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摘要】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是长三角港口群内的重要集装箱枢纽港,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对两港口集装箱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得到上海港的最大吞吐能力大于宁波-舟山港,且两港口竞争最终趋向均衡的结论。通过竞争与合作,合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避免过度竞争,是提高港口群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竞争态势;Lotka-Volterra模型1引言

港口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港口业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生,现代港口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国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港口业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积累,基础设施、港口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就港口业本身发展程度而言,距离世界港口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和上海自贸区的重要载体,长三角港口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作为长三角港口群的枢纽港,上海港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港口,致力于将上海

港打造为国际航运中心。但是随着2006年原宁波港和舟山

港合并为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

显增强,其货物吞吐量于2012年超过上海港,集装箱吞吐

量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上海港,对上海港枢纽港地位发起了挑战。

目前,国内对港口竞争的研究以实证那就为主,多采用博弈论、结构方程等模型,研究的焦点也主要是港口间的竞争合作问题。很少有人从时间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港口之间的竞争态势。本文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发展情况为例,研究港口竞争态势,并对港口未来的竞争趋势做出预测。

2模型与数据

1.1模型选择

Lotka-Volterra模型(一下简称LV模型),是一个引自生物生态学的模型方法,它是Lotka(1925)和Volterra(1926)两位学者分别建立的一个关于捕食-被捕食的系统模型,其中还隐含了竞争机制。90年来该模型所建立的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完善,并被引入到数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LV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生态学领域早已通过实地检测和实验被证实,且不断被更新和补充,其应用至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甲和乙是两个单独的生物种群,它们拥有各自的生长生存环境,并且其生长演化均遵循Logistic所呈现的生长规律。

则设a1(t),a2(t)是甲和乙两个生物种群的数量,r1,22分别为它们的增长率,N1,N2为密度制约。则有:θ1表示乙种群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是甲种群的倍。表示甲种群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是乙种群的倍。

这里的θ1,θ2就是了解甲乙两个种群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相互竞争的关键指标。若θ1>1,则说明在该环境下乙种群的生命力更强,乙的竞争力强,具有侵略性。反之,θ2>1说明种群甲的竞争力更强。

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如下:

(1)当θ11时,甲乙两种群的平衡点为M1(N1,0),表明甲种群的竞争力远强于乙种群,并最终导致乙种群最终走向消亡,甲种群趋向最大密度容量N1。

(2)当θ1>1,θ1<1时,与上一种情况类似,两种群的平衡点为M2(0,N2),甲种群竞争力小并最终灭绝,乙种群趋向最大密度容量N2。

(3)当θ1<1,θ2<1时,两种群的平衡点为M3N1(1-θ1)1-θ1θ2,N2(1-θ21-θ1θ2),此时甲乙两种群之间存在竞争,但相互作用较小,实现了双方的竞争平衡。

(4)当θ1>1,θ2>1时,两种群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两种群的竞争力强弱取决于开始阶段各自的初始条件,哪一方在初始阶段占优,就会持续扩大优势直至最后消灭另一种群。

为方便参数估计,将原方程组化为一般形式,如下:

2.2变量与数据选择

对于集装箱港口来说,反映其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因此本文选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作为衡量指标,本文采用1985-2014年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

对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进行Logistic增长曲线拟合,经过检验,两港口的增长趋势满足Logistic增长模型,系数分别为:上海港(3558.69,15220.98,-0.3443),0.995;宁波-舟山港(2156.18,3679.47,-0.3362),R2=0.995

3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1985-2014年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进行LV模型分析,计算得到r1=0.39,N1=3648.56,θ1=0.62,r2=0.58,N2=2684.9,θ2=0.58。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θ1,θ2<1,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长三角港

口群发展中存在彼此的竞争,但是竞争发展到最后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合作竞争是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最大容量要大于宁波-舟山港,这是由于上海港在港口建设、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要优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的核心枢纽

港更有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潜力,上海港是长三角港口群的集装箱主枢纽港。

3.结论

上海港作为长三角港口群的核心枢纽港,近年来地位受到宁波-舟山港的严峻挑战,但是通过LV模型对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之间竞争系数小于1,且上海港容量密度大于宁波-舟山港。受外部环境的限制,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发展中都有其最大载荷能力,港口吞吐量不可能持续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速度下降,受其影响,港口发展速度也会相应下降,并逐渐走向稳定。

