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设计概述(ppt 52页)
合集下载
建筑总平面图 ppt课件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1主目录
4 坐标标注
新建筑物的定位方式有三种: 利用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或道路中心线的
距离确定新建建筑的位置 利用施工坐标确定新建建筑物的位置 利用大地测量坐标确定新建建筑的位置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2主目录
4 坐标标注
测量坐标网应画成十字交叉线,坐标代号 用“X,Y”表示;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 总平面图的用途
建筑总平面图是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 建、拟建、原有和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连同其 周围的地形、地物状况用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 图例所绘出的图样在基地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图。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6主目录
三 总平面图读图示例
PPT课件
返回17主目录
标高要标注新建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上表 面及室外地面的绝对标高,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5主目录
6 其他内容
在总平面图上用风向频率玫瑰 图表示建筑物的朝向,箭头所 指的方向为北向,风玫瑰图中 细实线表示全年的风向,虚线 表示7、8、9三个月份的夏季 风向。
地形复杂的应标出等高线,表 示该地区的地形情况
施工坐标网应画成网格通线,坐标代号用 “A,B”表示。
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一般画成 100×100m或50×50m的方格网。
表示建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标注其三个角 的坐标 。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3主目录
4 坐标标注
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返回14主目录
5 尺寸与标高
总平面图尺寸、标高均以米为单位,并应 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 齐。
现代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概述(ppt 47页)PPT学习课件

度指标(m/百人),见上表。
② 满足人流股数要求:每股人流0.55+ (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 两股人流1.1m~1.4m之间,三股 1.65m~2.1m之间,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 所一般去上限。
③ 满足使用要求: ④ 走廊最小净宽:办公楼:走廊长度>40m
单面设房间≥1.5m 双面设房间 ≥1.8m(土 木楼2700mm);走廊长度≤40m 单面设房
公共活动房间(营业厅、剧院) 门窗大小、位置使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11 m2/每日百人次 厕所、盥洗室、厨房等辅助房间设计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辅助房间设备数量分间情况,再根据设备大小、和人体使用活动尺寸确定房 间面积、尺寸。 完全为交通需要设置(办公楼、旅馆) 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1. 建筑面积——建筑物外边线
三、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住宅:卧室常用开间3.
1 m2/人、和班教室1.
12 m2/人、小学普通教
完全为交通需要设置(办公楼、旅馆)
1 m2/人、和班教室1.
门的大小(规范中规定了门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
折角楼梯
双分折角楼梯
三跑楼梯
平行双跑楼梯
双分对折楼梯
交叉楼梯
弧形楼梯
螺旋楼梯
3. 楼梯间分类: 非封闭式楼梯间 封闭式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高层>32m的Ⅱ类建筑与Ⅰ类高
第一节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一、使用房间分类及设计要求
在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操作面(洗涤池、案台、炉灶等)净长不应小于2.
按使用性质分: 住宅:一、二类 厨房最小使用面积4 m2,三、四类5 m2。
8m(土木楼2700mm); 第一节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规范>>普通办公室≥3 m2 /人、单间办公室净面积≮10 m2 小会议室30 m2左右、中会议室60 m2左右有会议桌≥1.
