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049《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5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课程目的(1)了解并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主要类群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2)在生产中开展生物防治,从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3)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1.5.学时为325. 建议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学.吴云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吴云锋主编. 校内胶印. 005年参考书目:(1)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Lewis Publishers 2000.(2)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Gurr G & Wratten 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3)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4)中国生物防治.包建中,古德祥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5)昆虫病理学.蒲蛰龙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卢良恕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7)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张宗炳, 曹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8)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蒲蛰龙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9)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单卫星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2)采用多媒体教学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9. 课外自学要求(1)了解生物防治实例(2)掌握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病害生物防治序论基本内容:(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2)研究进展(3)生物技术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筛选的重要生防菌,应用病害的成功实例,存在问题等(2)学习组织培养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3)掌握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维持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的平衡中的作用,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的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4)掌握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教学重点:(1)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2)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应用(2)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第二章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措施基本内容:(1)防治原理(2)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3)土壤放线菌(4)荧光假单胞菌(5)木霉菌(6)芽孢杆菌(7)内生细菌(8)重寄生真菌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般原理和常用方法,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包括降低病原物接种体密度、从病残体上取代病原物、抑制病原物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保护被侵染的部位以及诱发寄主的抗性反应(2)掌握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3)熟练运用不同的原理和措施适用于不同的生防菌和不同的病害(4)了解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的种类、影响因素(5)掌握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6)掌握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种类、菌丝形态与菌落颜色(7)学习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8)了解植物内生细菌和重寄生真菌的种类与分布(9)掌握防治原理,内生细菌的生态学、鉴定方法,应用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1)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2)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教学难点:(1)内生细菌的生态学(2)生防菌的鉴定方法第三章生防微生物基本内容:(1)土壤根际微生物(2)木霉菌(3)荧光假单胞菌(4)放线菌(5)芽孢杆菌(6)内生细菌(7)重寄生真菌(8)内生真菌(9)毛壳霉基本要求:(1)熟悉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2)掌握土壤微生物种类(3)熟练掌握各种生防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教学重点:(1)土壤根际微生物的种类(2)木霉菌、荧光假单胞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1)生防菌的分离培养(2)生防菌的种类鉴定第四章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内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要求:(1)了解土传真菌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全蚀病等的种类和发生特点(2)掌握生防菌如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重寄生真菌,真菌病毒等防治效果、应用状况(3)了解细菌性青枯病、环腐病等重要土传细菌病害(4)运用细菌性土传病害的生防途径,生防菌种类,如芽孢杆菌、链霉菌、假单胞杆菌、菌根真菌等应用状况、应用方式等教学重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种类(2)生防制剂的应用第五章抑病土基本内容:(1)抑病土概述(2)抑病土的利用基本要求:(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掌握抑病土概念、利用方法等(2)掌握抑病土的概念,作用机制。

生物防治概念高中化学教案

生物防治概念高中化学教案

生物防治概念高中化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生物防治概念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防治的定义和概念。

2. 了解生物防治的意义和作用。

3. 掌握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常见的害虫,引出生物防治的概念。

2. 讲解:
(1)生物防治的定义和概念: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生物或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对
农作物、林木、畜禽等农业生产中的害虫进行综合防治的一种方法。

(2)生物防治的意义和作用:生物防治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

(3)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选择具有特定食性的天敌、寄生生物或微生物,
引入田间进行防治,建立天敌与害虫之间的生物平衡。

3. 实验:
利用显微镜观察天敌对害虫的捕食或寄生行为,从实验中感受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效果。

4. 练习:
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生物防治计划,包括选择天敌或寄生生物的种类、种植
方式、防治时机等。

5. 总结:
总结生物防治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方法,强调生物防治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

四、作业:
结合实际情况,调研一种常见的害虫,了解其天敌或寄生生物,撰写一份生物防治方案。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原理,认识到生物防治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捕食性天敌昆虫(特点):一生捕食多头猎物才能 完 成其发育。幼虫和成虫同为捕食性,甚至捕食同一猎物。
一般较快杀死猎物。如蜻蜓、螳螂、瓢甲步行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9
寄生性天敌昆虫(特点):一般一生寄生一头寄主就可完 成其发育。幼虫和成虫食性不同。寄主死亡较慢。如寄生
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寄生蝇类。
• 1、引进、移植外来天敌控制外来害虫; • 2、人工大量繁殖害虫天敌及释放: • 3、本地天敌的保护利用: • --------直接保护天敌; • --------增加天敌的食料; • --------合理施用农药。 • 4、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应用及商品化问