上海港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国际航运中心,长三角港口群的主枢纽港,其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政策支持以及港口服务等方面均优于宁波-舟山港,这也是其最大吞吐能力大于后者的主要原因。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港口群内的重要港口,在发展中应谋求与上海港错位发展,避免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作竞争是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通过竞争与合作,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合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高港口群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东吴,坚持改革攻坚加快港口经济协调发展[J],港口经济,2005(4)

[2]王江,罗宇源.基于伯特兰德模型的港口定价博弈分析――以深圳港和香港港为例[J].物流技术,2008,10:

181-183

[3]徐雷.大连港与营口港对于腹地货源的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论坛,2010,08:68-71

[4]段璐璐.基于博弈论的港口群内竞争研究[D].浙江大学,2014

[5]余蕾.基于货主选港的港口竞争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刘洪.经济系统预测的混沌理论原理与方法[M].科学

出版社.2003

[7]陈海俊,娄喜娟,刘洁,吴利丰.Lotka-Volterra模型参数的灰色估计法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23:108-113

[8]Heaver T.The evolving roles of shipping lines 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Economics,2002,4(3),210-230

上海港港口介绍

上海港港口介绍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自然条件 崇明岛 气象(1)风况:历年最大风速为17.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0亳米。 (3)雾况:历年平均雾日为25.5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3摄氏度,最低气温—10.3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潮位+5.89米,最低潮位—0.28米,平均高潮位+3.33米,平均低潮位0.94米。 (2)流速、流向:东风沙附近最大涨潮流速为2.87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68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 外高桥 气象:(1)风况:实测最大二分钟平均风速为25.0米/秒。 (2)降雨:历年平均日降雨量,中雨29.1天,大雨9.2天。 (3)雾况:历年平均为28天。 (4)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最低气温—9.4摄氏度,平均气温15.7摄氏度。 水文:(1)(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平均高潮位+3.27米,平均低潮位+0.9米 (2)流速、流向: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浅海分潮流。水域内往复流极为典型,实测最大潮2.05米/秒,涨潮流速1.89米秒。 (3)含沙量:大汛涨潮最大含沙量1.426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053公斤/立方米。 (4)波况:实测最大波高3.20米,风向。风速25米系台风浪。 南汇咀: 气象

宁波舟山港物流分析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 成员姓名学号 1 付永霞20091121 2 徐莎莎20091310 3 吴延玲20091306 4 凌楠20091198 2012/3/9

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研究 一、现状 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 220km ;大陆岸线长 1547km ,岛屿岸线长 3203km 。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主要分布在宁波穿山半岛南北两侧,以及舟山的定海本岛、金塘、六横、衢山等诸岛。港口所在区域属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自然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一)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二)潮差大,潮流强,深水岸线的滩槽长期稳定。 (三)泥沙来源丰富,含沙量高。 (四)台风多,波浪大,风暴潮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二、宁波舟山港物流发展优势 (一)良好的港口区位优势。 从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宁波舟山港的区位优势明显。宁波舟山以及长江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宁波舟山港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尤其是这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为其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持。现有的临港工业体系和沿港工业经济带也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二)优越的港口经济条件。 宁波舟山港又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深水港资源,具备开发国际大港的自然条件。宁波舟山港几年来迅速发展的吞吐量,充分说明了其港口发展的优越条件,使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南翼集装箱干线港以及能源中转港的功能日以展现。 (三)较便捷的集疏运网络。 港口完善和便捷的技术运网络,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联系周边腹地、沟通国内外港口,保证各类物流集散的必要条件。宁波舟山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港口构建集疏运网络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现有的公路、铁路、水路与杭州湾跨海大桥、京杭运河延长段和东社国际机场等交通节点公共构造了宁波舟山港较为畅通的集疏运网络,既可保证货物的较快集散,又为进一步延伸港口物流链提供了必要、便捷的集疏运条件。 (四)较好的信息化基础。 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是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个技术支撑条件。宁波口岸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处在国内港口的前列,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率的通关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口岸通关环境。此外,宁波、舟山有着较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骨干网络。目前,宁波电子口岸平台已初具规模,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区、港口等物流枢纽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宁波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业主宁波博特国际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的组(五)较强的港口资源整合优势。 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可促使港口资源优势的优化利用,有利于港口航道、深水岸线等有形资源以及经营管理、信息共享等无形资源的整合,必将优化港口资源的配置,从而有

