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三十四课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要点精讲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基本立场表现: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从国内来说,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
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我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从国际方面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因此,通过外交活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原则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国家主权、各国平等以及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正义等重大原则。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我们不仅注重大国关系的调整,注重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我们更注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要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抵御“分化”图谋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西化”图谋二.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①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②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国外交政策与对外职能的关系。
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是我国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首要目标、基本原则体现了“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职能。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与基本国策体现了“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职能。
政治常识关于外交的重要知识点

政治常识关于外交的重要知识点当代国际社会概况1.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发达,国际贸易的繁荣,使各国加强了联系,从而逐渐地形成了国际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第二类是国际组织。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含义: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等。
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的形式。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冷热亲疏的复杂关系,这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不同利益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中东问题上,美国始终是左右局势的关键角色。
新一轮的巴以冲突爆发已近四年,美国的举动备受关注,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
自2001年初布什上台后,美国基本上对这场冲突持“超脱”姿态,但在背后却倾力支持以色列,甚至公开予以偏袒。
美国“死偏”以色列的具体表现为:公开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军事打击,认为以“有权进行自卫”,并纵容其“摧毁巴勒斯坦的恐怖主义基础设施”;配合以对巴的军事围剿,在进行高级外交斡旋之前给以留够充分的时间完成军事部署;配合以将巴领导人阿拉法特长时间围困并质疑他的合法领导地位;听任以对巴大打出手,无视大批无辜的巴勒斯坦人遭受重大伤亡。
高中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国际交往关系的日益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与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1、主权国家①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② 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③ 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④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
2、国际组织(了解)①国际组织是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有政府间的与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
②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和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了解其宗旨和原则。
)4、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①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义性和正当性。
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高中政治8大常考专题知识汇总

高中政治8大常考专题知识汇总高中政治8大常考专题知识汇总作为高中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政治知识考试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认真准备的考试之一。
针对高中政治的常考专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政治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1. 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作为高中政治的重要内容,常考题型往往涉及到国家机构和国家制度的组成和职能等方面。
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来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和各类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国家行政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其职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和职责。
2. 中国近代史高中政治学习的重点之一是中国近代史,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时期、事件以及个人等方面。
同学们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晚清时期至建国前夕的历史时期。
重点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疆域变化、乱局和战争;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过程和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经历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3. 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是高中政治的常考内容之一,要求同学们掌握相关的文化交流历史和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了解。
重点内容包括: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起因和影响;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和事件;中西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
4. 军事理论高中政治的常考内容之一是军事理论,要求同学们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重点内容包括:战争的概念、类型和特点;现代战争的特征和战斗形式;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中政治的常考内容之一,要求同学们全面了解和思考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特征、优点和缺点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特征与优点;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法和途径;市场经济改革的收获与代价;市场经济下的法律与公正。
政治必修二3.2知识点

政治必修二3.2知识点政治必修二3.2模块主要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和外交政策。
本模块分为四个知识点,分别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二、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秉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力量。
三、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秉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我国始终坚持四个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往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总之,政治必修二3.2模块为我们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学习本模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高中政治新课标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点

高中政治新课标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
识点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知识点
我国的对外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2.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
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的外交政策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④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努力:中国致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作为主权国家一定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国际法。
②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⑤要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误区警示:误区: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注意: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
误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可以完全避免发展上的障碍。
注意: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可以和平发展,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存在,它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这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平坦和一帆风顺。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知识误区剖析: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知识误区剖析: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一、当代国际社会误区一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制订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剖析】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国家间的利益在国家交往中有交叉性和共存互惠性,也有斗争性和排他性,由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
各国在为共同利益进行国际合作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故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误区二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实行" 五大国一致" 原则,是五个常任理事国,只要都投赞成票, 就获通过。
【剖析】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实行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即每项决议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便不能通过。
而选择弃权,不影响决议通过。
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投赞成票,在理论上" 决议" 不一定通过,因为安理会还有十个非常任理事国, 还需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但五大国只要有一国行使了否决权, 决议便不能通过。
误区三" 人权高于主权" 吗?【剖析】(1 〉人权和主权是有区别的。
人权是指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 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利。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主权, 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特性。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2 〉人权和主权又是有联系的。
国家主权决定公民人权, 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没有主权, 就没有人权。
人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
因此说" 人权高于主权" 是错误的。
(3) 一些西方国家为了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打着" 人权高于主权" 的旗号, 其实质是想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知识点: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四部分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四部分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知识网络:见前
二、高考考点分析(三大部分11个考点)
1、识记、理解、运用:略
2、重要知识点
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国际新秩序;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⑤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基本点;⑥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⑦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⑧国家主权、国际组织的分类、世界多极化趋势。
3、常用考点清单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①国际社会的构成;②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③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准则。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或冲突的根源。
b、国家力量是导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直接关系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四个,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②主权国家的权利(4点)和义务(3点)。
(3)国际法:①目的;②特征;③作用(4点)
(4)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①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②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③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及秘书长)(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①和平是主流,但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和平的因素还存在;②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和平是前提条件,发展是重要基础;③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国际新秩序:含义;必要性(有效途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客观要求);中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的主要内容(5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措施和途径(6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