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卷试题.doc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4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宋词4 柳永词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莎衣①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

②直饶:犹纵使,即使。

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贵的官爵。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蓑衣的喜爱之情,有浪迹江湖、远离官场之真情流露。

B.二、三联景静人动,两相对照,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C.尾联是本诗主旨所在,不愿将蓑衣换做官服,表现了诗人的爱憎与情操的高贵。

D.本诗明写渔人,实写自己。

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构思新巧。

解析:B 颔联是人静景动,颈联是景静人动。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莎衣》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尾联两句抒情言志。

答题时应先回答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回答其象征意义,以及诗人寄寓的思想情感。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尾联运用了对比(或衬托)和象征手法。

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莎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

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3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3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凄切.(qiè) 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 参.(cēn)差不齐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yǎn)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 荷.(hè)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3.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B.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C.东南形胜..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弄:吹奏。

4.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二、名句默写5.根据课文填写所空缺的诗句。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自古繁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4 柳永词两首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chán)良辰.(chén)都.门(dōu)重.湖叠(chóng)B.鏖.战(áo)跛.脚(bǒ)鞭笞.(chì)三年五载.(zǎi)C.不啻.(dì)呜咽.(yè)船舷.(xián)怙恶不悛.(quān)D.驽.马(nú)讣.告(fù)短暂.(zàn)安土重.迁(zhòng)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户盈罗绮,竞豪奢。

B.异日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好景,归去凤池夸。

C.有三秋..(三个秋天)桂子,十里荷花。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来源:学科网ZXXK]3.诵读下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对/长亭/晚B.便/纵有/千种/风情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良晨美景梳装打扮交相辉映抑扬顿挫B.人才辈出皓齿峨眉久负盛名流连忘返C.死不暝目三顾茅庐苍海桑田平仄不调D.音容婉在漂泊沦落呕哑嘲哳羽扇绾巾[来源:学.科.网Z.X.X.K]5.对下列词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晓风凉,残月冷,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别后心境之凄凉。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总写杭州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来源:学科网]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旅人前途的广阔。

)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先用“清嘉”二字总括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等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最为脍炙人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珠玑.(jī)凝噎.(yē)钓叟.(sǒu) 差.劲(chà)B.千骑.(jì) 暮霭.(ài)叠(xiàn) 拙.劣(zhuō)C.重.湖(chóng) 罗绮.(qǐ)参差.(cī) 喟.然(kuì)D.天堑.(qiàn) 羌.管(qiāng)[来源:Z_xx_] 寒蜩.(tiáo) 囤.积(tún)解析:B项,“霭”应读ǎi,“”应读yǎn。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解析:C项,三秋:秋季。

答案:C3.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 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与例句相同,都是融情于景。

答案:C4.名句默写。

(6分,任选6句,每句1分)(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来源:学科网](2)市列珠玑,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豪奢。

(柳永《望海潮》)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来源:Z_xx_](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

柳永和苏轼词两首(已整理) -题目和答案

柳永词两首检测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8题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 豪奢.(s hē) 暮蔼.(ǎi) 钓叟.莲娃(sǒu)B.天堑.(qiàn) 吟.赏(yín) 都.会(dū) 重湖叠巘 (xiàn)C.珠玑.(jī) 罗绮.(qǐ) 嬉.笑(xī) 因咽.废食(yē)D.千骑.(jì) 羌.管(qiānɡ) 骤.雨(zhòu) 良辰.好景(chén)2.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

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骤雨刚歇,秋蝉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

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在整首词中属虚写,因为这是想象。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柳永词两⾸》原创练习题【附答案】《望海潮》练习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学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A. ⾼⽛,古代⾏军有⽛旗在前导引,旗很⾼,故称“⾼⽛”。

B. 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作代表⼈物。

原名柳三变;排⾏第七,⼜称柳七。

官⾄屯⽥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是北宋第⼀个专⼒作词的词⼈。

C. 凤池,对尚书省的美称,在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中代指朝廷。

D. 三吴,指代长江下游江南的⼀个地域名称。

⼀般指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这三郡。

2.对《望海潮》⼀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项是()A.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极⼒赞扬杭州⾃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 词⼈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

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进⾏对⽐。

C. 词的下⽚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

在“三秋桂⼦,⼗⾥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派祥和欢乐。

D. 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社会现实。

3.对《望海潮》⼀词中所⽤修辞⼿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A. 怒涛卷霜雪(⽐喻)B.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对仗)C. 嬉嬉钓叟莲娃(叠词)D. 归去凤池夸(借代)4.下列关于这⾸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都会”,⼈⼝和货物集中的⼤城市。

