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写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解释碳在燃烧过程中的性质变化。
-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在燃烧实验中的不同现象,并说明原因。
3.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碳单质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还有哪些潜在的应用?
-结合我国碳材料研究现状,谈谈你对我国碳单质研究和应用的展望。
4.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发现历程,总结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些碳单质过程中所展现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重思考和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作业需书写工整,表达清晰,内容充实,具有逻辑性。
3.提交作业时,请附上相关参考资料,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
1.请同学们结合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与用途,设计一个与生活相关的碳单质应用案例,要求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案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背景:简要介绍该应用场景的需求和背景。
-应用原理:阐述所选碳单质在该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创新点:说明该应用的创新之处,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预期效果:预测该应用的实际效果和推广价值。
此外,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习惯,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2.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化学》教材第2单元“碳的世界”中的第1章“金刚石、石墨和C60”。
具体内容包括: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以及金刚石、石墨和C60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
2. 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并能运用该概念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共性与特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性质的区别。
重点: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模型,PPT展示课件。
2. 学具:实验器材(放大镜、导电实验装置等),实验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知识讲解:(1)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2)C60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3)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探讨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6. 实验演示: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2. 碳的同素异形体概念3. 实验现象及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碳的同素异形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3)分析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
2. 答案:(1)金刚石:正八面体结构,硬度大,导电性差;石墨:层状结构,导电性好,硬度较低;C60:足球烯结构,导电性能介于金刚石和石墨之间。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1课时)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响
教具6B铅笔芯、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红墨水、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铁架台、网罩、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酒精灯。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2分钟讲授新课:20分钟学生交流:10分钟课堂练习:10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课后小结教学中特别注意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及金刚石的硬度等相关知识。
通过研讨碳复原氧化铜的实验 ,来说明碳的复原性。
同时表达出碳单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组成。
2、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学会比拟和归纳。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及它们的用
途。
【教学难点】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
【教具准备】6B铅笔芯、活性炭、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红墨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导入图片]金刚石和钻石的相关图片
[学习研讨] 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板书]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C60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碳的单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金刚石、石墨和C
60
系。
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联系实际——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联系实际——归纳。
教师准备
分子模型、2B铅笔芯、干电池、投影仪、电视媒体、导(1)金刚石、石墨、C
60
线、灯泡。
(2)相关课件及视频。
学生准备
教材、课堂用品
教学过程。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案

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
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
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二、新授
金刚石和石墨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3、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三、巩固练习:
教材P109,课后相关习题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碳和碳的氧化物”。
具体内容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 金刚石:原子晶体,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六边形的空间网状结构,具有最大的硬度和最小的韧性,常用于切割、磨削和抛光。
2. 石墨:层状结构,碳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六边形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常用作电极、润滑剂和涂料。
3. C60:足球烯,分子晶体,由60个碳原子组成,具有球状结构,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用作超导体和催化剂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2.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用途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金刚石:原子晶体,最大硬度,最小韧性,切割、磨削、抛光。
2. 石墨:层状结构,优良导电性,润滑性,电极、润滑剂、涂料。
3. C60:足球烯,分子晶体,独特性质,超导体、催化剂。
七、作业设计1. 描述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特点。
答案: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为层状结构,C60为足球烯结构。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生答
回忆所学过的有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新课作铺垫.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
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我们先来学习金刚石.
板书:金刚石
观看三种物质的图片,整体上了解.
让学生对三种物质的外观上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图片展示]金刚石
请同学来描述一下金刚石的外观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观念.
2、通过对碳单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难点:
碳的几种单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这些物质中的"炭〞字都没有"石〞字旁,而二氧化碳、碳元素等中的"碳〞字都带"石〞字旁,我们怎么区分?
讲解:"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这儿不能用"炭〞〕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观察
生答:切割玻璃
思考
生答:硬度大
思考得出金刚石的性质.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
板书:石墨
[图片展示]石墨
下面大家观察图片,对石墨的外观做一下简单的描述.
[图片展示]石墨在纸上书画
石墨为什么能在纸上留下自身的痕迹呢?这体现了石墨的什么性质?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就是石墨,石墨不但质软,而且还有滑腻感,可以用来做润滑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优秀教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铅笔伴你从小到大,你一定不陌生。
你们也许还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知道它们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归纳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
[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其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07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
[提出问题]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那么同一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呢?
