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学

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降低疲劳
02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人因工程学可以帮助降低使用者在操作过
程中的疲劳感。
提高安全性
03
人因工程学在设计中考虑到人的因素,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
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交通工具设计
驾驶安全
人因工程学在交通工具设计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安全,通过优化内 部设备和外部设计提高驾驶安全性。
背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自动化,机器和设备的复杂性不断 提高,人因工程学在解决人机交互问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
提高系统效率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提 高工作效率。
保障人员安全
通过合理的设计,减少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危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的需 求,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无障碍设计
人因工程学提倡无障碍设计,确保所有人都可以 方便地使用和访问建筑和环境。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人因工程学可以提高公共服务设 施的使用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优化流程
人因工程学可以帮助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 率并减少等待时间。
营造良好环境
人因工程学可以帮助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舒适、安全和友好的环 境,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学建模与仿真
数学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人的行为、环境因素 等,以预测或解释其在特定人因工程学问 题上的表现。
VS
仿真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或物理模型来模拟人的行 为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评估人 因工程学设计的有效性。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

1人因工程的研究人物是把人机环境综合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为这一综合体建立合理且可行的实行方案,使人获得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力图提高人本身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功效的目的。
一句话定义: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常用的研究方法:1测量法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3抽样测试法4询问法5实验法6观察分析法7系统分析评价法或1调查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理测量法5心理测验法6模拟或模型试验法3人因工程的定义人与机器关系的合理方案,亦即对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人机系统的设计及其部署和作业系统的组合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更高的效率和作业是感到安全和舒适4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负荷相对恒定,肌张力保持不变5等长收缩;躯体或机体维持不变,运用肌张力将负荷支撑在某一位置,肌纤维长度不变6动力定型:长期在统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步形成该项操作的自觉习惯的逻辑平衡潜意识。
其形成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2分化阶段3巩固阶段7作业能力:指作业者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特征。
综合体现的个体所蕴含的内部潜力动态变化规律:1入门期2稳定期3疲劳期4终末激发期8 影响作业能力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与性质、锻炼与熟练效应9疲劳的测试方法:1生化法,(测量血尿汗唾液的变化)2生理心理测试法(1膝腱反射机能检查法2两点刺激敏感阀限检查法3频闪融合阀限检查法4连续色名呼叫检查法5反应时间测定法6脑电肌电测定法7心率脉率血压测定法)10作业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在劳动过程中,当作业的能力出现明显的下降时称为作业疲劳,它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起预防机体过劳的警告作用。
