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刚石、石墨、 C60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桃园中学优秀教与学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3
桃园中学优秀教与学
“铅”笔芯连接导线,灯泡亮。 5.观看电车投影
感悟:石墨物理性质 深灰 最软、 滑 导电 铅笔芯、 润滑剂 (开锁) 石墨电极
三、理解: 不同元素可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物质
【引疑】 1. 石墨和金刚石是化学元素碳家族里的哥儿俩, 都由都由什么元素组成? 石墨又黑又软,金刚石却晶莹透明、坚硬无比。哥儿俩被称作“软弟弟” 和“硬大哥” ,脾性真有天壤之别。这是什么原因呢? 2.由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碳元素、氢 元素。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以金 刚石为例,用文字简述。) 3.播放燃烧的金刚石录像。 【质疑】 1.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均有碳元素组成,但两者的物理性质有这么大差 异呢?同胞兄弟金刚石和石墨,一个被称为无坚不摧,美丽战神的“硬
1
桃园中学优秀教与学 2.B
知识 铺垫
1.单质的定义? 2.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可以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哪些化 学元素? 3.金属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4.铅的密度 11.34g/cm3, ,石墨密度 2.62 g/cm3 ,铁的密度是 7.8g/cm3
2
桃园中学优秀教与学
今天我们要学习碳氏同胞兄弟, 一个钢筋铁骨, 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所向披扉,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价值连城。另一个天生软 弱,遇事滑腻,形象深灰,暗淡无光,但能导电。
8
感悟 应用
桃园中学优秀教与学
(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 C60 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 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设计

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课件】二、探究学习掌握规律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或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发言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发言后,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或纠错,但不要重复。
阅读课本106—107页内容,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释疑猜想石墨和金刚石是怎样构成的?(二)对比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质(三)石墨和金刚石分别有哪些用途?石墨用途【课件】同学们认识到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化学性质确是相似的。
【课件】性质石墨金刚石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硬度小。
能导电。
有滑腻感。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固体。
硬度大,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用途铅笔芯;电极;润滑剂。
装饰品(钻石);刻划玻璃;切割金属、石材;钻头,钻凿坚硬的岩石。
教师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反馈、矫正,逐步形成完整的“对比表”。
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探究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性质、用途对比表可以直观地发现两种物质的异同,并且明白性质决定用途的道理。
金刚石用途【课件】(四)其它碳单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阅读教材了解它们的性质,并完成实验6-1。
(五)C60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C60的分子结构及用途。
实验6-1 木炭的吸附实验操作步骤:在盛有半瓶水的烧杯中加入一滴红墨水,搅匀,投入几小块烘干的木炭,轻轻搅拌,然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原理:木炭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颜色。
本实验易操作,安全性好,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对手能力。
实验现象由学生通过观察获得。
原理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三、迁移运用提升能力学习要求:同学自主完成,不会的可以查阅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自由举手展示学习成果;后发言的同学可以补充、纠错,但不要重复。
(一)每组桌上有一把稍稍生锈的锁,请尝试把铅笔末加入到锁芯中,用钥匙反复开锁,体验开锁的感受。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教学设计第1课时 碳的单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具有广泛应用高科技材料”。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碳的单质提出问题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 、石墨和C 60 2.金刚石 、石墨和C 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课堂讨论 (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知识拓展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白磷、红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
因此,我们不能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探究点一 无定形碳提出问题 无定形碳是碳的单质吗?它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类物质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叫无定形碳,探究实验 ⑴木炭具有吸附能性,可以吸附气体、色素,可用来作冰箱的去味剂。
(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可以用在防毒面具中吸收毒气、制糖工业中脱色制白糖、处理水等。
(3)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还原剂。
(4)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橡胶工业的填充剂等。
知识拓展1.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木炭、活性炭的脱色吸附是物理变化。
2.“碳”和“炭”的区别:“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那么同一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呢?
