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与环境的界面及室内环境设计
人机工程学-第九章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优秀的界面设计不仅符合人体工效学原 理,还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提升用户 对产品或环境的整体满意度和忠诚度。
保障人的健康与安全
合理的界面设计能够减少人的疲劳和 不适,降低工伤事故的风险,保障人 的健康与安全。
02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的感知与认知特性
1 2 3
感知特性
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 来感知环境。不同的感官对环境因素的敏感度和 感知范围有所不同。
02
03
符合人体工学
优化界面操作流程,减少操作步 骤和复杂度,提高用户操作的便 捷性。
考虑人体工学因素,如按键大小、 间距等,确保用户在操作过程中 感到舒适。
嗅觉和味觉设计
气味设计
在特定场合下,如餐厅、酒店等, 可以通过合理的气味设计营造出 愉悦的氛围。
味觉体验
在食品、饮料等相关产品设计中, 注重味觉体验的提升,以满足用 户的口感需求。
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
跨学科合作
人机工程学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与多个学科进行合作和交流。未来的人机工程学 发展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更加综合、创新的设计思路。
创新驱动
创新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用户需求。未来 的人机工程学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鼓励设计师和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推动人机工 程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化学环境因素
包括空气中的污染物பைடு நூலகம்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引发呼吸道疾病、 过敏反应等。
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如引发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人的工作表现和社交行为。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构成要素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构成要素总结得出各种室内环境设计风格的主要构成要素为:环境装饰的材料设计、整体空间的色彩设计、空间内的陈设设计。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构成要素室内环境空间是人们生产、生活、休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场所。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指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性工程系统,包括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
它融合了建筑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声光学和美学等领域。
有部分学者认为,室内环境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深化和再创造,在设计时考虑的是空间的布局,功能的完善,各界面的处理和围护,家具、织物、装饰品、植物等的陈设以及灯光照明的运用。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室内环境设计与建筑設计是不同的,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而且,它对比建筑设计要复杂得多。
室内环境设计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需要研究不同团体、不同个性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和市场营销学都有一定的关系。
一、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潮流风格1.传统风格传统风格是指在室内环境的材料设计、色调设计及陈设设计等方面,吸收传统装饰的“形”、“神”特征,运用传统美学法则,用现代材料与结构塑造出规整、端庄、典雅、有高贵感的室内造型的一种设计潮流。
它是身处后工业化时代的现代人的一种对传统的怀旧情结,如中国传统风格、西方传统风格和日本传统风格等。
传统风格按地域细分主要有六类:(1)欧式古典主义风格欧式古典主义风格分为传统古典风格、新古典风格和现代古典风格三种。
传统古典风格主要以英式和法式古典风格为主,空间的装饰元素主要来自宗教传统,拱门、罗马柱、线板等均体现高贵、豪华、优雅的气质。
而且大量使用兽脚、花叶、贝壳纹、几何图纹等装饰图案。
高级装饰材料的使用,精细复杂的装饰以及手工制作的讲究质感的经典家具的使用,都是传统古典主义风格的显著特色。
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古典主义风格发展改良而来的。
新古典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新古典风格保留古典主义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却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室内设计的内容与分类

现代室内设计涉及的面很广,但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1、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包括平面布置,首先需要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充分理解,对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动向以及结构体系等有深入的了解,在室内设计时对室内空间和平面布置予以完善、调整或再创造。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建筑功能发展或变换,也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或重新组织,这在当前对各类建筑的更新改建任务中是最为常见的。室内空间组织和平面布置,也必然包括对室内空间各界面围合方式的设计。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是确定室内环境基本形体和线形的设计内容,设计时以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为依据,考虑相关的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的身心感受。
2、室内光照、色彩设计和材质选用
“正是由于有了光,才使人眼能够分清不同的建筑形体和细部”,光照是人们对外界视觉感受的前提。
室内光照是指室内环境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光照除了能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的采光,照明要求外,光照和光影效果还能有效地起到烘托室内环境气氛的作用。
