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导游词(沿途+讲解)
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

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1山门: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相国寺的山门了。
钟楼: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
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__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鼓楼:和钟楼相对的就是鼓楼,里面有一面大鼓,现在不对外开放。
只有相国寺举行重大的活动时,由相国寺的主持亲自敲鼓。
天王殿: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相国寺内第一重大殿。
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
那为什么要把弥勒佛供奉在第一重大殿呢?有一副对联是这么说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对联给我们讲得是一种人生智慧,要心胸宽广,万事看开,知足常乐。
弥勒佛又叫布袋和尚,他是释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被称为未来佛。
另外到寺院参观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当客人看到这一乐哈哈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亲切之感。
所以就供奉在第一重大殿了。
东西两旁塑的是“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伞、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因此,名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2从天王殿出来,大家眼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相国寺的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
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的白石栏杆上的镂刻狮子,刻工精巧。
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
大相国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大相国寺导游词最新范文大相国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相国寺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相国寺导游词1大相国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故邸。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西元555年),当时名为“相国寺”,后改信陵君庙,又改建“相国寺”,也在该庙后殿奉祀信陵君神位。
唐延和元年(720_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以相王的身份重登大宝,赐名该寺为“大相国寺”。
至北宋时期,大相国寺的地位和规模达到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僧众数千人,不但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也是全国各地商人在京城开封的商品集散中心。
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
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_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
该寺历史悠久,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与白马寺、少林寺、风穴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
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_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开封大相国寺(14)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
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字“片假名”。
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
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弟子前来巡拜。
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
大相国寺导游词

大相国寺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开封与大家相遇,我谨代表中州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我和张师傅将竭诚为大家服务,确保大家玩得开心,游得顺意,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满意和支持。
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
~~~~~现在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从郑州出发,走郑开大道前往开封,路上行程大约需要1小时。
9点左右进入大相国寺景区游览,12点集合上车到第一楼品尝开封特色菜。
下午游览开封铁塔,大约五点返回郑州。
~~~~~我们今天前往的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古人曾用“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来形容开封。
特别是在北宋统治的168年,开封的繁荣兴旺达到鼎盛。
这里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富甲天下,不仅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
《东京梦华录》一书曾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卷描绘的就是八百多年前东京都城汴河沿岸店铺林立、酒肆茶楼、商贩叫卖、车来人往的一片繁荣景象。
~~~~~说到开封,就又不得不提到被我们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了,众所周知“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每次黄河发大水,开封总是成为河南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所以黄河被开封人称为“害河”。
另外,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每年从中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多达16亿吨,而这些黄沙到了中下游就开始逐渐的沉积,直接导致河床逐年抬高,与周边的城市形成落差,所以,人们称开封段的黄河为“地上悬河”。
我们平时所引以为豪的大宋东京城早已被黄河的泥沙淹没到脚下大概9米的地方,除此以外呢,现在开封地表下大约4米的地方还有一座明朝时期的开封城,现今的开封是在清朝遗址上重建的,所以,人们还称开封的地层为“城摞城”。
关于河南大相国寺的导游词5篇

关于河南大相国寺的导游词5篇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1] ,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
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
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河南大相国寺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河南大相国寺的导游词5篇(一)山门: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相国寺的山门了。
钟楼: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
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xx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 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鼓楼:和钟楼相对的就是鼓楼,里面有一面大鼓,现在不对外开放。
只有相国寺举行重大的活动时,由相国寺的主持亲自敲鼓。
天王殿: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相国寺内第一重大殿。