可分为四种:1个别器官疲劳2全身型疲劳3智力疲劳4技术型疲劳11疲劳的特征:1身体的生理状态发生特殊变化2进行特殊作业时的作业能力下降3疲倦的自我体验12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疲劳的措施1控制劳动强度和时间2改善工作内容、克服单调感3提高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4合理调节作业速率5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6合理设计作业中用力方法7科学制定轮班工作制度8开展技术教育和培训、选拔高素质的熟练工人9合理休息10 和合理膳食11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日制度12加强耐力锻炼13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1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2隔热3通风降温4降低湿度)2保健措施(1提供合理饮料和补充营养2个人防护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3生产组织措施(1合理安排作业负荷2合理安排休息场所3职业适应)14噪声的定义及控制噪声泛指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凡使人烦恼、不愉快的声音。
人因工程

皮肤表层
不同体表部位敏感度不同,触觉两点 辨别阀
2.1、人的生理特征
❖ 二、肌肉、骨骼与供能系统
2.骨骼系统
1.肌肉组织
骨及骨骼:人体骨骼系统可分成颅 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
肌肉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关节:功能主要在于它可以使人的
肌肉收缩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 等长收缩等形式。前两种是实现人体
代表人物: 泰勒 吉尔布雷斯夫妇科学管理之父 工业工Fra bibliotek之父 铁锹试验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的第一夫人 工作研究 –运动研究 差别计件工资制 动作经济性原则
1.2、人因工程的起源和发展
❖ 兴起于: ❖ 一战~二战
代表人物: 甘特 霍桑
生产计划进度图 奖励工资制 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
霍桑试验
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 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 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脑 2)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 2)脑神经
2.1、人的生理特征
❖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又称为感官系 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 生感觉的机构。感觉系统分 为视、听、触、动、味、嗅 等。每种系统由三部分构成: 接受刺激部分,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视觉 听觉 平衡觉 味觉 嗅觉 肤觉
2.1、人的生理特征
肢体有可能作屈伸、环绕和旋转 等运动。
各种运动所必需的,它们是动力性的, 3.人体活动供能
总称为动力性收缩。等长收缩则是静 能量的供给通过体内能源物质的氧
力性收缩。
化或酵解来实现。新陈代谢。
人体有三个功能系统:磷酸原系统、 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人因工程

第一章人因工程概述定义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基于对人、机器、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于工具(用具)、机器(设施)、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第二章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1.研究内容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工作环境及其改善作业方法及其改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组织与管理的效率2. 应用领域概括为机具、作业、环境和管理等几大类。
3.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工具(1)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考察法、问卷法观测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型法4. 研究地点、变量及被测者的选择(1)研究地点:实地、实验室(2)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标准变量:实体特征数据(体重、手臂长)行为表征数据(反应时间、出错)主观数据(满意、喜欢)生理数据(心率、体温)分类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3)被测者样本代表性抽样、随机抽样、样本空间5.机具的研究步骤(1)确定目的及功能。
(2)人与机具的功能分配。
(3)模型描述。
用模型对系统进行具体的描述,以揭示系统的本质。
第三章人体测量及应用第一节定义: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体的体格特征的科学。
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各种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静态尺寸动态尺寸第二节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一.被测者姿势:立姿: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人因工程

前,使司机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且,该油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射光线是有
特定方向的,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的反射光。这样避免其他汽车光线产生的眩光
伤害司机眼睛,使之不能看清前面的路况。
人因理论的应用方法
依据.若是使用者族群过为庞大或较难预期(如公共设施),则通常使用第95百分
