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对比

合集下载

中国最大的港口出口城市是哪

中国最大的港口出口城市是哪

中国最⼤的港⼝出⼝城市是哪 港⼝是具有⽔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中国的港⼝⾮常多,其中最⼤的是哪个你是否知道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关于中国最⼤的港⼝出⼝城市是哪,⼀起来看看吧! 中国最⼤的港⼝出⼝城市 第⼀名:宁波—⾈⼭港(吞吐量6.91亿吨) ⾈⼭港是⼀个以⽔⽔中转为主要功能的深⽔良港。

客运⽅⾯与上海、宁波、福州、南通等港⼝均有定期班轮。

货运航线通达中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各港,国际上与⽇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

⾈⼭⼝岸是以海港为主体的对外开放⼝岸。

⼝岸的开放始于1981年5⽉,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嵊泗县绿华⼭和普陀区黄兴岛为外轮海产品交货锚地,同时开放沈家门港为国轮外贸运输港;1987年4⽉1⽇,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港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沈家门、⽼塘⼭为对外开放作业区,定海港仅限于对国轮开放。

经过⼆⼗年的发展,⾈⼭市已形成了以⾈⼭港沈家门、⽼塘⼭、定海三个作业区为中⼼,功能各异、相互配套的⼝岸开放基本格局。

⼀类⼝岸主要布局为:⽼塘⼭作业区,现已建成⽼塘⼭2.5万吨级和1.5万吨级多功能码头各1座,主要通关集装箱和⽔⽔中转货物。

沈家门作业区,已建成沈家门墩头2000吨级码头1座,主要通关各类件什杂货。

嵊泗的嵊⼭、泗礁、⼤洋;岱⼭⾼亭;普陀的桃花六横为5个⼆类⼝岸,达到了各县区都有开放⼝岸的⽬标。

并先后开放了马峙、黄兴、绿华⼭、点灯⼭、野鸭⼭、普陀⼭、虾峙门7个外轮锚地。

第⼆名:上海港(吞吐量6.2亿吨)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洲前缘,居我国18000公⾥⼤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海⼝,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岸。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的20%左右。

作为世界著名港⼝,2013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

案例10: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

案例10: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

上海港PK宁波港,谁是“超港”总冠军?案例摘要:2008年,上海港以5.8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宁波港以5.2万吨居世界第四,沪甬合力挤占全国五分之一份额。

地理上,两大港口之间虽仅隔76公里,这样的格局,全球找不到第二个版本。

那么,这样的布局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两港的走向又将是如何?背景资料:传统大港——上海港上海港的定位: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意见》同时批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两个中心,也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历史发展证明,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是相伴而生的,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航运中心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港的建设:上海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开拓以长江为腹地的“长江战略”。

2005年4月,控股武汉港;8月与南京合作共建长江沿岸第一大集装箱港南京龙潭港;12月联营重庆港,挺进重庆寸滩港。

2006年年末,上海港95%的外贸集装箱箱源和60%的内贸集装箱流量来自长江流域。

2007年下半年,大比例持股长江和京九铁路交汇的九江港。

第二步,立足东北亚航运中心。

2009年4月12日起,上海航运中心新政刚落地,上港集团开始乘势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路演”——拜访全球20大船公司的总部,希望其增加在上海洋山港的中转业务,支持上海共建东北亚的中转枢纽,从日本神户港,台湾高雄港和韩国釜山港抢夺市场份额。

第三步,则是掌握世界港运话语权。

但是,这个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承载的重要平台洋山港在投建之时,就面临巨大挑战。

