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充瓶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三篇)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三篇)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安全,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氧气、氩气、氮气气瓶的充装前、后检查操作。

第三条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经验。

第四条充装区域应设定并明确划定边界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和非授权人员进入充装区域。

第二章充装前检查第五条在充装前,操作者必须对氧气、氩气、氮气气瓶进行充分检查,确保瓶体无损伤、阀门完好、连接部位无渗漏等。

第六条检查气瓶瓶体:检查瓶体是否有明显的凹陷、划痕、锈蚀等表面损伤;检查瓶身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裂纹等;检查瓶底是否有磕碰、变形等。

第七条检查气瓶阀门:检查阀门是否完好无损,阀门手柄是否松动;检查阀门密封是否严密,无渗漏。

第八条检查气瓶连接部位:检查气瓶与充装设备之间连接处是否紧固,无松动;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明显的气体泄漏。

第九条如果发现任何气瓶有损伤、阀门有问题或连接部位有渗漏等情况,应立即将该气瓶置于安全区域,并上报相关负责人,专业人员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第十条检查完毕后,必须保持记录,记录包括气瓶编号、检查结果、操作者名称、检查时间等信息。

第三章充装后检查第十一条在充装完成后,操作者必须对氧气、氩气、氮气气瓶进行充分检查,确保充装质量达标,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检查充装质量:根据充装设备标准,检查充装后气瓶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气瓶内瓶压是否平稳,无明显波动。

第十三条检查连接部位:检查气瓶与充装设备之间连接处是否紧固,无松动;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明显的气体泄漏。

第十四条检查充装质量记录:记录充装后气瓶编号、充装结果、充装者名称、充装时间等信息。

第十五条如果发现充装后存在压力不足、连接部位泄漏等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重新充装、更换连接件等。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在进行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时,操作者必须全程佩戴防护设备,如防爆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本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本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氧气、氩气、氮气气瓶的安全充装和使用,规范充装前、后的检查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对氧气、氩气、氮气气瓶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操作。

三、定义1. 氧气气瓶:指用于存贮和运输氧气的容器。

2. 氩气气瓶:指用于存贮和运输氩气的容器。

3. 氮气气瓶:指用于存贮和运输氮气的容器。

四、充装前检查步骤1. 查验气瓶的标识:确认气瓶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气瓶编号、充装压力等信息,确保与充装要求一致。

2. 检查气瓶完好度:检查气瓶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或渗漏等异常情况,如发现有异常,应予以报修或更换。

3. 检查气瓶阀门:确保气瓶阀门能顺畅开启和关闭,并无滑动或卡住的情况。

4. 检查气瓶阀门和密封垫圈:检查气瓶阀门和密封垫圈是否完好,无漏气现象。

5. 检查气瓶安全部件:对气瓶的保护帽、安全锁等部件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完好。

6. 检查气瓶剩余压力:查看气瓶上的压力表,确保剩余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7. 检查气瓶检验合格标志:检查气瓶上的检验合格标志是否有效,如已过期应立即予以更换。

五、充装后检查步骤1. 检查气瓶充装质量:检查充装后的气瓶重量是否与充装前相符,确保充装质量符合要求。

2. 检查气瓶安全性:对充装后的气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变形、渗漏等异常情况。

3. 检查气瓶阀门状态:检查气瓶阀门是否关闭严密,并确保无漏气现象。

4. 打压测试:对气瓶进行打压试验,确保气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并无泄漏。

5. 清洁气瓶表面:使用干净的布擦拭气瓶表面,保持清洁。

六、相关注意事项1. 工作人员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操作时,必须佩戴防静电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人身安全。

2. 在充装过程中,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 如发现气瓶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装工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4. 定期对仓库内的氧气、氩气、氮气气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气瓶的正常使用。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氧气、氩气、氮气气瓶的充装前后检查,旨在确保气瓶安全运输和使用。