宁波舟山港介绍

宁波--舟山港 一港口的位置和交通。 宁波舟山港区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2011年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居全国港口第一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宁波港陆上交通运输较便利。白沙、洪镇、北仑三条港区铁路支线与萧甬铁路相连,并通过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329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公路干线与港口相通,可通往杭州、上海、台州、温州等广大地区。舟山目前尚不能通过陆路通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在建的舟山连岛工程完工后将使舟山本岛和宁波实现陆路相连。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着名的深水良港。 二港口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海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220km;大陆岸线长1547km,岛屿岸线长3203km。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宁波-舟山地区岸线蜿蜒曲折,分布有港湾、河口、半岛和众多岛屿。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和石浦湾等,主要入海河流有钱塘江、甬江。1910个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成对外海波浪的天然屏障,很多岛屿岸线-10m等深线近岸、航道通畅,适宜建港;但多数岛屿岸线后方缺乏必要的陆域。 风况:常风向北到东南,平均风速3.3米/秒;强风向偏北、偏西北,最大风速30米/秒,基本与岸线平行。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293.7毫米,多集中在3-6月及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 气温:年平均气温16.3℃,最高为39.1℃,最低为-6.1℃。常年不封冻。雾况:年平均雾日16天,春季最多。港域有雾维持时间一般为6小时以下。冰况:全年无冰冻。 潮汐:港内潮汐类型为正规半日潮和非正规半日潮两种。最高潮位5.04米,最低潮位-0.05米,平均潮差2.54米。最大潮差4.32米,最小潮差0.45米。潮流:基本呈往复流,平均涨潮流速一般为1.03-1.54米/秒,最大可达2.06米/秒。平均落潮流速一般为0.77-1.08米/秒。 波浪:港域内波浪属波高小、周期短的小尺度波浪,平均波况良好,外海海浪对港域基本无影响交通状况。 三港口的水域资料 (一)、航道 航道:舟山港进出港域的口门众多,拥有不同水深的多条航道,有利于不同船型多方位自由通航。以舟山港为中心,目前可通行万吨以上船舶的有东、南、西、北10多条航道,水深稳定,终年不冻,主要航线航标设施完善,能够适应舟山港口全面开发及大型船舶通航。东航道,由螺头水道,经虾峙门往东海,最窄口门宽约750米,航道口门外有一浅滩,最浅水深17.9米,高潮水深21.4—22.4米,15万吨船舶自由进出,20万吨船舶可乘潮进港,如稍加整治,航道水深可达23米;南航道,由螺头水道折向南,顺条帚门进出,与浙、闽沿海港口相通,最浅处水深16米,可通行10万吨船舶;西航道,从金塘水道、西堠门水道向西,进入杭州湾,能通行3.5万吨以下船舶;此外,还有乌沙门水道和福利门水道等可以通行5—10万吨船舶;东端国际航线,往北经东亭、浪岗、嵊山和小板门水道,可以通行20—30万吨巨轮。 进港主要航道有: 虾峙门航道:由虾峙角至溜树山,全长1.38万米,水深22米,宽926米,泥石底质,不乘潮通航道能力为15万吨级船舶;

