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力复习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单元-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非平衡力
运动状 态改变
运动状态不变
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
【跟踪训练】
(2012·滨州中考)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4.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同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②等大(大小相等);
③反向(方向相反);
④共线(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
上。
(4)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时,仍然保持静止;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定律的得出过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概括推理得出的。 (3)物理学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与“真空不能传声”的实
验相同)。
3.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不变的性质。 (2)应用: ①利用惯性:a.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b.停止蹬自行车,自行 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c.把锤柄在地上撞几下,使锤头套 紧。 ②防止惯性造成损失:a.小型客车驾驶员要系安全带; b.前后车要保持一定距离;c.禁止超载。
(3)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7.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木板表面
在同一斜面的同 一高度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大 小 更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 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结论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____,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___长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 。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F=G G
物体只受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非平衡力。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三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讲授新课
一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复习课课件苏科版-(1)

A.70N C.35N
B.10N D.20N
二、重力
1、重力的定义、产生原因、方向及应用
2、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g=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重力是一种力,它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作 用,只有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才能称为重力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 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前”或”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怎样? 写出两个合理场景.
A.右面高,左面低 B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C .左面高,右面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左
右
三、摩擦力
1、摩擦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用滑动代替滚动 减小压力
1.5N
①比较1、2次实验得出结论: ②比较1、3次实验得出结论:
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表面平整的长木板;D、几条毛巾;E、直 尺;F、弹簧测力计;G、几支圆铅笔。
⑵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你
用上面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进行研究。
例3.放在斜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八年级物理-课件-第八章力复习

1、如图所示,在一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 各表面粗糙不同的物块。现想探究物块的哪 个表面更粗糙,请你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 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和细线,设计一个实验来 验证你的猜想。
互动突破
滑动摩擦力
2.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说明:压力一定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A 时,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跟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人们通过大量实验 做 匀速直线压力的大小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进一步证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正 比。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 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 则F4: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 N0 。 2:1
F
F
甲
乙
F F
丙
丁
(拓展题)4、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 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 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 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 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先把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 直线拉动铁块,测出滑动摩擦力,再把铁 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 动木块,测出滑动摩擦力。 根据现象: 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得到结论: 滑动摩擦力较大的,则表明与桌面接触物体的表 面更粗糙。
G g m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图文课件

A.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解析】选D。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比较。匀速拉动长方体 木块的过程中,拉力与长方体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只与 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三种情况下摩擦 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故选D。
考点 2 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典例2】(2013·郴州中考)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
上,受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N。当水平推
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
20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还想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在实验1的基础上,利用实验1中器材再做
一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①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举出一个增大有益摩擦的例子:
。
【思路导引】(1)测摩擦力,利用二力平衡原理,物体要做匀速直
线运动。
(2)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对照得结论。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视了对“控制变量法”的考查。(1)为了使拉力的大小等于 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匀速拉动物体,这是采用了转换法。(2)1、3 组用了相同的木块,重力相同、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 同。(3)在探究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时,要注意控制“压 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根据 提供的器材可以用不同的放置方法到达要求。(4)可以从增大 压力和增加粗糙程度等方面来举例说明。
《力》复习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学习导读PPT

示,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
D 则此时( )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八、弹簧测力计
1.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
2.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A.力的作用点有关
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第4题图
三、力的描述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例5.如图所示,某人用50 N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
示意图。
F=50N
第5题图
四、力的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
物体A
受力物体
作用力 反作用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例2.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 改变物体的பைடு நூலகம்动状态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 改变物体的形状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八、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例13.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
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上方,没有调零他就用该测力
B 计来测量拉力大小,则测量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 与真实值相等 D. 无法判断
八、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例14.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
3.构造 吊环
指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专题ppt.

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 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② 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列举相关的事例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 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8.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 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他画的 “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 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 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 事。 人(__掷_1_)出__研去___究的__中石__牛头__顿总__基_会__于偏__的离__可掷__靠_出__事方;实向是落回地面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 草当图抛,出推物测体牛的顿速当度年足的够重大要时结,论物是体将离开
二、摩擦力 1.力的种类:
弹力
力
重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产生的位置:接触面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是_压__力__和__接__触__面__粗__糙__程__度_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第八章:力

