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CCB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CCB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带来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是常用的一类降压药物。
CCB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从而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1. 二氢吡啶类CCB
二氢吡啶类CCB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如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
它们通过作用于钙通道以减少心肌收缩和平滑肌的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2. 长效二氢吡啶类CCB
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如尼非地平、氯活地平等,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持续降低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
3. 二氢吡啶基非二氢吡啶CCB
二氢吡啶基非二氢吡啶CCB包括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等,它们在降压作用上与传统二氢吡啶类CCB有所不同,但同样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4. 脂溶性CCB
脂溶性CCB如维拉帕米、地尔硬脂酸等,在通过脑血管的血脑屏障后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5. 非脂溶性CCB
非脂溶性CCB如尼美地平、氟桂利嗪等对心脏和血管平滑肌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能够减少心脏负荷,稳定血压。
综上所述,CCB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不同类型的CCB 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有其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选择CCB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高血压药分类 五大类最常用

高血压药分类五大类最常用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
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型的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型的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全球许多人带来了健康问题。
降压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医学实践中,常用的降压药可以分为五大类型:
利尿剂
利尿剂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和螺内酯类利尿剂等。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普罗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减少心脏的排血量和静脉回流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啶类、二氢吡啶类等。
ACEI类药物
ACEI类药物是一类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肌肉的负荷,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是常见的ACEI类药物。
ARB类药物
ARB类药物是一类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药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容量并减少交感神经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是常用的ARB类药物。
综上所述,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和ARB类药物等五大类型。
但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水平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定期检测血压,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五大类降压药一览表引达帕胺

五大类降压药一览表引达帕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压力增加,高血压已经成为
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药物治疗。
常见的降压药分为五大类,每一类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本文将介绍这五大类降压药,并重点介绍其中一种降压药——引达帕胺。
一、钙通道阻滞剂
特点:
•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心脏的收缩力,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二、ACE抑制剂
特点: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三、利尿剂
特点:
•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四、β受体阻滞剂
特点:
•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五、ARB
特点:
•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心衰等疾病。
引达帕胺
引达帕胺是一种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药。
它通过阻断
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心脏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引达帕胺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那些合并心脏疾病或者心脏病史的患者。
综上所述,降压药分为五大类,每一类药物都有其独特的
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引达帕胺作为钙通道阻滞剂之一,在降压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作者:于兴娟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04期目前,降血压药物有五大类:第一类是钙拮抗剂;第二类是β受体阻滞剂;第三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第四类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第五类为利尿剂。
各类降压药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许多高血压患者得到救治。
然而,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亦会引起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
了解并积极预防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对于有效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首剂反应首剂反应是指病人在首次服用常规剂量的某一药物时,少数病人意外发生的严重反应。
其表现为相继出现的眩晕、心悸、出汗、面色潮红、虚弱、倦怠、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反应严重的病人可出现血压迅速下降、意识丧失、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症状。
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引起病人死亡。
可能原因是病人对药物一时的不适应、药物固有的不良反應,同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作用。
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基础血压较高、长期高血压未经治疗的患者,会对压力反射不敏感,或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预防首剂用药的剂量要小,可为常规剂量的1/4~1/2。
以后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再逐渐增加剂量。
同时,未经医师允许,不得擅自加大剂量,否则易引起血压骤降。
另外,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症状,也可选用长效降压药,较小的剂量即可达到与大剂量的普通制剂相同的效果,降压更为平稳,血压的昼夜变异小,还可以避免清晨血压的突然升高。
而且由于用药次数少,还能避免漏服药物。
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用药,既能保证降压的效果,又不增加副作用。
一旦发生了首剂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卧床休息。
如果病的症状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静养、护理后,可逐渐自愈,不需特殊治疗。
如果病人的症状严重,则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男性性功能障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对性功能的影响不同。
其中,利尿剂类氢氯噻嗪等可引起男性勃起障碍、性欲下降、射精障碍;β受体阻滞剂类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等主要影响性欲;钙拮抗剂类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则主要引起性欲下降、射精障碍。
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

