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它们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实施对于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养猪业中,霉菌毒素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饲料对猪进行传播,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直接影响猪的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导致猪的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猪的养殖效益。

当猪通过饲料摄入了霉菌毒素之后,霉菌毒素会在猪的体内积累并对猪的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导致猪的死亡。

不仅是对猪,霉菌毒素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猪在与人类接触过程中,如果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就会通过食用猪肉的方式对人体造成危害,严重的可能导致人类中毒。

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养猪业在采购饲料原料时,应严格把关饲料原料的质量,尽量避免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选择正规的饲料供应商,严格执行饲料质量管理标准,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2. 加强饲料的储存和保管养猪业在饲料的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干燥通风、防潮防霉的原则,确保饲料的干燥、无霉变,避免霉菌毒素的滋生和传播。

养猪业应定期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霉菌毒素超标,应及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饲料,替换安全的饲料,以保障猪的健康。

4. 强化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养猪业应加强对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霉菌毒素污染源的传播,保持猪舍的卫生环境,确保猪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5.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养猪业应加强对猪群的免疫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猪的抵抗力,减少猪受到霉菌毒素的危害。

通过采取以上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养猪业也应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和研究,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提高养猪业对霉菌毒素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猪的疾病 霉菌毒素中毒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霉菌毒素中毒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霉菌毒素中毒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

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

畜禽食入这些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产生的临床症状会因饲料中毒素的含量、饲喂的时间、其他霉菌毒素的存在与否、动物本身的物种、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二、病原:目前影响养猪生产黄曲霉毒素、猪玉米赤霉烯烔、猪T-2毒素中毒、赭曲霉毒素等,饲料中国还有两种以上的霉菌毒素,因协同或叠加作用使得低剂量的毒素也远比单一高剂量的毒性大。

三、流行病学:霉菌毒素中毒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易感动物接触被污染的谷物。

四、临床症状:1、母猪:生产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期延迟,死胎、弱仔率上升,产后不发情、假发情、延长发情期;小母猪假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配种后流脓性分泌物、久配不孕、难产率高;产后无乳、少乳,阴唇水肿,尿中带白色絮状物;后备母猪未到配种日龄外阴肿胀,呈假发情等。

种公猪性欲降低、包皮炎、睾丸萎缩、精子成活率低、无精少精死精的现象增多,出现雌化性状,大大影响繁殖率。

2、哺乳仔猪: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出现久治不愈的水样腹泻;外阴红肿、水肿;四肢无力、八字脚、异嗜;发育不良、低血糖多发;后身全身哆嗦、抽搐、昏迷。

3、育肥猪群:猪只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肥育猪上市日龄推迟;毛长粗乱、消化不良(可在粪便中见到未消化的饲料);耳根部有溃烂斑;生长缓慢、渐进性消瘦。

五、诊断鉴别:根据病史、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

确诊需要做毒物鉴定。

六、病理变化:猪感染霉菌毒素的种类不同,剖解变化也有所不同。

主要病变为贫血和出血。

猪口腔、食道和胃肠黏膜发炎、出血和坏死。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和肌肉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肝、脾肿大、出血,心肌出血;阴唇、乳头肿大,乳腺间质性水肿。

阴道黏膜水肿、坏死和上皮脱落。

子宫颈上皮细胞增生,子宫壁肌层高度增厚,子宫角增大和子宫内膜发炎。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

猪场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策略近几年来,根据一些霉菌毒素检测报告可以看出,霉菌毒素现在单一出现的眼下很少,通常是两种或三种以上的或者霉菌毒素共同出现。

几种霉菌毒素之间叠加和协同作用大大降低了窒息症出现的霉菌毒素阈值和动物的耐受水平,其对动物生长性能造成的影响远远单个每一个大于霉菌毒素本身影响的总和。

霉菌毒素的控制与消除对霉菌毒素的控制首先应该在饲料原料质量开始。

而原料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稻谷、高粱等含水量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麦类等含水量不超过13%。

存贮环境要处于通风干燥的通风口环境,同时在存贮过程中使用优质防霉剂,预防原料或罐头饲料霉变。

饲料防霉剂种类很多,目前经常使用的是丙酸及其盐类、山梨醇等。

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剂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霉菌毒素分子,阻止肠道对霉菌毒素的吸收。

