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指纹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指纹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方法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指纹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项目需求进行深入理解,明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例如:指纹录入、指纹识别、考勤记录等。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出整个系统的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指纹识别模块、存储模块等;软件部分需要设计算法,用于实现指纹识别等功能。
3. 硬件搭建:根据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搭建平台,包括单片机、指纹识别模块、存储模块等,并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
4. 软件开发:根据方案设计,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各种功能,如指纹录入、指纹识别、考勤记录等。
5. 系统测试:在完成软件开发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各项功能是否实现。
6. 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需求调研和技术研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在未来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身份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身份识别方式,如密码、钥匙等,存在着容易丢失、遗忘、被窃取等安全隐患。
而指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便捷性等优点,逐渐成为了身份识别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总体设计(一)系统功能需求本指纹识别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指纹采集:能够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
2、指纹处理:对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操作。
3、存储管理:能够存储用户的指纹模板,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显示输出:能够将识别结果通过显示屏输出给用户。
5、通信接口:具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如USB、蓝牙等。
(二)系统总体结构系统主要由指纹采集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指纹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指纹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并将其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单片机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进行控制和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指纹处理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指纹处理模块完成指纹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指纹模板和相关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识别结果和系统状态等信息。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三、硬件设计(一)指纹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和速度。
目前,常用的指纹采集技术主要有光学式、电容式和超声波式等。
本系统采用电容式指纹采集模块,其具有体积小、分辨率高、采集速度快等优点。
(二)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控制和协调。
本系统采用 STM32 系列单片机,其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需求。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10电子(学号1016405061)陆易庭1.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高效的生活方式,快速、有效的识别方式更受到了关注。
传统的身份证、IC卡、钥匙、口令等识别方式由于其可假冒、可伪造、可盗用、可破译的弱点。
生物识别技术以便捷安全的特点被应用大众生活中。
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硬件电路,达到可以识别用户、添加用户、识别用户等功能。
选用STC89C52单片机,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系统可编程 Flash存储器。
系统主要由MCU (Microcontroller Unit,微程序控制器)、液晶屏、指纹模块组成。
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是当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先由MCU通过串口通信控制指纹模块对指纹进行采集、录入、存储、比对。
然后,根据所得的数据对其它接口器件,如显示屏、蜂鸣器、指示灯进行响应操作。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国在广泛应用指纹的历史中,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应用指纹的传统习惯传播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指纹发源地之一。
人们使用指纹进行个人身份鉴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早在公元650年,唐代作家贾公秀在其作品中就着重提到了指纹是确认个人身份的方法[1]。
我国历史中对指纹的主要应用在于民间的契约,缺乏专门的研究,未能将指纹识别提升到一门学科。
现代指纹识别起源于16世纪后期。
苏格兰医生Henry Fauld[2]于1880年10月28日首次在英国《Nature》上发表论文,指出指纹人各不同,恒久不变,并利用现场指纹来鉴定罪犯。
接着,WilliamHerschel[2]也在《Nature》上发表了他本人关于指纹研究20多年来的成果,从此揭开了现代指纹识别的序幕。
1892年,英国Sir Francis Galton[2]对指纹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指纹细节特征分类,将指纹分为斗(whorl)、箕(loop)、弧(arch)三大类,使指纹识别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指纹识别系统已经成为了许多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通过识别人们独特的指纹纹路来进行身份验证,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在门禁系统、手机解锁、个人银行账户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纹传感器。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的指纹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热传感器等。
在设计中,我们选择了电容传感器,因为它具有更好的防伪性能。
电容传感器使用电容感应技术来检测指纹纹路,可以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单片机可以负责对指纹传感器进行控制,并处理和存储指纹数据。
我们选择了常用的STM32系列单片机,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接口。
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初始化指纹传感器和单片机,并设置传感器的参数。
2.当用户将手指放在传感器上时,传感器开始采集指纹图像。
单片机通过串口接口与传感器通信,并接收图像数据。