二、检查前准备1. 确认气瓶种类及容量,根据不同气体类型选择相应的充装设备和工具。

2. 准备充装设备、工具和所需的检查记录表格。

3. 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维护充装工作区域的清洁整洁和通风良好。

三、充装前检查1. 检查气瓶外观a. 检查气瓶表面是否有明显损坏、凹陷或划痕等情况,如果有损坏应立即报废;b. 检查气瓶涂层是否完好,如有脱落或变形等情况,应进行维修或更换;c. 检查气瓶标识是否清晰可辨认,如有模糊或磨损应重新标识。

2. 检查气瓶阀门a. 检查气瓶阀门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松动应进行紧固或更换;b. 检查阀门密封情况,如有漏气应进行维修或更换;c. 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如不灵活应进行润滑或维修。

3. 检查气瓶气体残留量a. 利用相关检测设备测量气瓶内气体的残留量,如小于设定的安全标准,则可以开始充装。

四、充装操作1. 将气瓶连接至充装设备a. 根据气瓶类型和充装设备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可靠;b. 在连接过程中注意防止气体泄漏,如有泄漏应即时停止充装操作,并进行紧固或更换连接装置。

2. 开始充装a. 根据气瓶种类、容量和所需气体量选择充装压力和时间;b. 在充装过程中,注意观察充装压力表和计时器,确保充装操作安全可控。

3. 充装完成a. 充装压力和时间达到设定标准后,关闭充装设备,将气瓶与充装设备分离;b. 用防爆塑料袋或盖子将气瓶阀门包裹住,防止阀门外部受污染或受损;c. 在气瓶上粘贴充装标识,标明充装日期、压力和充装员信息。

五、充装后检查1. 检查充装后气瓶外观a. 检查气瓶外观是否有明显改变,如凹陷、磨损或损坏等情况,应记录并报废;b. 检查气瓶阀门是否紧固可靠,如有松动应及时进行紧固或更换;c. 检查充装标识是否准确可靠,如有错误应重新标识。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氮气充装作业的安全进行,保障职工运作安全性,减少事故风险,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氮气充装的职工,包括操作员、检修工、维修工、安全人员。

2. 作业人员要求2.1 在进行氮气充装作业前,操作人员需要全面理解充装设备工作原理和充装流程,能够进行基本判断、故障排查、应急处理等工作。

2.2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操作证,且在签订服务协议后,应详细阅读《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充装前全面检查充装设备和周边条件,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表中。

2.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在操作中保持集中注意力,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停机检查处理。

2.4 在充装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应该保持充装设备周围无其他人员待在。

3. 充装前准备3.1 在进行氮气充装作业前,应该将所有电气保护措施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3.2 在充装之前,检查充装设备及周边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若不符,则应及时处理或报告上级领导。

3.3 满足换瓶要求:瓶身外观无裂纹、不锈钢瓶存在石英套管无裂纹且拉杆封口架不能有松脱、瓶身干燥、无油、无油污,瓶身压力正常显示。

4. 充装作业流程4.1 准备充装设备,检查设备门、进气口等是否关闭。

4.2 与客户沟通充装液氮的冷却性质并进入充装程序。

4.3 配置液体供料和氮气压力,调整好氮气温度并开启气源气阀。

4.4 关闭气源气阀,进入充装程序。

充装过程中,根据仪器监控液氮注入瓶内的时间、液位高度、瓶内压力等参数,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性。

4.5 充装作业完成后,按照操作规范依次关闭充装设备进气口、出气口并进行清洗消毒。

5. 安全操作5.1 充装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防止液氮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5.2 操作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充装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5.3 操作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各项安全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氮气瓶操作规程

氮气瓶操作规程

氮气瓶操作规程
《氮气瓶操作规程》
一、概述
氮气瓶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容器。

正确操作氮气瓶可以保证使用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本规程旨在规范氮气瓶的使用和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存放位置
1. 氮气瓶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或者室外。

禁止将氮气瓶存放在有热源或者易燃材料附近。

2. 氮气瓶存放应该远离火灾危险区和高温区。

三、安装操作
1. 氮气瓶安装前应该先检查瓶身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和裂纹。

2. 安装氮气瓶应该使用专用工具,确保螺纹连接紧固。

3. 在安装氮气瓶时应该使用密封垫圈,避免气体外泄。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使用氮气瓶时应该穿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2. 禁止将氮气瓶进行堆垛或者挤压。

