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知识清单1

知识清单1

知识清单要点1 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在3500个常用字中,形声字有2523个,其中常用字1673个,次常用字850个。

形声字占到了总字数的72%。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字音与其声旁的读音不完全相同,因此,依据声旁推断形声字的读音,极易造成误读。

常见形声字及其读音针砭(bian)贬谪(bian)彬彬有礼(bin)水杉(shan)摒除(bing)屏除(bing)谄媚(chan)陷阱(xian)徜徉(chang)倘若(tang)驰骋(cheng)招聘(pin)辍学(chuo)点缀(zhui)堕落(duo)坠落(zhui)讣告(fu)扑朔(shuo)盘桓(huan)断壁残垣(yuan)盲人(mang)缉拿(ji)编辑(ji)即使(ji)既然(ji)犄角(ji)掎角之势(ji)戛然而止(jia)狷急(juan)捐躯(juan)竣工(jun)逡巡(qun)羞赧(nan)赦免(she)缫丝(sao)晌午(shang)妊娠(shen)莘莘学子(shen)狩猎(shou)吮吸(shun)塑造(su)懦弱(nuo)蠕动(ru)窍门(qiao)侠义(xia)祛寒(qu)胆怯(qie)鬼鬼祟祟(sui)崇高(chong)蜷曲(quan)缱绻(quan)奇葩(pa)抨击(peng)纰漏(pi)毗邻(pi)倾圮(pi)饿殍遍野(piao)嫔妃(pin)白发皤然(po)罪愆(qian)悭吝(qian)锲而不舍(qie)黥字(qing)众擎易举(qing)杞人忧天(qi)黢黑(qu)阒无一人(qu)面面相觑(qu)商榷(que)沁人心脾(qin)色厉内荏(ren)熟稔(ren)暴殄天物(tian)不分畛域(zhen)木柝(tuo)天寒地坼(che)膝盖(xi)漆黑(qi)狡黠(xia)诘问(jie)揠苗助长(ya)偃旗息鼓(yan)赝品(yan)服膺(ying)泱泱大国(yang)肄业(yi)恣肆(si)喑哑(yin)负隅顽抗(yu)偶然(ou)谮言(zen)瞻仰(zhan)赡养(shan)饮鸩止渴(zhen)摭拾(zhi)遮掩(zhe)恃才傲物(shi)自出机杼(zhu)抒情(shu)濯足(zhuo)编纂(zuan)莎草(suo)水獭(ta)鞭挞(ta)坍塌(tan)丝绦(tao)孝悌(ti)腼腆(miantian)轻佻(tiao)悲恸(tong)逶迤(weiyi)蓊郁(weng)狎昵(xia)弓弦(xian)垂涎三尺(xian)霰弹(xian)自诩(xu)酗酒(xu)徇私(xun)梦魇(yan)笑靥(ye)吊唁(yan)友谊(yi)囿于成见(you)迂腐(yu)囹圄(yu)令人咋舌(ze)惊蛰(zhe)箴言(zhen)缜密(zhen)诤友(zheng) 牝鸡(pin)睚眦必报(zi)酬酢(zuo)症结(zheng) 嗤笑(chi)嫡亲(di)掂量(dian)惦念(dian)扼要(e)气氛(fen)敷衍(fu)腹诽(fei)针灸(jiu)傀儡(lei)邂逅(xiehou)不辨菽麦(shu)诬陷(wu)芜杂(wu)揶揄(yeyu)逾越(yu)贮藏(zhu)弹劾(he)滂沱(pangtuo)要点2 形近字形近字只是字形结构相近,而读音未必相同,因此极易造成误读。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1)欧洲西部一. 位置和范围: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北极圈穿过北部。

二、地形地势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主要地形区包括: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山地包括:阿尔比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2、地势: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三、气候: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暖湿润。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还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四、河流:受气候影响,欧洲西部河流流量稳定,水量充沛。

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五.欧洲西部的区域特征: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如:英国、法国、德国。

需要记忆各国首都。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波兰--华沙瑞士--伯尔尼瑞典--斯德哥尔摩意大利--罗马德国--柏林希腊--雅典挪威--奥斯陆荷兰--阿姆斯特丹爱尔兰--都柏林葡萄牙--里斯本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哥本哈根西班牙--马德里六.传统的畜牧业:⑴、地形特点: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和山脉的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使得全年有较湿润的气候。

草场分布与地形的关系:英法两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草原生长,因而草场面积广大。

七.繁荣的旅游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阿尔卑斯滑雪--瑞士;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地中海的阳光沙滩--意大利;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风车、郁金香、木鞋为其三大特色)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高中知识清单