位数男性或第5百分位数女性作为其最大或最小之基准
人体计测数据之设计基本原则
可调设计
将相关设备或空间的设计规划可依据不同 的使用者体型尺寸作个别的调整,但应特别 注意可调范围及机制的可行性,必须符合使 用族群特性及调整的便利性
GB/T13547-92国家标准提供的立、坐、跪、卧、爬等常取姿势的主要功能寸, 参阅表2-8
人体的量测
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范围
人体的量测
人体上部及上肢固定姿势活动角度范围
人体的量测应用的注意点
量测的尺寸需适合使用者 个别差异是主要的挑战
-因种族、性别、年龄、年代、职业、地域、健康情形、饮食等而异
工厂实例-搬运
问题
» 不间断地弯腰将辊轴推25英尺远
解决方法
» 制造铝推杆来协助推动辊轴 » 内部改进
工厂实例-搬运
问题
» 从地板上提起袋子
解决方法
» 液压起重
工厂实例-设计原则
问题
» 坚硬、细小的柄
解决方法
» 有护垫、完全手抓式柄
生活实例-路标牌
过去路标牌是用一般的油漆作为涂料的,现在路标牌全部用反光油漆,夜间司机可
因此人因工程可谓“为使用者而设计之”
人因工程的内容
“Ergonomics” 意指「工作的法则、工作的学问」,是研究如何 工作可以更省力、更省事、更安全、更正确的学问. 人因工程中,工作内容的主体决定工作环境的设计,人体的计
人因工程

37
工作分析与设计的程序
搜集所有工作任务及其相关方法的关键信息 采访工人代表 把工作分解成任务或组元 描述每项任务或组元的活动 测量与量化风险因素 识别每项任务或组元的风险因素 辨识风险因素造成的后果 总结问题与定义需求
38
3 认知工作
人因心理学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信息处理
39
认知的有限性
有限性之一:人的情绪状态
16
确定设备及运作空间
进行设计,一般按照统计概率的百分位5%、10%、 50%、90%进行数据测量 百分位数往往以平均值µ、标准差表示 1%~50%之间 50%~99%之间 PV= µ-(σK) PV= µ+(σK) 其中,K为正态分布的变换系数(见表)
17
表 百分比和变换系数K 百分比 K 百分比 K
25
工作座椅
26
站坐两用椅
优势 立姿及坐姿是由 不同的肌肉群来 承担的,故姿势 的替换会使这些 肌肉群有休息的 机会 姿势替换的动作 也有助于椎间盘 养分的供应
27
电脑工作
规划原则 减少不自然的 姿势 减轻肩颈肘腕 腰背的负要问题 前臂内转 腕尺偏
44
2.记忆系统的有限性
人类记忆的一些重要参数 短时记忆 记忆容量 4~5个组块 长时记忆 无穷大的容量
存储时间
提取时间 保持时间
0.5秒/组块
150ms/组块 到下一个刺激出现 (复述可延长保持时间)
8秒/组块
2秒、200~300ms/组块 无限长的时间
45
3.思维:启发式搜索、非逻辑性和求证误区
4
研究方法的利用
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获取基础数据 抽样法 然后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生成人的共性特征 评价研究 适用于综合性和可行度要求更高,并要求进行识别评 定的项目
什么是人因工程

现代人因工程学
主要研究内容:
源于航天事业的发展
1)把人、机和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2)创造最适应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3)是人、机、环境系统相谐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 效能。
主要特点:
1)不同于传统人因工程学研究中着眼于选择和训练特定的人,使之适应工 作要求;现在人因工程学照片与机械装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超越人类 能力的界限之外。
主要研究内容
源于Gilbreth夫妇的动作研究和车间管理 研究。
研究每一职业的要求; 利用测试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规划利用人力最好方法; 制定培训法;使人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研究最优良的工作条件和管理组织形式,促进工人和管理者 之间的通力合作。 主要特点
机械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程技术方面 的原理设计上,在人际关系上适宜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 应于机器。
选
选
择
选
择
收
分
研
择
采
集
析
究
变
样
数
数
地
量
主
据
据
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体
常用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测法
研
计算机数值仿法
究 方
法
实验法 调查研究法
分析法
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
人机工程学
技术科学
生理学
人
心理学
体
科
学
劳动卫生学
人体测量学
人体力学
工业设计 工程设计 安全工程
系统工程
环境保护学
环境医学
环
境
科
环境卫生学
人因工程

一、什么是人因工程?基于对人和机器,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任务和环境等进行合理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
二、人因工程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1产品服务于客户,客户始终处于设计的首位2考虑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及其对设计造成的影响3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4用系统的观点考虑问题、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5人因工程学不是基于表格数据、指标进行设计,不是设计产品模型,不同于常识三、什么是微气候?微气候环境是指工作或生活场所所处的局部气候环境,主要包括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热辐射条件等四个参数。
空气气温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
气流速度是指空气的流动速度。
