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答案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石头上的植物》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石头上的植物》习题及答案

《石头上的植物》习题及答案一、填一填:1、青苔的表面可以直接吸收__________和_________。

2、青苔的地下根状物是__________,起固定作用。

3、卷柏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早的__________中。

4、卷柏有着一种持殊的本领__________极强。

5、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 __________有着密切联系。

二、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1、青苔与其他绿色植物一样有着根茎叶。

( )2、苔薛大多数长在石头上。

( )3、卷柏靠着“假死”保持水分,延续生命。

( ).4、青苔的地下部分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料。

( )5、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有很多种。

( )三、下列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连接起来雪松沙漠椰子石头青苔高山胡杨水里四、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

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且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

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

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中不仅吸收水分。

还吸收有机营养。

2、“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的原因是()A.西湖水质被污染B.岸边的绿色倒映在水里。

C.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

D.苔藓植物浮在水面上。

五、简答题:卷柏的耐旱本领与仙人掌有什么不同?《石头上的植物》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水分养料2、假根3、岩石缝4、耐早力5、生长环境二、判断题1.x2.√3.√4、x 5、√三、下列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连接起来雪松沙漠椰子石头青苔高山胡杨水里四、选一选:1、 c 2、c五、简答题:卷柏一旦失去水分供应,就将枝叶失绿卷曲抱团,像枯死了一样。

而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叶退化成刺,减少蒸发。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习题汇总(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习题汇总(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习题汇总动物1 寻访小动物1.我在校园的花坛和草丛里发现了(蝴蝶、蚯蚓、蟋蟀、蝗虫、瓢虫、小鸟)等小动物,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

2.在观察活动中,咱们要做到:A.(珍惜)小动物(植物),(不伤害)它们;B. (保持)动物(生存环境),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C.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3.九月,校园的花坛里生活着(蝴蝶),泥土里生活着(蚯蚓),砖块下生活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虫)。

校园的草丛中,生活着(蟋蟀)、(蝗虫)和(瓢虫)。

2 蜗牛(一)1.观察蜗牛时要有(耐心),(静静)地观察,不要(打搅)它的活动。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映),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

3.观察蜗牛的反映时,可以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

4.蜗牛的足叫(腹足),它靠(腹足)在各类物体上爬行。

(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5.蜗牛的壳上有(螺线),(螺线)最多见的旋转方向是(从里向外顺时针旋转)。

6.蜗牛的触角有(两对),(长的)触角的(顶部)有(眼),(短的)一对触角上(没有眼)。

7.蜗牛生活在(潮湿)、光线(不太敞亮)的环境中。

8.蜗牛的食物有(菜叶)、(青瓜)等。

9.蜗牛是(灰褐色)的。

10.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咱们能看到什么?答:蜗牛的外面有壳,壳上有左旋或右旋的螺线。

壳内有一层外衣膜。

身体柔软,可分为头、腹、尾三部份,头部有眼、触角、口。

眼睛长在触角顶端。

触角有两对,前短后长。

3 蜗牛(二)1.(休眠)的蜗牛会用(粘液膜)封住壳口,再也不(活动)。

2.蜗牛休眠了,要唤醒它,把它(放在水中)就好了。

3.进行蜗牛吃食物的观察,最好用(饿了一段时间的蜗牛)。

4.蜗牛的口内有(齿舌)。

5.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答:蜗牛选择(植物性食物),主要有(菜叶、青瓜、苹果)等。

6.蜗牛用(呼吸孔)呼吸。

寻觅(呼吸孔)的方式是: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扭起身体时,就可以看到(壳的上部)出现一个(小孔),这就是蜗牛的(呼吸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选择一个可以用来量尺寸大小的单位。

A、千克B、米C、日D、周答案:B2、以下哪张图可以展现出物体形状的变化。

A、与地球一样大的球形B、平面图C、球形D、正方形答案:C3、以下说法中哪个是对的?A、地球不是圆形的。

B、没有人造制品是靠发明家长时间研制完成的。

C、石头会自己走。

D、文具可以用来写字画画等。

答案:D4、蜗牛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A、哺乳类动物B、鸟类C、爬行类动物D、软体动物答案:D5、下列哪些是自然资源?A、电视机B、水果C、汽车D、太阳能答案:B、D二、填空题1、___是用来提高物体的高度或改变物体的移动方向的机器。

