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第一部分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衔接)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7.1 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衔接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过程一历年高考题型微观知识图要二掌握选句复位连贯的四要求一、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对象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从上文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
A、B、D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项的主语是“巨龙”,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D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
故选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是水袖长卷,是袅袅幽香,是万种风情,她把激荡的浪花涌向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的子民,像美妙的音符叮当作响,相伴左右。
富春江的款款江水像一条蓝幽幽的飘带,缠绕山间林舍之间,流淌,闪烁,移转,歌舞;(),隐隐绰绰,如梦如幻,宛如西子,婀娜中有矜持,蕴藉间现动人。
A.而淡淡的雾霭把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笼罩起来,映入于宽阔的江水中B.而淡淡的雾霭笼罩了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C.而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为淡淡的雾霭所笼罩,遂映入宽阔的江水之中D.而被淡淡的雾霭笼罩的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答案D解析A、B两项的主语与下文的主语不一致。
C项略显文言句式,语体不合,且选项内部分句的关系不合逻辑。
(备战2020高考)202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得体题(普通高中适用) 含答案解析

专题三语言表达得体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1.(2018·湖南师大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
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解析:选C A项,敬启:敬辞,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适用于工作关系。
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
B项,斧正:用于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
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
C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
使用正确。
D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用于别人不得体。
2.(2018·南宁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诚恳邀请您参加我校的70周年校庆,到时您会有幸欣赏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我们恭候您光临。
B.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C.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D.我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今天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
解析:选C A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
B项,“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
D项,“惠顾”,对象运用错误,欢迎客人光临时用惠顾。
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其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A.对学生京剧团要排练经典京剧《打龙袍》这事,我们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B.虽因身体欠安,有所耽搁,但本人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我前天不小心在学校餐厅丢失雨伞一把,期盼拾到者璧还原物,本人真心感谢。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解析:选D A项,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B项,“欠安”是称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
C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0-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即学即练 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 ① 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 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 ②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 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绵延五千 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丰富智慧和坚 毅精神。这 ④ 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 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 ⑤ 赋予我们深广的视野和过人 的睿识, ⑥ 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 与挑战。
这段文字共四句话。 第一句提出观点:“中学生初学文言文,不要依赖译文。”这句话语 意明确,故①处根据“经济原则”,不需要使用关联词。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观点的补充修正,整个语句没有主语,从指代明 理清句 确看,②处使用代词作主语最好,既承接上面的语句,又作为这句话 间关系 的主语。 第三句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整个语句的含义是“如果肯动脑筋, 那么看看译文也无妨”,故③处应填“如果”,⑤处应填“那么”;再看④ 处,填入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的“而且”也十分恰当。 最后一处,根据句意,用“也”字十分恰当。
第三部分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7-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例1(2016· 全国Ⅰ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并不 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看译文 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 种可行的方法。
① A B C D / 最好 一定 尽量 ② 这 当然 也 / ③ 如果 一旦 如果 因为 ④ 而且 / 并且 进而 ⑤ 那么 而且 因此 所以 ⑥ 也 就 / 仍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讲义(含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 专题微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六项要求,全国卷对连贯、得体这两项是专门设题考查的,其他四项虽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已经综合在图文转换、语段修改中了,像“准确”还在2018 年全国卷Ⅱ、Ⅲ第20 题作了特别要求。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命题会越来越综合化,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的程度化将会更高,这将会体现在2018 年呼声很高的应用文微写作题中。
因此,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和办法,以及主要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
一、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简明1.语言要简洁①避免赘余。
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
②避免啰唆。
即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2.语言要明确①消除歧义。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
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②避免晦涩。
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③话题集中。
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完全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① 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②之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③ 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切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④ 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
⑤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
高考语文复习 板块4 新高考模式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题研析 第5讲 语言表达连贯0

第5讲语言表达连贯突破点一语句复位一、语句复位“6角度”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合适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因4个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6个角度全盘考虑。
(一)话题统一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1.(2020·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
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
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
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A[首先分析四个选项表述的内容,A、B两项的表述对象为“ 传承中华文化”,C、D两项的表述对象为“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课件: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4.(2016浙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 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 的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 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意识到,如何与力 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D.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 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答案 B A.成分残缺,“打击”缺宾语中心语,可在“伪劣商品”后加“行为”。C.结构混 乱之中途易辙,可把“自从”提到句首。D.结构混乱之藕断丝连,可把“形成了”改为“形成 的”,或删去“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答案 A B.成分残缺,“餐桌”后加“问题”,“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 理力度”应改为“……加强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C.句式杂糅,“借口”应改为 “以”。D.语序不当,先“发掘”再“研究”;“研究、发掘后”的“后”应删除。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9天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 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 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 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25题 三(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25题三1.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爷爷的一封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近来身体抱恙否?我们已有几个月从未谋面了,我常常悼念着您。
爷爷,您多年对我的不吝赐教,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即将毕业,不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您同意吗?请您务必写信谈谈意见。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本来和王倩约好周日上午8点在人民公园门口见面,结果都8点40了,她还没有惠顾,真让人失望。
B.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真是承受不起,可是,先生对我这样一片真诚,我只有笑纳了。
C.李老师将赵老师送到门口,赵老师说:“李老师留步吧,外面刮着风很冷,你穿得这么单薄,别感冒了。
”D.老孙接过小王递过来的红色请柬看了一眼,爽朗地说:“恭喜!恭喜!你们举行婚礼那天我一定赏脸。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自打十几岁起,过年这件事给我的兴奋感就不剩下多少了。
或许是因为胎生的孤僻性格,我不喜欢热闹,不爱宏大的歌舞表演,少女时代过去之后,对甜腻食物宗教般的热情也日渐降低,对于春节的浅表符号都不再吸引人。
( )。
人们调侃说,春节期间最让人闹心的是喋喋不休帮你操闲心的远房亲戚,以及发了横财的隔壁老王。
其实吧,城市青年对他们____________,并不是高冷,而是因为此间的温情太少,俗套太多。
估计谁也没想到,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贯穿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至今还____________。
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__________,这好像没什么不对。
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____________,惨烈的结局多少带有宿命的味道,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许是因为胎生的孤僻性格,我不喜欢热闹,不爱宏大的歌舞表演,少女时代过去之后,对甜腻食物宗教般的热情也日渐减少,对于春节的浅表符号都不再吸引人。
1_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