【出示问题】同一种元素能不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呢?如果能,请举例说明?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三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板书课题:6.1金刚石、石墨和C60
汇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并不同。深入理解思考:单质生1生2:混合物化学变化,因为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
入思考的能力。
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活性炭、木炭、炭焦炭是我们生活中黑、这些物质常见的物质,我们在学习什么时遇见过?【出示表格】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木炭、炭活性炭、焦炭这些物质中的黑、“炭”字都没有“石”碳而二氧化碳、字旁,
观察、描述足球形状阅读书上资料卡片
了解如今科技发展的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习了三种碳单质,我们来归纳整理一下他们的性质和用途。【出示表格】总结:性质不同【出示问题】同一种元素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屏幕上的表格。汇报分组讨论
对三种碳单质有一个比较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问题深
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别?【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图金刚石坚硬讲解:而石墨质地非常无比,软。这是因为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层排列的,原子间的结合力很小,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则是交错整齐地排列成立方体结构,每个碳原4子都紧密地与其它个碳原子直接连接,构成一个牢固的结晶体。碳原子排列板书:方式不同金刚【问题研讨】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这是混合物?金讲解:混合物,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混合在一起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那么,由金刚石向石墨转化的过程是什么变化?
学生显现各种表情或声音。学生答
回忆所学过的有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新课作铺垫。
【图片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我们先来学习金刚石。板书:金刚石
观看三种物质的图片,整体上了解。
让学生对三种物质的外观上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金刚【图片展示】石请同学来描述一下金刚石的外观特征。在我们生活中也能看到经过人工雕琢后的金刚石——钻石。【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钻石
生1:无色透明的固体生2:正八面体形状惊讶、感叹、欣赏
让学生认识金刚石。
感受化学中的物质美。
用玻【图片展示】璃刀切割玻璃大家观察这两幅图片,图中的人在干什么?这体现了金刚石的什么性质?金刚石是【总结】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可以做玻璃刀的到质。头、钻探机的钻头等
观察生答:切割玻璃思考生答:硬度大
思考得出金刚石的性质。
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这些物质
新旧知识串联,使学生对知识没有陌生感。
元素等中的“碳”字都带“石”字旁,我们怎么区分?讲解:“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这儿不能用“炭”)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韭菜台中学——贾威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关系的思维模型。
2、通过对活性炭等物质用途的推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形成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碳的单质的观点。
在课堂中出现的讨论题,学生出现了不同意见,讨论的时间比较长,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在今后的课堂上,如有类似问题,应及时点拨。
【本课知识总结】学习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同一种元素也1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等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是天然2石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墨是最软的物质之一,
归纳总结知识。
画龙点睛,使学生印象深刻。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述能力。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过渡】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板书:石墨石墨【图片展示】下面大家观察图片,对石墨的外观做一下简单的描述。石墨【图片展示】3生4生:细鳞片状观察
认识石墨的外观
石墨为什么能在纸上留下自身的痕迹呢?这体现了石墨的什么性质?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就是石墨,石墨不但质软,而且还有滑腻感,可以用来做润滑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观念。
2、通过对碳单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难点:
碳的几种单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生答:质软观察铅笔芯并用手触摸。
知道石墨的性质
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图片展示】电车、石墨电极石墨的熔点高,耐高温。石墨【图片展示】坩埚
观察、体会
观察、思考
感受石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渡】第三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C60板书:C60【图片展示】C60结构模型和C60C由60个碳原子60C分子。构成的60新型的碳单质—单层石墨—碳纳米管、片。碳纳【图片展示】米管
思考理解
我们了解了三种碳单质以及几种无定接下来大家结合形碳,石墨、金刚石、木炭和活性炭的结构、性质与用途,讨论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结构决定性板书:质,性质决定用途
小组讨论汇报
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述能力。
【出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出示】练一练
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回答
接龙回答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
碳的单质
金石
刚C60石墨
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决定决定
结构性质用途
体现体现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过程中以问题引入新课,探究了金刚石、石墨和C的性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60习热情。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