3. 禁止在氮气瓶上进行焊接、切割等操作。

4. 使用完毕后应该关闭氮气瓶阀门,并且保持清洁干燥。

五、紧急处理
1. 如果发现氮气瓶有漏气或者异常情况,应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措施避免危险发生。

2. 氮气瓶发生泄漏时应该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防止火源接近。

六、废弃处理
废弃的氮气瓶应该统一交由有资质的废品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以上便是《氮气瓶操作规程》,务必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使用安全。

氮气充装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操作规程3.1 氮气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3.1.1氮气充装前检查3.1.1充装前的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3.1.1.1受检气瓶是否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并有监督检验标记;3.1.1.2进口气瓶是否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3.1.1.3将要充装的气体是否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相一致;3.1.1.4根据GB 16804规定制作的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体的名称及化学分子式是否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的相一致;3.1.1.2将要充装的气瓶是否是本充装站的自有产权气瓶和托管气瓶;3.1.1.6气瓶外表颜色标记是否与所装气体的规定标记相符;3.1.1.7气瓶瓶阀的出气口螺纹型式是否符合GB15383的规定,即可燃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内螺纹(左旋),其他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外螺纹(右旋);3.1.1.8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

当气瓶无剩余压力或有不明剩余气体时,应按1.3和1.4进行处理;3.1.1.9气瓶外表面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3.1.1.10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3.1.1.11气瓶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符合安全要求。

3.1.2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3.1.2.1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3.1.2.2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3.1.2.3将要充装的气体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不一致的;3.1.2.4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体名称及化学分子式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不一致的;3.1.2.5将要充装的气瓶不是本充装站自有产权的,气瓶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3.1.2.6原始标记不符合规定,或钢印标志模糊不清的、无法辨认的;3.1.2.7颜色标记不符合GB 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或者严重污损、脱落、难以辨认的;3.1.2.8气瓶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3.1.2.9超过检验期限的;3.1.2.10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3.1.2.11气瓶生产国的政府已宣布报废的气瓶;3.1.2.12经过改装的气瓶。

2024年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2024年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2024年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制定和解释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工作的准则,旨在确保操作人员在充装过程中的安全、效率和质量。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氧气、氩气、氮气气瓶的充装工作,涉及充装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

第三条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操作工作必须在具备必要的设备、条件和资质的情况下进行,且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四条充装操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充装操作管理制度,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充装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第二章充装设备和工具第五条充装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第六条技术人员必须定期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工作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率。

第八条充装工具必须经过检测和定期维护,严禁使用损坏或过期的工具。

第三章充装操作流程第九条充装操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充装设备、工具和气瓶的状态,清理充装区域等。

第十条气瓶充装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压力检测等,确保气瓶符合充装要求。

第十一条充装操作必须按照预定的充装工艺和操作流程进行,严禁违章操作和随意调整工艺参数。

第十二条充装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整齐,严禁吸烟、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

第十三条充装操作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四章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第十四条在充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滑鞋等必要的安全装备。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氧气、氩气、氮气的性质和危害,切勿违反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第十六条充装操作区域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设备,以及相应的急救药品。

第十七条充装操作中如发生泄漏或其他安全事故,操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文(4篇)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文(4篇)

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氧气、氩气、氮气气瓶充装前、后的检查操作,确保气瓶充装过程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适用于氧气、氩气、氮气气瓶的充装检查工作。

二、充装前检查操作规程1. 熟悉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准备好所需的充装设备、防护装备和检查工具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检查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压力表、安全阀、连接管道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无泄漏现象。

4. 检查充装设备的气瓶连接处,确保连接紧固可靠,并无松动现象。

5. 检查气瓶的外观,包括气瓶本体、压力表、标签等,确保其无明显的损伤或污染。

6. 检查气瓶的阀门,确保阀门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并无泄漏现象。

7. 使用检漏仪检查气瓶阀门和连接管道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8. 使用仪器检测气瓶内的气体质量和纯度,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9.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设备和气瓶。

10. 汇总检查结果并记录,确保检查过程的可溯源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充装后检查操作规程1. 检查充装后的气瓶连接处,确保连接紧固可靠,并无松动现象。