“上海当年建设航运中心,万事俱备,就缺一个深水港,12米水深的外高桥港区仅能停泊第四代的集装箱船,超4000箱的集装箱船只能减载进入港口,而国内外大量货物只能流至周边香港、高雄、釜山、神户等大港中转。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研究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研究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研究陈建军;周斌【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港口群中最重要的两个港口--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应该避免"同质竞争".走合作竞争之路,共同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深入分析了上海宁波港的各自的优劣势及其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并以国外若干港口成功整合为借鉴,我们认为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整合优势是可能的,并提出了两港整合的基本思路,并认为整合后的上海港将是一个以集装箱为核心业务,高端港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化大港,而宁波-舟山港则将成为大型中转、集疏枢纽港,它们共同组成未来的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5)001【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港口经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长三角【作者】陈建军;周斌【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52.75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港口作为连接海洋和陆地的枢纽,其战略作用不言而喻,凡拥有海岸线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把港口列为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国家,港口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船运设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集装箱兴起的影响下,全球范围内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大港,如鹿特丹、汉堡、纽约、新加坡、横滨、釜山、香港等,世界港口的竞争异常激烈。

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两个港口都有成为国际枢纽港的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两港不仅要面对外部竞争,还要面对同样激烈的长三角内部竞争,在这么一种“内外夹攻”的形势下,如何寻找整合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综合优势,避免零和竞争,积极开展双赢的合作竞争,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从而增强整个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连续七年保持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是哪个港口

已连续七年保持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是哪个港口

已连续七年保持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是哪个港口年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仍为我国的上海港,上海港以.7万标箱的吞吐量,连续6年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

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

年全球前十港口队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现,位次变化也仅有宁波-舟山港和香港港互相交换位置,其余港口仍保持原位。

宁波-舟山港继年超越韩国釜山港、首次跻身世界前五后,年又一鼓作气超越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多出香港港50多万标箱,坐上第四名的宝座,香港港则由年的第四名滑落至第五名,釜山港虽位居第六,但以70万标箱左右的差距,大有重新夺回世界第五之势。

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在年大幅下降8.7%,上海港增长3.5%,被上海港甩出一条街,差距逾万标箱,多年贴身近搏争夺世界第一,彻底梦碎。

从最近四年来看,上海港与新加坡港的差距呈逐步拉大之势,据chineseport数据跟踪,年上海港与新加坡港差距为80余万标箱,年扩大到余万标箱,年差距再拉大到约万标箱,而年更将差距锁定在万标箱左右。

1、在整体上,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已经陆续领先全球的其他国家的港口了。

不管是在年世界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表上还是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预测排名表,在世界十大港口中都有七个是来自中国的。

2、在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各个港口在年大部分都同时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环渤海地区、青岛港、天津港和大连港的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虽然快速增长,但是在运行态势逐渐下滑,而长三角地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圳港和广州港始终抱持低速快速增长状态,但是香港港却发生了负增长。

3、按区域分析,亚洲地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多数的欧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将逐渐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1.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是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港口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经济腹地,港区划分为大港、甘井子、寺儿沟、香炉礁、贴鱼湾等码头,港区仓库面积218000平方米;堆场面积520000平方米。

2.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地处中国渤海西北侧秦皇岛湾内,是具有90多年历史的天然良港,为世界煤炭出口第一大港,也是全国第二大港。

港区内建有仓库25座,堆场面积达75万平方米,港内铁路82公里。

秦皇岛港200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 13亿吨。

秦皇岛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港口3.天津港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之一,背靠三北,面向东亚。

截止2003年7月,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万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总能力为1.17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为355万标准箱。

天津港分为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除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以外,其他均为货主码头。

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完成240.8万标准箱。

4.青岛港青岛港位于山东省东南海岸胶州湾内,濒临黄海西侧,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长江三角洲港口概况

长江三角洲港口概况

长江三角洲港口概况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主要承担了长江经济带海运中转以及腹地。

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江浙分别为南北两翼的发展格局。

南翼有宁波港和舟山港两个比较优质的港口,北翼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港口。

在港口定位方面,上海港主要作为长江近、远洋货物和集装箱运输的中转枢纽港,定位是国际性的枢纽港、航运中心;宁波的北仑港、苏州的太仓港以及南京港的定位是地区性的枢纽港,可以承担近洋运输。

