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沿海渔船特点分布规律及避让对策-国际船舶网

中国沿海渔船特点分布规律及避让对策-国际船舶网

中国沿海渔船特点、分布规律及避让对策一、中国沿海及其附近水域渔民的情况在多种经济体制形式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的捕渔业发展也以家庭个体、私人组合、个人承包等多种方式从事捕鱼生产,渔民缺少有效的组织、领导、教育、培训、专业和海上安全知识。

我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沿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原来的渔民绝大部分已经发展成了老板,自己不再上船去捕渔,而是雇佣他人从事捕渔作业。

另外,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少有人从事渔民这个非常艰苦和高度危险的职业,只能从艰苦的农村和内陆欠发达地区雇佣渔民。

这些人身体强壮,文化水平低,“见识”少,缺少应有的知识和经验,凭着一身力气出来挣钱养家糊口。

部分的渔船驾驶员也来自于这些人,他们经过短时间的培训考核取得了适任证书,有的甚至是通过某种其它的方法而获得适任证书后就上船任职。

渔船的船长一种是年龄较大,凭着多年的老经验指挥渔船,对新的科学知识和法规等知之甚少。

另一种是年轻人凭着持有的适任证书在渔船上任职指挥,缺少专业知识,不熟悉有关公约、法规,没有海上安全管理经验,一味的按照他自己的想象和感觉管理渔船。

这就是中国渔民的基本素质状况。

因此,在中国沿海及其附近水域航行的商船船长和驾驶员必须清楚这一点,必须面对这样的渔船船长和驾驶员。

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应该如何航行值班和主动避让才能避免与渔船发生碰撞,而确保航行安全的问题。

二、中国沿海渔船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情况渔船大体分为远洋捕鱼船和沿海捕鱼船两大种类。

远洋捕鱼船是400马力以上,船长在50-80米不等,船速在10-12节左右,通讯、导航设备和船员素质较好的钢质船,在远离沿海的大海和大洋上捕鱼,对商船的安全避让和安全航行威胁不大,此不做分析和探索。

沿海捕鱼船有相当一部分是木质船,动力大部分在40-400马力不等,船长大部分在20-50米,通讯、导航设备简陋,渔民综合素质低下,特别是在近岸边、河口、岛屿、港湾和锚地等水域,时常有更小的木帆挂机船,业余捕鱼艇筏等,它们设备更简陋,技术状况欠佳,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懂《国际避碰规则》,不进行海图作业,凭经验和观察山景确定船位,不能正确显示号型号灯,为了让商船等船舶避让他们,常悬挂“正在从事捕鱼”的号型号灯,然后我行我素,随意行动,缺少了望和戒备,更有甚者睡大觉,只等它船进行避让。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舟山市位于中国东海岸,是一个以海洋资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本文将从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1.2 产品种类舟山的休闲渔业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涵盖了垂钓、潜水、海上观光、海岛度假等多种产品形式。

垂钓作为休闲渔业的主打项目,深受游客的喜爱。

在舟山的海域,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垂钓活动,如海钓、深海钓、近岸钓等,各种类型的垂钓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1.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舟山的休闲渔业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不仅来自本地居民的需求增加,更多的游客也开始选择前来舟山体验休闲渔业。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休闲渔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为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发展优势2.1 资源优势舟山位于大陆架边缘,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洋风光。

舟山的海域内还分布着多个海岛,这些优美的海岛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上观光、海岛度假等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海岛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

2.3 人文优势舟山具有悠久的渔业历史和浓厚的渔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渔民资源和渔文化资源。

在休闲渔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人文资源,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发展问题3.1 品牌建设目前,舟山的休闲渔业尚未形成知名度和特色品牌,存在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品牌形象对于休闲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舟山的休闲渔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3.2 服务水平在休闲渔业发展过程中,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关键问题。

舟山渔场的特点、发展困境与对策-渔业论文-农学论文

舟山渔场的特点、发展困境与对策-渔业论文-农学论文

舟山渔场的特点、发展困境与对策-渔业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舟山渔场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分布范围为2930N-3100N,12500E以西,面积约5.3万km.长江等沿岸径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使这里水质肥沃,初级生产力高于其他海区,为各类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基础。