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
那为什么要把弥勒佛供奉在第一重大殿呢?有一副对联是这么说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对联给我们讲得是一种人生智慧,要心胸宽广,万事看开,知足常乐。
弥勒佛又叫布袋和尚,他是释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被称为未来佛。
另外到寺院参观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当客人看到这一乐哈哈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亲切之感。
所以就供奉在第一重大殿了。
东西两旁塑的是“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
相国寺导游词

相国寺导游词各位贵宾大家好,咱们现在要参观的景点是开封的大相国寺。
说到寺院呀,各位就会感觉到河南寺院别多,到郑州有少林寺,洛阳有白马寺,而到开封又有大相国寺,所以就有人说,到河南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其实不然,虽然他们都是寺庙,都能了解佛教的尝试。
但是每个寺庙都有他不同的特点,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的,历来被佛教界尊为禅宗祖庭,少林寺出名的原因是少林武术,“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这种说法。
而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由官方正式创办的第一座佛教寺院,被佛教界称之为“释源”。
开封的大相国寺是北宋时期最大的寺院,当时国家很多重大的事情都在相国寺举行,所以又被称为皇家寺院。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都在深山老林当中,而大相国寺与其他寺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位于闹市中心开封最繁华的地段,民间常说“小寺藏深山,大寺在闹市”凡是在闹市中心的寺院都是大寺院。
确实,北宋时的大相国寺占地面积540多亩地,养有僧人两千多人,而咱现在看到的相国寺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占地面积还不到北宋时期的十八分之一,只有六十亩。
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初名为建国寺。
到了唐代,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曾在开封做过相王,他为了纪念自己从相王的地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把建国寺更名为大相国寺了,这就是大相国寺的由来。
大家看山门上“大相国寺”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大。
这四个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大”代表平民老百姓,“相”代表的是相王,“国”代表是国王,”寺“代表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他的意思就是说来百姓没有相王大,相王没有国王大,国王没有佛祖大,从这可以看出佛祖在人们的心中是何能的重要了。
我们进入山门殿,咱们看这两尊塑像,他们是佛教两个保护神,称为哼哈二将。
据说哼将能哼出一道白雾,哈将能哈出一道毒气,魔力极大,功高无比,所以武僧们在练武的时候都喊哼哈二字,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功高无比,向他们二位一样厉害。
大家看他的口型就知道哪位是哼将,哪位是哈将了。
文化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导游词

文化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导游词提起寺庙,我们先想到的地方是山,是林,是幽静的地方,正所谓:“深山藏古寺”,可是我们现在到达的大相国寺,却是在闹市之心,周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真正的高僧是不会受外界干扰的,正如相国寺世代相传的法语“修行何须山水间”。
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汉传佛教十大寺院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原来是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到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修建,名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
唐朝时期,这是州司马郑景的宅院。
武则天时期,僧人慧云来到这,自称夜里见到城中有灵气,天亮后又在郑景宅内池看见殿台楼阁和弥勒佛居兜率天的影像,于是他决定募集捐款建寺。
实际上是他铸造了一尊6米大弥勒佛像,本来计划放在感业寺供奉,但是其他和尚不同意,所以他才想了这个招数,不过,在破土动工过程中,恰巧挖出北齐建国寺的旧碑,于是把寺院改名建国寺。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称梦见了弥勒佛,实际上是为了纪念他从相王的地位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便下令将建国寺改为相国寺,并亲笔写下了“大相国寺”的匾额。
唐宋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在北宋时期,占地540多亩,64个禅院,寺内建筑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壮丽绝伦,古人称其“大相国寺天下雄”。
北宋帝王巡行进香多来此,过生日时文武百官也要到寺内设置道场祝寿,平时一些重大节日的祈福活动在此,进士题名也在此,大相国寺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
只是北宋后天灾人祸不断,寺院早已不是往日模样,虽然历代也有修葺,但是今天所见的相国寺,还是和唐宋时期不可同语。
但是相国寺的地位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还是非常重要的。
进入寺庙前,大家先抬头看“大相国寺”这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大,这是故意的这么写的,每个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大—代表平民百姓,相—代表的官员,国—代表的国王,寺—代表的佛祖,也就是说:平民百姓没有官员大,官员没有国王大,国王没有佛祖大,由此可见佛主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和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了。
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讲解

开封大相国寺寺导游词讲解开封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门外的法门寺大街上,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刹之一。
这座寺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古刹之一,有着光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游客和信徒的热爱和尊重。
从唐代至今,大相国寺经历了无数次的扩建和修缮,因此在建筑风格、雕刻古物方面呈现出多种风格。
一座座雕工精美的塔和殿宇,一个个装点华丽的雕刻和浮雕,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准。
在大相国寺的南北两侧,矗立着两座高大挺拔的钟楼和鼓楼,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艺。
大相国寺的主殿,名为大殿,庄严肃穆,如今更是成为众多信徒和游客祈福参拜的圣地。
大殿内部宏伟壮观,气宇恢弘,举世闻名的木质佛像珍藏其中,无数信徒带着虔诚的心情前来参拜,祈求家庭幸福、家店旺盛和平祥和。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山西三绝(悬空寺、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洛阳八卦(白马寺,龙门石窟,上阳台,钱塘寺、开封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并不是一座单纯的宗教建筑,它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国宝级的古建筑群,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每一处建筑和雕刻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价值。
沿着法门寺大街向北,就能看到龙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学殿堂之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宝石,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见证。