建筑平面设计概述(ppt 66页)

主 次 关 系
47
主次关系
48
内外关系
49
联系与分隔
50
(1)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根据受力方可分为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等三种方式。
(2)框架结构 (3)空间结构
结构
类型 2
3
建筑造型
4
设备管线
混合结构
51
框 架 结 构
52
空间结构
53
2.5.2 平面组合形式
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平面组合是 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房间组合起来。平面 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宽度
数量 2
楼梯 梯段 及平 台的 宽度
38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高层建筑 医院病房楼
居住建筑 其它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1.30 1.10 1.20
耐火等级 层 数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二、三层 二、三层
二层
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m2 400 200 200
人
数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办公楼
铁路旅游站 图书馆
房间名称 普 通教室 一般办公室
会议室
普通候车室 普通阅览室
面积定额(m2/人) 1~1.2 3.5 0.5 2.3 1.1~1.3 1.8~2.5
备注 小学取下限 不包括走道
无会议桌 有会议桌
4~6座双面阅览桌
7
教室中使用 面积分析示意
卧室中使用 面积分析示意
8
29.2.6.3.3房彩间色的压形型状钢板屋面
建筑识图PPT(很完整的)

6.2 建筑平面图
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标写,从左至右按顺序编号; 纵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前至后按顺序编号,如图 6.4所示。拉丁字母中的I、O、Z不能用于轴线号,以避免 与1、0、2混淆。 除了标注主要轴线之外,还可以标注附加轴线。附加
轴线编号用分数表示,如图6.5(a)。两根轴线之间的附
1.用途和内容 房屋建筑施工图是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外部造型、 内部布置、细部构造做法、内外装饰、满足其他专业对建 筑的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图样,是房屋施工和概预算工作的 依据。
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包括:总平面图、建筑设计说
明、门窗表、各层建筑平面图、各朝向建筑立面图、剖面 图和各种详图。
6.1 概述
道是细部尺寸,表示门窗洞口、孔洞、墙体等详细尺寸。
在平面图内还注有内部尺寸,表明室内的门窗洞、孔洞、 墙体及固定设备的大小和位置。在首层平面图上还需要标
注室外台阶、花池和散水等局部尺寸。
《规范》规定:图样中的某一局部或构件,如需另见详图,应以索引符号索引。索引 符号是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水平直径组成,圆和水平直径均应以细实线绘制。
加轴线,以分母表示前一根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 线的编号。如图6.5(b)。
通用详图的定位轴线只画圆圈,不标注轴线号。
6.2 建筑平面图
3.建筑物的尺寸与标高 在建筑工程平面图中,用轴线和尺寸线表示各部分的 长、宽尺寸和准确位置。平面图的外部尺寸一般分三道尺 寸:最外面一道是外包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长度和总宽 度;中间一道是轴线间距,表示开间和进深;最里面的一
建筑总平面图图例符号
要能熟练识读建筑总平面图,必须熟悉常用的 建筑总平面图图例符号,常用建筑总平面图图 例符号如图1-6-1。
《建筑工程图的识读》PPT课件

(3) 确定新建或扩建工程的具体位置,用定位尺寸或坐标确定。
12.4 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识读
建筑总平面图图示内容与要求 (4)等高线 (5)总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一律以米为单位,并且标注到小数点后两位。 (6)表明建筑物的层数。在平面图角上,画有几个小黑点表示建筑物的层 数。对于高层建筑可以用数字表示层数。
(3)尺寸起止符号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接处为尺 寸的起止点。在起止点上应画出尺寸起止符号,一般为 45°倾斜的中粗短线。
(4) 尺寸数字 ——工程图上标注的尺寸数字,是物 体的实际尺寸,它与绘图所用的比例无关。
12.2 建筑工程制图相关规定
(7)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用来确定房屋主要结构的位置及其尺寸的, 是施工放线的依据。定位轴线应用细点画线绘制,如图 所示。
可整理ppt47可整理ppt48可整理ppt49124建筑总平面图识图步骤1总平面图的图名2总平面图说明3总平面图的比例4建筑红线5占地面积6自然地形7风向频率玫瑰图和指北针8建设区交通围墙入口道路和铁路专用线可整理ppt50124建筑总平面图识图步骤9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配置10各建筑物构筑物与建筑红线的尺寸关系11各建筑物的底层占地面积楼层数楼间距离12建设区内的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煤气电讯等线路13建筑底层室内标高与室外地坪标高14坐标网及联系尺寸15即将拆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6未来扩建工程17环境可整理ppt51可整理ppt52可整理ppt53125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及种类假想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沿门窗洞口位置或在某一层窗台上方屋顶平面图除外将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部分将剩余部分进行正投影得到的视图称为建筑平面图
在前,局部性图纸在后;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 后;主要图纸在前,次要图纸在后。 编排次序:
12.4 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识读
建筑总平面图图示内容与要求 (4)等高线 (5)总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一律以米为单位,并且标注到小数点后两位。 (6)表明建筑物的层数。在平面图角上,画有几个小黑点表示建筑物的层 数。对于高层建筑可以用数字表示层数。
(3)尺寸起止符号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接处为尺 寸的起止点。在起止点上应画出尺寸起止符号,一般为 45°倾斜的中粗短线。
(4) 尺寸数字 ——工程图上标注的尺寸数字,是物 体的实际尺寸,它与绘图所用的比例无关。
12.2 建筑工程制图相关规定
(7)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用来确定房屋主要结构的位置及其尺寸的, 是施工放线的依据。定位轴线应用细点画线绘制,如图 所示。