《宁波港总体规划》简介

《宁波港总体规划》简介 2006年11月23日 宁波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区域性中心港口之一;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浙江省、宁波市国民经济和对外 开放及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依托。 根据预测,2010年宁波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5000万吨,其中集装箱1000万TEU;2020年货物吞吐量43000万吨,其中集装箱1400万TEU。今后将成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国际港口。宁波港将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工业开发、现代物流、战略储备、通信信息、保税及综合服 务等功能,并成为宁波港口物流中心的基础平台。 根据“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规划的原则,宁波港将形成“一港三片八区”的港口总体布局。即宁波市沿海港口分为北片(含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梅山)、中片(象山港)和南片(三门湾),下辖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梅山、象山港、石浦八个港区。宁波港八个港区功能分工如下: 甬江港区自甬江大桥至招宝山大桥之间。近期仍承担宁波市与甬江沿线、附近沿海和陆岛间的中、短途货物运输任务,随着城市发展,逐步进行功能调整和整合,保留白沙作业区和部分业主码头,在继续提供城市建设和生活所需物资运输的同时,发展仓储、配送、城市商贸、水上观光旅游等功能。 镇海港区范围从招宝山大桥至甬江入海口北岸,包括宁波市辖区内的杭州湾南岸宜港岸线。随着北仑、穿山和大榭等港区的发展,逐步调整运输货类,以承担宁波市及附近地区的煤炭、液体化工、成品油、液化气、内贸集装箱、钢铁、木材及非金属矿石等运输、仓储为主,镇海港区是宁波港水铁、海河联运港区。 北仑港区规划范围自甬江口长跳咀至大榭岛大桥。北仑港区是宁波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核心枢纽港区,以承担远洋、沿海大宗散货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任务为主,具有货物装卸储存、保税仓储、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开发、水运 工业等功能的大型深水港区。 大榭港区规划范围包括大榭岛和穿鼻岛全部岸线。大榭港区主要为大榭岛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所需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服务的工业港区和华东地区液化石油气、原油中转及储备基地,并承担部分集装箱运输任务。 穿山港区规划范围穿山半岛全部岸线,北自大榭大桥至长浦,南至长浦至春晓。穿山港区将承担远洋、沿海集装箱运输、LNG接收等任务,并作为宁波港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预留港区。 梅山港区规划范围包括梅山岛全部岸线。梅山港区主要承担远洋、沿海集装箱运输任务。港区内陆侧规划为渔港作业区。

上海港介绍

上海港介绍 【港口名称(中)】:上海港 【港口名称(英)】:SHANGHAI 【港口类别】海港 【国家地区】中国China,P.R. 【位置】东经121.29度北纬31.15度 【港口自然情况】 1.【气象】 【风况】全年以东南风最多,西风及东北风居次,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最大风力达10级,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最大风速43.9米/秒?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43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128.8天? 【雾况】年平均雾日25.5天,一般在上午10时消散,经日不散的大雾天极少出现? 【气温】年平均气温15.3℃,最高为40.2℃,最低为-12.1℃? 【冰况】属全年不封冻港? 2.【水文】 【潮汐】长江口和黄浦江均属半日潮型,最高潮位5.74,最低潮位为1.12米,平均潮差2.31米? 【潮流】黄浦江为往复流,最大涨潮流速1.8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51 米/秒? 【港口基础设施】 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具体范围如下:自牛皮礁浮标?航路灯浮与南支1号灯浮的联线,至长江浏河口下游的浏黑屋与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的施信杆两点联线间和长江口南水道水域及其相关陆域? 自吴淞河塘灯桩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渠漕港止的黄埔江水域及其相关陆域? 绿华山南侧海域的绿华山减载设施?上海港目前有14个装卸公司和1个客运公司和1个减载站,即东昌装卸公司,民生装卸公司,汇山装卸公司,木材装卸公司,高阳装卸公司,开发装卸公司,煤炭装卸公司,新华装卸公司,张华浜集装箱装卸公司,军工路集装箱装卸公司,共青装卸公司,复兴装卸公司,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吴泾装卸仓储公司,客运服务公司绿华山减载站?1990年,上海港务局拥有码头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码头岸线总长17.67公里?此外,归属工厂?财贸?外贸等行业的专用码头泊位8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万吨级?全港共有浮筒泊位131个,其中属港务局所有的浮筒泊位107个(含万吨级浮筒泊位38个)?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处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目前上海港的进港主航道,在长江口是南港北槽,进吴淞口后就是黄浦江航道?长江口航道维护水深7米,吃水在10米以上的船舶可乘潮进出?黄浦江内航道,自吴淞口至闵行全长67.2公里,水深10米以上的占80%,8米以上占90%?上海港务局现有生产用仓库面积47.2万平方米,堆场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筒仓5.1万立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存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浙江是港航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宁波- 舟山港既是浙江的主要港口,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不管是在货物吞吐量,还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宁波舟山港都是遥遥领先的。 宁波- 舟山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且航程均在1 000 海里以内。全港规划线总长427.6km,其中深水岸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135.6km。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 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宁波- 舟山港港口码头,这里聚集了很多码头,给宁波- 舟山港在发展港口物流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因此,分析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对整个港口物流的发展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港口物流理论进行研究,从综合竞争力角度揭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关于港口物流的理论研究 1、港口物流的定义与内涵 Klin(1995)认为港口作为最基本的运输结点,连接着物流网络中的海运和陆上作业,其核心业务是安排货物在各运输方式之间或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转换,只有具备储存、集散货、制造和贸易这四大功能时,港口才可以从运输结点转变或提升为物流结点。 Khalid Bichou和RichardGray(2004)认为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提供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对现代港口物流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应该体现出物流质的规定性。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品。 Gordon (2005)认为传统的港口物流主要是提供装卸、仓储、转运服务,而现代的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港