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而降压药物则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目前,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但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还可能引起血糖、血脂代谢异常。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电解质、血糖和血脂等指标。
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
不过,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所以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应慎用。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它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 特别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
不过,ACEI 可能会引起干咳,如果干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机制与 ACEI 类似,但不会引起干咳。
常见的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适用于不能耐受 ACEI 干咳不良反应的患者。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的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
降压药分类

降压药分类
通常使用的降压药分为五大类,一般用字母ABCD来表示,A 包括ACEI和ARB,B是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C是指钙离子拮抗剂,D是指利尿剂。
这五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完全一样,但是一般常用的还是以前四类相对多一点,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血压水平,通常选用一种降压药物或者两种联合,甚至三种联合来控制患者的血压。
当然高血压患者也不是单纯使用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吸烟、吃过咸的食物过多、缺少运动,这些都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目前市场上降压药的种类有很多种,其大类总共分为四类。
第一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转化酶抑制剂,常见的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药物。
第二类,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对降压的效果要弱一些,代表药物主要包括倍他洛克、比索洛尔。
第三类,钙通道阻滞剂,常见的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第四类,利尿类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
临床上对于血压的控制,首先采用一个药物,如果一个药物对血压的控制效果欠佳,还可以联合使用两个,甚至三个降压药。
如果三个降压药都无法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则称之为难治型高血压。
高血压的降压药目前以五大类作为区分,分别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与利尿剂。
除了以前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后,将药物重新分为五种一线降压药,即β受体阻滞
剂,这种药物通常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钙离子拮抗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ACEI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ARB类药物有缬沙坦,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上述药物为一线降压药的五大类。
高血压药分类 五大类最常用

高血压药分类五大类最常用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
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降压药的种类降压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
利尿剂(氢氯噻嗪);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ACEI(卡托普利);ARB(沙坦类);β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其他有直接血管扩张剂(常药降压片);a1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要结合患者具体的自身机体情况选择。
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
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 ACEI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 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名称,剂量及用法
1.利尿药氢氯噻嗪
12.5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氯噻嗪25~50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螺内酯20~40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氨苯喋啶50毫克每
日1~2次(潴钾利尿剂)阿米洛利5~10毫克每日1次(潴钾利尿剂)呋塞米(速尿)20~40毫克每日1~2次(袢利尿剂)吲达帕胺
1.25~
2.5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特点:
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不良反应有乏力.痛风者禁用.保钾排钠剂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
2.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10~20毫克每日2~3次(β阻滞剂)美托洛尔
25~50毫克每日2次(β阻滞剂)阿替洛尔50~10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倍他洛尔10~2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比索洛尔5~1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卡维洛尔
12.5~25毫克每日1~2次(α,β阻滞剂)拉贝洛尔100毫克每日2~3次(α,β阻滞剂)特点:
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硝苯地平5~10毫克每日3次(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尼卡地平4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非洛地平缓释剂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拉西地平4~6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乐卡地平10~2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缓释剂24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缓释剂90~18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特点:
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有增强作用.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
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非甾留体抗炎药物不受干扰,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非二氢吡啶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12.5~50毫克每日2~3次(ACEI)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2次(ACEI)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赖诺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雷米普利
2.5~10毫克每日1次(ACEI)福辛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西拉普利
2.5~5毫克每日1次(ACEI)培哚普利4~8毫克每日1次(ACEI)特点:
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适用于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是有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血肌苷超过3毫克使用需谨慎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氯沙坦50~100毫克每日1次(ARB)缬沙坦80~160毫克每日1次(ARB)伊贝沙坦150~300毫克每日1次(ARB)替米沙坦40~80毫克每日1次(ARB)坎地沙坦8~16毫克每日1次(ARB)特点:
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在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疗效与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本类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相同,是后者不良反应的替换药
6.中医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肝阳偏盛性治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育阴潜阳,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型治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在单方治疗方面,有一定降压效果的单位种药有叶菊花,黄芩,杜仲,丹皮,黄连,川芎等,罗布麻,夏枯草兼有利尿作用.梅花针及耳针亦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