热辐射是指物体在绝对温度大于Ok时的辐射时的能量。
四、视觉特性(概念、应用等理解)?1明暗视觉和色彩视觉2明适应和暗适应: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叫做暗适应,刚开始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叫做明适应。
急剧和平繁的适应会增加眼睛的疲劳,使视力迅速下降,故室内照明要均匀而稳定。
3调节:调节是视觉的适应观察距离的能力,视觉工作距离不应小于3分之2调节近点4视野:视野是指头部和眼部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中心视角60°最为适宜视野视觉信息的感知是视野范围的限制5视度: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在视网膜上成像所引起视觉感应的清晰程度称为视度五、工作场所照明设计的要素及原则?要素:一、照明方式;二、光源选择;三、眩光及其防控措施;四、照度分布;五、亮度分布原则:1、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根据工作性质与工作点分布疏密,选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特殊照明2、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无自然光最优选择显色指数高的人工照明3、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光线转为散射,避免反射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4、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平均照度之差小于或等于平均照度的三分之一5、要求视野内有合适的亮度分布,提高照明质量还应该考虑照度稳定六、色彩的特性(色彩的三要素)?三个基本要素:色调,明度,纯度色调:每种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特征,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明度: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差率,同一色调有不同的明度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取决于表面的反射光波波长范围的大小七、工作场所的色彩设计?要素:运用光线的反射率,合理配色,颜色特性的选择原则:根据空间使用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根据空间的大小,形式而变化,根据空间的定位而定,考虑到空间使用者类别,注意空间的使用时间,注意使用者的偏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噪音、振动、温度、湿度、辐射、油雾
20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弯腰幅度>60° 长久站立,腿脚易疲劳
增加工作台放置来料箱减少无 作业时间,避免弯腰不良工作姿势
21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过高,身体弯腰前 倾>30°,长期站立 切除多余的作业桌面, 避免身体前倾与手抬举情况
22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手部抬举,弯腰60°,颈部弯曲15° 长时间站立,影响背部及腿部肌群
利用板材增加桌面高度,约10~15cm 避免长时弯腰及颈部弯曲不良动作
23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灯源在上方
改善后
低头弯曲5
。
直接拿取流水在线产 品对准前方光源照射
仰颈>15°;腰部后仰5~10° 手抬举过肩(高于心脏)
下背痛
下背痛 下背痛 下背痛 下背痛 肩颈痛 下背痛
5条流水线,共2250人 5条擦脏污及贴保护膜工站,80人 搬运铝屑人数10人,两人一组
17
Kaizen (持续监控)
KPI:
劳动强度下降30%: 3.3 →2.3 上肢风险因子下降49%:7.2 →3.7 下肢风险因子下降46%:3.5 →1.9 主观不舒适度下降32%:3.7 →2.5
改善前
改善后
工作桌下无置脚空间,导致作业员身体远 移除工作桌下无用之物料台,有置脚空间 离工作桌,作业时弯腰等不良工作姿势 避免作业时弯腰不良工作姿势
26
Solve (物料搬运)
改善前 改善后
增长了4.0m
贴膜全检投料,从清洗机到投料工 站需人工搬运,且搬运距离较长
增长流水线,减少了清洗下料 搬运距离,降低劳动强度
Analysis (风险评估) Solve (改善提案)
Kaizen (持续监控)
从关爱员工的角度 看 现场人因工程的推动
14
Train (人因训练)
基础人因课程
• • • • • • 人因工程与工业环境 动作分析 人工物料搬运 工作生物力学 工业安全与卫生 人机接口与互动
人因工程实习
• • • • • 作业流程合理化 动作与姿势改善 夹治具操作与改善 人性化工作站设计 人机互动直觉与简单化
8个工作站
32个工作站
危害风险
下背痛、静脉曲张
腕隧道症候群
8-10小时的长期站立
2万次/天/人 重复性手部施力
3条检包线,
上下挂 4条冲压机台线, 2条贴膜全检线,
32个工作站
共24人 8个工作站 8个工作站
72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
18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 5500次/天/人 重复性身体旋转 25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单边腰部旋转 1600次/天/人 重复性弯腰向前 3200次/天/人 重复性仰头动作 1100筐/天, 250kg,
灯光不会直射眼睛(避免眩光产生);减 少或消除作业时寻找光源的动作;避 免长期仰颈及腰部后仰不良动作姿势
24
Solve
(不良工作姿势)
改善前
改善后
贴膜打包工站,由于流水线高度,需作 业员手臂抬举过肩,取放工件
现增设了斜面传送带,降低打包作业高 度,避免手举过肩,降低劳动强度
25
Solve
(工作站设计)
•可调式高度 •扶手 •腰靠
•可调式高度 •可调式扶手 •可调式腰靠 •头靠
7
/images/blog/old-oa-chair-01/old-oa-chair-01-01.jpg
鞋具vs脚
8
方向标 vs目视化
向左走? 向右走?
图文并列 最好!!!