北翼的太仓港作为与上海港配套的散杂货港口,南翼的宁波港凭水深优势成为上海的深水外港;南通港、镇江港、扬州港、江阱港、舟山港、泰州港等港口则作为一般的喂给港。

从行政区域来划分,长三角港口群大体上可以分为上海、江苏、浙江三个部分。

从长江三角洲港口的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海港、长江港口和其他内河港口三部分。

截至2003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河港口有322个,属上海市40个、苏锡常三市165个、南通地区33个、杭嘉湖地区53个(仅指长江水系),雨江水系22个,曹娥水系9个。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港口群,其中沿海港口19个,内河港口10个。

海港主要有上海港、浙江四港(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和江苏的连云港。

长江港口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江阴港)、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三港组合成苏州港)、扬州、泰州、南通。

此外,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还有其他非长江内河港。

另外,上海港主体是海港(洋山港),但也包括长江口港区(外高桥)、吴淞口港区、黄浦江港区和内河港区。

南通和盐城都有建设中的海港(如大丰、吕四、洋口等)。

上海港口截至2003年底,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4个,内河港区共有3250多个泊位。

内河航运主要沟通与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及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等水路运输,主要承担着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和长三角地区电煤、矿建材料的运输功能。

2016年中国大陆前12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2016年中国大陆前12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2016年中国大陆前12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16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快报数据。

快报显示,2016年预计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8.30亿吨,同比增长3.2%,与上年同期2.4%的增速相比,出现小幅回暖的迹象。

从集装箱方面来看,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6年度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8亿TEU,同比增速为3.60%,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比货物吞吐量快0.4个百分点。

其中,沿海完成1.94亿TEU,同比增3.40%;内河完成2356万TEU,同比增6%。

并且从全年吞吐量月度变化情况看,2016年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呈震荡走势,上半年震荡下行,增速整体维持在低位;下半年逐渐好转,增速在3%-5%左右。

从中国前12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来看,排名依次是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厦门港、大连港、营口港、苏州港(内河)、连云港港、佛山港(内河)。

与2015年排名相比,本年度集装箱港口排名座次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仅有广州港和青岛港,以及厦门港和大连港相互交换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前20大集装箱港口中,仅有深圳港及连云港港出现小幅回落,其余港口均保持稳定增长。

2016年中国大陆前12大集装箱港口排名。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港口作为一大水陆联运的运输集结点和枢纽,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

那么,在当今世界港口中,前十名的港口都是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城市文化中了解看看吧。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排名一、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中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3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码头“一哥”地位,2015年前11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升3.33%至3347万箱。

上海港地理位置:概貌: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

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

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位置交通:1、位置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

2、交通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沿海北距大连558海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312、318、320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的中转货物分析。
1. 三大港口中转货物(按分类)分析:
港口 中转货物四大货类
(件杂货除外)
主要来源国/地 主要需求国/地



石油天然气及制品
伊朗、沙特、安哥拉、印尼、马来西亚等国 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
地区

金属矿石 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国
国内支线港口、浙江省、
江苏省、福建省等

煤炭及制品 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
主要为浙江本省以及江
苏省和上海市
粮食 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 主要为浙江省



集装箱
国际航线主要为欧盟国家、美国和亚洲地区国家 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
港口、美国、韩国等

煤炭及制品 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港口
主要为浙江本省以及江
苏省和上海市

石油天然气及制品 安哥拉、伊朗
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
地区

金属矿石 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 江苏省、浙江省



集装箱
国际航线主要为欧盟国家、美国和亚洲地区国家 国内经济腹地、国内支线
港口、美国、韩国、日本

石油天然气及制品
伊朗、安哥拉、科威特、沙特、澳大利亚 长三角地区以及长江流
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