第八章《力》(第1课时)一、【自主学习】l 、力的概念: 称为力。
2、力的物质性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但不一定要接触)。
3、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 (也有/没有)力的作用时,即力的作用是 ,所以这两个力也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相互作用力。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性质:大小 、方向 、作用在同一 ,但作用在 上。
4、力的表示符号:通常的力用 表示,重力用 表示,摩擦力用 表示。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作用效果:⑴力可以使物体了发生 ,包括 的改变和体积的改变。
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力的三要素:力的 、 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示意图:用一条 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其中线段的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 表示物体受力的作用点。
二、【课堂导学】【例1】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关系,陈闪闪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使一薄钢片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下列A 、B 、C 、D 各图所示的形变,并使2431F F F F >==,那么:①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图的实验;⑵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方向发生改变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 由快变慢由慢变快 图1导学提示例1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
而拓展变式在于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②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图的实验; ③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图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失重时,吃饭、喝水、穿衣等也变得 不那么简单了。失重环境不分上下,装满水 的杯子倒过来,杯子里的水不会倒出来,会 悬浮在空中。喝水时最好把水装在带有管子 的塑料袋中,喝时把管子含在口中,轻轻压 迫水袋,水就流入口中。食用的食品要有简 单的包装,一切散装的易掉屑的食物,都会 在舱内飘浮。粘稠状的食物可以装在类似牙 膏的软管子内,块状食物如面包球等,可在 食品表面涂上可食用的蛋白膜,做成一口大 小的小块,食用时方便也不掉屑,罐头食物 也可食用。
2.由2、3两次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积的大小是否有关 (活动4)探究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大小
注意:
若指针不指在“0”刻线处,应调“0”;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想一想: 我们是如何知道物体与物体间 发生了力的作用?
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球由运动到静止 球由静止到运动
竹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二、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 运动快慢
改变物体的 运动方向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 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是牛顿,符号为N。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活动)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器材: 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结论: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八章《力》复习
弹力
三种基本力
重力 摩擦力
力
力的基本知识
弹力
一、形变的种类: 1.弹性形变: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 就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
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 恢复吗 ?
实验方法:把微小的 形变转换并放大
使物体之间脱离接触 用滚动代替滑动
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摩擦力(N) 1 2 3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木板 木板与毛巾 4 6 6 0.8 1.2 2.5
1.由1、2两次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耕犁推土
推土机推土
施力物体:犁 施力物体:推土机 受力物体:土 受力物体:土 想一想: 上述事例中的力发生在直接接触 的两个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的物体 之间是否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 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3.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 推、拉、挤、压、吸引等作用。
4.实验室常用的测力工具:弹簧测 力计
想一想: 上述事例说明什么?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三、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重力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 受到的力 注意:
1.生活中常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简称为物重。 2.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 来测量。
想一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 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 物体质量的关系
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1)那些部位存在摩擦? (2)那些摩擦是有益的? (3)那些摩擦是有害的? (4)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车把
车胎
滚动轴承
请指出下列各事件中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 是减小摩擦?各用了什么方法? (1)在北方雪后的马路上撒灰渣 (2)自行车轴要装滚珠轴承 (3)自行车轴要注入润滑油 (4)骑自行车刹车时 (5)收录机的旋钮上刻有花纹 (6)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在手上涂 些镁粉,防止手从器械上滑落。 (7)在传送带传动中,要把皮带张紧
假如没有了摩擦
如果我们的世界突然之间没有了摩擦力,那副可笑 的样子将会令你忍俊不禁。
由于没有了摩擦,地面将会绝对光滑,人在地面上 寸步难行,一旦跌倒,就会象被翻过来的甲虫那样,任 你如何挣扎、也爬不起来。由于没有了摩擦,任何螺丝 都无法拧紧,奔驰中的汽车会突然散架,车轮向四周飞 出。这时候,所有的物体都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 地集结到底洼地带。 一切植物在微风吹拂之下,就会连根拔出,向四周 散开来;房屋上的砖块、木料和钢材会唏哩哗啦地散落 下来;江河湖海将象脱缰的野马咆哮翻腾;风一旦刮起 来,就会永不停息地刮下去,任何物体都会被它刮跑, 地球上是一片飞沙走石的世界。
一切岩石和沙粒都变得无限光滑,它们再不能 聚集在一起成立一座座巍峨挺立的高山。山崩地 裂随处可见,岩石夹着泥沙汇成一股股泥石流奔 泻而下。由于没有摩擦,各种运动起来的物质, 再也无法停下来,它们在地面上你碰我撞,东滚 西溜。地面就象一锅开了锅的粥,混乱不堪。
没有了摩擦,地球变成了一个滑稽可笑但又惨 不忍睹的世界! 摩擦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能量,科学家们想方设 法让它变得小些,以减小它无端地消耗我们本来 非常短缺的能量,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能没有它!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F
•
•
F
•
F
力 的
F
•
示 意 图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末端 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头旁边标出力的名称和力的大小 注意:若在同一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 则表示这个力的线段应越长。
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一个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
想一想:
1.同一物体受到不同的力产生的 作用效果是否相同? 2.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怎样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的因素?
(活动)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 想一想: 1.怎样使塑料尺向下弯曲? 2.要使塑料尺产生相同程度的弯曲, 力作用于哪点较省力? 3.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的程度大一些? 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活动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砝码、木板、木块、 毛巾、棉布等 注意:
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1: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 验
结论2: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设计实验: 所需器材: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 (1)增大压力 (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滑动为滚动 (4)利用加润滑油等方法,使两个 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g的物理意义:
g = 9.8 牛/千克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为9.8牛。(粗略计算时取10 N/kg)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想一想生活在南半球的阿根廷人 受到的重力又是指向什么方向呢?
讨论: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应用?
重垂线
水平仪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 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 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 确定。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 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画出以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小球
•
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
G
•
G
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等
从大坝流下的水为什么能发电?
举高的重锤为什么能将桩打入地下?
四、重力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
如果失去重力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如果失去重力,行动起来真正 是身轻如燕,掌上可舞。在舱内可 以自由地飞来飞去,也可以停留在空中。 但站稳脚跟变得不那么容易,国外有些航 天员穿着一种带磁性的鞋,工作地点的舱 壁上包上铁皮,这样站立就很稳了。失重 下的睡眠更为简便,用不着和地球上一样 要设置床铺,只需一个睡袋,挂在舱壁, 睡眠时人钻进去就行,站着睡,卧着睡都 一样舒服。
力的基本知识
一、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
发生力的作用时有几个物体存在? 想一想:
人对钢尺施了力
运动员对撑杆施了力
1. 产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 同时存在,其中一个为施力物体, 另一个则为受力物体。
2. 只有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人 施力物体:人 施力物体:人 受力物体:车 受力物体:绳 受力物体:球
所需器材: 1.弹簧测力计 2.钩码若干
设计实验表格:
次数 质量m 物重G 物重与质量比值g (kg) (N) (N/kg)
1 2 3 0.05 0.10 0.15 0.5 1.0 1.5 10 10 10
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G/m = g
二、重力的大小:
G = mg
G —重力(N)
3.靠墙壁静止的小球
G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体验手指压铅笔时的相互作用力
游泳时,为什么手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