摘要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物流在不仅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正是运用AHP分析方法以及SWOT 分析方法对我国港口的物流建设进行分析,明确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海港物流中心 AHP分析法 SWOT分析法综合竞争力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与分类.. (1) 一、港口的定义与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 (1) 二、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1) 1.2.1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 (1) 1.2.2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3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4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 (3) 第二章我国港口现状 (4) 一、AHP 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 二、上海港的SWOT分析 (6) 2.2.1优势(strengh) (6) 2 .2.2劣势(weakness) (7) 2.2.3机会(opportunity) (7) 2.2.4威胁(threat) (8) 2.2.5 上海港物流建设SWOT 战略分析 (9) 第三章改善上海港现状的措施 (10) 3.2.1 加强上海市在陆上运输上配套设施的建设 (10) 3.2.2 强化国际物流方面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10) 3.2.3 完善上海市国际物流管理运行机制 (11) 参考文献 (12)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竞争态势分析 【摘要】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是长三角港口群内的重要集装箱枢纽港,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对两港口集装箱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得到上海港的最大吞吐能力大于宁波-舟山港,且两港口竞争最终趋向均衡的结论。通过竞争与合作,合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避免过度竞争,是提高港口群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集装箱港口;竞争态势;Lotka-Volterra模型1引言 港口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港口业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生,现代港口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国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港口业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积累,基础设施、港口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也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就港口业本身发展程度而言,距离世界港口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和上海自贸区的重要载体,长三角港口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作为长三角港口群的枢纽港,上海港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港口,致力于将上海

港打造为国际航运中心。但是随着2006年原宁波港和舟山 港合并为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 显增强,其货物吞吐量于2012年超过上海港,集装箱吞吐 量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上海港,对上海港枢纽港地位发起了挑战。 目前,国内对港口竞争的研究以实证那就为主,多采用博弈论、结构方程等模型,研究的焦点也主要是港口间的竞争合作问题。很少有人从时间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港口之间的竞争态势。本文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发展情况为例,研究港口竞争态势,并对港口未来的竞争趋势做出预测。 2模型与数据 1.1模型选择 Lotka-Volterra模型(一下简称LV模型),是一个引自生物生态学的模型方法,它是Lotka(1925)和Volterra(1926)两位学者分别建立的一个关于捕食-被捕食的系统模型,其中还隐含了竞争机制。90年来该模型所建立的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完善,并被引入到数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LV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生态学领域早已通过实地检测和实验被证实,且不断被更新和补充,其应用至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甲和乙是两个单独的生物种群,它们拥有各自的生长生存环境,并且其生长演化均遵循Logistic所呈现的生长规律。

上海港口现状

一、上海港物流的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港口周边已成为包括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乃至IT 等产品的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 1、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港的第一间接腹地是长江流域(不包括长江三角洲),它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及重庆直辖市,以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成的集装箱进出口大多会经上海港中转。上海港的第二间接腹地(或潜在腹地)是其他沿海省份,包括北面山东省的青岛、江苏的连云港(其腹地要大于江苏省),南面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港的进出的远洋集装箱。腹地总人口超过4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港口都无法比拟的。 2、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 至2007 年,上海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3084 台,其中集装箱桥吊170 台,运输船舶7 艘,各类港作船舶338 艘,上海共有集装箱中转站、堆场59 个,总面积169 万平方米,能满足集装箱集散、拆并及其他增值服务的需要。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1 个,码头线总延长为91.6 公里,吞吐能力25352 万吨,集装箱专用泊位42个,码头线延长91600 米,07 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615 万标准箱。上海内河港口拥有各类码头泊位2100 多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2000 吨级。 3、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航运市场发达上海港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铁路有京沪、沪杭两条干线连接全国各地,公路有沪宁、沪杭两条高速公路,20 4、312、318、320 四条国道,沪嘉、萃松高速公路和城市外环公路连通全国公路网,水运有长江和大运河等内河通道。 2.上海港口物流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1、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有的方面甚至还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但就上海港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港口相比仍有相 当差距。一是通海航道水深有所改善,但仍不适应大型船舶进出港口的需要。在建设洋山深水港口以前,上海港90%以上的港口泊位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南岸,可航水域的最深水深仅有-8.5 米,按长江疏深计划,到2005 年长江航道水深也就保持在-12.5 米左右,难以满足国际航线上大型化船舶的需要。 二是上海港整体规模较小。上海港沿着长江和黄浦江分布的众多老港区曾经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但硬件设施落后,不能满足上海当前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外高桥和洋山深水港的硬件设施虽然比较先进,但由于进出口岸货物量急剧上涨,港口整体吞吐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例,上海港原有16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核定年吞吐能力为290 万TUE。在洋山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上海港年吞吐量仍超负荷达5%左右。三是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上海港目前的堆场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以运输和堆存为主,在现代化仓库的管理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不能全方面适应物流的开展。 2、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一是港区的自由化、国际化较差,各项管理制度和整体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港口的需求,物流管理和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二是行业管理有待规范,行