该海域沿岸线曲折,岛屿密布,港湾众多,台湾暖流、沿岸流在这里交汇,生境类型丰富,各类海洋生物都能找到相应的生存空间,非常适于海洋生物栖息、索饵、生长和繁殖,因此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渔场。

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舟山渔场现在无鱼的现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1舟山渔场海区的生态特征舟山渔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受东亚季风影响,四季分明。

长江是我国流入东海的最大河流,平均年入海径流量为9.281011m,占流入东海总径流量的84.8%,径流向东呈扇形扩展。

注入杭州湾的钱塘江平均年径流量也达4.501010m,占流入东海总径流量的4%.巨大的江河入海径流给舟山渔场海域带来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盐,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物质。

长江河口区盐度变化,一方面受长江径流量和冲淡水方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外海环流左右。

大潮期间涨潮与落潮间的盐度差可达16,表层与底层间的盐度差也可达12.沿岸低盐水系盐度终年均在30以下。

冬季长江口区和杭州湾水温为6℃,夏季长江口区和杭州湾都可达29℃。

水温空间变化的特点是冬季由近岸向远岸升高,夏季由近岸向远岸降低。

影响舟山渔场海区的流系主要是东海沿岸流与台湾暖流。

东海沿岸流主要由长江径流与东海上层水混合而成。

沿岸流的路径随季节而变,夏季流向东北,在径流较强的年份长江冲淡水的低盐舌可伸展到济州岛附近;冬季在偏北风吹送下,沿海岸南流,并通过台湾海峡直入南海。

台湾暖流是太平洋西边界流黑潮的分支,由台湾东北部进入东海,成为影响东海大陆架海域的主要外海海流。

舟山渔场海域由于众多岛屿存在,海流复杂,流速较大。

舟山渔业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舟山渔业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舟山渔业经济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舟山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中国最大的渔业市场之一。

舟山渔业以其丰富的渔场资源和多元化的渔业产品而闻名。

本报告将对舟山渔业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渔业资源、渔业产业链、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渔业资源舟山地处海洋渔场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辽阔的渔业经济专属区和大量的海洋资源。

据统计,舟山海域有近300种鱼类和100多种贝类等海洋生物。

此外,舟山还拥有大面积的渔场,为舟山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 渔业产业链舟山渔业产业链主要由渔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组成。

3.1 渔业生产舟山拥有大量的渔民和渔船,具有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和技术。

舟山的渔民们利用传统的渔具和现代化的捕捞设备,在海域中进行捕捞作业,为渔业产业链的下游提供丰富的渔产品。

3.2 渔业加工舟山渔业加工业是舟山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渔业加工企业以海鲜加工为主,将渔民捕捞的鱼类和贝类等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加工产品,包括鱼糜、鱼籽油、鱼粉等。

舟山的渔业加工企业水平较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3.3 渔业销售和服务舟山渔业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电商平台。

舟山有多个渔业批发市场,为海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而零售市场是向消费者提供新鲜海鲜的重要场所。

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舟山渔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为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机遇。

4. 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舟山渔业经济近年来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渔业产值持续增长,渔获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舟山渔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舟山渔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5. 渔业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舟山渔业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5.1 挑战- 过度渔业捕捞造成资源枯竭的风险- 渔业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需要解决- 渔业管理和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5.2 机遇- 国内外对高质量海鲜的需求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渔业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 渔业电商的兴起,为销售和品牌推广提供了新途径6. 结论舟山渔业经济作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

舟山海洋捕捞作业常见类型

舟山海洋捕捞作业常见类型

舟山海洋捕捞作业常见类型◆教学目标了解各种海洋捕捞作业类型。

◆教学内容我国在1985年发布了GB5147-85国家标准,把捕捞作业按有关分类原则,分为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抄网、掩罩、陷阱、钓具、耙刺和笼壶12类。