可整理ppt47可整理ppt48可整理ppt49124建筑总平面图识图步骤1总平面图的图名2总平面图说明3总平面图的比例4建筑红线5占地面积6自然地形7风向频率玫瑰图和指北针8建设区交通围墙入口道路和铁路专用线可整理ppt50124建筑总平面图识图步骤9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配置10各建筑物构筑物与建筑红线的尺寸关系11各建筑物的底层占地面积楼层数楼间距离12建设区内的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煤气电讯等线路13建筑底层室内标高与室外地坪标高14坐标网及联系尺寸15即将拆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6未来扩建工程17环境可整理ppt51可整理ppt52可整理ppt53125建筑平面图的形成及种类假想用一个水平剖切平面沿门窗洞口位置或在某一层窗台上方屋顶平面图除外将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部分将剩余部分进行正投影得到的视图称为建筑平面图
在前,局部性图纸在后;先施工的在前,后施工的在 后;主要图纸在前,次要图纸在后。 编排次序:
《总平面说明总平面》课件

设施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施管理制度和维护体系,确保设施 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03
总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
办公区
提供员工日常办公的场 所,需考虑办公桌椅、 电脑、文件柜等设施的
布局。
会议区
用于召开各种会议,需 配置投影仪、音响设备
、桌椅等设施。
休息区
为员工提供休息和放松 的场所,可设置沙发、
茶几、咖啡机等。
动线规划
品牌展示
设计流畅的顾客动线,便于顾客轻松逛完 整个商业中心,同时设置便捷的物流通道 。
为商家提供有吸引力的展示空间,突出品 牌特色和形象,提升商业价值。
城市公园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城市公园总平面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 景观营造和游憩功能的实现,为市民提
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景观营造
通过植物配置、地形处理、建筑小品 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提升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01
总平面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原
则。
促进城市发展
02
通过合理的总平面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节约集约用地
03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
与相邻地块的关系
协调风貌
与相邻地块保持风貌上的协调,避免突兀和不和谐。
公共设施
规划配套的公共设施,如幼儿园、超 市、休闲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便利 性。
交通流线
合理组织小区内外的交通流线,设置 人行道、车行道和停车位,确保交通 安全和顺畅。
商业中心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空间布局
商业中心总平面设计需满足商业活动的多 样性和人流量大的特点,注重空间布局、 动线规划和品牌展示。
建立完善的设施管理制度和维护体系,确保设施 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03
总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
办公区
提供员工日常办公的场 所,需考虑办公桌椅、 电脑、文件柜等设施的
布局。
会议区
用于召开各种会议,需 配置投影仪、音响设备
、桌椅等设施。
休息区
为员工提供休息和放松 的场所,可设置沙发、
茶几、咖啡机等。
动线规划
品牌展示
设计流畅的顾客动线,便于顾客轻松逛完 整个商业中心,同时设置便捷的物流通道 。
为商家提供有吸引力的展示空间,突出品 牌特色和形象,提升商业价值。
城市公园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城市公园总平面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 景观营造和游憩功能的实现,为市民提
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景观营造
通过植物配置、地形处理、建筑小品 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提升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01
总平面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原
则。
促进城市发展
02
通过合理的总平面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节约集约用地
03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
与相邻地块的关系
协调风貌
与相邻地块保持风貌上的协调,避免突兀和不和谐。
公共设施
规划配套的公共设施,如幼儿园、超 市、休闲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便利 性。
交通流线
合理组织小区内外的交通流线,设置 人行道、车行道和停车位,确保交通 安全和顺畅。
商业中心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空间布局
商业中心总平面设计需满足商业活动的多 样性和人流量大的特点,注重空间布局、 动线规划和品牌展示。
建筑工程建筑图纸(完整版)ppt课件

制图标准
建筑图纸应符合国家相关制图标准,如《房 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
图纸幅面
建筑图纸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幅面,如A0、A1 、A2等。
比例尺
建筑图纸应标注比例尺,以表示实际建筑物与图 纸上的比例关系。
线型与线宽
建筑图纸应采用规定的线型和线宽,以表示不同的 图形元素。
文字与符号
建筑图纸应使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以表示建筑 物的名称、材料、做法等信息。
最终通过验收后,颁发 相应的验收合格证书。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构成
01
02
03
04
建筑立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立面外观、层数 、高度等。
建筑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楼层 高度、屋顶结构等。
结构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结构图 、屋盖结构图等,表示建筑物
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细节。
设备施工图
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设 备专业的设计图纸,表示相关
设备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纠纷。
内容
审查建筑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 规性;
核查建筑图纸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 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建筑图纸中的设计说明、材料选 用、施工工艺等是否合理可行;
评估建筑图纸中的结构安全、消防安 全、环保等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当。
建筑图纸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程序 提交审查申请,并附相关图纸资料;
商业建筑剖面图
商业建筑设备图
展示商业建筑的楼层高度、楼板厚度、结 构形式等。
展示商业建筑的电气、给排水、空调等设 备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情况。
实例三:工业厂房建筑图纸解读