完整版课件ppt
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材甲虫等。

四、仓储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虫、谷物蛀虫等。

五、纺织品害虫,如地毯甲虫、衣鱼等。

六、还有些生物,偶尔进入人类居住场所,引起居
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蟑螂等。

七、危害农林作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如
蝗虫、蚜虫等
完整版课件ppt
4
与人类的关系 :

很少有人想到,许多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与我们赖以生存的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
(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
螨、蠓等。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
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
等。

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蚁、木

《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GDOU-B-11-213《有害生物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有害生物防治学是园艺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

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园艺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知识。

总学时50 理论35学时实验15学时。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有害生物防治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学好林业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四、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有害生物防治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6学时)1.1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A1.2 昆虫头部 A1.头部的基本构造2.昆虫的触角3.昆虫的眼4.昆虫的口器1.3昆虫的胸部 A1.胸部的基本构造2.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3.昆虫的翅1.4 昆虫的腹部 A1.腹部的基本构造2.外生殖器的构造3.尾须4.幼虫的腹足1.5 昆虫的体壁 B1.体壁构造与特性2.体壁的衍生物3.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A1.6 昆虫的体腔和内部器官 C作业:认识昆虫各部位名称。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6学时)2.1 昆虫的生殖方式 A1.两性生殖2.孤雌生殖3.卵胎生和幼体生殖4.多胚生殖2.2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A1.昆虫变态类型2.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2.3昆虫的进代和年生活史 A2.4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A2.5昆虫的习惯 A1.食性2.假死性3.趋性4.昆虫的本能5.保护色及拟态6.群集、扩散和迁飞作业:把本章名词用作业本抄下来并背熟。

2022年最新有害生物(灭鼠除蟑螂蚊蝇白蚁)防制技术手把手详细教程

2022年最新有害生物(灭鼠除蟑螂蚊蝇白蚁)防制技术手把手详细教程
隐匿 “缝、洞、角、堆”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能自由活动1.6
毫米以上的缝隙,白天大多钻在靠近水源、食源、热 源附近 食源 杂食,无所不吃。 水源 严重依赖水,无水无食最多活4天 温度 温度在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热度达 60 度以上时,几分钟内即死亡,并可杀死卵荚中的卵
蟑螂驱避技术
四、蚊虫习性与环境依赖
1. 孳生习性:
水体类型 主要孳生蚊种
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 骚扰阿蚊 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溏、沼泽、灌溉沟等 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 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 白纹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内外的器,如水缸、椰子壳积水等 埃及伊蚊
短期使用,鼠类容易适应
食源驱避——消除或破坏食物或水源
1,喷洒等 2,给到客户详细的建议报告(地点、方法)
结构防鼠问题
如何防制 ?
建筑物结构防御
防鼠结构要求
水管口必须用纱网封好 (纱网孔直径<0.6厘 米) 水管外围必须以硬铁板封好 (铁板阔45厘米) 水管与内外墙壁必须以英泥或硬铁板封好
防鼠结构要求
有害生物防制技术 培训教程
——新型技术理念介绍
适合 想入门的创业者 有害生物防制员 省钱的家庭主妇
目录
• 一、技术分类 • 二、鼠类习性与环境依赖,趋避技术,防制技术,杀灭技术 • 三、蟑螂习性与环境依赖,趋避技术,防制技术,杀灭技术 • 四、蚊蝇习性与环境依赖,趋避技术,防制技术,杀灭技术 • 五、白蚁习性与环境依赖,趋避技术,防制技术,杀灭技术
开展鼠类防制前的工作
鼠情勘察
现场鼠征:鼠粪、鼠道、食源、水源 鉴别鼠种,掌握其领地,掌握环境漏洞。。。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分析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分析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害虫生物防治(英文):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课程编号:13371139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本课程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讲述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发展史、途径和方法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第二部分是“以虫治虫”,阐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他捕食性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生物防治的三个途径;天敌调查研究方法及天敌作用的评价等。