2. 检查充装后的气瓶外观,包括气瓶本体、压力表、标签等,确保其无明显的损伤或污染。

3. 检查充装后的气瓶阀门,确保阀门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并无泄漏现象。

4. 使用检漏仪检查充装后的气瓶阀门和连接管道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5. 使用仪器检测充装后的气瓶内的气体质量和纯度,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6. 检查充装后的气瓶存放位置,确保其稳定、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7.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设备和气瓶。

8. 汇总检查结果并记录,确保检查过程的可溯源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气瓶充装前、后的检查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气充瓶操作规程一、充装前的准备⑴进入充装区的操作工必须按规定要求更衣,所穿工作服必须防静电、无脱落物、严禁沾有油脂。

⑵准备好充瓶工具和相应的标签,做好来瓶接收的准备工作。

⑶进入充装区的气瓶应由专职空瓶检查人员逐只进行检查,合格后放于空瓶合格区。

⑷充瓶操作人员充瓶前仍应对空瓶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①充瓶前检查气瓶的漆色,气体名称等是否和要求充装的气体一致,以免将易燃易爆的气体混在一起,造成钢瓶爆炸事故。

②检查水压期限,对超期气瓶不得充装。

③检查气瓶的瓶体和瓶阀是否沾有油污,有没法不得充装。

④检查气瓶或瓶阀是否有缺陷,瓶体或瓶阀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不得充装,如瓶阀歪斜,有裂纹或部件损坏。

瓶颈上丝扣损坏,不能戴上并旋紧瓶帽。

瓶身有弯曲,凹凸、裂纹、浮伤等。

瓶身锈蚀严重,碰掉壳片等。

二、启动液体泵及液体气化详见液氮系统操作规程三、气瓶的充装及检查a将经检验合格的气瓶依次卡在1号(2号)汇流排并拧紧,打开上述瓶阀观察是否漏气。

b.将1号(2号)汇流排总阀打开同时关闭泵的放空阀,向瓶内充气。

c.充瓶时要在压力升到8.91Mpa和12.26Mpa时分别检查两次各瓶温升情况及各点是否有泄漏。

d.在检查中若发现有的气瓶不进气(手摸气瓶壁无升温)或漏气应及时处理,不进气时检查瓶阀是否打开,漏气时应终止其漏气瓶的充装,但是压力超过9.8Mpa或不便于处理时,要待该排气瓶充气结束后,从充气排上取下予以处理。

e.一组充装同时可对另一组卡装。

f.待瓶压充至15MPa时关闭1号(2号)汇流排总阀前应先稍微打开2号(1号)汇流排总阀,再关1号(2号)总阀,并全开2(1)号总阀充下一组(切记缓慢,以避免因总阀进出口压差的影响,使出口段管道瞬间内产生绝热压缩而出现事故),然后,将此排充装结束的每个气瓶的瓶阀关好,缓慢打开放气阀,待管道压力降到0.96Mpa以下时,从充装排上卸下气瓶,检验合格后,戴好瓶帽,送到仓库或指定地点。

g.充瓶速度不能过快每排充装时间不应低于30分。

四、液氮系统操作规程(一)、工艺流程简述由空分设备分馏塔提取的液氮,输送至一台容积为150m3液氮贮槽T01801,液氮槽蒸发形成的气态氮去氮气管道或放空。

从液氮贮槽出来的液氮分三路,一路经事故液氮泵加压后进入水浴式汽化器E01801,迅速被气化成压力为8.2MPa 气态氮,经高压氮气缓冲罐后送往甲醇分厂。

第二路经液氮充瓶泵加压后进入空浴式气化器,气化成压力为15MPa的气态氮,一部分去氮气充装台供充瓶用,另一部分经减压至8.2MPa后去高压氮气缓冲罐作为应急氮气使用。

第三路经装车泵加压后用于灌装槽车。

(二)、开、停车操作1、液氮贮槽投用(1) 投用前的准备工作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贮槽及连接管道已做完压力试验,并合格。