禁止向右走
27
Solve (手工具设计)
改善前 改善后
优力胶为圆柱形,不易抓握,且作 业时会产生尺偏情形
增加一个握柄,作业时便于抓握及施 力避免员工手直接接触切屑液与冷水
28
Solve (工作站)
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站坐两用 可调整之设计 发挥铝挤槽功能 低成本 复合管与铝挤适用
29
使人工作的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适
三位一体图
11
目
录
1.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2. 现场人因工程推动
3. 改善个案
12
现场人因工程改善-改善方向
1. 2. 3. 4. 5. 提升作业绩效与质量 确保安全与卫生 减少肌肉骨骼系统伤害 改善疲劳 动作经济原则的实施
13
现场人因工程改善-推行步骤
Train (人因训练)
个案改善
▲
3
课程大纲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现场人因工程推动 改善个案
4
目 录
1.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2. 现场人因工程推动
3. 改善个案
5
鼠标 vs手¥: 40来自¥: 200¥:700
腕隧道症候群 正中神经被紧压住, 使得大拇指、食指、 中指、无名指麻痛
桡偏
正中
尺偏
6
办公椅vs 脊椎
脊椎圖示
•可调式高度
15
Analysis (风险评估)
确认工作上之问题点 ― 数据来源:医疗记录、 询问工作主管、缺 席状况检讨 ― 既存记录:良率、批 退率、离职率 风险评估:肌肉骨骼系 统伤害的危险因子检核
16
风险评估(肌肉骨骼系统伤害)
Ex:MACIII成都
隐患工站
4条冲压机台线,
4条去胶塞线,
影响规模 暴露频率
9
安全色
法国FOS-SUR-MER钢铁有限公司的SOLMER工厂的前后色彩设计改造对比 (凡是有危险的交通走道都采用红色,而普通的安全廊道则用蓝色,每一 种颜色都用于相同功能的管道,这样除了美化环境以外,还便于维修。此 项设计被设计界认为是典范式设计。)
10
人因工程概述(what)
人因工程是以人为核心因素,运用心理 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 人体科学知识于工程技术设计和作业 管理(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以人为本, 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防止人的失 误,在尽可能使系统中人员安全、舒 适的条件下,统一考虑人—机—环境 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 目的:
29
Solve (工作椅)
站坐两用 高度可调整 椅垫可旋 腰可支称 低成本
现有工作椅
工作椅提案
30
30
Solve (疲劳垫)
长期站立减压疲劳垫 站姿工作(ex:主机手) 改善劳动强度
31
31
Solve (手工具提案)
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人因工程设计 改善手部不良姿势 强调共享 低成本
32
32
你可以做到的!!!
1.现场改善
2.海报位置确认
3.手工具种类收集
33
34
离职原因调查分析
工作环境与压力(噪音大/粉尘多/气 味浓,工作单调、乏味,工作量大,上 班站立时间长) 九月:29.1% 十月:18.5% 十一月:8% 十二月: 13.4%
18
目
录
1.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2. 现场人因工程推动
3. 改善个案
19
人因问题类型
序号 人因问题类别 1 2 3 4 5 6 7 人工物料搬运 工作站设计 用具设计 长期站/座姿 人机界面 工作环境 人为失误 每分钟频率超 过15次以上 重复作业 肩颈 腰 上肢 下肢 手部 不良工作姿势 仰头/侧偏/低头 扭转/前弯/后仰 向上/后抬举 长久站/坐;置脚 尺/桡偏;上翘/下翻 不 良 工 作 姿 势
现场人因工程改善
1
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培养人因工程改善意识与能力 课时:1小时 培训对象:现场储备/新任线组长 参考数据
2
考试大纲
序 号
1 2
大纲
生活中的人因工程
主要知识点
生活中的人因
考试要求
了解 ▲ ▲ ▲ ▲ ▲ 熟悉 掌握
人因工程定义
现场人因工程推行步骤
▲
现场人因工程推动 健身操
风险评估 3 改善个案 人因问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