(3)第三部分是“以菌治虫”,讲述病原微生物类群、致病机理、制剂生产及其利用以及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4)本课程重点讲述了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种类及防治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点掌握主要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1.讲授内容(5)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6)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7)生物防治的发展史;(8)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9)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讲授重点(1)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2)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3.讲授方法(1)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着重指出有狭义(传统的)和广义之分,研究内容分条介绍;(2)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着重讲述化学农药的副作用;(3)生物防治的发展史分四个阶段讲;(4)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重点讲述国内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方面,特别是我国从1975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局限于课本);(5)列表归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理论基础(2学时)1.讲授内容(1)害虫的概念;(2)害虫的发生规律;(3)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4)天敌的排除效应;(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

2.讲授重点(1)害虫的发生规律;(2)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3.讲授方法(1)害虫的概念强调真正需要防治的害虫只占总数的1%;(2)通过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外原因来说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天敌对害虫的跟随现象讲述天敌效能的概念;(3)以对水稻田昆虫生命网的分析说明对农田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观点;(4)天敌的排除效应讲明概念及天敌排除的方法;(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着重指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性质及优点和缺点。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大纲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概念: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及除治。

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念:是指通过检疫、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和提高林分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营林措施等防治方法,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

一、营林技术措施从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其中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选育抗病品种(二)育苗技术措施(三)营林抚育技术措施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实质上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调节有害虫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天敌昆虫的利用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茧蜂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等害虫,利用啮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草蛉、蠾蝽等。

近年来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壳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微生物治虫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防治害虫。

1、细菌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2、真菌的应用3、病毒的应用目前病毒杀虫剂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悬剂、水悬剂等。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有许多优点:①对寄主昆虫具有高度的致病性,极少或不产生抗性;②对环境因子适应性强,不宜丧失活性;③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安全;④自然条件下容易引起害虫群体病毒流行,控制种群数量。

(三)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对控制害虫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因此仍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

《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against plant pests. To well learn the course, the basic knowledge on plant protection
1
science should be taken ahead. The key points to learn the course are for understandingbiocontrol mechanism of soilborne diseases and pest insectand its application approaches, so as to offer students with majorbiocontrol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an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o practice the green control of plant pests in future.
重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有害生物生物防控的基本理论和应有途
径,为今后从事植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工作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
Biological control or biocontrol is a science on how to use beneficial microbes or
natural enemy insect to control pest insect and diseases. The core parts of the course
物保护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植物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的理
论和技术的选修课。主要讲授生物防治学发展历史、发展动态及在现代农业有害
生物治理中的地位,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生防微生物、天敌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213《有害生物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有害生物防治学是园艺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

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园艺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知识。

总学时50 理论35学时实验15学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有害生物防治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学好林业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有害生物防治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6学时)
1.1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A
1.2 昆虫头部 A
1.头部的基本构造
2.昆虫的触角
3.昆虫的眼
4.昆虫的口器
1.3昆虫的胸部 A
1.胸部的基本构造
2.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3.昆虫的翅
1.4 昆虫的腹部 A
1.腹部的基本构造
2.外生殖器的构造
3.尾须
4.幼虫的腹足
1.5 昆虫的体壁 B
1.体壁构造与特性
2.体壁的衍生物
3.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A
1.6 昆虫的体腔和内部器官 C
作业:认识昆虫各部位名称。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6学时)
2.1 昆虫的生殖方式 A
1.两性生殖
2.孤雌生殖
3.卵胎生和幼体生殖
4.多胚生殖
2.2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A
1.昆虫变态类型
2.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
2.3昆虫的进代和年生活史 A
2.4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A
2.5昆虫的习惯 A
1.食性
2.假死性
3.趋性
4.昆虫的本能
5.保护色及拟态
6.群集、扩散和迁飞
作业:把本章名词用作业本抄下来并背熟。

