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投影出示口算题:(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10×514×2100×7130×220×334×2200×4210×3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二)学习新课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想一想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板书:14×3=42.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做一做投影出示:16×2=26×3=25×2=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做一做投影出示:130×5=380×2=150×6=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投影出示)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2.填空练习:(投影出示)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3.找朋友游戏.15×318×212×514×435×2220×4240×325×4310×332×326×2160×612×416×514×3120×4160×5240×2260×2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45366056708807201009109652960489072429004805204.文字叙述题.投影片出示,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用.(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12×7=84(2)250的3倍是多少?250×3=750作业:看书第1页.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首先适量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用一位数乘的不进位的乘法口算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讲授新课例1时,抓住满十进一这一难点,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悟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能准确、迅速地口算的目的.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5页—46页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重点: 教给学生两位数乘一位,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 使学生学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与位数相乘,积相加的口算方法.关键: 把两位数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再乘一位数.教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出示题目进行口算练习,生自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二、探索新知。
(一) 创设情景1. 师:同学们,秋天是个郊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郊游么?出去郊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2.理解速度的含义 ,出示多媒体单元主题图师结合画面,介绍几种交通工具和新型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含义。
(二)合作交流1.教学例1 ,出示自学提纲(1)读书46页例1,说说例1中有哪两个题目(2)一题中的两个数量各表示什么(3)书中是怎样计算16×3的说出计算过程.2.分组按着目标合作学习3.检查自学效果,分组汇报,重点说计算过程.4.小组交流,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口算方法。
教师尽可能把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1>10×3=30<2>20×3=60 <3>16+16+16=486×3=184×3=1230+18=48 60-12=485.师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点评,重点说出每种算法为什么要这样算?说出理由。
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优化的口算方法。
6.练一练:18×4=25×2=7.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例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1)师:这个算式你会口算吗?把你的口算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小组交流)汇报方法:<1>100×3=300<2>200×3=600 <3> 16×3=4860×3=18040×3=120160×3=480300+180=480 600-120=480师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点评,重点说出每种算法为什么要这样算?说出理由。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口算乘法、除法教学设计

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补充
一、导入课题。
二、基本练习
l、口算练习。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三、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
计算:856÷72309÷32832÷4
2、估算练习。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40,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学生交流后口答。
学生独立计算后请三位学生演板,集体讲评。
学生独立计算。
教
学
反
思
3、笔算练习。
22×14 11×25 45×34 86×1391÷7 8÷6 609÷35 62÷4
1、让学生直接口答,并简要说说计算的思路。
2、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要求回答语句要完整。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让学生独立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
人教版数学四上《口算乘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学中“3的积”的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生理解“3的积”的变化规律,能够熟练计算相关题目。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3的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道涉及“3的积”的计算题,让学生看后讨论如何解答,并引入“3的积”的变化规律。
2. 学习目标讲解通过提出问题并引导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正文1.引导发现规律: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自行发现“3的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规律。
2.练习巩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巩固对“3的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4. 巩固与拓展1.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数字的积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解答相关问题。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当天学习内容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3的积”的变化规律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引导,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提升对规律的把握能力。
六、内容扩展除了“3的积”的变化规律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数字的积的规律,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数学规律的理解。
七、课堂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感受“3的积”的变化规律,更加深刻理解概念。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获得知识的提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教案

《口算乘法》敎學设计一、敎學内容人敎版四年级上册P45—46页例1和例2及“做一做”。
二、敎學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學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學生活动,使學生历经口算乘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學生探索新知,自主學习的能力;让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习,互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學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學习习惯;使學生感受到数學源于生活,培养學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敎材简析《口算乘法》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敎版四年级上册P45—46页例1和例2及“做一做”。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这些内容是义务敎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敎學目标,是每个學生都应该具备的口算技能的基本要求。
學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學习笔算乘法、笔算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敎材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敎學重点是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敎學难点是灵活掌握口算方法。
四、學情分析學生在學习这个内容之前已经學习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基于學生的这些已有知识经验,在本课中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要比较最优化。
要让學生在众多方法之中有一种是所有學生都必须掌握的,那就是學会把两位数分成两个数,用十位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口算方法;在口算“几百几十的书与一位相乘”时,应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0的简便算法。
五、敎學过程(一)、回顾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 (开火车形式回答)10×4= 5×11 = 300×2= 120×2=14×3= 40+16= 300+80= 23×3 =2.说说14×3和120×3口算过程。
(生汇报完后,师小结算法}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學习“口算乘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新授课)教案