龙亭前未辟地,便是元丰七年(1084年)大文豪苏轼留歷史名句“晈晈古木寒山子,紛紛暗雪江城頭。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品味历史的厚重感,还能欣赏到优美的诗词曲赋、绘画艺术,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大相国寺曾经是杨家将的祭祀场,是峨嵋门派中唯一的大庙,历经数百年修缮和开发,如今成为河南省内一处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开封大相国寺是中原文化建筑的珍品,这里不仅是信仰之地,更是文化的殿堂。
对于怀着敬仰和好奇心态的游客,到大相国寺一游也是一种旅游文化的体验和享受,值得每一个旅游爱好者前来一游。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坐落在开封市中心,占地面积广阔,气势恢宏。
一进入寺内,你会被
宏伟的山门所吸引。
山门上方的巨大木雕佛像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沿着宽阔的石板路,我们来到寺庙的核心区域——大雄宝殿。
这座宝殿是大相
国寺最重要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之一。
宝殿内供奉着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金光闪闪,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宗教的神圣。
除了大雄宝殿,大相国寺还有其他许多精美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
其中包括藏
经楼、钟楼、鼓楼等。
这些建筑都是以古代建筑技艺精湛的木构建筑为主,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大相国寺,你还可以聆听佛教音乐演奏,参与佛教法会,感受宗教的力量和
内心的宁静。
这里也是学习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
希望大家在大相国寺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熏陶,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相国寺
沿途讲解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假日旅行社对大家来到七朝古都——开封游览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邱,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师李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相信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开封之旅为更加安全放心,大家可以在车上尽情欣赏沿途风景。
能够为大家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旅途中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或问题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的解决,我的电话号码是:1234567654321,请大家记一下,如果有哪位朋友因风景迷人而流连忘返,一定要与我们取得联系。
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离开了开封火车站,今天为大家安排的行程内容是上午游览大相国寺,中午在第一楼就餐,下午参观铁塔风貌。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封: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
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当时,东京城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
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
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大家可以在车外看到开封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这都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
朋友们,马上就要到达相国寺了,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相国寺吧,说到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它位于开封中心闹市区,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誉。
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就建在我国古代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无忌的宅院旧址之上,初名“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自此相国寺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唐宋两代是大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面积广阔,寺内建筑巍峨,雕梁画柱,僧众达万余人,逢皇帝祝寿祈祷、巡亲及进士题名等,躲在这里举行,故又称皇家寺院。
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
朋友们,我们已经到达了停车场,下车前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牌号——豫A12345,为一辆蓝色大巴车。
现在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聆听禅乐,感悟佛理吧!
景区讲解词: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开封大相国寺。
进入寺门,首先我
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个大字。
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佛。
它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也称之为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
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欢迎佛”了。
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身后是一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名字叫韦驮。
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磐之后,邪魔鬼怪将佛祖遗骨盗走,韦驮急追猛赶,终于将其夺回,因紫韦驮的塑像都在寺院中供奉,尊之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之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及白石栏杆上的镂刻狮子,刻工精巧。
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
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
殿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
游廊四周塑有“释迦牟尼讲经会”的大型佛雕,众佛,菩,四大天王,罗汉。
高低胖瘦,姿态各异,告型生动。
八角亭中站立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这立像是乾隆年间由一名民间无名艺人用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三变相之一。
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相国寺“镇寺之宝”。
最后一座高大二层建筑划藏经楼,是相国寺保存历代佛经的地方。
建筑高大,垂脊挑角,脊上饰有琉璃狮子,角下吊挂风铃,微风拂之,叮咚作响,令人心旷神怡。
楼中景致豪华,佛龛中端放一尊盈盈含笑的释迦牟屁白玉佛,是海外华侨所赠,雕刻精美,材料珍贵,堪称一品。
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
堂内安放的铜像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像,空海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5年,在世六十一年,他三十一岁那年入唐求法,其间曾到相国寺拜方丈为师,学习佛法。
为纪念历史上的这段中日交流佳话,一九九二年日相友人捐资铸此铜像,并于寺中修建大师堂供奉空海大师。
现如今空海大师像与大师堂已然成为中日友好的一个标志。
我们的相国寺的讲解到此就要结束了,东西厢房有中原佛教文化展和书画院,如有兴趣可自由参观,30分钟后到大门口集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