答案:杠杆2、当太阳落山时,地球的半球就进入了___。

答案:暗夜三、简答题1、人类常常使用哪些科学工具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介绍其中一个科学工具。

答案:人类常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来观察周围事物。

其中一个科学工具——显微镜,可以将微小的物体透过放大镜显微镜管内的镜片透过眼镜,使后方的物体放大,我们通过放大的图像来观察事物,如观察细菌、血细胞等。

2、什么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影响有哪些?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其自身轴线上一周内的旋转,其影响有四个。

首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我们才有了白天和黑夜;其次,地球自转也形成了赤道向东的洋流和跨赤道向西的风带;第三,地球自转使本初子午线始终指向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中午太阳;最后,地球自转也是地球气候形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21分)1、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透明的。

2、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水沸腾的温度叫。

4、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受冷时,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5、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现象。

6、水是生命的。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水。

二、判断对错。

(8分)1、水和空气的不同是体积不同、流动的方向不同。

(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液泡不能接触杯壁。

( )3、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 )4、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增大。

(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40分)(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2)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

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你又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一点碎纸片,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4)把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杯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四、回答问题。

1、空气是不是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实验研究的?(14分)2、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会被冰胀破。

这是为什么?请你设计实验研究。

(17分)3、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4、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5、烧开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6、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7、你怎样用过滤的方法使浑浊的水变清?8、①从前有冬天卖香油加热了卖(不是用秤,是用提子量),为什么?②瓶装酒不能装满,为什么?9、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10、什么叫热胀冷缩?11、什么叫做溶解现象?12、怎样保护水资源?13、保持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习题及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习题及答案解析

2.1迎接蚕宝的到来一、填空题1、蚕的生命周期是从()[填“卵”或“蚁蚕”]开始的。

2、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即将孵化的卵呈现()[填“紫黑色”或“白色”]。

3、小蚕从卵中孵化出来,要及时用()或()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二、判断题。

1、蚕卵近似椭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

()2、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时,能看到它的中心处是凸起的。

()3、蚕卵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它正在孵化。

()4、为了保持桑叶干净卫生,可以先喷洒杀虫剂,再喂给小蚕。

()5、所有的蚕卵都可以孵出小蚕。

()三、选择题。

1、在用盒子给蚕造“房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盖紧盒盖B. 在盒盖上扎些小孔C. 在盒子里喷洒杀虫剂2、空气干燥时,我们可以( )来增大蚕卵生活环境的湿度。

A.把蚕放进水里B.用风扇吹蚕卵C.在蚕卵附近喷些水3、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是( )的。

A. 灰色B.褐色或黑褐色 C、黄色4、刚出生的小蚕,长约( ),样子像蚂蚁,因此叫蚁蚕。

A. 2~3厘米B.5~6毫米 C、2~3毫米5、下列选项中,蚕最喜爱的食物是( )。

A. 白菜B.苹果 C、桑叶6、在养蚕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将桑叶煮熟后再喂给小蚕B.娕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再喂给小蚕C、当桑叶变干变硬后要及时更换四、连线题把嫩桑叶切碎有利于空气流通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有利于蚕宝宝进食用羽毛把蚕宝宝移到桑叶上保持“房间”清洁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防止蚕宝宝受伤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提供适宜的湿度五、实验分析1、下面是某校的学习小组对蚕的孵化的观察记录,依据观察记录回答问题。

(1)蚕卵大约经过()天能卵化出来。

A. 5B.10 C、20(2)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湿度大约是()℃(3)蚕卵孵化的过程中,卵壳的颜色()发生变化。

[填“不会”或“会”](4)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刚刚孵化的蚕。

A.放大镜B.玻璃片 C、肉眼六、探究应用小明和小华得天蚕卵后非常高兴。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习题及答案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热带草原一年中_____和_____分明的。

2、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常受_____影响。

3、______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4、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_______有着密切联系。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水瓶树因其树干酷似水瓶的得名。