四、课堂训练 学情反馈
从课堂反馈的效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掌握 得比较好,可以把它们分别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去乘一位数,利用乘法口诀 进行计算;但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有一部分学生也会利用把两位数分成整
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第二个因数相乘,但是忘记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今后练习中要让学生多口述口算过程。
突破点 1
论,先把你的想法向你小组的其他成员讲述一遍,等会请小组成员到讲台来
(概念、定理、 汇报口算过程。 定义如何生成)
2、师简要板书学生的口算方法。
3、想一想:200×3=
突破点 2
(重 、难 点 如 何 突 破)
自主探索: 1、12×3=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
口算,那么你能口算这道题吗?
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三 教材 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进行一次口算小热身活动,以开火车的形式利用乘法口诀完
成下面的任务。火车火车开起来,从哪开起来?
一、 明确目标
1
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 意识。
五、课堂小结 归纳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 3、4 题。
七思维导图 口算乘法
例 1:20×3=60 想:2 个十乘 3 是 6 个十,就是 60 例 2: 12×3=36 想:10×3=30 2×3=6 30+6=36
本节课我首先从生活的情境出发引出计算题,让学生体会计算的
一、出示情境图,1、让同学们观察并说出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生答)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口算乘法 2

口算乘法杨小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初步建立“速度”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绿叶口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教师:孩子们,现在世间万物已进入了秋季。
哪个细心的孩子愿意告诉老师秋天里,在上学路上你发现了些什么变化?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引出“大树的叶子落光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棵没有了叶子的树。
3.教师: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大树真可怜,孩子们愿意帮助大树找回绿叶吗?可是这是自然变化规律,我们怎么帮呢?别着急,老师这里有很多绿叶,只要孩子们能答对绿叶上的口算题,就能为大树添上一片绿叶。
4.学生口答绿叶卡片上的口算题,答对后将绿叶贴在画的大树上。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拥有一颗宝贵的爱心,同时达到激趣目的和为新知铺垫的目的。
)(二)激趣引入1.教师:感谢孩子们共同为大树穿上了漂亮的绿衣!当大树枝繁叶茂时,如果是烈日当空,我们就可以去树下做什么呢?2.学生大胆交流后,教师适时引出“农民伯伯驾着马车到树下乘凉”,并用课件演示。
(创设情境,自然过渡引入。
)3.教师:马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交流。
(三)探究新知1.教师:孩子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么这些交通工具各自己拉开速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本45页,并与你周围的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1(1)(1)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16千米/时。
(2)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1小时约行16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
人教版数学四上《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上《口算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材。
本篇教材主要介绍了乘法口诀和竖式乘法,为学生提供了简单、直观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教材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两位数乘法、三位数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
本节课主要教授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在乘法运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竖式乘法的操作不够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其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口诀的掌握和表内乘法的运用。
2.难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竖式乘法的操作规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口诀和竖式乘法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2.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小棒、图形等,用于直观展示乘法过程。
3.练习题:准备一些表内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
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图片、题卡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练一练:184=243=252=146=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
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
1305=2380=1506=713=460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学生看图片汇报
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
163=小组讨论口算方法,汇报
方法1:想103=60,36=18 ,30+18=48,所以163=48方法二:163--------48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口算方法: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1030+630=4801603想1003=300,360=180 ,300+180=408,所以1603=480因为163=48,所以1603=480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学生独立口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独立完成,反馈结果独立完成后汇报
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