这些吸附剂有小的颗粒和足够大点的表面积,但其吸附霉菌毒素是有受到限制的。

并且这类吸附剂能否有效阻止肠道对大肠杆菌的吸收和是否会结合食物营养成分都是需要需要考虑的。

1.硅铝酸盐类。

此种吸附剂吸附剂主要是黏土类吸附剂,常见的聚四氟乙烯有蒙脱石、沸石、高岭土等。

黏土类吸附剂极物质本身四面体层间多空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利用性,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真菌的霉菌毒素。

在这些黏土类多元醇中,目前仍然使用最所用广泛的吸附剂是蒙脱石。

蒙脱石选择性吸附高极性霉菌毒素,其对仓储霉菌产生的毒素吸附力比较高,而对田间霉菌产生的低极性霉菌毒素吸附力则有很大限制。

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酵母细胞壁提取物是酵母细胞壁经酶解破裂提取精油出来的富含β-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的产物。

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等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亲和力高。

葡聚糖可通过分子的范德华力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但不会影响到饲料中的其他糖类。

同时,一些研究发现,甘露寡糖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的融合率分别为82.5%、51.6%和26.49%。

瘤果寡糖可以刺激猪体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因细菌霉菌毒素中毒而损伤的免疫力。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属产生的毒素,可存在于猪只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中。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当猪只饮食中存在过多的猪霉菌毒素时,会引起猪只的胃肠炎、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此外,长期摄入猪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使得其体重增长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

2. 污染猪肉及其制品猪霉菌毒素会进入猪肉和其制品中,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猪霉菌毒素的猪肉和其制品,会导致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引起急性胃肠炎、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3. 造成经济损失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效益。

同时,因为猪肉和其制品被污染,没有市场可供销售,也会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1. 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为了避免猪霉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可以选择无霉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同时应保持饲料库房和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饲料和猪舍进行消毒,避免霉菌的生长繁殖。

2. 合理使用防霉剂在饲料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中,可以适当使用防霉剂,对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

此外,在使用防霉剂时需要注意防霉剂的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其对猪只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 加强猪只健康管理加强猪只健康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也是避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的饮食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的保持,都能提高猪只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对于已经开展养殖业的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饲料和猪肉中猪霉菌毒素的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以避免猪霉菌毒素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巨大,我们需要加强猪只健康管理,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合理使用防霉剂,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等措施,全面降低猪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风险。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在养猪业中,霉菌毒素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以严重危害猪的健康和生产。

霉菌毒素是由一些真菌产生的化合物,这些真菌通常在储存的饲料或湿润的环境中繁殖生长。

当猪食用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时,就会受到毒素的影响。

那么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是什么呢?首先,霉菌毒素对猪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它会破坏猪的生殖、肝脏、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特别是对于生长发育中的猪,霉菌毒素的危害尤为严重。

大量的霉菌毒素的摄入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甚至导致猪的死亡。

其次,霉菌毒素会影响肉质品质,在肉类中含有过量的霉菌毒素会直接影响肉味和储存期。

霉菌毒素也会对猪肉的营养价值造成影响,使得猪肉的营养价值受到损害。

为了克服此类问题,必须要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对霉菌毒素的一些防控措施:1. 饲料加工过程的控制。

避免在饲料中存在潮湿和霉菌的环境,最好选择干燥地区进行饲料生产。

在加工过程中,要将饲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从而杀死里面的细菌和真菌。

2.饲料质量控制。

要求饲料的质量达到规范标准,不使用低质量的饲料,并且要保持饲料的干燥和防潮状态。

3. 终端产品检测。

通过对养猪场出栏的猪进行毒素检测,确保养猪场出栏的猪肉符合国家标准,并避免将霉菌毒素进入消费者的食品链。

4. 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进行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霉菌毒素的存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5. 兽医管理。

加强对猪的检查和疫苗注射,对于发现猪出现相应症状的情况,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降低猪受到霉菌毒素的危害。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在养猪业中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对猪的生产和人类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切断霉菌毒素的入口,实现良好的生产和健康发展。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存在于多种饲料中,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料污染进入养猪场,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危害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猪只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对繁殖的影响:霉菌毒素可以降低母猪的受孕率和繁殖能力,导致生殖障碍。