所有仪表灵敏好用。

(2) 启动前进行氮置换。

开V01801、V01820、V01840、V01843、V01826、V01870、V01873、V01815、V01882、V01885阀(前面设施吹除结束后,开V01845、PV01804A对水浴式蒸发器及后边相应的管线进行氮置换),然后,稍开分馏塔液氮排出阀HV015308(开度以阀V01801不挂霜为好),吹除2~3小时后,关闭上述阀门。

(3) 仪表的投用打开压力表阀PI01801,空载时压力表指针应指零位。

启动液面计:打开液面计平衡阀V01822,然后打开液面计上阀V01821,打开液面计下阀V01823。

关闭液面计平衡阀V01822,液面计开始工作。

在开启阀门时应缓慢进行,以防止气流太急打坏液面计元件。

(4) 液氮贮槽的预冷、充液若液氮槽处于常温状态,必须用分馏塔积累的液氮进行预冷。

打开放空阀V01811,测满阀V01814,关闭其它阀门。

然后,全开V01801阀,稍开分馏塔液氮排出阀HV015308,向液氮槽送入液体。

同时观察压力表、液位计。

当液氮槽冷却至工作温度时,液面计LI-01801出现液面指示,全开分馏塔液氮排出阀HV015308,使液氮进入贮槽,为保证液氮槽内的压力不超过分馏塔的压力,V01811阀应一直保持有一定开度,同时用PV01801控制罐压。

若有液体从测满阀V01814流出(即超出最高液位15900mm),应立即关闭进液阀。

(5) 正常工况的调整a.液氮槽工作液面的正常值为350~15900mm,液氮槽工作面不许低于300mm,液氮槽的极限液面由LIA-01801报警。

b.液氮槽的工作压力在充液时为常压,操作时的最大压力为0.2Mpa。

(6) 低温液体的贮存a、常压贮存:常压贮存过程中,放空阀V01811微开,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

b、带压贮存:带压贮存时放空阀V01811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贮槽内压力将逐渐升高,此时必须时刻注意监视贮槽的压力用PV01801进行控制,严禁超过最高工作压力0.2MPa。

(7) 对外供液a、升压升压的高低视具体需要而定,但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2MPa。

投用液面计,压力表,打开增压器汽相阀V01812,缓慢打开增压器液相阀V01818,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汽化的气体经V01812返回内筒气相空间,根据实际所需压力调整组合调节阀V01816,当内筒压力升高至所需压力时,组合调节阀会自动停止。

组合调节阀V01816的调整原则为当内筒因自然蒸发或人为因素而超出调整压力时会自动关闭一通路并打开另一通路进行泄放。

当内筒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此阀会自动打开并使液体通向增压器。

b、供液打开排液阀V01820供液给液体蒸发器,或打开V01825阀通过软管供给槽车。

另外,可根据流程图中各阀门作用进行灵活搭配使用。

c、若贮槽对外供液和充液同时进行,则要注意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各阀门开度。

(8)、(9)同液氧贮槽。

2、蒸发器的投用(1)启动前蒸发器与贮槽同时进行氮置换。

(2)给蒸发器注满清水(清水指无离子水或低离子水)。

(3)打开V01854、V01851、V01852、V01853阀,往蒸发器内通入蒸汽,使蒸发器中的水升温。

当运行稳定后,关闭旁通阀V01853,用TV01803进行温度调节,使蒸发器内温度始终保持在60℃的状态。

(4)当循环水的温度达到60℃时,启动液氮泵,使加温后的气氮不断输出。

(5)当临时中断输氮时,蒸发器须保持连续运行。

(6)当蒸发器停车时,首先关闭液氮泵,然后关闭上述所有阀门(冬季时V01854、V01851、V01852、V01853要始终保持有一定开度,确保蒸发器和蒸汽管线不发生冻害)。

(7)蒸发器长期停车时,排尽蒸发器内的剩水。

3、液氮泵投用◆事故液氮泵P01801(1)、开车a. 启动条件:当气化器水温TIS-1802达正常值60℃时,液氮泵才允许启动。

b. 吹扫:打开液氮泵吹除阀V01841、V01848 、V01843稍开液氮泵进口阀V01840、进液阀V01820,利用气化后的气氮吹除液氮泵及管路~30分钟。

