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在文学赏析中,语言角度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语言角度出发,探讨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分析。
一、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文学作品中的词语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形象和意义。
在文学赏析中,可以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进行分析,来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作品的语言特色。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于人物的描写经常使用一些精美而又贴切的词语,比如对宝玉的形象描写:“簪缨世胄,一表人材”,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不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物的情感态度。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运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词语,比如“丑女本未易得美丽的衣冠”,“绿豆大的墨汁”的描述,塑造了丰富的意境和形象,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对于虚构人物的刻画,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塑造了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使得读者更加容易对作品产生共鸣。
三、语言风格的特点在鲁迅的作品中,语言多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简洁明了,直抒胸臆,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
而在古文辞赋中,语言则多采用雅致精美的文言表达,通过对文辞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典雅、雍容。
而在现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更加多样化,有的作品追求简洁明了,有的作品则力求大气磅礴,通过对语言风格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内在意义。
四、语言的意义和内涵在《红楼梦》中,通过对于人物的对话和描写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情世故、家族关系等方面的内涵。
在《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对话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中对于民族情感和人性的揭示。
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48

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摘要:文学作品的赏析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
通过对其语言角度的切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高中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中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高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而语文课程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课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赏析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的理解作者的内涵和思想,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语句的含义和作用鉴赏文章里面的相应意义和作用,主要就是为了能够体会语句中的思想性。
重要的语句主要是结构比较复杂,内涵比较丰富,同时也使用了特殊的手法表现出了文章的脉络。
理解这几种句子的含义是把握重要语句内涵的基础。
(一)重视结构句并理解结构句简单来说就是在文本的结构上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句子,像过渡句等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并去确定它的内涵。
(二)要逐渐的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含蓄句主要是指内涵比较不容易理解或者有深层意义的句子,它需要人们认真的琢磨才可以理解,这种句子一般都有哲理性或者警示性。
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句子有三种含义,这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方面。
再遇到这种语句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去把握相关的中心结合具体的实际,因为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有它的主题。
然后在通过表意去联系具体的氛围,并把它和内意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关的引申。
(三)进行句子本来意义的还原,理解修辞的句子夸张排比等都是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的一些修辞方法,想要理解这样的句子,就要先明白它的修辞方法,然后把这些修辞手法进行还原,变成没有被修辞过的简单的句子。
只有找到了它的本源,才可以从根本上进行理解。
(四)从整体出发,理解主题句主题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思想脉络。
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它的表面意思,也要学会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总结整个文章的主旨。
鉴赏文章语言的几个角度

鉴赏文章语言的几个角度文学鉴赏是一种文本分析的思考形式,在文学的分析和鉴赏过程中,文章语言亦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看官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文章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和文学特征,表现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内容和艺术特质,是文学思想内容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体现形式。
文章语言构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其鉴赏与理解是文学分析和鉴赏的重要基础,从而进一步强化文学作品的内涵。
文章语言的鉴赏和理解,主要从文字、语言、句子、技巧、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和鉴赏:首先,从文字上来看,文章要具备恰当的书面语言特点,既要用字精炼、活泼、形象而又要朴实、刚毅、庄重。
文字的比例可以借助典型的新概念单词,语气词,古今字,文言文等一系列艺术词汇组成鲜明的意象,使文章语言更加清新、生动;其次,从语言层面来看,文章语言包括语言的积累、句型的变化以及艺术语言的运用。
其中,积累指的是文字的多样性,字形的丰富性,例如说话,比喻,夸张,歌唱,咒语等,句型的变化指的是句子的结构,语气的变化,以及句子的搭配,艺术语言的运用则指的是用一些技巧和艺术性的语句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烘托文中的气氛,从而营造出文章中的奇特意境;再次,从句子上来看,文章语言可以分为普通句子和艺术性句子两类。
普通句子是语言基本结构,以其简捷明了的表达形式,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而艺术性句子则是引入歌颂,抒情,对比,对偶,讽刺,比喻等手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句子,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想法及表达的氛围;再者,从技巧上来看,文章语言有辅助性的技巧因素,如:因果逻辑,比较对比,引用,推理,统领,假设,暗示,对比,对偶,夸张,例证,抒情,人物对照,阐释等等,这类技巧能更好地把文章贯穿起来,让文章更加自然而有机,也能够让文章更有灵动性,使文章语言更有生气;最后,从结构上来说,文章的结构也至关重要,在文章的语言的鉴赏中,结构的设计有助于形成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技巧更加恰到好处。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文学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过程,语言角度分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载体,通过运用丰富的言语表达方式,作家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可以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语言角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可以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
鲁迅的语言风格深沉、犀利,他常常使用富有形象的比喻和描写,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而余秋雨的语言风格优美、细腻,善于描写细节和人物内心的变化,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感受到作者的个性。
可以分析作品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作品传递意义和情感的方式,也是作品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对白等语言表达形式,可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主题。
在《红楼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偶、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物象和意象的结合,表达了世态炎凉、人世沧桑的主题。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可以分析作品的语言节奏。
语言节奏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它通过有节奏的语言结构和运行速度,营造出特定的思维氛围和情感效果。
在白居易的诗中,常常运用平仄和押韵等手法,使诗句音韵悦耳、抑扬顿挫,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节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审美效果。
