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它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个性,在西方又称人格。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几十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婴儿出生后只是一个个体,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尚未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以,称他们为“未成人”。随其成长,他的内部世界在丰富着、发展着、完善着,最后成长为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独立的个体,成长为完全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成员,形成了全面整体的个人,持久统一的自我,这时他便具备了自己的个性。

研究和掌握人的个性心理,其目的之一,就是为教育实践服务。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至今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教育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材”就是指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教学的主要依据。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个性特点的深刻了解之上,并能根据其个性特点采取教育教学措施,从而获得了好的教育成果。

二、个性的特性

研究个性必须探讨它的特性及表现,这样才能把个性心理与其他心理现象区别开来。个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

1.自然性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个性首先具有自然性,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但人的个性并非单纯自然的产物,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初生的婴儿作为一个自然的实体,还谈不上有个性。

2.社会性

个性又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的烙印,即个体社会化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

1.稳定性

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在个体生活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例如,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偶然表现出对他人冷淡,缺乏关心,不能以此认为这个人具有自私、冷酷的个性特征。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以表现的心理现象才是个性的反映。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有的学生关心集体,热情帮助同学,活泼开朗;有的学生对集体的事也关心,但不善言谈,稳重,踏实,埋头苦干,这不同的行为表现不仅是在班集体中,在其他场合也是如此,因此,这才能把某个学生同另一个学生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也才能预料某学生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

在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孔悝,孔子的两个高足弟子子路和高柴在他家里作家臣。孔悝的脾气非常暴躁,因此跟许多人都结了怨。有一次孔悝遭到了别人的围攻,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说:“高柴归,而子路亡。”结果正如孔子所料。子路平日也是性情暴躁,且为人一向比较仗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会拔刀相助。而高柴处是比较谨慎、圆滑,所以他会想办法脱离险境。

总之,一个人的个性及其特征一旦形成,我们就可以从他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热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和结果。

2.可塑性

尽管个性具有稳定的特点,但个性或称人格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非常复杂,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个性的变化,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当然,个性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可能立竿见影。

由此可见,个性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履行教育职责时才能有耐心和信心。

(三)共同性与独特性

1.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构成个性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向的。如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每个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较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较丰富、细腻,而有的人情感较冷淡、麻木等。这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个性的独特性主要是由各个人的不同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造成的。个体幼年的家庭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校的教育以及其本人的实践活动等都给每个人的个性形成以重大影响,从而使其个性千差万别。

2.共同性

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如民族性、阶级性、职业特性等。

一般来说,东方人比较内向、含蓄,而西方人则比较外向豪爽,这就是讲的民族性特征。民间有个谚语来形容不同民族的特征,“爱说话的爱尔兰人,节俭的苏格兰人,吝啬的犹太人,不动感情的瑞典人,高大而富有的德克萨斯人,爱激动的拉丁族人。”

正是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才组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面貌。

三、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几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 和自我。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心理成分。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三)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各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第二节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而水分的缺乏则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会产生交往的需要等等。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这时,有机体内部又会产生新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产生新的需要。

当人需要某种东西时,便把缺少的东西视为必需的东西。人既是生物有机体又是社会成员。为了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于外部环境必定有一定的需求。例如,食物、衣服、婚配、育幼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发展所必需的;从事劳动,在劳动中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等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这种客观的必要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他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某种需要。需要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它总是指向于能满足该需要的对象或条件,并从中获得满足的。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各种活动,从饮食男女、学习劳动,到创造发明,都是在需要推动下进行的。需要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强烈。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和周围现实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本性就是贪得无厌的,也正因为人的这种贪得无厌的本性,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人的各种情感的源泉。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动物和人类都有一些共同的需要,但人类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具有意识能动性,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大多数学者采用二分法把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例如划分为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与继发性(习得性)需要或外部需要与内部需要,或物质性需要与心理性需要等等。

其实,人的需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当我们从某个维度来考察需要时,应注意人的各种需要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例如,进食需要,就其本性来说(新生儿时)是属于原发性的、生物性的需要,但后来经学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成人的进食需要就含有社会性的成分。心理性(精神性)需要是相对物质性需要而言的,但满足心理性需要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例如,为了满足知识的需要,就要有书籍、工具等。人的物质性需要也往往要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例如,在满足穿衣需要的同时,也包含着对美及社会意义方面的要求。满足社会性需要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物质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因此,对需要的各种分类仅具有相对的意义。