【出示问题】同一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如果能,请举例说明?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三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板书课题:6.1金刚石、石墨和C60
汇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并不同。深入理解思考:单质生1生2:混合物化学变化,因为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
入思考的能力。
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活性炭、木炭、炭焦炭是我们生活中黑、这些物质常见的物质,我们在学习什么时遇见过?【出示表格】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木炭、炭活性炭、焦炭这些物质中的黑、“炭”字都没有“石”碳而二氧化碳、字旁,
观察、描述足球形状阅读书上资料卡片
了解如今科技发展的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习了三种碳单质,我们来归纳整理一下他们的性质和用途。【出示表格】总结:性质不同【出示问题】同一种元素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屏幕上的表格。汇报分组讨论
对三种碳单质有一个比较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问题深
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别?【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图金刚石坚硬讲解:而石墨质地非常无比,软。这是因为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层排列的,原子间的结合力很小,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则是交错整齐地排列成立方体结构,每个碳原4子都紧密地与其它个碳原子直接连接,构成一个牢固的结晶体。碳原子排列板书:方式不同金刚【问题研讨】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这是混合物?金讲解:混合物,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那么,由金刚石向石墨转化的过程是什么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
价值观【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与他们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学生认知分析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与碳单质有关,如:石墨电极、玻璃刀、钻石、铅笔芯等,学生对于碳单质具有一定了解。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课堂就设置在这个商店里。
学生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经过化学实验室需要购买活性炭,请大家和我一块进行网上购物吧!咱们到这个名为卖“炭”翁的商店逛逛去。
环节二、走进“卖炭翁”,了解碳单质倾听、思考讨论、探究,轻松、愉快地达到各项学习目标。
这种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新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到,化学和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给学生展示商店里面商品的图片:大家看看一号柜台出售的是金刚石类的,有人造的和天然的金刚石,由金刚石打磨而成的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由金刚石制成的用来切割的玻璃刀和钻头。
大家根据金刚石的用途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看、思考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学生以美感,使学生体会回答:金刚石是透明的正到化学对美化人类生活八面体,非常坚硬。
所起的作用。
【评价并提出新问题】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咱们继续去买咱们需要的活性炭吧。
二号柜台出售的是石墨类商品,请大家观察它的颜色,这些是由石墨制成的产品,有铅笔芯,润滑剂,电池的碳棒,坩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铅笔伴你从小到大,你一定不陌生。
你们也许还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知道它们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归纳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
[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其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07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
[提出问题]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来切割玻璃,石墨的导电性好的性质来制作电极等。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碳元素的不同形态,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能够分辨碳元素的不同形态;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属于人教版教材。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导电性最好的物质,而C60则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球状结构。
2.阐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如硬度、导电性等;
3.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解释金刚石、石墨和C60之间的关系;
4.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法,探究碳元素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原因;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1课时)-教学文档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具6B铅笔芯、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红墨水、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铁架台、网罩、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酒精灯。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2分钟讲授新课:20分钟学生交流:10分钟课堂练习:10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课后小结教学中特别注意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及金刚石的
硬度等相关知识。
通过研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说明碳的还原性。
同时体现出碳单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组成。
2、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学会比较和归纳。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及它们的用
途。
【教学难点】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
【教具准备】6B铅笔芯、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红墨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导入图片]金刚石和钻石的相关图片
[学习研讨] 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板书]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别?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图
讲解:金刚石坚硬无比,而石墨质地非常软。这是因为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层排列的,原子间的结合力很小,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则是交错整齐地排列成立方体结构,每个碳原子都紧密地与其它4个碳原子直接连接,构成一个牢固的结晶体。
课题1:金刚石、石墨、 C60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韭菜台中学——贾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关系的思维模型。
2、通过对活性炭等物质用途的推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形成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碳的单质的观点。
板书:C60
【图片展示】C60和C60结构模型
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C60分子。
新型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单层石墨片。
【图片展示】碳纳米管
观察、描述
足球形状
阅读书上资料卡片
了解如今科技发展的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习了三种碳单质,我们来归纳整理一下他们的性质和用途。
【出示表格】
总结:性质不同
观察
生1:不透明
生2:有金属光泽
生3:深灰色
生4:细鳞片状
观察
思考
生答:质软
观察铅笔芯并用手触摸。
认识石墨的外观
知道石墨的性质
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图片展示】电车、石墨电极
石墨的熔点高,耐高温。
【图片展示】石墨坩埚
观察、体会
观察、思考
感受石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渡】第三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C60。
深入理解
思考
生1:单质
生2:混合物
化学变化,因为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
对三种碳单质有一个比较上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
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这些物质我们在学习什么时遇见过?
【出示表格】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
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
了解这些物质
思考
理解
新旧知识串联,使学生对知识没有陌生感。
我们了解了三种碳单质以及几种无定形碳,接下来大家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结构、性质与用途,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小组讨论
汇报
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述能力。
【出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问题研讨】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这是混合物?
讲解:混合物,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
那么,由金刚石向石墨转化的过程是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汇报
分组讨论
汇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并不同。
在我们生活中也能看到经过人工雕琢后的金刚石——钻石。
【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钻石
生1:无色透明的固体
生2:正八面体形状
惊讶、感叹、欣赏
让学生认识金刚石。
感受化学中的物质美。
【图片展示】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大家观察这两幅图片,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这体现了金刚石的什么性质?
【总结】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玻璃刀的到头、钻探机的钻头等
在课堂中出现的讨论题,学生出现了不同意见,讨论的时间比较长,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在今后的课堂上,如有类似问题,应及时点拨。
归纳总结知识。
画龙点睛,使学生印象深刻。
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述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
碳的单质
金石
刚C60
石墨
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决定决定
结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过程中以问题引入新课,探究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不竭源泉。
设计意图
【导入】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那么同一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呢?
【出示问题】同一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如果能,请举例说明?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三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板书课题:6.1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生显现各种表情或声音。
学生答
回忆所学过的有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新课作铺垫。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
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我们先来学习金刚石。
板书:金刚石
观看三种物质的图片,整体上了解。
让学生对三种物质的外观上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图片展示】金刚石
请同学来描述一下金刚石的外观特征。
观察
生答:切割玻璃
思考
生答:硬度大
思考得出金刚石的性质。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
板书:石墨
【图片展示】石墨
下面大家观察图片,对石墨的外观做一下简单的描述。
【图片展示】石墨在纸上书画
石墨为什么能在纸上留下自身的痕迹呢?这体现了石墨的什么性质?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就是石墨,石墨不但质软,而且还有滑腻感,可以用来做润滑剂。
【出示】练一练
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回答
接龙回答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课知识总结】
学习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1.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物质之一,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观念。
2、通过对碳单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难点:
碳的几种单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这些物质中的“炭”字都没有“石”字旁,而二氧化碳、碳元素等中的“碳”字都带“石”字旁,我们怎么区分?
讲解:“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这儿不能用“炭”)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