目前,我市海洋捕捞主要作业类型有拖网类、围网类、刺网类、张网类、钓具类、敷网类、笼壶类、陷阱等8大类十几种作业方式。

一、拖网类用渔船拖曳网具,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渔具。

按结构分为单片、单囊、多囊、有翼单囊、有翼多囊、桁杆、框架7个型。

按作业船数和作业水层,分为单船表层、单船中层、单船底层、双船表层、双船中层、双船底层、多船7个式。

目前我市拖网类俗称有双拖、单拖、桁杆拖虾三种作业形式。

图1捕捞用聚乙烯渔网(小拖网)1.双拖。

根据不同捕捞对象栖息水层,采用底层拖网和变水层拖网的捕捞技术。

底层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带鱼、鱿鱼以及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变水层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马鲛鱼、鲐鲹鱼、鳀鱼等,作业渔场分布整个东海渔场。

2.单拖。

捕捞对象为贴底层的章鱼、梭子蟹、虾类以及海螺等,近底层的乌贼、黄姑鱼等,作业渔场分布整个东海渔场。

3.桁杆拖虾。

目前拖虾渔船的主机功率大小不一,通常把60马力以下的中小型木质渔船称为小机拖虾,60马力以上的大型钢质渔船称为大机拖虾,小机拖虾以舟山渔场为主,大机拖虾分布在整个东海渔场。

二、张网类定置在水域中,利用水流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囊的网具。

按结构分为张纲、框架、桁杆、竖杆、单片、有翼单囊6个型。

按作业方式分为单桩、双桩、多桩、单锚、双锚、船张、墙张、并列8个式。

目前我市张网类俗称有帆张网、近海定置张网、海底窜、张毛虾四种作业形式。

1.帆张网作业。

是一种新兴的大型单锚张纲张网,它依靠网口设置的巨大帆布,在潮力作用下使网口扩张,并迫使生活在海洋中的许多捕捞对象入网而渔。

帆张网作业渔船主机功率较大,渔船总吨较大,每艘渔船一般携带3~11顶网具,具体渔具数量视渔船的型宽而定。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渔网分布情况目前,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存在较大范围的渔网,对航经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遇能见度不良时,船舶极易因未及时避开渔网区域引起螺旋桨缠网,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该水域的渔网主要分布在如下三块区域。

第一片渔网区由以下六点围成:(1)29°51′27″N122°07′40″E(2)29°50′21″N122°06′30″E(3)29°49′05″N122°06′14″E(4)29°48′46″N122°04′45″E(5)29°51′01″N122°03′48″E(6)29°52′23″N122°07′03″E第二片渔网区由以下五点围成:(1)29°43′02″N122°01′06″E(2)29°40′50″N121°59′56″E(3)29°40′53″N121°59′25″E(4)29°42′10″N121°59′38″E(5)29°42′55″N122°01′08″E第三片渔网区由以下四点围成:(1)29°42′50″N121°59′30″E(2)29°43′59″N121°59′30″E(3)29°44′08″N122°00′33″E(4)29°43′15″N121°00′37″E渔网的分布可能因水流、渔民收放等因素产生变化,各船舶航经该水域时应保持正规瞭望,特别警慎驾驶。

附件二:宁波、舟山沿海渔船、渔具渔法及其分布特点宁波、舟山沿海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区,渔场密布,渔场分布随鱼群回游迁移,变化复杂。

鱼汛期间,舟山本地籍和外地籍渔船云集,渔船活动极为频繁,常年作业的渔船,一般在5000艘(组)以上,是中国沿海渔船最为密集区域。

舟山黄大洋海域春夏季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

舟山黄大洋海域春夏季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
mu t n Hu n d y n s i n u sa l t t,f rt e Ab n a c r e r l y n t e t p o o s ni i a g a a g wa n a n t b e sa e o h u d n e Cu s we e awa so h o fBima s y v Cu e n t e t e s n . e a e a e CP v r s i h wo s a o s Th v r g UE ffs n a t mn wa g rt n t a n s rn ,a d i c re ae o h i u u shie ha h ti p i g n t o r l td i wih t ie h so y o h s e .The CP t he lf itr ft e f h s i UE fs r e tto s i h s r g r t a h ti he e s, o u y sa i n n t e we twe e hihe h n t a n t a t v a hi i l e l wih t y r lg c le v r n n n Hu n d y n .Be i e ha,h nd t sman y d a t t he h d o o ia n io me ti a g a a g sd st t uma c n mi c i— n e o o c a tv iis we e t e a o h ri o t n a trt a fe td t e h rz n a srb to ffs e . te r h n t e mp ra tf c o h taf c e h o io t lditi u in o h s i