3.对免疫的影响:霉菌毒素降低猪只的免疫能力,导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4.对肉品质量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肉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第二,防控措施
1.科学管理饲料:要保持饲料的良好质量,及时清理、消毒饲料仓库,定期检查饲料
质量,防止霉变和感染。

2.多种饲料搭配使用: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控制猪只的膳食比例和饮食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定期检测饲料:要进行定期检测霉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及时发现并采取
合适的处理措施。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减少疫情出现的机会。

5.加强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总之,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猪只的
健康和肉品的安全。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的饲料才能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在许多养猪场常见发生,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的发生,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促进养猪业的持续性发展。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羟吲哚乙酸与5-羟色胺的比例升高。

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2. 诊断要点2.1 临床特征2.1.1 急性中毒病猪沉郁,不食,体温正常,有的升高至40℃,粪便干硬,垂头弓背,步态不稳。

有的呆立不动,有的兴奋不安,流涎,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死前有神经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危 害 11 引发 疾病 . 霉 菌毒 素 可 导致 猪 急 性 或慢 性 中毒 ,其 中毒 的
主要危害是造成猪的肝脏 、 肾脏损害以及肠道 出血 , 并 出现腹水 ,消化机能障碍 ,神经症状和皮肤病变 等 。在 临床上除了有大量 的霉菌毒素可引发猪急性 中毒导致患猪死亡 , 以及引起母猪出现繁殖 障碍 、 流
产外 ,霉 菌 毒 素导 致猪 慢 性 中毒 一 般 均不 具 备 特 异
患猪面部 、 、 耳 四肢 内侧 和腹部皮肤 出现红斑 、 黄疸 、 贫血等症状 , 生长发育迟缓。 一 般母 猪 患 病后 体 温 正常 , 皮肤 出现 黄疸 , 四肢
乏力 , 粪便干燥 , 并导致直肠 出血 , 尿液颜色加深 , 甚 至出现浓茶色尿样 ( 血红蛋 白尿 ) 尤其黄曲霉毒素 , 中毒时此症状表现得尤为 明显。妊娠母猪常 出现产 死胎 、 木乃伊 、 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等现象 ,
兽 医 临 床
霉 菌 毒 素 对 猪 的 危 害 及 防 治 措 施
游 仁峰 陈 富 强
(. 1福建 省 建瓯 市建 安街道 农林 水 办 3 3 0 , . 5 10 2福建 省 建瓯 市动物 疫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3 3 0 5 10)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或含淀粉较高的 饲料中 , 许多霉菌在谷物饲料 的生长 、 收获 、 储藏 以
养猪户用霉变的饲料饲喂生猪。对于发生不同程度
的霉 变饲 料 , 在 饲 喂生 猪 前进 行 过 筛 , 可 并将 毒 素 最 为 集 中的碎 粒 、 虫蚀 粒 粉 剔 除掉 , 也可 在 饲 料 中添 加 综 合 型 的霉 菌 毒素 吸 附剂 和处理 剂 ,以利 吸 附饲 料 中 的黄 曲霉 毒 素 等多 种 毒 素 ,减 少猪 霉 菌 毒 素 中毒
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病例 报 告 ・