材料质地的选用,是室内设计中直接关系到实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巧于用材是室内设计中的一大学问。饰面材料的选用,同时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们身心感受这两方面的要求,例如坚硬、平整的花岗石地面,平滑、精巧的镜面饰面,轻柔、细软的室内纺织品,以及自然、亲切的本质面材等等。室内设计毕竟不能停留于一幅彩稿,设计中的形、色,最终必须和所选“载体”-材质,这一物质构成相统一,在光照下,室内的形、色、质融为一体,赋予人们以综合的视觉心理感受。
室内环境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随着社会生活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还会有许多新的内容,对于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虽然不可能对所有涉及的内容全部掌握,但是根据不同功能的室内设计,也应尽可能熟悉相应有关的基本内容,了解与该室内设计项目关系密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使设计时能主动和自觉地考虑诸项因素,也能与有关工种专业人员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有效地提高室内环境设计的内在质量。
以人为本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以人为本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作者:王沫苏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4期现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使室内装饰设计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因素而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装饰设计基于使用者的愿景和未来的室内设计师一种思维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的观念和方法。
立足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处理好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
室内环境氛围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程度。
完整的体现居住者对环境品质、典雅生活的追求,使设计的思路不断延伸。
这也是21世纪赋予室内装饰环境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是多学科理念的集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在室内环境设计是以改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类对生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主要内容的设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改造环境、满足人类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至关重要。
衍生为一门专业性较强而且实用的边缘科学,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中起着主导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新工艺、新材料,社会新发展对室内环境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1. 回归自然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环境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向往自然。
在城市的喧嚣中营造安静清新的自然环境的渴求,已成为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尽管地域不同存在差异,使用天然材料、环保材料,设计回归自然、凸显绿色环保,巧呈人意、顺应自然已成为主流意识。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回归大自然上下功夫。
运用三维空间等各种设计手法使室内环境设计更加人性化、自然化,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境界。
2. 和谐是美的内在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类对美的意识追求不断加强对于室内各种物体陈设和谐之美与整体之美,强调空间形体、色彩及虚实的关系,强调功能的组合。
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点来表述,和谐就是美。
把握意境的创造及周围关系的协调,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设计出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3. 简约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的设计上采用一切可以应用的科技手段,设计中采用声光色形相匹配的效果。
环境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室内设计行业变得炙手可热。
室内设计在营造生活环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取得优美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YJBYS店铺给你带来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欢迎阅读!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广义上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空间设计。
狭义上就是指室内设计。
室外空间设计称为: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相互渗透,通常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正如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是建筑单体设计的前提一样。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有许多共同点,即都要考虑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都要遵循建筑美学的原理,都受物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等等。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人们身心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密由于人的一生中极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环境的优劣,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安全、卫生、效率和舒适,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室内界面的线形图案等,都会给人们生理上、心理上有较强的长时间、近距离的感受,甚至可以接触和触摸到室内的家具、设备以至墙面、地面等界面,因此很自然地对室内设计要求更为深入细致,更为慎密,要更多地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舒适的角度去考虑,要从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去考虑。
