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柳永这首《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就迥然相异。

从前人们喜欢用“婉约”和“豪放”两个词来区别它们的风格。

南来人的笔记《吹剑录》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吏中有一个善唱歌的人。

有一天苏轼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啊?”那人回答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就不同了,须得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拍板来唱‘大江东去’。

”他这一席话惹得苏轼哈哈大笑起来。

柳永这首《雨霖铃》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它的特点。

它反映了作者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的真挚感情。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天”来看,作者告别的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

作者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指秋季鸣叫的蝉。

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的,但借别的人心情不好。

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

“长亭”是古代修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所。

“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

俗话说:一雨成秋。

阵雨使秋意更浓。

天色不早了。

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有特征性的,它使作品既不致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托凄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入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原文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画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皱雨过后,风景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 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域啊。这 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 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⑤夸。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 诗作词,称赞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画出 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 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特殊的艺术个性,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轶 闻 典 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但好作艳词,仁宗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 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 ‘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后有人向仁宗推举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柳永词两首课件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齐读课文
诵读提示: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 “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 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 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 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
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 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
概》:“词有点,有染”,说 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 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 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问题思考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1、陈振孙在《直斋录解题》中评这首词“承平
气象,形容曲尽”。词人是采用了怎么样的手法, 使这首词达到了这种效果的?
词人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 浓墨重彩的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 景象,作品选取典型、最具有表现力的景 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 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 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又非常具体形象。
第九页,共三十六页。
钱塘“好景”: 地理形势优越
东南形胜
历史悠久
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居民区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 钱塘潮雄伟壮丽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下片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 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和十里荷花香。
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 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两首课件


探究与点拨
1.精读探究
(1)《望海潮》一词描画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答: 《__望__海__潮_》__描__画__了_一__派__太__平__、_富__庶__、__安_定__、__祥__和_的__都__市__生_活__景__象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 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写_杭__州__突__出__了_以__下__几__个_方__面__:__从_地__理__位__置__上_说__,__它__是_东__南__的__重_镇__,__作__者_ _在__词__中__全_面__、__细__致__地_描__画__了__古_都__杭__州__的_繁__华__与__美__丽_,__充__分__表_达__了__作__者_对__杭__州__ _风__物__的__惊_叹__、__赞__美__与_艳__羡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作品背景

望海潮
这首词是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 见。柳永想见,而无从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伎唱给孙何听,因打 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

雨霖铃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 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安慰,更觉得痛苦万 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应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预习检测
1.注音
天堑.( qiàn)
珠玑.( jī ) 豪奢.(shē )
羌.管( qiāng)
叠巘( yǎn ) 骤.雨(zhòu)
凝噎.( yē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7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2.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优秀课件(共67张PPT)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 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 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 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 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
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 ,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 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 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 “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 ,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 :“奉旨填词。”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 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 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 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 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译文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 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 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 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 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 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 卿将相。

《望海潮》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

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当时 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

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

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 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先在

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
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
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Fra bibliotek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柳永词两首》课件

5.词义理解
(1)东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湖叠 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嬉.嬉.钓叟莲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吟赏烟.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将.好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本词运用了“点染”的手 法,请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阕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 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 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 豪奢”,这里通过点评和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 的繁荣、美丽、富饶。
(2)《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所 作的。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 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宦途 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 满哀怨,于是作《雨霖铃》以寄离情。
二、阅读《雨霖铃》,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5.[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 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三句写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 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 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 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 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高中语文2.4柳永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2.4柳永词两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充沛的气势,热烈的感情,描述了男女情 爱的自由放纵,追求官能享受的肆无忌惮, 从而反映了这一阶层特有的思想感情、生 活态度和文化趣味。
如《定风波》等。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 • 芳心是事可可①。日上花 • 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 卧。暖酥消②,腻云亸③, 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 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 与蛮笺象管④,拘束教吟 课。镇⑤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年少时为“浪子班头”,混迹于歌楼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宋]叶梦得《避暑 录话》:“永为举子 时,多游狭邪,善为 歌辞。教坊乐工每得 新腔,必求永为辞, 始行于世。于是声传 一时。”
《鹤冲天》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 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能诗文善度曲填词,创作慢词独 多,铺叙刻画,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 辟了倚声填词的新途径,有《乐章集》传 世。 •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 得《避暑录话》)
描写男女情事的艳情词——柳词的“俗” 主要体现在词的题材内容上。改变了词 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以“俗”为词。
• 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以往的男性词人的词中,女性对 爱情的意识多局限于自怨自艾(yì)的 闺怨,这是符合优游的士大夫们的审美 情趣的,而柳永这类词以爽快率直的风格,

再次,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 遭遇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 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 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 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 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迷仙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课堂实录和《雨霖铃》课堂实录
 一,导入:
 北宋词人柳永,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人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那幺,他到底是一个什幺样的人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走进他的情感世界.首先我们来学习《望海潮》,走近青年时期的柳永.
 传说金主完颜亮读罢这首《望海潮》,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入侵南宋之志.请同学一齐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样个问题:词中的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直指杭州的野心
 (学生齐读《望海潮》)
 师:请同学看一下屏幕上的思考题,(出示幻灯片:思考:词中的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哪位同学思考好了就可以发言.
 生:我认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句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南宋的野心,因为大家都把珠宝陈列在市面上面,而且相互攀比自己家的富庶,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多幺富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