例 小 尾 寒 羊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的 诊 治
张 侠 ( 南省 濮 阳市饲 草饲料 站 470 ) 河 500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 的高度接触
性 传染 病 。小尾 寒羊 传染 性胸 膜 炎病传 染速 度快 , 本 病 初期 出现 高热 、 咳 , 期转 为 干 咳 , 湿 后 以浆 液 性 、 纤 维 性 和蛋 白性肺 炎为 特征 。中后期 产 生实质 病变 , 死 亡 率 较 高 , 不 及 时 控 制 , 造 成 巨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如 可 现 将 1 典 型病例 介绍 如下 。 例
2 临 床 症 状
患病仔猪常呈急性发作 , 并出现 中枢神经症状 , 头 常弯 向一侧 , 顶猪 栏 , 头 数天 内死 亡 。 育成猪一般病程较长 , 并呈渐进性发作 , 患猪体 温 正 常 , 欲 逐 渐 减 退 直 至废 绝 , 常 伴 有 腹 痛 、 食 并 呕 吐 、 痢 或便 秘 等 症 状 , 便 中常 夹 有 粘 液 和 血 液 , 下 粪
2 3天 。 -
对 于 已继发 出现肺 炎 症状 的重 症 患 猪 ,应 限 喂
或 不 喂 能量 含 量过 高 的饲 料 , 喂 青绿 多 汁饲 料 , 多 以 提 高 饲料 中维 生素 、 氨 酸 、 、 蛋 硒 叶酸 的 喂量 , 同时 配 合 全 身抗菌 消 炎治疗 。 对 于伴 有肝 、肾病 变 的 患猪 ,应 禁 用磺 胺 类 药 物, 可使用对 泌尿系统有 良好 的作用的洛美沙 星 , 以 促 进患 猪 的康 复 。 严 禁 购 入发 霉变 质 的原料 ,在 对 猪 霉菌 毒 素 中 毒 采 取相 应 治疗 措 施 的 同时 ,应 当高 度 重视 夏 季 霉 菌 毒 素对 养 猪生 产 所造 成 的危 害 ,高度 重 视 和 做好 霉 菌 毒素 的预 防工作 , 以确 保 养 猪生 产 的健 康 发 展 ,
后转 为干 咳 , 精神 沉郁 , 不采食 , 眼神呆滞 , 毛粗 被 乱, 喜卧 , 病羊呼吸 困难 , 高热稽 留 , 眼睑肿胀 , 流泪
或 有 粘液 性 分 泌物 , 背 拱起 作 痛 苦状 , 部 叩诊 有 腰 肺 实盲区, 听诊 肺呈 摩擦 音 。
3 剖 检
8 % , 面 呈 特殊 大 理 石 0 切 粘连 。 心包 膜 与 胸 腔 背
并 导致母 猪 产后 发情 不正 常 。
性的中毒症状 ,在临床上很难确认是 由于霉菌毒素 中毒所致 。同时 , 轻微或少量的临床表现 , 在霉菌毒 素 中毒后很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
患病种公猪睾丸萎缩 , 出现雌性化变化 , 并 包皮 增大 , 睾丸萎缩 , 乳头变粗 , 乳腺 肿大 , 输精管变性 , 性欲减退 , 精液 品质下 降 , 精子数减 少 , 畸形精子增
} 中毒 症 状 及时 采 取 相 的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2 9
毒素还可 降低消化道 内消化酶 的活性 ,以致 干扰猪
回 兽 医 临 床
应 的治疗 措施 。
4 %乌洛 托 品 2 0 0毫升 给患 猪静 脉 注射 , 同时 , 下 注 皮 射 2%安 钠 咖 注 射 液 5 1 升 , 以促 进 毒 素 的 排 0 — O毫
有 3只羊 死亡 ຫໍສະໝຸດ 随后 前来 求 医 。 理 消 毒 , 2%石 灰 乳 消 毒 , 舍 内每 天 消 毒 1 , 用 0 羊 次
羊 舍外 每 星期 消 毒 1 ,病 死 羊 只 在 指定 地 点 作 深 次
埋处 理 。
2 临床 症 状
耳朵 发 凉 , 温 升高 , 体 病初 为短 而湿 的 咳嗽 , 2天
对 于 中毒 的 中 、后 期 患 猪 和 中毒 症状 较 重 的患 猪 应在 给患 猪 喂 服 以上药 物 的基 础 ,配合 用 三磷 酸 腺: 7 钠 5毫 克 ,0 1%安钠 咖 注射 液 5毫 升 , 次 给患 1 猪 肌 肉注射 , 此用 药量 适 宜 于体 重 在 7 —0 5 10千 克 的 患猪 治 疗 , 际用 药可 根 据 患猪 的 体重 大 小 、 实 病情 轻