关闭V01848。

c.冷却:全开泵进口阀V01840、开大进液阀V01820,对泵进行冷却,液氮泵的冷却应缓慢进行,当阀V01841吹出液体时关至无液体吹出的程度。

当阀V01843吹出液体时泵的冷却即告结束。

确认液氮泵充分冷却后关闭吹除阀V01843。

d. 盘车:再次对液氮泵进行手动盘车确认泵转动灵活。

e. 全开液氮泵出口回流阀PV01804B、截止阀V01845。

f. 启动液氮泵接通马达电源,检查泵的转动方向,运行声响及各部温度、压力。

其排出管路开始结霜。

可听到轻微的震动声,证明泵的进、排出阀正在工作。

应严格遵守:当液氮泵的进出口阀门未打开之前,液氮泵绝对不允许启动。

g. 升压电机启动后,转速调节为400 r.p.m。

逐步调整转速至1000r.p.m,通过升速将压力调整到额定值后,将回流阀PV01804B设置为自动调节,逐步缓慢打开出口阀PV01804A将高压氮气产品送往用户管网。

(2)、操作注意事项:a. 液氮泵启动后若出口压力不上升,泵的出口管道上结霜消失,说明泵没有冷却好,应立即停车,重新预冷后再行启动。

b. 液氮泵出口压力正常值由PICS-01804控制在8.2Mpa,若出口压力超过8.8Mpa,将会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停止供氮。

c. 在气化器满负荷生产时(1000m3/h),气氮输出温度约为15℃,水槽温度变化,由TIC01803控制,当水温高于65℃时,则需减少蒸汽供给量。

当水温低于55℃时,则加大蒸汽供给量。

由于氮气产量增加或水槽温度下降导致气氮温度TIS01801下降到0℃(在冬季运行时,气氮用量为零或用量很少时,TIS01801此值变更为-20℃)以下时,控制系统将会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停止供氮以防输氮管冻裂。

d. 气化器水槽温度的正常值为+60℃,若水温温度下降到+30℃,将会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停止供氮以防结冻而损坏设备。

e. 如果泵发出异常的声音,显示在压力管道中形成了过高的压力,那么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

f. 排气阀V01841不能全关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开度,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g. 泵入口压力一定要保持在0.02 Mpa以上。

(3)、停车正常停车:a. 接到停车通知后,先关闭泵的进液阀V01840。

b. 立即切断泵的马达电源,停止泵的转动。

c. 关闭V01820阀和泵的排液阀V01845,关闭调节阀PV01804A、B。

d. 开V01831、V01848、V01843排气,以免管线超压。

无气排出后关闭排气阀。

f. 液氮泵长期停车时,应排尽气化器的剩水,气化器停止工作;若液氮泵短期停车,水槽温度应保持在60℃。

事故停车: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泵的电机电源,停止泵的工作。

其他工作同“正常停车”。

联锁停车:a. 当液氮泵出口压力PICS-01804超过8.8Mpa 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泵联锁停车。

b. 当气化器水温度TIC01802下降到+30℃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泵联锁停车。

c. 当出气化器气氮温度TIC01801下降到0℃(在冬季运行时,气氮用量为零或用量很少时,TIS01801此值变更为-20℃)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液氮泵马达电源,泵联锁停车。

◆液氮主槽泵P01802(1) 、试车前的检查(初次开车时进行)a. 电机是否按电机的铭牌要求接线。

b. 进出口阀门、进出口波纹管、进口过滤器、进出口压力表、出口放空阀、止回阀、回流阀等必须经过脱脂处理并正确安装。

c. 用手盘电机,如果不能盘动,必须检查,找出原因。

d. 点动电机,以确定泵的转向与泵头出口方向一致,点动时间不超过1秒钟。

如果转向不一致,抽换三相接线中任意两根。

(2)、开车a . 吹扫(初次开车时进行):打开液氮泵吹除阀V01871、V01873,稍开液氮泵进口阀V01870、进液阀V01826,利用气化后的气氮吹除液氮泵及管路~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