厂房总平面图
展示厂房在场地中的 位置、朝向以及与周 边设施的关系。
建筑图纸应符合国家相关制图标准,如《房 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
图纸幅面
建筑图纸应采用统一的标准幅面,如A0、A1 、A2等。
比例尺
建筑图纸应标注比例尺,以表示实际建筑物与图 纸上的比例关系。
线型与线宽
建筑图纸应采用规定的线型和线宽,以表示不同的 图形元素。
文字与符号
建筑图纸应使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以表示建筑 物的名称、材料、做法等信息。
最终通过验收后,颁发 相应的验收合格证书。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构成
01
02
03
04
建筑立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立面外观、层数 、高度等。
建筑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楼层 高度、屋顶结构等。
结构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结构图 、屋盖结构图等,表示建筑物
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细节。
设备施工图
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设 备专业的设计图纸,表示相关
设备的布置和安装要求。
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纠纷。
内容
审查建筑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 规性;
核查建筑图纸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 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建筑图纸中的设计说明、材料选 用、施工工艺等是否合理可行;
评估建筑图纸中的结构安全、消防安 全、环保等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当。
建筑图纸审查的程序和方法
程序 提交审查申请,并附相关图纸资料;
商业建筑剖面图
商业建筑设备图
展示商业建筑的楼层高度、楼板厚度、结 构形式等。
展示商业建筑的电气、给排水、空调等设 备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情况。
实例三:工业厂房建筑图纸解读
厂房总平面图
展示厂房在场地中的 位置、朝向以及与周 边设施的关系。
建筑平面图

1600
平开门 1000
2700
平开门 1000
2400
平开门 900
1900
普通双层窗 1800
2100
普通双层窗 1500
2100
普通双层窗 1200
2100
双层组合窗 2400
2100
8 4 4
标准图集 代号
平行双跑楼梯
平行双分式楼梯。
北
指北针:描述建筑朝向的符号。两种形式, 另一种形式是用风玫瑰图,该图不但表达了 建筑的朝向,还说明了该地区常年风向及该地区 每年刮风的频率。
北
北
建筑平面图图形部分阅读—了解房屋的平面布置及房屋功能。
建筑平面图图形部分阅读—了解房屋的平面布置及房屋功能。
二、三层平面图 1:100
建筑平面图图形部分阅读—了解房屋的平面布置及房屋功能。
四层平面图1:100
建筑平面图图形部分阅读—了解屋顶排水。
箭头为下坡方向,坡度为15%, (既水平方向100个单位,升高15个单位)
1.轴网(定位轴线及编号):轴线用点画线、细线绘制。
A
2.指北针:
轴线为点画 线(细线)
直径8mm
次承重构件 轴线编号
1/6
3.标高符号:
细实线,直 径24mm
(数字)
45
约3mm
指针尾部宽 度约3mm
4. 图线要求: 在未平被面剖图切中到,的被可剖见切轮到廓的(墙如、窗柱台等、轮散廓水线、用楼粗梯实等线)绘,制尺寸线, 字体,用细实线绘制。门窗均用细实线绘制。
3-2 房屋建筑施工图---建筑平面图
平面图概述 平面图阅读
平面图绘制
建筑平面图概念
1.建筑平面图的形成: 建筑平面图是将房屋用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沿门窗口 的位置剖切后,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部分,从上部向下看得到的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征地界限 ②道路红线 ③建筑红线 ④城市绿线 ⑤城市蓝线 ⑥城市紫线 ⑦基地高程 ⑧基地安全
第 16页
第 17页
第 18页
第 19页
道 路 红 线
第 20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二)交通控制 交通出入口的方位、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 足。 (三) 建筑高度控制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第 5页
3.3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环境条件 三、现状条件 四、规划要求
第 6页
一、自然条件
1、地形要考虑
寒冷地区的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 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利于冬季
第 9页
日照间距
∠α-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
南
β
北
(a)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H L
(b)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α-高度角;∠β-方位角
第 10页
第 11页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情况: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特性;土壤和岩石的种 类及组合方式;土层冻结深度;基地所处地区的 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等。
3.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3.2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3.3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3.4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 1页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 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 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 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 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第 21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四)密度及容量控制
用地强度控制 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0% 建筑系数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积
第 22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五)建筑规模控制 (六)绿化控制 绿地率: (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第 24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1)朝向
影响因素:日照时间、自然通风、景观、道路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主要房间朝南或南偏东、偏西少许角度。
