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合集下载

霉菌对经济动物的危害

霉菌对经济动物的危害

霉菌对经济动物的危害近几年随着经济动物如:狐狸、貉子、水貂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多,狐、貉、貂疾病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有个别地区出现的疾病也越发显得复杂。

如出现的免疫失败、长期伴发的慢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肺炎、以及近期出现的产子率低,弱仔偏多以及特养出现的发情率低配种率低等情况的发生都是非常高,这些都和霉菌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分析如下:霉菌在环境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

霉菌在环境当中绝大部分以孢子的的形态存在,所以霉菌的耐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当环境适合其生存时霉菌便开始繁殖,尤其是霉菌对高能量的食物具有亲噬性,如玉米、花生及其油粕等原料是极其容易生长霉菌的。

有些人认为经济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的膨化玉米是经过高温的能够破坏霉菌的结构,从而杀灭霉菌从而不用考虑霉菌的问题。

虽然高温对霉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是对动物影响最严重的除去霉菌本身以外还要考虑霉菌毒素的作用。

高温对霉菌毒素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霉素对温度有顽强的耐受力。

虽然经过高温膨化但是霉菌及其毒素是依然存在的。

所以霉菌及其毒素对经济动物的危害是依然存在,不容忽视。

其一,食物霉变。

食用霉变或含有霉菌毒素的食物后,或直接引起中毒,并产生致癌物质。

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会导致狐、貉、貂出现慢性胃炎、肠炎导致期出现采食量下降、或无明显症状的不食或少食、慢性肠炎。

严重的会导致狐、貉、貂出现胃溃疡、胃穿孔或坏死性、出血性肠炎久治不愈在这种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其二,霉菌感染。

霉菌直接在体内繁殖,引起霉菌性肺炎等疾病,多见于一些久病体弱者。

其三,霉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炎、皮炎等。

其四,霉菌毒素会导致经济动物的生殖系统感染,造成其假发情、屡配不孕,流产及产后少乳或无乳。

同时抑制排卵造成产仔率低,弱仔等。

其五,霉菌会造成狐、貉、貂出现免疫抑制,破坏其免疫器官导致免疫器官受损,T、B淋巴细胞活性降低,抗体产生缓慢或不能够有效产生抗体,因此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同时会造成其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近几年来发生率日益上升,对牛羊的危害非常严重,致死率高,给养殖業造成很大的伤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繁衍,广泛存在于饲草料中,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定要注意。

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南部和北部地区牛羊发生多起霉菌毒素中毒事件、造成肉牛死亡12头、羊死亡21只、经过1周的治疗控制住了死亡的发生,现将发病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2018年阿左旗旱灾严重,牧民的牛羊都普遍给饲喂玉米、玉米秸秆和其他饲草料。

由于天旱草场没有什么可采食的牧草,牛羊普遍比较瘦弱,缺乏抵抗力。

发病的牛羊自6月初开始逐渐出现不食,精神萎靡、脱毛、吐草、流涎等症状。

发病牛羊卧地不起、肚胀、鼻镜干燥、开始发生病死牛羊。

2 临床症状牛羊采食量大大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瘤胃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被毛粗糙,脱毛,生长迟缓,体重下降。

繁殖力下降: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直肠脱垂,不发情,假发情,流产,死胎等症状。

出现腹泻,拉稀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血粪等症状、严重的牛羊脱水、步态不稳,卧地不起。

3 诊断治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饲喂情况、饮水情况、免疫注射情况、驱虫健胃等情况。

查看玉米、秸秆情况,发现玉米和秸秆都有发黑、发霉的现象。

对病死牛羊进行解剖、采集病理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查。

对发病牛羊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消炎、解热、通肠、补液、补盐、补糖、灌口服补液盐、灌反刍液。

停止饲喂发霉的玉米、玉米秸秆、改喂新鲜的饲草料、饮水、水中加入健胃药、提高牛羊的消化能力。

经过化验室的检验初步确诊为霉菌毒素(黄曲菌素和赭曲霉毒素)中毒。

4 霉菌毒素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它可以存在于各种饲料中,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以黄曲霉素(AFB1)、翻转黄曲霉素(AFB2)、半乳甘露聚糖31(AFG1)、半乳甘露聚糖2(AFG2)和黄曲霉酮(AFB5)等形式存在。

本文重点介绍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抑制家禽的生长发育,使得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

2. 破坏家禽的免疫功能: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家禽易感染各种疾病,提高死亡率,降低存活率。

3. 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黄曲霉毒素会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如肝脏病变、颜面肌病、黄疸、下痢、厌食等。

4. 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导致蛋产量下降,孵化率低下。

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优质的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较低,因此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是预防黄曲霉毒素的重要措施。

2. 控制饲料储存条件:黄曲霉菌在高湿度、高温度条件下容易繁殖,因此我们要注意饲料的储存条件,保持饲料干燥、通风。

3. 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在加工饲料时添加适量的抗菌剂和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4. 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通过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保障家禽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较大,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

为了防治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控制饲料储存条件,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并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健康的危害。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具危害的毒素,它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动物的健康。