霉 菌毒 素除 了可 直 接 影 响饲 料 的适 口性 ,导 致 猪 群 的食 欲 下 降外 ,还 可 直 接 导致 饲 料 中营养 物 质 损 失 1%~ 0 高 者 可损失 达 3 %以上 。同时 , 菌 4 2 %, 0 霉
对母猪 的危害。
f 素 中毒 现象 ,应 立 即 毒 污染 的 饲 料 或 饲 料 原 料
发与难 以防治 ,或大量使用疫苗免疫后抗体仍达不 到 应有 的滴 度 , 至造 成 免 疫失 败 的 现象 , 与霉 菌 甚 均 毒素中毒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分析 , 0 6 自20 年以来 , 我 国一些省份夏季发生的猪 “ 高热病 ”, 霉菌毒素是 促 使生 猪发 病 的元 凶之一 。
重 给予适 当增 减药量 。
对于 急性 中毒 的患 猪 ,则 可用 01 锰酸 钾溶 . %高 液或 2 %碳 酸 氢钠 溶 液进 行 灌肠 或 洗 胃后 , 用硫 酸钠 等盐类泻剂 3~ 0克 ,加 水 50 1 0 05 0 — 0毫升 , 次给患 0 1 猪 内服 。此后 , 5 用 %葡萄糖 生理盐水 5 0 1 0 0 ~ 0毫升 , 0
经得到 了证实。如某些霉菌毒素可使猪的胸腺萎缩 ,
抑 制 或 降低 淋 巴细 胞 和 巨噬 细胞 的活 性 ,抑 制 抗 体 和 细 胞质 产 物 以及 巨 噬 细胞 和 噬 中性 细胞 反 应 器 的 功能 , 致使 体 液 免疫 和细 胞 免疫 产 生 障碍 等 , 而 严 从 重 降 低抗 体 的 免疫 应答 功 能 。近年 来 生 猪疾 病 的频
肠 道 弥 漫性 出血 。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 29
6 讨 论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 的有
效措 施 , 可在 每 年 的春 季进 行 防疫 注射 , 不从 疫 区进
购 , 时还 应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持 良好 通 风 , 持 舍 同 保 维 内温 度适 宜 , 喂优 质饲料 , 强羊 只机 体 抵抗 力 。 饲 增
以及其他疾病发生的机会。 规 模 养猪 场 可 在每 年 的 2 9月 ,在 除乳 猪 以外  ̄ 的全部猪群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 因霉菌毒素对母猪 的危害极大 ,养猪户应在母 猪 的饲 料 中添 加霉 菌 毒 素处 理 剂 ,以 防范 霉 菌 毒 素
1 降低 饲 料 品 质 . 3
1 发 病 情 况
濮 阳县 文 留镇 翟 某 于 2 1 0 2年 5月 份 从 外 地 购
根据发病情况 、 临床症 状 、 剖检病变 、 验室检 实 验诊 断 为羊 传染性 胸膜 肺炎 。
5 治 疗 措 施
将病 羊 立 即隔离 , 羊 舍 内 、 周 围环 境 进 行 清 对 外
人小 尾 寒羊 30余 只 ,引进 初期 有 5 6只羊 开始 发 0 - 病 , 星期 后共 发病 2 1 0只 ,畜 主按 照 感 冒治疗 无效 ,
出。
对 于 早 期 中 毒 的 患猪 和 中毒 症 状 较 轻 的 患 猪 , 可 用甘 草粉 2 0克 , 氨 酸 05克 , 蛋 . B族维 生 素液 6毫 升, 维生素 C50毫克 , 0 加温 水 2升 , 上述 药物 加人 将 少 量温 水并 拌 入精 料 中给患 猪 喂服 , 天 2次 , 每 连用
1 破 坏免 疫 系统 . 2
多, 严重影响授配母猪 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霉菌毒 素对猪机体免疫系统破坏造成的免疫抑
制 是其 本 质 的 危害 ,许 多霉 菌 毒索 可 直接 破 坏 或 降 低 猪机 体 免 疫 系统 ,这 在 动 物 实验 和 养猪 生 产 中 已
3 预 防措 施
根 据 霉菌 毒 素 的形 成 条 件 和规 律 ,控 制好 饲 料 的湿 度 和储 藏 温度 , 防止 饲 料发 霉 变 质 , 可能 减 少 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