高中知识清单

高中知识清单
1. 数学:代数、几何、微积分、数论、概率、统计学等。

2. 物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等。

3.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平衡、酸碱度等。

4. 生物:细胞、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人体解剖学等。

5. 历史:古代史、现代史、世界史、中国史、政治制度等。

6. 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球环境、地球资源等。

7. 政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国际关系、公民权利等。

8. 经济: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政策等。

9. 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

10. 艺术: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舞蹈、建筑等。

- 1 -。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零章知识清单1.测量是将待测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温度是指物体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在条件下的温度规定为零度,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正常人的体温是。

3.质量是物体所含,质量不随物质的` ` ` 而改变。

4.时刻表示,时间间隔表示。

5.是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6 叫误差。

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和,误差只能`不能。

减少误差的常用方法是。

7.是科学的核心,我们的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们的结果。

8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2),(3),(4),(5)。

9长度的测量工具是,体积的测量工具是,质量的测量工具是,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10.长度的主单位是,符号;质量的主单位是,符号;时间的主单位是,符号;温度的常用单位是,符号。

11.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1米= 千米。

12.零下十摄氏度写作。

13.1千克= 克= 毫克,1千克= 吨。

14.1小时= 分= 秒;1日= 小时。

15.` ` 是科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16.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17信息传播的形式:` ` ` 等。

18。

长度的符号是,质量的符号是,时间的符号是,温度的符号是。

19选择测量工具时首先要观察和,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决定的。

20测长度时刻度尺的对齐被测物的始端,读数时视线应与,记录时:读数= + + 。

21使用量筒时应放在上,读数时,视线。

22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要与被测物体,不能,也不能,待液柱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体温计使用前应。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

23.使用天平应注意:(1)将天平放在上,游码移到,(2)调节横梁上的,使横梁平衡,(3)物体放在盘,用取砝码放在盘,(4)移动使横梁平衡,(5)物体的质量等于和。

24.有腐蚀性和吸湿性的药品,要放在中称量。

25.叫动能,叫势能,势能分和两种,和统称。

26植物光合作用将能转化为能,充电电池充电时将转化为能,工作时能转化为能。

知识清单大盘点

知识清单大盘点

知识清单大盘点
1. 历史事件:列出重要的历史事件、日期、地点和相关人物。

2. 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3. 科学知识: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各个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发现。

4. 文学作品:列举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主题和文学流派。

5. 艺术与文化:包括艺术形式、艺术家、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的知识。

6. 科技发展:追踪重要的科技发明、创新和趋势。

7.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8. 健康与医学:涵盖常见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9. 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系统、动物、植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

10. 语言学习:列出不同语言的基本语法、词汇、发音规则等。

这些主题只是一些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一步扩展和细化每个清单。

知识清单的目的是帮助你系统地组织和回顾重要的信息,加深对各个领域的理解。

物理知识清单

物理知识清单

物理知识清单以下是一份基本的物理知识清单: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学:描述物体受力情况,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弹力等概念。

3. 动力学:描述物体运动的原因,包括动量、冲量、动能、功等概念。

4. 热学:研究热量传递与热平衡的规律,包括温度、热传导、热容、热膨胀等概念。

5. 电学:研究电荷与电场的相互作用,包括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等概念。

6. 磁学:研究磁场与磁力的相互作用,包括磁感应强度、磁场线及磁力等概念。

7.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与反射,包括光速、光的折射、光的波粒二象性等概念。

8. 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与扩散,包括声波、共鸣、声源等概念。

9. 核物理:研究原子核及其反应,包括放射性衰变、核裂变和核聚变等概念。

10. 相对论:描述高速物体运动的理论,包括相对论速度变换、质能关系等概念。

这只是一个初步介绍物理知识的清单,物理领域非常广泛,还有深度较高的分支领域,如量子力学、宇宙学等。

11. 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算符、测量等概念。

12. 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粒子的统计性质,包括热力学、统计分布、熵等概念。

13. 天体物理学: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和性质,包括恒星演化、星系结构、黑洞等概念。

14. 场论:研究场的描述和相互作用,包括电磁场、引力场、量子场论等概念。

15. 分子物理学:研究分子结构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分子光谱等概念。

16. 物态学:研究物质的不同状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等概念。

17. 超导和超流动:研究在低温下电阻和粘性为零的物质行为,包括超导体和超流体的性质等概念。

18. 相变和相图:研究物质相变现象和相图,包括固态相变、液态相变等概念。

19. 相干性和干涉:研究波的相位关系和干涉现象,包括光的干涉、电子波的干涉等概念。

20. 粒子物理学:研究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标准模型、强弱电力和宇宙奇事件等概念。

知识清单大盘点 -回复

知识清单大盘点 -回复

知识清单大盘点-回复什么是知识清单?知识清单是一种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式。

它将相关主题的核心知识点、关键概念和重要信息整理到一个清单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主题。