2、对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考虑更为周密室内设计对构成室内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采光与照明、色调和色彩配置、材料质地和纹理,对室内热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对室内声环境中的隔声、吸声和噪声背景等的考虑,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这些构成因素的大部分都要有定量的`标准。
3、较为集中、细致、深刻地反映了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装饰工艺美如果说,建筑设计主要以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给人们以建筑艺术的感受,室内设计则以室内空间、界面线形以及室内家具、灯具、设备等内含物的综合,给人们以室内环境艺术的感受,因此室内设计与装饰艺术和工业设计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

第四章室内空间与界面设计室内设计主要包括: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界面设计、室内光环境与色彩设计、室内装饰材料、家具陈设设计与选择等多方面的设计工作。
其中,空间是室内设计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室内设计的基础。
在室内设计中应先进行空间的划分、限定与组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环节的设计。
第一节室内空间的概念与类型一、室内空间的概念建筑赋予的空间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室内空间作为建筑的主体与人的活动建立了紧密的相互联系。
我们通常将建筑分成两部分即建筑实体和建筑空间。
建筑实体是指建筑的构造构成的实体,包括建筑本身的墙体结构、轮廓造型、细节装饰等,建筑的实体是以物质的形式而存在的。
建筑空间是指建筑实体的限定与围合产生的空间,形态是实体存在的界定结果。
因此,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室内空间设计是对建筑空间的再创造。
当我们进入室内,就会感觉到被建筑空间围护着。
这种感觉来自于周围的室内空间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限定的界面,它们围护空间,连接空间界限,具有墙壁、地板和天花板不仅标志着围合的空间品质,它们的形态、构造与窗户的形式以及门的开洞位置还赋予室内空间以空间的建筑品质。
大厅、餐厅、书房、卧室和壁橱等空间的组合不仅具有空间的大小,而且还具有其尺度、比例、采光质量、围护结构的性质和它与邻近空间的关系(图4-1-1)(图4・1・2)。
室内空间由地面、墙面和顶面三部分围合而成,确定了室内空间大小和不同的空间形态,从而形成室内空间环境。
地面:是指室内空间的底面。
地面由于与人体的关系最为接近,作为室内空间的平整基面,是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地面设计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应给人以一定的审美感受和空间感受(图4・1・3)。
墙面:是指室内空间的墙面(包括隔断)。
墙面是室内外空间构成的重要部分,对控制空间序列,创造空间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图4・1・4)。
顶面:即室内空间的顶界面。
一个顶面可以限定它本身至底面之间的空间范围,室内空间的上界面,室内空间设计中经常采用吊顶来界定和改造空间(图4・1・5)。
自然环境与室内装饰环境设计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室内装饰环境设计的关系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人类始终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即使工作生活在室内人工环境中,也无法隔绝自然环境的影响,因为室内环境所依赖的人工建筑物始终处于大的自然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样的,人类对室内环境的设计也会对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作用于外部大的自然环境。
简而言之,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设计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主观上忽视了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利用,自然环境要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被动利用;2.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主动利用自然环境要素;3.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对自然环境要素利用过度,使得室内环境设计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需进行反思。
植物、阳光、山石、水体以及动物等自然环境要素是使室内环境产生视觉艺术的直接诱因。
以室内庭园中最具生命力的植物为例,它以其独特的颜色、形体和线条,可以为室内增加安逸幽静的色调,使人感觉到放松愉悦,并且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物候现象,会使人除却空间上的直观感受外,产生一种对时间和自然的感悟,给人的感受不仅是视觉上的体验还有心灵上的净化,是一种柔和丰富的自然环境要素。
通过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合理运用自然环境要素,设计者可以让人在室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渡中产生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连续作用,从而降低视觉上的“突变”感受。
从视觉感受上来说,自然环境通过对建筑物构成的影响会对室内环境的形态产生作用,而室内环境的设计也会通过对建筑外部表现的影响而作用于自然景观,所以室内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进行室内环境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视觉的过渡性问题自然环境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自然环境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如处于室内环境中的人,在接受室内环境的视觉感受时,通过建筑物的门、窗和玻璃墙等外界面,也会同步接受外部自然环境的视觉感受,而良好的室内环境设计会使这些视觉感受和谐融合,不产生突兀感。
总之,建筑物作为室内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介质,在分析自然环境要素在室内环境视觉艺术上的应用时,需要从自然空间设计、自然景观布置和自然光环境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摘要】人与环境的关系始终是室内设计的核心。
人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对环境产生影响。