3.单片机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噪声过滤、增强和特征提取等步骤。
这些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4.单片机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与已注册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算法通常使用指纹图像的特征点来计算相似度。
5.如果相似度高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识别成功,系统将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开门、解锁等)。
否则,认为识别失败。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的安全性要得到保证。
为了防止指纹信息被窃取,可以在单片机中使用加密算法对指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使用SSL 等安全协议进行保护。
2.系统的稳定性要得到保证。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识别率和稳定性,可以使用多种预处理算法来处理指纹图像,例如滤波、边缘检测和灰度直方图均衡化等。
3.系统的扩展性要得到保证。
设计时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通过接口和协议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更多的功能。
总之,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需要结合传感器、单片机和算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实现。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在软件编写方面,需要编写指纹识别算法和控制系统程序。指纹识别算法需 要实现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功能;控制系统程序需要实现系统 的逻辑控制和操作,包括对指纹信息的处理、密码的验证和系统的启动、停止等 控制。
在硬件配置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指纹采集设备和存储器等。单片 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指纹采 集设备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光学式或电容式指纹采集设备;存 储器需要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Flash存储器或EEPROM存储器。
3、开发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电子密码锁:通过接入互联网或物联网技术,实 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密码锁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保护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密码锁的安全性, 人们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其中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电子密码锁设计是一种高 效、便捷的保
。在特征提取阶段,通过对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出用于比对 的特征点。最后,将这些特征点与存储在系统中的模板进行比对,以判断用户的 身份。
密码存储是保证密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在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电子密码 锁设计中,通常采用Flash存储器或EEPROM存储器来存储密码和指纹模板。这些 存储器具有反复擦写和掉电不丢失数据的特性,可以保证密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调试
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我们需要分别对电路、单片机控制程序和指纹识别算法 进行调试。
1、电路调试:首先,我们需要检查电源电路的稳定性和信号传输电路的通 断性,确保电路工作正常;其次,我们需要调试电阻网络部分,确保指纹信号的 准确转化。
2、单片机控制程序调试:在程序编写完成后,我们需要通过串口调试工具 对程序进行调试,检查程序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语法错误等。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效、可靠的身份识别系统。
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手段如钥匙、口令、密码、身份证件,甚至IC卡等识别方式,由于它们具有可假冒、可伪造、可盗用、可破译的弱点,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防范的需要。
随着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如:指纹、手掌、声音、视网膜、瞳孔和面纹等识别技术纷纷从实验室中走出来。
目前,从实用的角度看,指纹识别技术是优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
关键词:指纹识别;单片机;图像处理绪论 (2)一、指纹识别的概述 (2)(一)指纹识别的历史2(二)指纹识别的发展前景3(三)指纹识别中的基本概念4二、单片机MCS-51系统 (7)(一)MCS系列单片机简介7(二)MCS-51存储器结构8(三)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12(四)MCS-51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 (16)三、指纹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 (18)(一)指纹识别系统硬件结构概述18(二)指纹识别功能描述18(三)指纹识别系统工作原理及硬件特性20四、指纹识别系统的软件设计 (24)(一)识别指纹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24(二)指纹识别系统的流程25(三)指纹识别系统串行口工作方式26(四)单片机图像处理设计27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入21 世纪后,由于国际反恐、互联网应用等因素的推动,在全球范围内,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指纹识别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据国际生物认证组织(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的预测,至U 2008年,整个生物认证市场的总量将达到46 亿美元,并将保持每年36%以上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惊人的高速增长不是偶然的,比尔?盖茨就曾做过这样的断言:生物识别技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例如像指纹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将成为今后几年IT 产业的重要革新。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解析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将这两种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为安全防护、身份认证等领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包括系统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系统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以下原理实现识别功能:1. 指纹识别: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步骤,实现指纹识别。
2. 人脸识别: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步骤,实现人脸识别。
3. 数据融合:将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结果进行数据融合,提高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和可靠性。