知识清单通常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可以是文字、图表、表格等形式。

为什么要使用知识清单?知识清单有以下几个优点:1. 简洁明了:知识清单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化繁为简,简明扼要地呈现给读者,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消化。

2. 系统性:通过整理和归纳,知识清单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主题。

3. 提高效率:知识清单将主题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信息提炼出来,读者可以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4. 方便复习:知识清单可以用于复习和回顾,读者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清单来复习知识,巩固记忆。

如何制作一个有效的知识清单?制作一个有效的知识清单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确定主题:首先要确定要整理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学科、技能或领域,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问题或挑战。

2. 收集信息:收集该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论文、文章、观看视频、听取讲座等途径获取。

3. 梳理思路:根据收集的信息,将其进行分类和梳理,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联系,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知识结构。

4. 提炼关键信息:从梳理的信息中提炼出主题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信息,只保留最关键、最有价值的内容。

5. 编制清单:将提炼出的核心知识点和重要信息按照逻辑顺序编制成清单,可以使用编号、标题、子标题等方式进行组织。

6. 优化排版:对知识清单进行排版和装饰,使其更美观、易读,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形状、图表等方式增强可视化效果。

7. 校对修订:对制作完成的知识清单进行校对和修订,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易懂。

8. 分享应用:将知识清单分享给他人,可以通过印刷版、网络发布、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和应用。

知识清单的使用场景有哪些?知识清单可应用于以下场景:1. 学习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制作知识清单有助于消化和总结所学内容,方便以后的复习和回顾。

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清单1-8单元知识汇总

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清单1-8单元知识汇总

一、第一单元:拼音与词语1. 学习拼音的发音规则2. 认读生字词3. 词语的组合与构词法二、第二单元:形容词1. 形容词的基本含义与用法2. 学习常见的形容词词语3.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三、第三单元:动词1. 动词的基本含义与用法2. 学习常见的动词词语3.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四、第四单元:名词1. 名词的基本含义与用法2. 学习常见的名词词语3.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区别五、第五单元:句子1. 学习句子的基本组成成分2.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构成3. 练习句子的书写和造句能力六、第六单元:修辞1. 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3.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字的表达和创作七、第七单元:阅读1. 学习阅读文章的基本技巧2. 领会文章的大意和细节3. 通过阅读培养语感和语感八、第八单元:作文1. 学习作文的基本结构2. 练习描述事物和人物的能力3. 培养写作的表达与心情调节能力以上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汇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取得更好的成绩。

愿大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勇敢表达,自信写作。

在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

每一个知识点都承载着语文学习的基础,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和理解。

下面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并扩展这些知识点的内容。

九、第九单元:诗歌1. 学习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 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义3. 欣赏、朗诵并背诵一些经典诗歌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悠扬的诗歌声音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欣赏、朗诵和背诵诗歌来培养语感和鉴赏能力。

十、第十单元:寓言1. 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几则著名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3. 运用想象力编写自己的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寓意符号为主要人物,通过人化的手法表达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的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清单
1.功
(1)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计算公式:W =Fs ,功的单位:焦耳,符号是J.
2.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计算公式:P =W t
,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 3.动能和势能
(1)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处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有距离无力
用脚踢开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这一过程人对足球不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球,重力对球不做功 2.动能和势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区别 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
有的能
物体由于高度位置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
质量、速度 质量、高度 材料、形变程度 联系
动能和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设计:
①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2)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3)交流讨论:
①使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保证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②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看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
功和功率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在2 s内把1 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在空中停留了3 s,运动员对杠铃做了3__000J的功,做功功率是1__500W
动能如图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质量一定,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机械能转化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
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D.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例1】质量为1.2 t的某型号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其功率为6×104 W,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g取10 N/kg)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2.4×103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1.8×107J.
【解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牵引力F=f=0.2G=0.2mg=0.2×1.2×103 kg×10 N/kg=2.4×103 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W=Pt=6×104 W×5×60 s=
1.8×107 J.
【例2】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W2,P1<P2.(填“>”“=”或“<”)
【解析】由题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由于小
可知,物体在AB段重球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根据t=s v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根据公式P=W
t
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例3】(黄石中考)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
【解析】被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用力推车而车未动,虽然有力,但沿
力的方向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人造地球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
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故只知道速度,不能确定动能的大小.
【例4】(大庆中考)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铅球和铁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则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面,ρ铅>ρ铁).现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此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解析】(1)一个铅球和一个铁球的体积相同,其密度关系为ρ铅>ρ铁,由m=ρV可知两球的质量关系为m铅>m铁.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相对地面,其高度h相等,铅球的重力势能大;
(2)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铅球上升过程中,质量
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铅球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因此
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例5】(镇江中考)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大
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解析】小球因为有动能撞击木块,动能越大,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判断小球
动能大小的依据是木块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增大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