可以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唐代的诗歌注重骈文和韵文的运用;宋代的诗歌注重抒情和婉约的表达;现代的文学作品则注重探索语言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可以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权威资料]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5539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a.png)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考点分析“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对于“披文以入情”的读者来说,必须抓住“第一要素”。
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他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
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它优美隽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品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由于内容和结构的需要,文学大师一般都会注重于作品语言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具体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或点题、深化等;二是内容上的作用,即所运用的某些语句对表达文章内容有怎样的意义。
因此,对作品语言尤其是对关键语句的品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本展示盖茨退休我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他又开始投入一项让他充满激情并对整个社会都有益的事业当中去了。
盖茨是微软的灵魂人物和大家长,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过争论和探讨,有时达成共识,也有出现分歧的时候。
当然,盖茨并没有完全离开微软,他还是微软的非执行董事长,他每个星期会来公司一天。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对于盖茨退休,作者为什么“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请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从文段中寻找答案。
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我”为什么对盖茨退休“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留恋”盖茨,必定是得到盖茨朋友般的关心、爱护和有益影响,以致心存感激;“替他感到高兴”,应该是对盖茨退休以后投入对整个社会都有益的事业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①为工作中受到了盖茨很多帮助和有益影响而心存感激;②为盖茨退休后自己不能与之共事受益而难舍;③为盖茨退休后能全身心地致力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而感到高兴。
二、品析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文学是作家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结晶。
所以,通过品析作品的有关语句,可以了解和把握作家寄寓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爱憎立场或审美倾向。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作者:任琪方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摘要: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对我们学习语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在语句的含义与作用、语言的特点、语言的风格、语言的技巧、语言的作用等方面对其语言角度分析,展开论述,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言;高中生要对文学作品赏析的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必须了解文学作品赏析需要从哪里入手。
下面为大家陈述一些主要文学作品赏析的主要方面:一、语句的含义和作用鉴赏文章重要语句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主要在于体会其语句的思想性。
重要语句指的是结构较为复杂、内涵丰富或使用了特殊手法、能表明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理解这几种类别的句子含义是体会重要语句的内涵的基础。
(一)要抓住结构句并理解结构句指的是在文章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结句、过渡句等)。
我们可以准确找到它在文中的位置去确定它的内涵。
(二)要由浅入深,去理解含蓄句含蓄句是指表达比较含蓄又蕴含某些深层意义需要仔细琢磨才能理解的句子。
这种句子都是有一定的哲理性或者警示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句子有三层含义:表意、内意和外意。
高考的考查难点主要是第三重含义。
在遇到这种语句时,我们应该先把握文章主旨,合理联系,因为这种句子通常是围绕文章主题展开的。
然后通过“表意”联系语言氛围,并与“内意”结合,进行引申即可。
(三)要还原句子本义,理解修辞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修辞手法。
要理解这种类型的句子,首先要明确句子的修辞格,然后把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清晰易懂的句子。
只有发掘本源,才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其内涵。
(四)要立足全文,理解主题句主题句是可以帮我们正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在分析时,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需要结合上下文,从整篇文章中概括全文主旨。
二、语言的特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在文学作品赏析中,语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通过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从语言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深入探讨。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品。
作品中的语言运用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表达效果。
如果作品使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读者会更加容易地投入到作品的情节中,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相反,如果作品的语言运用晦涩难懂,读者可能会对作品的内容产生迷惑和疑惑,无法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段。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选择、运用和组织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语言的音响、韵律、修辞和结构等方面的运用,可以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首抒情诗中的押韵和节奏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味和节奏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而一篇散文中的排比、比喻和反复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优美的语言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沉浸在作品的美好之中。
如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戏剧,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等,都是因为其优美的语言而备受读者追捧。
语言的魅力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品味作品。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运用的质量。
优秀的作品往往会通过其精致的语言运用来展现其艺术价值。
语言的精湛处理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反之,语言运用粗糙的作品可能会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作品显得平淡无味,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文学作品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传达着作家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
一、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对立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往往与作品的真实性和虚构性密切相关。
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作家通常追求真实性,通过准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使读者感受到真实世界的存在。
而在奇幻或科幻作品中,作家往往运用夸张、想象和虚构的手法,打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
二、语言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这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多样性。
有些作家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感官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
而有些作家则更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通过幽默、讽刺或者哲思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三、语言的节奏与韵律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能够给读者带来特殊的阅读体验。
一些诗歌作品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安排,可以带来音乐般的美感。
而一些小说或散文作品通过语言的起伏和变化来表达情感的高低起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验到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四、转喻与象征的运用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转喻和象征的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深度。
