市场无共同的需求。 有明确的交货期。如火车、大型轮船、飞 特点: 先订货后生产,无需大量储存成品,没有销售风 机等。产品一般是非标准化的,在市场无 险;生产效率较低。 特点: 先订货后生产,无需 共同的需求。 管理重点: 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交货期。 大量储存成品,没有销售风险;生产效率 • 较低。 管理重点: 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交 货期。
16
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
在计划期内,按照社会需要,在必要的时间, 按规定的产品质量,以限定的产品成本,高效率地 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
17
为何学习生产运作管理
•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切组织的三个主要职能之一, 对于理解组织职能是必不可少的。 • 生产运作活动在企业组织中居于核心地位,不 论这些企业经营什么。 • 企业活动中,35%或更多的工作与生产运作有关, 如: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作 设计、库存管理等。 • 通过学习生产运作管理,可以理解生产管理者 的职责与作用。
14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2)生产运作准备与生产运作组织。是指运作的 物质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包括设 施选址、设施布置、产品开发与设计、运作过程组 织、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
3)生产运作计划。指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有 关的生产计划工作和负荷分配工作。它包括生产计 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能力计划、材料计划、人 员计划和负荷分配等。
19
组织的三种职能
组织名称 快餐店 财务/会计 向供应商付款 收取现金 支付员工工资 支付银行贷款 成本管理 大学 邮寄招生目录 探索真理 支付教职工工资 在中学宣传 传播真理 收学费 汽 车 制 造 电视广告 设计汽车 向供应商付款 商 报纸广告 制造部件 支付员工工资 赞助汽车赛 装配汽车 做出预算 发展供应商 支付股息、出售股票 市场营销 电视广告 分发宣传品 赞助儿童组织 店内推销 生产/运作 做汉堡包、 薯条 保养设备 设计新店面

产品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共同需要设计的, 特点: 生产效率较高;先生产后销售,易造成库存积压。 多是标准化产品,如电视机、电冰箱、自 管理重点: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行车等,其生产数量是估计的。 特点: 生 产效率较高;先生产后销售,易造成库存 积压。 管理重点: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增 强产品的竞争力。
销售、财务、总务 与管理费用 利息、非经营项目、 税收及利润
9 % 1 %
15 % 8 %
22 % 4 %
20 % 3 %
21
二、生产类型 第三节 生产类型
• 按工艺过程划分
(1)流程式生产 (2)装配式生产
为什么要划分生产类型 为什么要划分生产类型 *类型不同,方法各异 *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类型不同,方法各异 *便于推广,指导生 • 产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 方式划分 *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 按工艺过程划分(1)流程式生产 (2)装 (1)备货生产 配式生产 (2)订货生产 *便于推广,指导生产 •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1)备货生产 • (2)订货生产 按生产数量划分 (1)大量生产 • 按生产数量划分 (1)大量生产 (2)单件 (2)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 生产 (3)成批生产
11
服务业的领域
• 修理和维护:桑塔那 维修站 • 政府 • 餐饮业和旅馆:麦当 劳 • 交通运输 • 保险: • 商业贸易:家乐福 • 金融 • • • • • • • • 房地产 教育 法律 医疗 咨询 其它专业性工作
12
第二节
生产运作管理
13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 分,包含许多具体的管理工作,其管理职能主要有 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生产运作战略。它是企业总体战略下的职能 战略,对企业的运作系统进行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 划,构造一个能不断发展的具有高效益、高效率的 先进的运作模式。 •
27
三种生产方式各自管理重点
(3)成批生产
特点 ①批量的大小取决于作业更换时间(设备调整时间)的长 短,作业更换时间越短,批量就可以越小; ②批量大小影响在制品的库存量。批量越小,在制品数 量就越小; ③批量大小影响生产周期,批量越小,生产周期就可以 越短。 管理重点 ①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②确定经济批量; ③控制零部件数量与成品装配数量的比例; ④逐步改变生产过程组织,实现准流水生产。
3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 • •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系统 第二节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三节 生产类型 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组织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系统
一、生产的概念 生产(Production) 即制造某种新的物品,是人类社会最基本 的实践活动,故也称社会生产。
生产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然生产阶段 市场生产阶段 效用生产阶段
学校
医院 商场 餐厅
学生、教师、教 材、教室
病人、医护人员 药品、医疗设备
传授知识、技 能 治疗、护理
吸引顾客、推 销产品 提供精美食物
受过教育的人 才 健康的人
满意的顾客 满意的顾客
8
顾客、售货员、 商品、库房 顾客、服务员、 食品、厨师


按上表模式,描述以下系统输入—转换—输出关系:
(1)航空公司 (2)监狱 (3)银行分行 (4)银行的总部办公室 (5)卡拉OK厅 (6)软件公司 (7)进出口公司 (8)咨询公司

23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的生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的生产类型 产类型
(1)备货生产(估需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确定 的,产品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共同需要设计的,多是标准化产 (1)备货生产(估需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 品,如电视机、电冰箱、自行车等,其生产数量是估计的。 务是企业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确定的,

22
按工艺过程划分的生产类型
(1)装配式生产(离散式)
这类生产过程是从零件制造开始,经过部件组装,到整 台(套)产品总装完成。如机电产品 • (1)装配式生产(离散式) 这类生产过程是从零件 特点:①工序有间断。 制造开始,经过部件组装,到整台(套)产品总装 ②零部件的生产可以平行进行。
按工艺过程划分的生产类型
6
生产系统是一个I/O系统
输入────→转换过程────→输出 生产要素
生产对象 劳动力 生产手段 生产信息
生产与运作过程
· 形态转换 · 时间转换 · 场所转换
产品
有形物(实物) 无形物(服务、信息)

7
典型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关系
系统 汽车制 造厂 主要输入资源 钢材、零部件、 设备、工具 转 换 制造、装配汽 车 输 出 汽车

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4)生产运作控制。指围绕着完成计划任务所进行的检查 、调整等管理工作。它包括生产进度控制、库存控制、质量 控制、成本控制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5)先进的生产运作模式。
20世纪50年代的GT(Group Technology)
70年代的MRP与MRPⅡ
80年代的JIT 90年代的LP、AM、BPR •
新课题 1、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变的需求 2、克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缺点 •
20
不同组织在生产与运作管理功能上花费 的销售收入的百分 附加费用、监督及供应 79 8 3 90 % % % % 40 15 22 77 % % % % 38 20 16 74 % % % % 42 12 23 77 % % % %
家具 制造业
餐饮业
重型设备 制造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特点及考核
• 第一章 生产管理概论学习目标 2、综合性强的学科 (1)掌握生产管理的概念 (2)区别制造与服务 的异同 (3)描述生产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4) 3、成绩考核: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结合 了解生产管理的发展演变 (5)了解当前生产 考勤 管理的一些新特征
课堂练习
1、实用性强的学科
28
大量生产方式的缺点
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
市场对某种产品需求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专用高效 设备组织流水生产。如专门生产汽车的汽车流水线。 生产设备专门针对某一、某几种产品的生产,一般不能 生产其他的产品。
• •
29
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多品种中、 小批量生产
缺点:产品品种多,产量小,生产重复程度低, 成本高,生产率低,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易保 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