的句子。再次,是找“暗示性词语”,使用了“换句话说”等的句子,要紧跟在和它意思差不多
的句子之后;出现“与此相反”“反过来说”等的句子,要紧跟在与它意思相反、相对的句子之 后;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这些句子应该连在一起;出现了“总之”“综上 所述”“由此看来”等的句子,表示总结,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7.前后照应原则
所谓前后照应,就是上下句在意义上彼此呼应,或在句式上保持一致。包括问句与答句的照应、 上下句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8.首尾相接原则 所谓首尾相接,就是下句的头和上句的尾用词相同或基本相同。在一段话中,一般说来,要保持 陈述对象、叙述角度一致,但是有时为了强调突出某一对象,或为更好地说明事物间的关系,需 改变陈述对象,才能符合表达意图。
方法3
语句排序题答题四方法
给语句排序解题过程中,要确定哪一句和横线前的内容相连接,要确定横线中所给的句子哪
两句必须连在一起,要确定哪一句和横线后的内容语意衔接,也就是说,都需要找出在不同位置 要连在一起的两句话。 确定哪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方法有四种。 1.词语排序法——根据起照应作用的词语来排序。 一个语段中句与句之间肯定是前后照应的,而这种照应关系通常会通过某些词语表现出来。使 用词语排序法排序时,首先,要看句子中是否有“相同的词语”,如果两句话中出现了相同的词 语,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句子应该排在一起。其次,是找“关联词”和“代词”,如果能找到关联 词、代词,就可根据关联词成对使用、指示代词和指代内容位置靠近的特点,确定必须连在一起
方法2
语句排序题解题三步骤
语言表达连贯常考题型是给语句排序题。这种题型一般给出上下文,要求排序的几个句子
处于语段的中间位置,该位置有几个句子就有几条横线,每条横线后均有标点。要求考生在四个 选项中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常见答题步骤如下: 1.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 先观察四个选项,判断排在第一句的句子可能是哪几句;然后将横线前的内容分别与排在第一句 的句子连起来读,确定联系紧密的一句为第一句。确定第一句后一般可排除两个选项。 2.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 在题目给出的句子中,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然后从剩余两个选项中找出这两句排在一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解析] 首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整个文段论述了创新 之于当代戏曲的重要性,而四个选项都是说创新精神缺失制约 了当代戏曲的发展。A 项和 B 项将“当代戏曲的发展”放在 前面,陈述重点与文段中心不符。C 项和 D 项将“创新精神 的缺失”放在前面,更能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重要。而“制约 了……”和“对……起了制约作用”两种句式相比,前者表述 更简洁明确。所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为 C 项。
返回
着眼点二 逻辑或事理是否相承
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 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 的思路或特征。
返回
[解析]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 项, “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 重要,未突出重点。B 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 调了“寂寞”。C 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既 不符合文段意思,又不符合事实。D 项,强调了“才能”,没 有突出“寂寞”。只有 B 项和语段主旨一致,故选 B。
返回
[例 2] (2018·全国卷Ⅱ·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
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
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
连贯的考查无非两个方 面,一是逻辑思维,二 是语言组织的规律,即 “事理”和“文理”。 事理往往表现为“思路” 和语段的“中心”,而 文理主要体现为词语、 句式等的运用,目的是 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
Contents
一、贯通——解题的6大通法 二、纵览——常考的3大题型
“语言表达连贯”过关检 测源自 返回返回[例 4] (2018·全国卷Ⅰ·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 1995 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 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
时 45 天、航程 6 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
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
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
)。在这里,重力和 ADC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
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
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应有尽有,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返回
着眼点一 话题是否统一
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 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 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 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返回
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 [例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在城内。
A.甲 a 乙 b
B.甲 b 乙 a
C.甲 a 乙 a
D.甲 b 乙 b
返回
[解析] 解答此题要保持句子主语的一致性。整个句子的 陈述对象(主语)是“白帝城”,甲 a 的主语是“高峡”“长 江”,与陈述对象不符,要排除。乙 b 的主语是“古迹”,也 与陈述对象不符,要排除,故答案选 B。
一、贯通——解题的6大通法
返回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 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 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 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题题型虽多,但考查实 质一样,其解题的着眼点也一样,下面就针对连贯的 6 大着眼 点,做详细讲解。
返回
2.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例 3] 在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
败托孤之处,(乙)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
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
多变的高考
不变的考查实质
题型 多变
难易 不同
全国卷在连贯这一考点上有3大 题型,分别是语句复位题、语 句排序题、语句补写题。2018 年全国卷将语句复位与成语、 语病组合在一个语段材料中考 查,体现了“以情境任务为试 题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为命 题导向”的高考命题原则。
总的来说,语句补写题难度最 大,其次是语句排序题,语句 复位题相对容易。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返回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陈述对象,以及语意 的提示。上文“对不熟悉的人而言”,陈述的对象是“不熟悉 的人”,A 项和 B 项的主语是“大洋一号”,和上文的陈述 对象不一致,排除 A 项和 B 项。C 项,“迷宫”和下文的“在 这里”相呼应,排除 D 项,选 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