()2、仙人柱为适应沙漠生活没长叶子。

()3、雪松耐旱抗低温,可以生活在高山地区。

()4、椰子树生长在海边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5、冬天,杨树的叶子全部落光。

()6、大叶黄杨叶子终年不落。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1、杨树在寒冷的冬天()A.叶子全落B.部分落叶C.不落叶2、水瓶树生长在()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3、树木落叶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温低B.降水减少C.风特大4、雪松的叶子为针形,是为了适应()A.高山寒冷的气候B.干旱的沙漠气候C.雨水充足的热带沿海气候5、下列不是常青树的是()A.大叶黄杨B.雪松C.杨树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叶黄杨的叶子比杨树叶子光滑B.大叶黄杨的叶子一年四季不落C.杨树落叶后第二年春天还会发芽四、连线题把下列植物和它适宜的生长环境连线五、实验探究题:填写表格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干季雨季2、季风3、高山4、生长环境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B3、C4、A5、C6、B四、连线题五、实验探究题:填写表格。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 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 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版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3分)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

2、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3、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4、空气占据(被压缩),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解析:空气占据空间,但空气容易被压缩或扩张,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5、帆船航行是借用(风)的力量前进的。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吹动风帆,为船提供动力。

6、水、石头有一定的质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质量),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解析:空气有质量,只是很轻,正常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

二、判断题。

(10分)1、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

(×)解析:空气和水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是无色无味。

2、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3、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里才有空气。

(×)4、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就会形成风。

(√)5、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6、水和空气的形状都不固定,也都容易被压缩。

(×)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7、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8、用手按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端,另一端会鼓起来,说明空气会流动。

(√)9、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手后塑料袋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

(√)10、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同样重。

(×)解析:相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很多。

三、选择题(20分)1、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C)A.一点都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可以推动一定程度2、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A)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解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力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液体都是透明的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解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作业设计答案(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作业设计答案(教科版)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如果称出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5颗绿豆的质量,那么请问20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等于几颗绿豆的质量(B)。

A.25颗B.50颗C.100颗D.150颗2.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C)。

A.回形针B.绿豆C.西瓜3.用常用的篮球打气筒打气,20筒空气大约等于(B)粒回形针的质量。

A.100B.10C.14.在测量空气质量实验过程中,子轩发现皮球很小,无法打进100筒空气,这时在现有的器材条件下,他应该(B)。

A.换用更大的皮球B.先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00筒空气的质量C.换一个大的打气筒5.若想给袋子充气,需要用到的工具是(A)。

A.打气筒B.天平C.酒精灯6.相同体积的下列物质中,最轻的是(C)。

A.绿豆B.水C.空气7.空气、石块、水三者的共同点是(A)。

A.都有质量B.都有固定形状C.都会流动8.天平向左侧下方倾斜,说明(A)。

A.左边比右边重B.右边比左边重C.两边一样重9.如果我们已知20筒空气的质量,那么(A)估算出100筒空气的质量。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把袋子装满空气并扎紧袋口,用手摸袋子可以感受到空气(10)。

A.很软B.容易泄漏C.很热二、填空题1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把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用(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12.空气有(质量),30筒空气的质量和(78)粒豆子的质量相当。

1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轻),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回形针和绿豆)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

14.我们可以用(天平)称量质量。

15.利用(天平),我们可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16.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泄漏)。

17.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18.用(打气筒)可以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外衣》测试题
一、填空
1、空气是一种(气体),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单位体积的重量就会(减轻)。

3、热气球是利用(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减轻)的原理制成的。

(中国)是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4、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产生的条件是(温度差)。

5、(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全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物质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6、大气层由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五层。

7、大气中的(臭氧)可以起到阻挡太阳紫外线的作用。

8、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含有(各种污染物)。

二、判断
1、水中没有空气。

(对)
2、空气没有重量。

(错)
3、生物体内和土壤中都含有空气。

(对)
4、孔明灯和热气球是应用相同的原理升空的。

(对)
5、家用散热片无论安装在什么位置,散热效果是一样的。

(错)
6、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产生的。

(对)
7、在封闭的条件下不能形成风。

(对)
8、臭氧层处于中间层。

(错)
三、解释现象
1、把一块干燥的土坷垃,放在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2、在点燃蜡烛的上方,撒下一些碎纸屑,会看到纸屑飞舞。

3、厨房中是抽油烟机一般安装在炉灶上方。

4、冬天一般刮北风,夏天一般要刮南风。

四、空气有重量吗?
根据上边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并填写好下面的项目:探究的问题:
我的假设猜想:
所用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