有利于做到冬暖夏凉。 ●原因:夏季南向太阳高度角大,射入室内光线很少、深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射入室内光线多、深度大。
水文情况: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地下 水位情况。
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关系到场地中建筑物位置的选 择和地下工程设施、管线的布置方式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 式。
第 12页
二、环境条件
1、区域环境条件 位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
2、周围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第 13页
三、现状条件
1、建筑物和构筑物现状 2、基础设施条件 3、场地绿化与植被现状 4、场地社会经济条件
第 25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2)建筑间距
①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 规定的时日所获得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 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 设计依据,控制建筑的日照间距。 ②通风间距 ③防火间距
第 26页
防火间距
第 27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 2页
建筑总平面图
第 3页
3.1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
施、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俗称 总规
第 4页
3.2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一、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使用的合理性 (功能关系、日照、通风、交通联系) 技术的安全性 (火灾、地震、空袭等) 建设的经济性 (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利益)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环境的整体性 二、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当坡度在25%以上时,可以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 错层布置结合基地的地形和道路分布,房屋的入口 也可分层设置或采用架空、悬挑等措施。
保温。炎热地区的建筑采取分散式布局,这种比 较疏松伸展的平面形态,空间灵活通透,以利于 散热和通风组织。
第 7页
第 8页
一、自然条件
2、气候条件 (1)风象:风向、风向频率、风速、风级 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 向夏季风主导方向 淮河——秦岭以北,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日照(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南北向)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气温 (4)降水
第 23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总体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 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 一区;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 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 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 园用地等。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 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
(3)布置方式 ①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第 28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②基地的地形条件影响 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可以将房屋平行于等高
线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土方和基础工程量。 当房屋建造在10%左右的缓坡上时,可采用提高勒脚 的方式,使房屋前后勒脚在同一标高或采用筑台的 方法,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
第 14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建筑总平面图设计 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 方有关部门的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 的前提条件。
第 15页
四、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用地控制 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 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 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 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一般后退用地红线一定距离,由规划部门决定。
第 16页
第 17页
第 18页
第 19页
道 路 红 线
第 20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二)交通控制 交通出入口的方位、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 足。 (三) 建筑高度控制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第 5页
3.3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环境条件 三、现状条件 四、规划要求
第 6页
一、自然条件
1、地形要考虑
寒冷地区的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 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利于冬季
第 9页
日照间距
∠α-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
南
β
北
(a)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H L
(b)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α-高度角;∠β-方位角
第 10页
第 11页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情况: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特性;土壤和岩石的种 类及组合方式;土层冻结深度;基地所处地区的 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等。