二、硬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单片机: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2. 指纹传感器:选择高质量的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图像。
3. 摄像头:选择合适的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
4. 存储器:设计合适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纹和人脸图像数据。
5. 通信接口:设计合适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三、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指纹识别算法:设计高效的指纹识别算法,包括指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
2. 人脸识别算法:设计高效的人脸识别算法,包括人脸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
3. 数据融合算法:设计合理的数据融合算法,提高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和可靠性。
4. 用户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看识别结果。
四、应用前景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防护:在门禁系统、安防监控等领域,基于单片机的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安全的安全防护。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是一种可以通过指纹验证来开启门锁的现代化门禁系统。
该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芯片和指纹识别技术,让门锁的开关更加安全和智能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设计原理和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在工作原理上的基本要求。
该系统需要对接指纹识别器,通过对指纹信号的识别,判断访问者是否有权限进入门禁区域。
如果有权限,则系统会控制驱动门锁开启。
而如果没有权限,系统会自动拒绝门禁申请。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这个门禁系统的具体设计。
以下是一些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的设计步骤:1. 硬件设计:首先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器。
这个指纹识别器需要与处理器和其他电子元件完美合作,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指纹识别功能实现:指纹识别功能是该门禁系统的核心。
选择一款优秀的指纹识别算法,并在系统中实现。
系统需要对指纹进行采集、去噪、特征提取等处理,保证对指纹的识别率。
并在系统中实现对指纹库的管理,在数据库中存储和更新指纹信息。
3. 门锁控制设计:门锁的控制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与门锁的电路连接,并且能够控制门锁开启和关闭。
4. 控制程序编写:编写控制程序,将硬件设计和指纹识别算法实现进行整合。
控制程序需要完成指纹识别、门锁控制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保证门禁系统的运作。
5. 软件设计:除了控制程序,系统还需要一款易于操作的软件。
该软件用于管理用户、权限和门禁的参数设置等信息,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
以上是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整个系统必须进行严格测试,以保证指纹识别准确率,门锁开关灵活性以及系统运行稳定性。
总之,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门禁系统可以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门禁系统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指纹识别功能简述:1)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设计程序可以实现根据指纹的大小、形状等特征,识别出不同的指纹。
2)利用按键标志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例如录入状态,识别状态,清楚状态;利用液晶1602能够显示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信息。
3)利用继电器,对当前信息的判断,例如提醒当前指纹识别错误;利用蜂鸣器和LED等提醒当前指纹识别是否正确目录第一章绪论…………………………………………………….. 1.1、指纹识别中的基本概念…………………………………1.2 指纹识别的发展前景………………………………………1.3、指纹识别课题设计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方案选择………………………………………………2.1 系统原理图设计……………………………………………2.2方案说明………………………………………………………2.3 方案比较……………………………………………………2.4 方案选择………………………………………………………第三章硬件设计………………………………………………3.1 AT89C52单片机设计………………………………………3.2 电源电路设计………………………………………………3.3 按键控制部分电路…………………………………………3.4 LED指示灯电路…………………………………………3.5 蜂鸣器电路………………………………………………3.6 指纹传感器模块…………………………………………第四章软件程序设计………………………………………….4.1程序流程图…………………………………………………4.2程序…………………………………………………………. 第五章调试……………………………………………………5.1硬件调试…………………………………………………….5.2软件调试……………………………………………………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高效、可靠的身份识别系统传统的个人身份鉴别手段如钥匙、口令、密码、身份证件,甚至IC卡等识别方式,由于它们具有可假冒、可伪造、可盗用、可破译的弱点,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防范的需要。
随着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如:指纹、手掌、声音、视网膜、瞳孔和面纹等识别技术纷纷从实验室中走出来。
目前,从实用的角度看,指纹识别技术是优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
本次设计我们利用指纹识别传感器进行指纹采集与识别,在单片机中对指纹进行处理,用按键标志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录入状态,识别状态,清除状态,用液晶1602能够显示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信息;用继电器对当前信息进行判断,例如提醒当前指纹识别错误;利用蜂鸣器和LED等提醒当前指纹识别是否正确关键词:指纹识别;单片机;指纹识别传感器;液晶1602;继电器第一章绪论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际反恐、互联网应用等因素的推动,在全球范围内,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指纹识别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例如像指纹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将成为今后几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
指纹在所有的生物特征中,相对稳定、不随年龄而变化和采集较为便捷,同时它的研究历史最长、相对更为成熟。
与现有的智能卡、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相比,指纹识别的性价比最高,也更适于应用到大众生活中。
因此指纹识别以其革命性的便捷和安全性成为一个理想的卓越的解决方案。
1.1、指纹识别中的基本概念指纹识别是成熟的生物识别(Biometric)技术,由于人体的身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识别技术,希望可以籍此技术来应付现行系统安全所面临的的挑战。