室内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并与环境协调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简单的布置到考虑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综合设计。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个性化与环保,追求舒适与健康。
未来,室内设计将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室内设计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人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人与环境的关系、室内设计、影响、发展历程、趋势、舒适、健康、和谐统一。
1. 引言1.1 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紧密而又复杂的互动关系,人类作为地球上的生物之一,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在不断地改变和适应环境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类的活动和行为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既舒适又健康的环境中,而这就需要室内设计来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空间。
1.2 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室内设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室内设计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健康。
一个精心设计的室内空间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感到更加愉悦和放松。
室内设计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工作效率、学习能力和社交互动的影响上。
一个合理设计的办公室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一个有趣的教室布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一个舒适的餐厅氛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环境的界面及室内环境设计第七章人与环境的界面及室内环境设计7.1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7.2 人与热环境7.3 人与光环境7.4 人与声环境7.5 人与振动环境7.6 人与毒物环境7.7 室内环境设计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各种人与环境界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理解设计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师要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设计掌握人与热环境界面设计的重要原则和一些关键数据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与热环境界面设计的重要原则和一些关键数据难点: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本章课时:6-9课时7.1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1. 分区最舒适区、舒适区、不舒适区、不能忍受区,见图9-12. 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途径1)对现有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善措施。
2)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运用一切技术资料,对作业环境予以充分论证和考虑,提出妥善解决不良环境因素的方法。
7.2 人与热环境7.2.1 影响热环境的要素1.气温:传导、对流、辐射(第二热源)2.气湿: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在30%以下为低气湿。
3.气流: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4.热辐射:正辐射(使人体受热),负辐射(使人体散热)。
7.2.2 人体的热平衡人体所受热源:1)机体代谢产热;2)外界作用的环境热量,见图9-27.2.3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热舒适环境人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环境。
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如下:1)环境因素气温、气湿、气流速度、辐射热最适合的湿度Ø%与气温t℃之间的关系Ø(%)=188-7.2 t (℃) t<26 ℃2)人的因素新陈代谢、服装,见图9-32.过冷、过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低温冻伤2)低温的全身性影响3)高温烫伤4)全身性高温反映7.2.4 热环境对工作的影响1. 热环境对脑力劳动的影响表现在效率和相对差错次数两方面,见图9-4。
2. 热环境对体力劳动的影响表现在操作效率和事故发生率两方面。
工作时的温度最好在15.5℃ ~27 ℃,见图9-57.2.5热环境的主观评价标准1.主观评价依据:热环境对人体影响的主观感觉包括6个方面的因素:空气温度、热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人体温度、皮肤温度,参阅表9-1,表9-22.耐受标准,见图9-63.安全标准,见图9-74.工作效率不受影响的湿度范围,见图9-85.工业生产热环境标准,参阅表9-3,表9-4 P1817.3 人与光环境7.3.1 良好光环境的作用,见图9-9天然采光:利用自然界的天然光源形成作业场所的光环境。
人工照明:利用人工制造的光源构成作业场所的光环境。
1. 光源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改善人的视觉条件(照明生理因素)和改善人的视觉环境(照明心理因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光环境对安全的影响良好光环境使事故次数、出错件数和缺勤人数都明显减少,见图9-10。
7.3.2对光环境的要求1.设计的基本原则1)合理的照度平均水平2)光线的方向和扩散要合理3)不让光线直接照射眼睛4)光源光色要合理5)让照明和色相协调6)不能忽视经济条件的制约,见图9-112.天然光照度和采光系数C,参见表9-5,表9-6C=En/Ew×100%En-室内某一点的照度;Ew-与En同一时刻的室外照度3. 照明的照度与照度分布,见图9-12,参阅表9-7 它表明被照面上光的强弱,以被照场所光通的面积密度来表示 E=dØi/dA4. 亮度分布,参阅表9-8,表9-9 P1855. 光的方向性和扩散性6. 光源色和显色性,参阅表9-10,表9-111)色温,当热辐射光源的光谱与加热到温度为Tc的黑体发出的光谱分布相似时,将该温度Tc称为该光源的色温,见图9-13。
2)显色性,参阅表9-12,表9-137.3.3 色彩环境1. 色彩的感情效果,参阅表9-14,见图9-142. 环境色彩的选择,参阅表9-15 P1897.3.4 光环境的综合评价1. 评价方法,参阅表9-162. 评分系统4. 评价结果与质量等级,参阅表9-177.4 人与声环境7.4.1 噪声对人的影响1. 噪声对工作的影响,见图9-15当噪声达到70dB时,会对工作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于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场所均以50dB的稳定噪声级作为其上限。