宁波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宁波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也逐年上升,纵观历史,水路运输则是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这从一定层面上对提供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港口提出了要求。为顺应世界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延伸。发展和优化港口物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作为中国贸易门户之一的宁波港必须顺应市场化的发展,优化自身的港口物流系统缺陷,开拓出一条创新的竞争力发展道路。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的竞争力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能帮助宁波港口认清自己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优劣势,并以此作为依据找出发展的途径。 本文主要结合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力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对比研究及其对策分析,利用自然优势,结合内外资源,为更好地认清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的优劣势,以及利用优劣势更好地发展其港口物流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理论指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侯波(2010)在《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中根据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描述,将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港口物流营运条件。包括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②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如果腹地经济水平及其商业运作能力强,以及港口城市GDP,对港口物流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③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泊位和航道水深标志着一个港口的承运能力,装卸设备能力和库场容量是港口开展增值服务的基础;④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主要是港口作业率、船舶在港延时;⑤港口物流发展潜力.表现为经济腹地GDP增长率,年货物吞吐量的平均增长率和物流增值业务发展水平。 常江(2006)由表及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指出我国的港口物流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还是有很多不利于竞争力发展的表现。既表现在物流意识上,也表现在物流硬件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而: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水平低;②物流联盟程度不高,港口物流规模小,物流活动范围小;③港

上海港港口设施

自然条件 1 、气象 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 16 度,年降水量约 1148.8 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 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 43.3 天,长江口 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港口规划 1 、吞吐量预测 经预测,国民经济对上海港各现划期内的需求吞吐量大致如下: 201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4.6 亿吨,其中集装箱 24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2.25 亿吨;外贸吞吐量 2.63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020 年,上海港总的货物吞吐量约为 6.0 亿吨,其中集装箱 3700 万标准箱,集装箱重量 3.55 亿吨;外贸吞吐量 3.85 亿吨;旅客吞吐量 300 万人次。 2 、“十一五”建设重点 ( 1 )加快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以远洋干线运输为重点的深水港区。重点是继续建设洋山二期工程。 ( 2 )建设罗径港区二期工程,新建一批煤炭泊位、矿石泊位、化肥泊位、钢杂货泊位及相应的水水中转泊位。 ( 3 )建设外高桥六期码头,新建若干汽车滚装泊位、杂货通用泊位和散装水泥泊位等。 ( 4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 5 )支持和配台交通部开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三期工 上海港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亿吨大港之一,1987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4位?上海港是全国性的多功能枢纽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是我国重要的水上客运枢纽和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完成集装箱装卸量最多的港口,是全国最大的卸煤港?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5平方公里,港区岸线长度280公里,其中黄埔江内120公里,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公里? 公路铁路:上海港的交通发达便捷,集疏运条件良好。铁路干线有津炉线和沪杭线,港区的开平、北票、张华浜和军工路码头均有铁路专用线。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主要公路干线相通;与204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20国道连接的莘松(莘庄到松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航空运输: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空中航线国内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可通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10多个主要城市。

宁波-舟山港调研分析报告(同名11629)