要把人体的特证用于身份识别,这些特征必须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研究和经验表明,人的指纹、掌纹、面孔、发音、虹膜、视网膜、骨架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生不变,因此就可以据此识别出人的身份。
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发展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许多技术都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其中的指纹识别技术更是生物识别技术的热点。
1.2 指纹识别的发展前景指纹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本身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相对利润高发展前景广阔。
经专家预计,指纹产品将是未来IT产业新的增长点:利润率最高、发展潜力最大。
于是,世界顶尖的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重视,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如火如荼地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参与指纹识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指纹技术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例如:指纹考勤、指纹社保、指纹银行、指纹商场、指纹接送幼儿等等生活和工作的新现象已广为人知,指纹技术正在日益刷新着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1.3、指纹识别课题设计的内容与意义指纹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识别方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因此,指纹识别成为最流行、最方便、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己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由于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着相同的指纹,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两人之间不存在着相同的指纹,同时指纹样本易于采集,难以伪造,便于开发,实用性强,可以利用多个指纹构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通过对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来研究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系统的内部结构特点和功能阐述以及工作原理,更好的了解了指纹识别系统的未来前景。
第二章方案选择2.1系统原理图设计2.2方案说明2.1.1方案一:摄像头采集、飞思卡尔单片机处理这种方案由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预处理、指纹特征提取、指纹特征匹配、特征数据库等几部分组成。
指纹识别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2-1、指纹识别系统框图该系统首先由数字摄像头ov6620采集指纹,并将指纹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然后用16位的飞思卡尔X128单片机对指纹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图像增强、分割、平滑、细化等处理过程得到便于指纹特征提取的数字图像:接着提取细化后的图像细节特征点; 然后将指纹信息数据送入STC89C52单片机中,一块液晶1602与STC89C52单片机相连,液晶用于显示当前指纹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经对比后指纹采集的信息是否正确,用一个蜂鸣器和LED指示灯指示当前采集的指纹信息正确。
当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正确,蜂鸣器发出响声并且LED指示灯点亮。
2.1.2方案二指纹识别传感器代替第一种方案中的摄像头和飞思卡尔单片机,我们利用一个指纹识别传感器来对指纹进行采集,识别以及部分处理,然后将信息输送到AT89C52单片机中,利用按键控制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用LED灯进行显示,即录入状态,识别状态,清除状态;利用液晶1602能够显示当前指纹识别的状态信息,即录入指纹的编号以及当前指纹;利用继电器,对当前信息的判断,例如提醒当前指纹识别错误;利用蜂鸣器提醒当前指纹识别是否正确,如果指纹录入正确,蜂鸣器发出响声。
2.3 方案比较1)复杂性:方案一采取用数字摄像头ov6620采集指纹图像,然后用16位的飞思卡尔X128单片机进行图像处理,还要进行图像增强、分割、平滑、细化等处理过程才能得到便于指纹特征提取的数字图像;而这些过程在方案二中只用一个指纹传感器模块就可以代替,所以方案二设计简单。
2)准确性:方案一中所采集的摄像头分辨率有限,所以采集的指纹信息有一定的误差,方案二中指纹传感器模块是利用集成的光学头进行处理的,比较精确。
3)局限性:由于方案一中使用的飞思卡尔单片机处理程序比较复杂,超出了我们的学习范围,而方案二传感器就使程序简单化了。
2.4 方案选择鉴于各种原因,我们最终选择第二种方案,使用指纹传感器模块来设计系统。
第三章硬件设计3.1 AT89C52单片机设计3.1.1 主要性能有12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024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向量,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3.1.2引脚结构图(如图3-1)图3-1 AT89C52管脚图3.1.3 一些端口的介绍:P30口:RXD(串行输入口)P31口:TXD(串行输出口)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3.1.4 单片机最小系统1)外部晶振的设计STC89C52的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通过XTAL1,ATAL2外部接上一片作为反馈元件的晶体,与C1和C2构成了并联谐振电路,使其构成自激振荡器,电容的值具有微调的作用,我们取30PF,具体的接法如图3-2外部晶振电路。
STC89C52的工作频率范围在 0-24MHZ。
我们选用的是11.0592MHZ的晶振,振荡周期约为1us机器周期约为0.1us,所以这个晶振可以满足这个系统的要求。
并且晶振不能离单片机太远,不然使用外部晶振进行软件调试时就会发现找不到信号。
2)复位电路的设计MCS51单片机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本系统采用简单的自动复位电路如图2-2所示。
单片机在上电瞬间,RC电路充电,RST引脚端出就能使单片机有效复位。
3.2 电源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的5V电源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直接用9V电池然后通过一个变压电路,利用7805将转化成5V供单片机和液晶显示部分使用;其二是用220V通过变压器等将其转化成5V。
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由于第一种方法便于携带、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我们选用第一种方案。
图3-4 电源电路3.3 按键控制部分电路1)消除抖动按键的闭合与否反应在电压上就是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如果高电平表示断开,那么低电平则表示闭合,通过电平的高低状态的检测可确认键按下与否。
为了确保CPU对一次按键动作只确认一次,并且防止干扰信号的影响,必需加入消除电平抖动的措施,下图3-5为按键抖动示意图:图3-5按键闭合及断开前后的电压消除抖动通常有硬、软硬两种方法,硬件消除抖动可采取双稳态电路或滤波消抖电路;软件消抖是在第一次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执行一段延时程序再确认该键是否仍闭合,如果还是闭合状态则确认该键按下,从而消除抖动和干扰影响。
当按键较多时,我们多采用硬件件消抖法。
本系统中按键少直接采用直接接入的方式。
2)按键接口设计按键接口设计有两种方法,独立式按键和矩阵式键盘。
独立式按键各键相独立,每个按键各接入一根输入线,只要检测输入线的电平就可以识别按键状态。
这种方法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需占用一根输入口。
由于该设计方案IO资源浪费大。
故此方法只适用于按键少或其他控制功能很简单的场合。
由于本设计中的按键只有3个,考虑系统可靠性和键盘设计的简单所以采用独立式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