第三章昆虫分类(4学时)
3.1分类阶元 B
3.2种一亚种和学名 B
3.3昆虫纲的分目
1.蚣虫亚纲 C
2.无翅亚纲 A
3.有翅亚纲 A
3.4农业昆虫重要目、科概述 A
1.直翅目
2.缨翅目
3.半翅目
4.同翅目
5.脉翅目
6.鳞翅目
7.等翅目
8.鞘翅目
9.膜翅目
10.双翅目
附蜱螨亚纲
作业:用作业本把昆虫常见10个目的特征写下并记熟。

第四章昆虫生态
4.1农业生态系与农业昆虫
1.农业生态系的特点 B
2.农业昆虫及害虫的类型 B
4.2农业生态系中的若干生态学概念 B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种群的基本牲特征
3.生物群落、优势种及生态位
4.3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物理因子 B
1.气候因子
2.土壤因子
4.4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 B
1.寄生植物
2.天敌
4.5农业昆虫的生存对策 B
1.生活史对策
2.时间与空间对策
3.生存对策与害虫防治
第五章害虫调查和预测预报(学生自学)
第六章害虫综合治理(4学时)
6.1综合治理的概念 A
6.2综合治理的经济学原理 A
1.害虫对作物的经济为害和作物受害损失的估计。

2.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
6.3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生物防治
4.物理机械防治
5.化学防治
6.4综合治理方案制订的原则与展望 A
作业:把前面六章内容制作课件。

第七章地下害虫(2学时)
B
第八章果树害虫(2学时)
1.蚧类、星天牛、柑桔全爪螨、柑桔潜叶蛾、柑桔锈螨 A 2.大蓑蛾、食心虫 B
第二部分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1植物病害的定义 A
1.2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A
1.3植物病害的症状 A
第二章植物病原物(4学时)
2.1真菌 A
2.2原核生物 A
2.3病毒 A
2.4线虫 A
2.5寄生性种子植物 B
第三章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植物的抗病性(2学时)
4.1病原物的致病性 A
4.2植物的抗病性 A
4.3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A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
5.1植物病害的流行 A
5.2植物病害的预测 A
第六章植物病害的防治
6.1植物检疫 B
6.2农业防治 A
6.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A
6.4生物防治 A
6.5物理防治 A
6.6化学防治 A
第七章果树病害(4学时)
10.1柑桔遗疡病 A
10.2柑桔黄龙病A
10.3荔枝霜疫病A
10.4果树其他病害B
第八章蔬菜病害(4学时)
11.1十字花种蔬菜软腐病和霜霉病A
11.2茄科蔬菜青枯病A
11.3辣椒疫病A
11.4瓜类枯蒌病A
11.5蔬菜其他病害B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昆虫体躯的外部特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各部分构造和名称
实验内容:1。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观察口器构造与类型
3.观察昆虫的头式
4.观察昆虫触角、足和翅的类型。

实验要求:每个学生一台双目解剖镜按实验指导书观察每一顶内容。

实验2 昆虫目的分类
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用检索表鉴定昆虫的方法。

2.重点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昆虫十个目的成虫特征,认识代表种类。

实验内容:1。

观察10个目昆虫的代表种类。

2.根据所列检索表,鉴定自己所采的标本属哪个目。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昆虫的标本,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 3 主要园艺害虫识别
实验目的:认识果树和蔬菜等作物主要害虫。

实验内容:1。

果树和蔬菜等作物主要害虫。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的标本,用实验报告描述各种昆虫的主要特征。

实验 4 园艺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验目的:通过室外观察,认识植物病害的多样性。

实验内容:观察五大症状类型和各种病征。

实验要求:要求根据提供标本填写50种病害的症状类型。

实验 5 植物病原真菌一般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真菌各种营养体繁殖体类型
实验内容:1。

营养体及其变态
2.繁殖体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的标本,识别形态并画出图来。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1.<<园艺昆虫学>>韩召军等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园艺植物病理学>>李怀方主编.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1.<<普通植物病理学>>.2.<<普通昆虫学>>.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开卷
实验课考试方式:平时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成绩总评
执笔:冯荣扬
审核:
批准人:
时间:2006.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