通过对物象、人物或事件的隐喻和象征化处理,作家能够在言语之间传递出更多的意义和思考。
这些隐喻和象征往往是多重解读的,不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这也为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讨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外化和表达,通过对现实生活和虚构世界的创造,作家用独特的语言方式来传达自己的观点、抒发情感以及展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无论是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对立、语言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语言的节奏与韵律还是转喻与象征的运用,都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深度。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用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05T10:21:42.6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作者:罗沛楠[导读] 文学作品赏析的关键在于从作品内容及语言表达方式中寻找到一种独特体验,从而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也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渠道(湖南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湖南郴州 424300)摘要:文学作品赏析的关键在于从作品内容及语言表达方式中寻找到一种独特体验,从而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语言是文学作
品的核心,也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渠道,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方式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实践中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入手,以此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
前言
从语言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引导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了读者的精神体验。
对于文学作品,其主要是由文字、词语组合而成的,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立足于语言视角,能让读者走入文学作品的世界中,促进了读者文学素养的提升。
1.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主要是通过优美的句子将相应的情感表达出来,其可以总结为语句的思想性表达,具有美化文章、修饰文章的作用,同时还就可以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中,对语言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结构句,在文学作品中,结构句起着完善文章结构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文学作品中结构句句型主要有总结句、过渡句等,我们高中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应该在文中准确的找出结构句,通过理解结构句内涵来把握文章整体。
(2)由浅至深理解含蓄句,在文学作品中,含蓄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主要是针对深层次、难以理解的句子,用委婉的方式进行表述,从而将相应的情感表达出来,我们高中生在文学作品鉴赏中,遇到含蓄句时,需要先对文章主旨进行整体把握,然后逐步推测含蓄句想要表达的内容、情感,进而加深对文章的把握,最终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2.语言修饰视角
对于语言修饰,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利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以此获取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反问、比喻、夸张、排比等,而不同的修辞手法产生的语言表达效果及文学影响力也是不同的,如通过排比句,可以加强语句的气势,借助反问句则可以强化将要描述的意思。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会利用多种语言修饰方法来提升作品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要充分了解到这些语言修饰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次情感。
例如在欣赏散文《春》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在这一句话中,通过排比、比喻的语言修饰方法,可以带给我们一种直观欣赏绵绵细雨的感受,加深了我们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情感。
3.语句表达方式
语句表达方式是文章结构的重要形式要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看,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议论、描写、抒情、记叙、说明等,以语句表达方式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也分成议论文、记叙文、散文、杂文等几种类型。
在实际中,我们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在文中大多会通过多种语句表达方式交替出现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掉文学作品的内容呆滞情况,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趣味性,进而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要注意,不同的语句表达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色彩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描写、记叙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色彩相对比较平淡,议论、抒情可以着重突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一般会用于文学作品中矛盾爆发、情感升华等阶段。
因此,在实际中,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也需要注重从语言表达方式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局部全方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精髓。
4.语言句式变化
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准确的把握人物思想情感是整个鉴赏活动的重点及难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物的情感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我们在对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中,通过语言句式变化可以更加全面的把握到作者想要描述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思想、情感。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语言句式有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等,其中感叹句涉及到的情感内容最多,其可以对惊讶、快乐、厌恶等多种情绪进行描述,而疑问句则会将重点问题展现出来。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语言句式变化可以说是文章风格变化的窗口,准确的辨析语言句式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中“江山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简单的几十个字中,用到了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多种句式,作者一方面将捕鱼人的生活形象的描述了出来,又联想到了生活的不易,进而展现出对主人公命途多舛的感叹。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语言句式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确、直观的体会到作者描述的情感,促进了文学作品鉴赏价值的提升。
5.品味词句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意境进行探究,那么表面的词汇就是带给读者直接视觉冲击的主体,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其语言、词句都是作者反复斟酌、精炼的,一般情况下,品味词汇时,需要从关键性动词出发,在此基础上,对一些修饰与限定的副词、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进行仔细剖析,从而更加全面的把握到作者将要描述的内容。
在文学作品赏析中,通过词汇品味,可以更好的揣摩作者情感,并且我们能以词汇品析为节点,对整篇文学作品进行感知,以此加深我们的认知。
总结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都被看做是我们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做好文学作品赏析,可以全面提升我们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因此,我们高中生要特别注重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并借助文学作品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祎琳.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探究[J].北方文学:下,2017(11):138.
[2]关婧.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8(01):115.
[3]秦文平.解析“80后”文学文本的语言特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2):101-102.
[4]陈砚.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视域解读[J].中华少年,2017(35):261-262.
[5]李晨曦.海明威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3Z):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