要: 根据 2 1 5月 、1 0 0年 1 月对黄大洋进 行的 2次拖网调查所获 鱼类 资料 , 分析 了该 海域 鱼类种类组成 、 数量分 布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

宁波、舟山部分海域渔网分布情况及渔船、渔具渔法特点参考资料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渔网分布情况目前,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存在较大范围的渔网,对航经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遇能见度不良时,船舶极易因未及时避开渔网区域引起螺旋桨缠网,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该水域的渔网主要分布在如下三块区域。

第一片渔网区由以下六点围成:(1) 29?51′27″N 122?07′40″E (2) 29?50′21″N 122?06′30″E (3) 29?49′05″N 122?06′14″E (4) 29?48′46″N 122?04′45″E (5)29?51′01″N 122?03′48″E (6) 29?52′23″N 122?07′03″E 第二片渔网区由以下五点围成:(1)29?43′02″N 122?01′06″E (2) 29?40′50″N 121?59′56″E (3) 29?40′53″N 121?59′25″E (4) 29?42′10″N 121?59′38″E (5)29?42′55″N 122?01′08″E 第三片渔网区由以下四点围成:(1) 29?42′50″N 121?59′30″E (2) 29?43′59″N 121?59′30″E (3) 29?44′08″N 122?00′33″E (4) 29?43′15″N 121?00′37″E 渔网的分布可能因水流、渔民收放等因素产生变化,各船舶航经该水域时应保持正规瞭望,特别警慎驾驶。

附件二:宁波、舟山沿海渔船、渔具渔法及其分布特点宁波、舟山沿海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区,渔场密布,渔场分布随鱼群回游迁移,变化复杂。

鱼汛期间,舟山本地籍和外地籍渔船云集,渔船活动极为频繁,常年作业的渔船,一般在5000艘(组)以上,是中国沿海渔船最为密集区域。

渔业是舟山传统支柱产业,海上捕捞更是舟山渔业的强项,目前登记在册的捕捞渔船约10000艘,渔运船、渔油船等渔业辅助船约1200 艘,未登记在册的小渔船为数甚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渔网分布情况目前,佛渡水道至双屿门附近水域存在较大范围的渔网,对航经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特别是遇能见度不良时,船舶极易因未及时避开渔网区域引起螺旋桨缠网,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该水域的渔网主要分布在如下三块区域。

第一片渔网区由以下六点围成:(1)29°51′27″N122°07′40″E(2)29°50′21″N122°06′30″E(3)29°49′05″N122°06′14″E(4)29°48′46″N122°04′45″E(5)29°51′01″N122°03′48″E(6)29°52′23″N122°07′03″E第二片渔网区由以下五点围成:(1)29°43′02″N122°01′06″E(2)29°40′50″N121°59′56″E(3)29°40′53″N121°59′25″E(4)29°42′10″N121°59′38″E(5)29°42′55″N122°01′08″E第三片渔网区由以下四点围成:(1)29°42′50″N121°59′30″E(2)29°43′59″N121°59′30″E(3)29°44′08″N122°00′33″E(4)29°43′15″N121°00′37″E渔网的分布可能因水流、渔民收放等因素产生变化,各船舶航经该水域时应保持正规瞭望,特别警慎驾驶。

附件二:宁波、舟山沿海渔船、渔具渔法及其分布特点宁波、舟山沿海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区,渔场密布,渔场分布随鱼群回游迁移,变化复杂。

鱼汛期间,舟山本地籍和外地籍渔船云集,渔船活动极为频繁,常年作业的渔船,一般在5000艘(组)以上,是中国沿海渔船最为密集区域。

渔业是舟山传统支柱产业,海上捕捞更是舟山渔业的强项,目前登记在册的捕捞渔船约10000艘,渔运船、渔油船等渔业辅助船约1200 艘,未登记在册的小渔船为数甚多。

2006年捕捞总量 98 万吨,产值 64.88 亿元。

舟山渔场常见的捕捞方式有:灯光围网、双拖、单拖、拖虾、帆张网、蟹笼、流网、海底串和小宗张网等九种。

在这九种作业方式中,其渔具对航行有明显影响的有三种,即灯光围网、帆张网和小宗张网。

1、灯光围网:灯光围网分为机轮围网和群众灯光围网二种,机轮围网属于过滤性的围旋渔具,是以长条形的网翼包围鱼群,使网翼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近似圆柱体的网墙,当鱼群被包围后,逐渐收拢网具底部,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从而达到捕捞目的。