本文将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1. 对动物的直接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度毒性的真菌毒素,它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一旦饲料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动物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 对人类的间接危害除了对动物造成直接危害外,黄曲霉毒素还会通过动物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可能会引发肝癌、肾损伤等严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 选择优质原料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所以在选料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好、无霉变的玉米、豆饼等原料,避免使用霉变、变质的饲料原料。

2. 保持饲料库房的清洁饲料库房是存放饲料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并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灰尘、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3. 加强饲料加工与存储管理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黄曲霉毒素的生成。

同时在饲料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霉等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霉而造成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4.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了及时了解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情况,可以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动物健康。

5. 科学添加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可以合理添加一些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等,在饲料中起到吸附黄曲霉毒素的作用,降低毒素的危害。

6. 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养殖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产生的一类毒素,它在饲料中的含量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它们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动物的肝脏造成损害:黄曲霉毒素在动物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因此对肝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导致肝功能受损和肝细胞变性,进而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 对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黄曲霉毒素还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得动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发生凋亡和功能受损,降低了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加了动物患病的风险。

3. 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长期摄入会导致动物的生长速度减缓,体重增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选择: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原料,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原料进行生产。

2. 加强饲料生产的卫生管理: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3. 使用抗氧化剂和防霉剂:在饲料生产中,可以适量添加抗氧化剂和防霉剂,能够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减少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4. 加强饲料的检测和监控:在饲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监控,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动物摄入含有毒素的饲料。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要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管理和监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李胜杰(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福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绥化152000)作者简介:李胜杰(1979 -),男,黑龙江绥化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由于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的管理不当常会使霉菌大量滋生和繁殖,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另外有些饲料原料在田间以及收获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霉菌的污染。

霉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会生成对人以及动物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这些产谢产物即为霉菌毒素。

受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对于养猪生产来说危害极大,轻者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严重时会引起猪群发生急性或者慢中毒,使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发生障碍,甚至会引发死亡。

另外,霉菌毒素还会在猪肉产品中残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饲料工业以及畜牧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以,要做好饲料的管理工作,以防霉变饲料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1 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影响霉菌毒素产生的主要因素有饲料的种类、水分以及贮存饲料的条件。

不同的饲料产生霉菌的种类不同,如玉米中常出现黄曲霉、大米中常出现青霉。

一种霉菌可以产生多种霉菌毒素,而不同的霉菌也可以产生相同的霉菌毒素。

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

其中饲料的水分和贮存的环境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饲料的水分超过安全水分含量时,加上贮存环境的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大,这极易滋生霉菌。

如当玉米的水分含量超过16%时,环境温度大于25℃,相对湿度大于86%时,就会使黄曲霉素快速的生长。

霉菌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霉菌毒素。

2 霉菌毒素对饲料品质的影响降低饲料适口性。

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会使饲料升温、变色、结块,同时霉菌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而产生刺激性、酸臭等难闻的异味,降低了饲料的适口性。

猪的嗅觉灵敏,通过嗅觉和味觉来感知饲料,因此,发生霉变的饲料因其适口性较差,而使猪不愿意采食,导致了采食量严重下降,从而使猪营养水平的摄人量不足,出现营养不良,逐渐消瘦的情况。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降解方法简述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降解方法简述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他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全世界饲料谷物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比例高达25%以上,除了对畜牧产业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外,部分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胎性,可经由食用肉或乳汁传至人类。

在中国,对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了采样调查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结果发现检测的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

全价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检出率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蛋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被检饲料和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而由多种饲料原料配制的全价料将会大大增加全价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危险。

养殖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畜禽造成的危害,然而通常情况下,饲料中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霉菌毒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作用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危害都要大,而且霉菌毒素不仅仅存在于饲料,或只破坏动物的生产性能。

实际上,许多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还能转移到动物的肉、蛋和奶产品中,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如何控制霉菌对饲料的污染?对霉变饲料可采取哪些去毒处理方法?
1在饲料中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醇、丁烯酸内酯、红色青霉素、黄绿青霉素等。

2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含有致病性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B1、赭(zhe)曲霉菌毒素A的饲料将使动物产生疾病;二是霉菌的繁殖使某些饲料营养成分显著降低,并产生大量异味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引起饲料变质);三是某些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霉菌毒素对猪健康产能也有影响:霉菌毒素攻击肝脏、霉菌毒素攻击消化道、攻击肾脏细胞及近曲小管。

四是霉菌毒素还可以导致中毒现象的发生。

3 饲料霉菌污染的预防①培育抗性强的作物品种;②采用适当的种植和收获技术;③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温度和湿度;④加强田间管理;⑤添加防腐剂;⑥改进日粮配合方法,预防黄曲霉中毒;⑦严格执行GB饲料卫生法规,控制霉菌限量。

4 控制①控制原理含水量②创造良好的贮存条件③保持饲料颗粒的完整④合理使用防腐剂。

5科学去霉①挑选法②水洗法③辗轧加工法④吸附法⑤紫外线辐射法⑥化学法⑦化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