3.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3.2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3.3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3.4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 1页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 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 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 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 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第 21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四)密度及容量控制
用地强度控制 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0% 建筑系数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积
第 22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五)建筑规模控制 (六)绿化控制 绿地率: (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第 24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1)朝向
影响因素:日照时间、自然通风、景观、道路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主要房间朝南或南偏东、偏西少许角度。
有利于做到冬暖夏凉。 ●原因:夏季南向太阳高度角大,射入室内光线很少、深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射入室内光线多、深度大。
水文情况: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地下 水位情况。
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关系到场地中建筑物位置的选 择和地下工程设施、管线的布置方式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 式。
第 12页
二、环境条件
1、区域环境条件 位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
2、周围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第 13页
三、现状条件
1、建筑物和构筑物现状 2、基础设施条件 3、场地绿化与植被现状 4、场地社会经济条件
第 25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2)建筑间距
①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 规定的时日所获得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 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 设计依据,控制建筑的日照间距。 ②通风间距 ③防火间距
第 26页
防火间距
第 27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 2页
建筑总平面图
第 3页
3.1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
施、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俗称 总规
第 4页
3.2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一、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使用的合理性 (功能关系、日照、通风、交通联系) 技术的安全性 (火灾、地震、空袭等) 建设的经济性 (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利益)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环境的整体性 二、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当坡度在25%以上时,可以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 错层布置结合基地的地形和道路分布,房屋的入口 也可分层设置或采用架空、悬挑等措施。
保温。炎热地区的建筑采取分散式布局,这种比 较疏松伸展的平面形态,空间灵活通透,以利于 散热和通风组织。
第 7页
第 8页
一、自然条件
2、气候条件 (1)风象:风向、风向频率、风速、风级 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 向夏季风主导方向 淮河——秦岭以北,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日照(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南北向)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气温 (4)降水
第 23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总体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 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 一区;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 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 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 园用地等。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 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
(3)布置方式 ①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第 28页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②基地的地形条件影响 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可以将房屋平行于等高
线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土方和基础工程量。 当房屋建造在10%左右的缓坡上时,可采用提高勒脚 的方式,使房屋前后勒脚在同一标高或采用筑台的 方法,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
第 14页
四、城市规划要求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建筑总平面图设计 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 方有关部门的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 的前提条件。
第 15页
四、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用地控制 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 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 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 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一般后退用地红线一定距离,由规划部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