具有生产规模大,鱼汛时间集中,网次产量高等特点。

群众灯光围网,系单船无囊围网,是利用捕捞对象的驱光习性,借助于灯光诱集后进行围捕的一种渔具。

每作业组一般由网船(有的配以煨船)和两灯艇组成。

(1)机轮围网:东海渔场的机轮灯光围网网具长度分布在980—1200米,高度分布在240—350米,作业网圈直径可达350米。

渔具构造如下图所示:图2—1 机轮围网网具结构形式(单翼式)1—网头绳;2—前网头;3—取鱼部;4—翼网;5—上缘网;6—上纲;7—浮子;8—后网头;10—取鱼部吊纲;11—括纲;12—底环;13—底环纲;14—沉子;15—下纲;16—下缘纲通常,机轮灯光围网由一艘网船,二艘灯船和一艘渔运船组成。

网船一般为8102型钢质渔轮,全长38.90米,型宽7.00米,型深3.75米,排水量325吨。

主机型号6300ZC,功率为600马力,航速12.5节。

作业人员28~32人。

灯船一般为814型钢质渔轮,全长26.50米,型宽5.36米,型深3.06米,排水量146吨。

主机型号为6250Z,功率450马力,航速11节。

每艘灯船作业人员6~8人。

作业方法分“起水鱼群捕捞”、“瞄准捕捞”和“光诱捕捞”三种方式,其操作方法虽略有差异,但作业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步骤有:诱鱼,送鱼,放网,起网,取鱼等。

机轮围网渔场可分长江口舟山渔场(包括鱼山渔场)、东海外海渔场、澎钓渔场(包括闽东和温台渔场)、大沙渔场(包括连东和沙外渔场)。

捕捞对象以鲐鱼,蓝圆和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其他有竹荚鱼、乌鲳等。

其中,长江口舟山渔场作业时间为每年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作业范围为186、178、179、170、171、187、192、193等渔区。

东海外海渔场作业时间为每年的6下旬至10中下旬,作业范围为1664、1735、1814、1815、1893、1953、2012、2013、2014、2081、2082、2083、2084、2161、2162、2163、2164、2251、2252、2253、2431等渔区。

网船识别标志:①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2000瓦水上白炽灯4盏,50000瓦水下白炽灯4盏。

②作业时垂直显示上红下白环照灯各一盏,在网具伸展方向显示环照白灯一盏。

灯船识别标志: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2000瓦水上白炽灯6盏,5000瓦水下白炽灯6盏。

(2)群众灯光围网:浙江沿海群众灯光围网主要分布在舟山、宁波、台州等地,以宁波、舟山沿海为主。

近年来,随着近海底栖渔业资源的衰退,中上层渔业资源的饵料和生存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灯光围网船组数量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浙江沿海群众灯光围网船组数达600余组。

目前普遍使用的网具规格为367.0m×130.0m、750.0m×245.0m、850.0m×272.5m 三种。

网船通常为钢质渔船,船长30~40m,船宽5.5~6.8m,主机功率一般为320~450马力,航速9~12节。

灯艇通常为钢质小艇或玻璃钢小艇,全长约6米,型宽约1.8米,型深约1米,推进动力一般为9.8千瓦的小柴油机。

识别标志:①甲板上配有灯诱设备有2000瓦水上灯100盏,或1000瓦水上灯200盏。

2000瓦水下灯8盏。

②作业时垂直显示上红下白环照灯各一盏,在网具伸展方向显示环照白灯一盏。

群众小灯光围网作业渔场为:宁波、舟山沿海海礁东北至鱼山东南,以海礁至洋鞍山渔场为主,即186、187、180、181、170、171等渔区,水深30米至60米,一般在40米至50米海域。

渔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以8月至9月为盛渔期。

捕捞对象以鲐鱼,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为主,其他有竹荚鱼、乌鲳等。

2、帆张网:帆张网属大型单锚张网,1984年始仿效南韩渔民作业方式,多见于沿海各省。

该网网口迎流面积大,适应渔场范围广,适捕对象多,主动灵活,捕捞效率高,操作安全方便,能耗省,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渔具由日式横杆二齿铁锚、纲索、浮子,帆布、网衣等几部分组成。