宁波-舟山港调研分析报告

(一)宁波-舟山港的地理位置: 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东濒太平洋,通过海运联系世界各国,内陆可通过长江水道及公路、铁路网向内地辐射,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港口所在区域属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T”型交汇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宁波—舟山港海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约220公里,共有岸线总长4000余公里,其中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约303公里,主要分布在宁波穿山半岛南北两侧,以及舟山的定海本岛、金塘、六横、衢山等诸岛。 宁波港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梅山港区、象山港区、和宁波老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共有生产性泊位311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4座(5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33座),是中国超大型船舶最大集散港和全球为数不多的远洋运输节点港。

(二)宁波-舟山港发展概况: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港口物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浙北和温台港口为两翼的沿海港口体系。 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宁波—舟山港拥有生产泊位732座,是国内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在建的北仑四期、五期国际集装箱码头水域以及金塘岛集装箱码头开发项目,更可靠泊超大型集装箱船。宁波—舟山港通江达海,沿长江可上溯至苏、皖、赣、湘、鄂、渝、川等省市,通过沿海向外可直达韩国釜山、日本神户、新加坡等港口,拥有国内、国际航运枢纽所应具备的地理优势。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区位优势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海港简介

上海港简介 港口水域资料 1.航道: (1)黄浦江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吴淞口河塘灯桩起,溯江而上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止,全长67千米。在吴淞口至闸港的54.5千米航道中,吴淞口、高桥和陈家嘴几处浅段和吴泾航道段靠疏浚维持航道地宽140~250米,水深-8米(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其余水深≥-8.0米,可乘潮通过1.5万吨级船舶,其中吴淞口至龙华港段36千米可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闸港以上自然水深≤-6.5米,系小船航道。 (2)长江口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浏河口下游浏黑屋和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施信杆的联线起,顺江而下至牛皮礁灯浮、原航路灯浮和南支灯船的联线止,全长106.5千米(至长江口灯船,全长为117.8千米),航道主槽目前走南港北槽。其间,除园园沙和北槽几处浅段靠疏浚维持航槽的宽250米、水深约7.0米左右(其余为自然航道,水深≥10.0米),吃水9.5米,相当于2.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通过。吃水>9.5米的船舶在长江口外减载后进港。 (3)杭州湾航道 现走南航道,自绿华山起,经崎岖列岛、闯牛山、滩浒山、王盘山至金山石化总厂码头,全长139千米,西自然航道,目前水深≥8.0米,乘潮通航2.5万吨级油轮。 2.锚地: 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外锚地分别是: 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 为引导外海船舶安全进入长江口,在长江口佘山(30°25′178″N/122°14′26″E)、大戢山(30°48′35″N/122°10′25″E)建有两座大型灯塔;在南支航道,南港南槽、南港北槽航道设置了6艘灯船;在吴淞口防波堤上按等距离设置了6座灯桩。目前,全港航标设标里程约400海里,设有各种航标222座。 码头前沿水深:,码头前沿水深-16米,可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 码头岸线布置:码头岸线全长1600米,配备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TEU。 1.地理位置: 121°31.3'E,31°23.5'N 2.潮差: 最大潮差3.45米,最小潮差2.60米。 3.航道吃水限制: 淡水9.5米。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思路探讨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思路探讨 作者:王晓萍, WANG Xiao-pi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刊名: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2008,9(2) 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3条) 1.马卫光宁波产业立市战略研究 2004 2.陆立军.杨海军海洋宁波 2005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007 相似文献(5条) 1.期刊论文陈定樑.乌根祥.沈文天.CHEN Ding-liang.WU Gen-xiang.SHEN Wen-tian发展"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思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 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运作需要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这个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宁波一舟山港港口定位问题、贸易便利化问题和两港临港工业协调布局等问题.港口的定位是集装箱干线港和特色中转港,贸易便利化应以海关服务为重点,工业布局需要综合考虑两港的港口和地区发展. 2.期刊论文蒋长兵.翁玉婷.应菲菲.蔡明沛.童小庆关于增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分析-物流技术2009,28(10) "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而不断提高港口物流竞争力是实现浙江省"港航强省"的重要手段.宁波-舟山港是浙江港口的龙头 ,所以增强宁波-舟山港港口的物流竞争力是重中之重.从宁波-舟山港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入地对宁波-舟山港进行SWOT分析,提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的一些建议. 3.期刊论文方照琪.FANG Zhao-qi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物流科技2009,32(5) 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宁波舟山港具有的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物流有着现实的意义.文章根据宁波舟山港口物流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 4.期刊论文王芬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探究-中国水运(上半月)2009(3) 宁波一舟山港拥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如何发挥其港口优势,促进港口物流发展进而带动两市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两市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宁波一舟山港合并后的运营现状进行阐述,并进行SWOT分析,找到港口物流发展的突破口,提出宁波一舟山港的发展策略:一是要解决好内部整合规划利益问题,二是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服务竞争力;三是要提高口岸信息化水平,四是整合长江港口、周边小海港,扩大经济腹地,五是区港联动,为货物通关提供便捷. 5.期刊论文王晓萍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21) 港口向着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需要优越的港口物流软环境的支撑.宁波-舟山港在港口物流软环境建设方面虽已初显成效,但仍有待改善.为此,宁波-舟山港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港口物流软环境的建设,以进一步促进港口物流发展,增强港口竞争力,进而促进在向第三代港口转型中的港口物流中心建设. 引证文献(1条) 1.陈定樑.乌根祥.沈文天发展"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思考[期刊论文]-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d13256864.html,/Periodical_zjjtzyjsxyxb20080201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2月19日