B.“参差⼗万⼈家”,“参差”,⾼下、⼤⼩不齐的样⼦。

C.“重湖叠巘清嘉”,“重湖”,西湖分⾥湖和外湖两区;“叠巘”层层叠叠的⼭峰。

D.“嬉嬉钓叟莲娃”,“莲娃”,采莲的娃娃。

5.下列关于这⾸宋词的分析不恰当的⼀项是()A.这⾸词运⽤铺陈的⼿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荣⾯貌,钱塘江的壮阔象,湖⼭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常出⾊,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练习题

柳永词两首(检测题)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如云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D.异日图.将好景图:画图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②钱塘自古..十万人家④云树..绕堤沙⑤都门帐饮无...繁华③参差绪.⑥多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A.②③④⑦⑧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D.①②③⑥⑦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再创作”的道理。

仿照下面的例子,另选一句诗(词)进行再创作。

要求:句式自定,人物自选,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创作:河岸的杨柳不让晓风吹走残月,为的是让柳永寄托离别的愁绪。

答:4.本周末我校将举办“唐宋诗词名篇配乐朗诵会”,请你为柳永的《雨霖铃》写一段“节目单词”。

(150字左右)答: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一个全用名词排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考点对应训练链接考点赏析诗词中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解析考点: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知识简介1、词的发源:词产生于,流行于,并在发展到顶峰。

,最先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它归纳词的主要内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 字之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按作家的派别风格可分为和(豪迈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1、《望浪潮》①这首词描述了一种如何的都市生活情形?试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杭州的繁华与漂亮的,抒发了他如何的感情?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① 开头三句:“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② 这三句描绘,除了拥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再次描绘光景,这里的光景描绘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了他如何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归纳。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繁华 f á n 帘幕 mù参差 cī叠巘清嘉 xi à nB.罗绮 qǐ钓叟 sǒu 箫鼓 xi āo 吟赏烟霞 yínC.寒蝉 chán 骤雨 zhòu 暮霭ǎ i 吉日良辰 chénD.凝噎 yē经年 j īng 甘霖 l í n 兰舟催发 cuī2.以下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华情形,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安静。

B .“夕阳萧鼓”是一首有名的琵琶曲,明清晨已流传。

1925 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成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嘻嘻怒骂,皆成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渺的江面,更不舍让词人离去。
B.这是两人的心理活动。两人想到词人离去, 将孤独地漂流在遥远浩渺江面,更不舍分离。
6.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
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
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
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
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生字注音:
翠幕()参()差()堤()沙天堑()珠玑()
罗绮()叠巘 ()钓叟()凝噎 ()暮霭 () 经
()年
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是。苏轼是豪放派词作的开创者。清照的词风属
于。
2、柳永的词《望海潮》中有“,”描绘了美景。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பைடு நூலகம்,”。
3、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美景是“ 重湖叠巘清
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
咏的是打渔,《望海潮》写的就是胜景等。
4.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
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清照
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⑤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A.水调歌头毛泽东雨霖铃苏轼清平乐清照慢柳永
忆江南志和西江月仲淹
B.沁园春柳亚子慢柳永如梦令志和雨霖铃姜夔
渔歌子白居易浣溪沙辛弃疾
C.念奴娇郭沫若水调歌头清照清平乐辛弃疾西江月苏轼
渔家傲仲淹浣溪沙志和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
常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 “ 流行歌
曲 “。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 所以又称如“”、“”、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 词的是词的容的集中体现, 它概括词的主要容;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

3、词的分类
嘉,,”。
4、《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
5、“”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6、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送别。
7、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D、元喜/草草,封/狼居胥
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
① 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容?
② 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
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
作家有柳永、秦观、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1、《望海潮》
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繁华与美丽的,抒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与生涯,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
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
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默写: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云 树绕 堤沙 。,。市 列珠 玑 ,市 列珠
玑,。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
晴,,。千骑拥高牙 。,吟赏烟霞。
3、,对长亭晚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念去去、千里烟波,。
4、,、冷落清秋节 。, 柳岸、晓风残月。此
D.沁园春毛泽东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清照慢姜夔
渔歌子志和西江月辛弃疾
一、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离群的孤雁。②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词题为。依字数来看属于。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钓叟sǒu箫鼓xiāo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骤雨zhòu暮霭ǎi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经年jīng甘霖lín兰舟催发c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
去经年,。,更与何人说。
开放性填空:
1.试写出古代写“愁”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2.请你写出古代送别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3.不少诗人对于“项羽放邦及最终自刎”有不同看法,请你写出其中的名句,不少于三句。
选择题
1、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词人送行情人的心理的描写。她想到词人此去, 将孤独地乘一叶扁舟漂流在遥远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