浮绳材料采用聚丙稀,八股辫编。

主浮绳俗称“倒拔”,规格为Φ80mm,长85m,其作用主要是起放铁锚。

副浮绳规格为Φ32 mm,长为80m,其主要作用稳定空纲与叉纲。

空纲规格为Φ50mm,长150m。

叉纲规格为Φ26mm,长为130m。

引扬纲规格为Φ28~32mm,长为170~220m,其主要作用是收取渔获物。

收铁链绳规格Φ26~30mm,长60~70m,作用是收放下纲铁链。

收帆布绳规格Φ30mm左右,长70~80m,共2条,其作用是控制网口高度。

帆张网网衣主尺度由于受地方差别等原因有所不同,有:2040目×500mm、2400目×500mm、1780目×500mm等。

帆张网作业渔船:极大部分渔船为钢质渔轮,船长28~40m,船宽5.2~6.5m。

主机功率一般为100~350马力,总吨位为100~200吨,自由航速7~10节,携带网具数量为5~13顶,船员人数10~12人,额定转速每分钟800~1000转。

作业方法:放网,起网。

帆张网利用网口两侧的竖向帆张的水动力维持网口的水平扩张,在上网口两端和下网口纲分别装有浮团和沉力,以维持网口的垂直扩张。

作业受制于潮流,一般小潮流出航,大潮流返航,即农历的初四、初五与十八、十九出航,十四、十五与二十八,二十九返航。

识别标志:渔船没有特别标志可供识别,但网具表面有两捆ABS 注塑Φ280mm,静浮力约10公斤浮子,每捆45只,每捆浮子距离为40米至70米。

渔期渔场:帆张网的渔期渔场主要分布在黄海的中南部和东海的北部,1~2月份,作业渔区分布在133、134、143、144、1441、151、152等渔区;3~6月份,作业渔区分布在151、152、157、158、143、144、1521、159、1591等海区;9~10月份,作业渔区分布在1891、179、180、172、173、159、158等海区;11~12月份,作业渔区分布在151、152、157、157、158、165、172等渔区,其中6月16日1200时~9月16日1200时为休渔期。

3、双船底拖网宁波、舟山沿海双拖船只,以群众中小型渔轮为主。

渔船:极大部分渔船为钢质渔轮。

船长28~45m,船宽5.2~7.8m。

主机功率一般为100~750马力,总吨位为100~259.6吨,航速7~13节,但以船长28~35m,船宽5.2~6.5m,主机功率一般为100~350马力,总吨位为100~200吨,航速7~10节船型为主,单位船组人数共15~16人。

识别标志:①白天在桅杆顶部附近安装两只尖对尖的黑色圆锥体;②夜间作业时垂直显示上绿下白色环照灯各一盏+(后桅灯)+舷灯+尾灯;③夜间放网时垂直显示上绿下白色环照灯各一盏+(后桅灯)+上下垂直两盏白色环照灯+舷灯+尾灯;④夜间起网时垂直显示上绿下白色环照灯各一盏+(后桅灯)+上红下白垂直环照灯各一盏+舷灯+尾灯。

双船拖网操作方式:主要有后甲板操作和尾滑道操作两种。

拖曳:两船保持平行,间距400~600米不等,拖曳时间2~3小时;拖速3节左右。

网具长度为8至10倍水深。

后甲板放网操作过程示意图1.两船靠傍2.带网船曳纲引至放网船3.两船各自向外行驶4.曳纲松放完毕,开始拖曳放曳纲渔期渔场:主要分布在黄海的东南部和东海的北部。

1~3月份,分布在1813、1819、165、164、1732、1812等海区;4~6月份,分布在220、1951、1732、1661、1592等海区;9月份,分布在173、1813、1812、1892、194、189、173等海区;10~12月份,分布在1661、221、1812、1951、172等海区。

6月16日1200时~9月16日1200时为休渔期。

4、单拖网拖曳:单拖网拖曳时间根据渔场范围和渔获物数量而定,通常1.5~3.0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