2. 噪声对听觉的影响,见图9-16会产生暂时性听力下降;听力疲劳;持久性听力损失;暴震性耳聋。
3. 噪声对机体的其他影响,见图9-17噪声达90dB分贝以上,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明显的影响。
噪声品级分类及其影响:第一级:L=30dB(A)~65dB(B),心理影响第二级:L=65~90dB(B),较前者加重植物神经方面的影响。
第三级:L=90~120dB(B),较前者造成听觉机构不可恢复性的损失。
第四级:L>120dB(B),较前者造成内耳永久性的损伤;若L>140dB(B),可能形成严重的脑损伤。
7.4.2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噪声强度(越强);2.接触时间(越长);3.噪声的频谱(高频,窄频带);4.噪声类型和接触方式(脉冲噪声和持续接触);5.个体差异;6.其他有害因素的共同存在。
7.4.3 音乐调节1. 生产性音乐的要求纯体力劳动及无须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以节奏清晰,速度较快而轻松的音乐为好;单调发闷的工作,以娱乐味的音乐为好;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脑力劳动),以速度稍慢、节奏不明显,旋律舒缓的音乐为好。
2. 生产性音乐的效果研究认为,音乐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作用有正、反两方面,有时不起作用。
所以音乐调节是因时、因地、因工种、因人而异的,要慎重选用。
7.4.4 噪声评价标准国外听力保护噪声标准,参阅表9-18;P197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参阅表9-19;环境噪声标准,参阅表9-20。
7.5 人与振动环境7.5.1 人体的振动特性,见图9-18外部刺激使人体产生内部响应。
对人体产生三种作用力:惯性力(质量);粘性阻尼力(阻尼);弹性力(刚度)。
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其中:第一共振峰:4~8Hz,对胸腔影响最大;第二共振缝:10~12Hz,对腹腔影响最大;第三共振缝:20~25Hz,频率再增高,在人体内传递逐步衰减,对生理效应的影响相应减少。
显然,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低频区。
7.5.2 影响振动对机体的作用因素,见图9-191.振动频率1)倍频程 f1下;f2上;f0中;b带宽f2=2 f1、f02=f1f2 、 b=f2-f1=f1、f02=2f12=f22/2 f0=31.5,63,125,250,500,1k,2k,4k,8k,16k2)1/3倍频程 f2=21/3 f1、f02=f1f2 =21/3f12=f22/21/3、b=f2-f1 =(21/6-2-1/6) f0f0=25,31.5,39.7,50,63,80,100,125,1602.作用方向分为垂直(上下),横向(左右),纵向(前后)3.振动强度以加速度度量振动强度最为广泛4.作用方式5.振动波形6.暴露时间7.5.3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见图9-207.5.4 振动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见图9-217.5.5 振动的评价,1. 全身承受振动的评价标准,见图9-22(1)健康与安全的界限(EL)(2)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界限(FDP)(3)舒适降低界限(RCB)2. 局部振动评价标准,见图9-23,图9-24,参阅表9-22 P201 7.6 人与毒物环境7.6.1 有毒气体和蒸汽,参阅表9-21 P2037.6.2 工业粉尘和烟雾7.6.3 有毒环境的卫生标准表9-21中数据均以单种毒物,稳定发生量及8小时为前提,否则,应进行换算:7.7 室内环境设计7.7.1 室内光环境设计天然采光: 天然采光设计,就是利用日光的直射、反射和投射等性质,通过各种采光口设计,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和舒适的光环境。
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设计就是利用各种人造光源的特性,通过灯具造型设计和分布设计,造成特定的人工光环境。
天然采光优点:天然光线,不仅因为它的照度和光谱性质,对人的视觉和健康有利,而且由于它和室外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它还可以提供人们所关心的气候状态,提供三维形体的空间定时、定向和其他动态变化的信息。
窗户形状水平窗可以使人舒服、开阔;垂直窗可以取得条屏挂幅式构图景观和大面积实墙;落地窗可取得同室外环境紧密联系感;高窗台可以减少眩光,取得良好的安定感和私密性;透过天窗可以看到天空的云影,并提供时光的信息,使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
而各种漏窗、花格窗,由于光影的交织,似透非透,虚实对比,使自然光透射到粉墙上,而产生变化多端、生动活泼的景色。
特殊建筑构部件室内设计中增加各种洞口、拄廊、隔断等特殊建筑构部件,它们同窗子一样,也可以使天然光在室内产生各种形式多样、变化莫测的阴影,起到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作用。
玻璃的作用:利用玻璃的各种特性,可以给室内造成不同感受的采光效果:无色的白玻璃---给人与真实感磨砂的白玻璃---使人产生朦胧感玻璃砖---给人以安定感各种折射反射的镜面玻璃---给人带来丰富多采的感觉人工照明概述:太阳光谱具有固定的光色,而人工照明却具有冷光、暖光、弱光、强光、各种混合光,可根据环境意境而选用。
如果说色彩具有性格的倾向和感情的联想,那么人工照明却可以使色彩产生变化和运动。
人工照明对室内光环境的创造、环境氛围的渲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用:人工照明设计就是利用各种人造光源的特性,通过灯具造型设计和分布设计,造成特定的人工光环境。
由于光源的革新、装饰材料的发展,人工照明已不只是满足室内一般照明、工作照明的需要,而进一步向环境照明、艺术照明发展。
她在商业、居住、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室内环境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环境设计要素。
利用灯光可以指示方向;利用灯光造景;利用灯光扩大室内空间等。
7.7.2 室内色彩设计色彩与室内环境气氛室内色调室内配色室内调和色彩与室内环境气氛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作用:靠眼睛可获得约87%的外来消息,而眼睛只有通过光的作用在物体上才能获得印象,故色彩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
能改变室内环境空气气氛,色彩会影响视觉的印象。
故有经验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十分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十分重视色彩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以期在室内设计中创造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色彩环境。
方法:室内环境气氛主要是利用色彩的知觉效应,如利用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等来调节和创造室内环境气氛。
缺少阳光或阴暗的房间,采用暖色,以增添亲切温暖的感觉;在阳光充足的房间,则往往采用冷色,起减低室温感的作用。
在旅馆门厅、大堂、电梯厅和其他一些逗留时间短暂的公共场所,适当使用高明度、高彩度色彩,可以获得光彩夺目、热烈兴奋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