金属矿石 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 江苏省

钢铁 澳大利亚、中国台湾、日本、韩国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首先,相比于宁波港和上海港,舟山港的特点就是“粮食中转港”,一方面,占据我国
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区位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浙江有60%
以上的粮食是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浙江省在资金上和政策上大力发展舟山为粮食集散中心。
其次,宁波港和上海港的优势就是集装箱业务,舟山港作为深水港,一方面完全有能力
发展集装箱业务,另一方面,凭借着邻港优势,可以获得相当可逛的集装箱业务资源。
第三,上海港是浅水港,随着其港口泥沙的堆积,船舶吃水深度有限,同时船舶的大型
化给其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给舟山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舟山可以以“上海分流港”的角色
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2013年规模以上港口各货类(部分)吞吐量及增长速度
货类名称 吞吐量 (亿吨) 增长率(%) 外贸吞吐量 (亿吨) 增长率(%)
煤炭及制品
21.73 8.9 3.13 19.1
石油天然气及制

7.58 2.6 3.62 7.5

金属矿石
16.70 11.4 10.22 12.6
钢铁
4.52 6.9 0.72 7.3
矿建材料
16.31 9.2 0.32 17.1
木材
0.72 8.2 0.58 11.7
非金属矿石
2.34 13.6 0.63 33.0
粮食
2.25 12.7 0.81 6.7
农林牧渔业产品
0.42 -3.6 0.21 -3.9
其他
25.11 8.7 9.89 4.7
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粮食和天然气及制品的外贸发展速度都相当可观,这对于舟山
港未来的发展不无裨益。

2. 三大港口中转货物(按性质)分析:
港口 2013年货物吞吐量 (万吨) 2013年外贸货物吞吐量 (万吨) 外贸货物吞吐量占比%

舟山港 31387 10788
34.4%
宁波港
49591 24645 49.7%
上海港
77600 34606 44.6%
相比于宁波港和上海港,舟山港的外贸货物吞吐量,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有一定
的差距,这对舟山港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 中转货物的辐射半径。
1. 经济腹地:
直接经济腹地 间接经济腹地

舟山港 舟山市、浙江省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
以及福建

宁波港 宁波市、浙江省
长江三角洲省市主要包括浙江、安徽、江西、江苏
以及福建、湖南、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

上海港 上海市
长江三角洲省市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
四省、整个长江流域以及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

2. 经济腹地货源流向及排序情况:
省市 主要货源流向(吞吐量排名前15位港口按优先排序)
浙江 宁波港、舟山港、上海港
上海 上海港
江苏 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
安徽 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连云港
江西 深圳港、上海港、广州港、宁波港、厦门港、舟山港
福建 厦门港、福州港、深圳港、宁波港、广州港、舟山港
湖南 深圳港、上海港、广州港、湛江港、宁波港
湖北 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广州港、
四川 深圳港、广州港、上海港、湛江港、宁波港
重庆 深圳港、广州港、上海港、湛江港、宁波港

3. 经济腹地地理位置:(依次为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
三、 舟山港、宁波港、上海港的对比分析
1. 吞吐量分析

港口
2013年吞吐量 (万吨) 吞吐量增长率% 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万吨) 吞吐量增长
率%
舟山港
31387 7.86% 58 14.62%
宁波港
49591 9.47% 1677 7.02%
上海港
77600 21.74% 3362 3.35%

2. 港口泊位数分析
港口 泊位数
万吨级泊位数 万吨级泊位书比率 船舶数量

舟山港
289 45 165 379
宁波港
376 92 24% 1291
上海港
1183 152 13% 1139
现代港口发展演变
发展阶段 时间段 功能特点 生产特点 与用户关系 决定因素

第一代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运输枢纽、货物装卸与
存储

保守形式、
货物移动港内交接、低增长 松散、不定期订货 劳动力和资

第二代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运输枢纽、货物中转、工业与商贸中心、增值中心与商业服务 货物流动与中转、提高增值 与用户关系密切,港城关系不密切 资本和技术

第三代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多式联运与物流中心、货物信息流
动与分配、
物流活动

高增值综合物流活动 生产、贸易与运输一体化,港口与用户关系密切,港城一体化开始 技术、信息
和服务

第四代 21世纪初至中叶 全球资源配置枢纽 组织自治化、生产自动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信息产业化。全程、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服务 经贸港行运输实行“国民待遇”,港城综合网链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技术、利益共同体 技术、信息、服务、人才
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