宁波港(完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职2011级航运经济系(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港口生产管理》课程考核报告 任课教师:陈静 姓名XXX 学号XXXX 专业XXX专业班级XXX班 成绩 关于××港的调查报告 内容要求: 1.说明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20分 2.了解所调查港口的设施及设备条件。 20分 3.分析所调查港口的生产发展(吞吐量变化)历程。 20分 4.介绍所调查港口的集疏运系统。 20分 5.写出调查总结。 20分 格式要求: 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行间距:1.5倍;字间距:标准。标题与段首缩进2字符。

关于宁波港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宁波港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学习阅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今后找一份对口的好工作,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献一份微薄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们的“中国梦”出一份力量。宁波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已经形成我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深水泊位群和超级巨轮集散中心,是中国的主枢纽港之一。 二、调查方式 在图书馆通过查找有关书籍了解宁波港以及查找文献、网上搜索知识要点等方式。从而全方位的了解宁波港生产作业情况。 三、调查内容 〈一〉了解所调查港口的设施及设备条件。 1.宁波港口EDI中心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电子信息传输和运作系统及示范工程》的示范单位。在国家计委、交通部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宁波港口EDI中心1997年5月底建成开通。“中心”将支持船公司及代理、港口、码头、理货、货代、集疏运场站、货主及与上述运输业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 ("一关三检")和银行保险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并提供高效、便利、快捷、准确、经济的信息服务,使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各种企业,在贸易手段上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宁波口岸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无纸化经营。 2.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公司经营种类泊位吨 级 (万吨) 码头长 度 (米) 泊位数 (个) 吃水深度 (米) 主要机械设备

宁波港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国贸08-1 学生姓名葛永通 学号0844050112 指导教师吴畏 填表时间:2012年4月1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我国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 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很多产业都经历着一场变革,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不断的扩大与成熟,物流对国贸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研究物流的发展尤为重要。宁波作为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宁波港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通过物流服务的提升,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及经济的发展,来更好服务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宁波港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找出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对宁波港乃至整个中国的物流发展做出展望及规划。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港口物流的概述 1.1港口物流的概念 1.2港口物流的特点 1.3港口物流的功能 2.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历史及过程 2.1我国港口物流的起源及背景 2.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几个阶段 2.3国际主要港口物流的概况 3.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 3.1宁波港的发展历程 3.2宁波港的现有发展规模 4.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现在物流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真正科学的认识 4.2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能够从事物流的较少 4.3物流信息网尚未形成,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不高 5.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5.1为什么存在对物流缺乏科学的认识 5.2集装箱堆场的功能为什么单一 5.3为何还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网 6.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6.1结合国际上港口物流的发展,提高科学性认识

宁波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宁波港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内容提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港口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企业挖掘利润的主要源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的港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宁波港物流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结合宁波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宁波港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宁波港,集装箱运输 一、港口物流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目前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国际化、多功能化、系统化、标准化等。 1、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使港口的国际贸易节点的作用更加突出。多数大的港口主要从事国际物流服务,如配送中心对进口商品从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到送交消费者手中实现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接受订货、代收取资金等。 2、多功能化。港口物流发展到集约阶段,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物流中心,提供仓储、运输、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多功能化提高了港口的服务功能,推动了产销分工专业化,将过去商品经由运输、仓储、批发到零售点的多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