对需要进行分类的常用标准有两种:一是按需要的起源划分,二是按需要指向的对象进行划分。

(一)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划分为上述两种。

1.生物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也称自然需要,系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例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也有这类需要。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

1)进食需要。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把平时进食的时间延后,就会产生饥饿感,当饥饿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产生进食需要。来自胃肠的感受冲动(如空胃运动)和血糖水平的降低是引起饥饿的实际刺激。下丘脑在进食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查明,下丘脑中有两个部位调节着有机体的摄食反应。下丘脑外侧核是进食中枢。如果用弱电流刺激该部位的细胞,动物甚至在刚吃完它所必需的全部食物后,还要大吃起来;如果完全损坏了该部位,动物表现为无食欲,拒绝进食,直至饿死。下丘脑腹内侧核是厌食中枢。如果用弱电流刺激该部位的细胞,动物会从给它的食物面前走开;如果损坏该部位,动物产生旺盛的食欲,从而使体重大增。用慢性埋藏在脑内的细小导管向下丘脑这两个部位注射化学物质——高浓度盐溶液(兴奋剂)也产生同样的效应。进食中枢与厌食中枢具有交互抑制的关系,其中进食中枢是最基本的。此外,它们对摄食行为的控制可分为两种作用系统:短期控制和长期控制。短期控制是指控制每餐或每天的进食量,长期控制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控制食量以保持体

重的恒定。影响下丘脑短期控制食欲的变量有三:血糖浓度、胃充实与否和体温。现已发现,在血糖浓度低、胃壁运动增强、大脑温度降低时下丘脑外侧核细胞发生反应,产生进食行为;相反,在血糖浓度高、胃部膨胀、大脑温度升高时,下丘脑腹内侧核细胞发生反应,导致停止进食。而这些短期控制机制又都受长期控制机制的调节,这样有机体的体重就保持恒定。下丘脑腹内侧核和外侧核又是进食的长期控制系统,以保持体重的恒定,它们对体重的“标准点”具有相反的效应。腹内侧核受损坏会提高体重的标准点;外侧核受损坏会降低体重的标准点。可以设想,如果小心地同时损坏这两个区域等量的组织,则动物既不超食,也不拒食,仍保持手术前的体重水平。

进食需要的产生并不完全是由下丘脑和体内的血糖浓度、胃充实与否及体温等因素控制的。许多外部的因素也会影响食欲的产生和存在。例如,食物的色、香、味、形状,进食的习惯时间,对食物的爱恶习惯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着人们进食的需要。

2)饮水需要。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出汗、呼吸等途径不断丢失;如不及时补充,体液量就会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就会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也会向外渗出而减少。这种缺水的信息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到达中枢:被中枢的某些细胞直接感受,或通过外周感受器(口腔及喉头的干涸)将信息传至中枢;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调节:增加饮水量和减少排尿量。

控制饮水行为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中有两种特殊的神经细胞:渗透压感受器和测量容量感受器掌管着饮水需要。渗透压感受器是专门对细胞脱水起反应的。这些细胞脱水后会略为变形,这种物理变化可能触发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产生饮水的需要;同时它们也刺激脑垂体ADH(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以指使肾脏从尿中重新吸收水分进入血管。此外,血液容量的减少会引起肾脏分泌高压蛋白酶原,它释放激素——血管紧张素;当血管紧张素到达下丘脑,测量容量感受器的兴奋也产生饮水的需要。除了下丘脑和内分泌对饮水需要进行控制外,个人的饮食习惯、情绪和社会风俗等也影响着人们对饮料的取舍和饮量的多少。 3)睡眠和觉醒的需要。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两个相互转化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人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与周围环境进行复杂的感觉运动联系,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主动地寻求刺激,探索外界环境,操弄周围事物;也只有通过睡眠才能恢复精力和体力,使人保持良好的活动状态。当睡眠需要发生时个体就产生瞌睡,迫使个体由活动趋向于休止。如果强行剥夺睡眠数天,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一个主动过程。巴甫洛夫学派认为睡眠是抑制过程在大脑皮质的广泛扩散并扩布到皮质下中枢的结果。当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睡眠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特定结构和递质作用密切相关。例如,如果在脑桥中部切断脑干,动物就处于长期的觉醒状态而很少睡眠。刺激动物颞叶梨状区、扣带回、视前区前部等边缘系统,可通过下行神经径路作用于低位脑干而诱发睡眠。参与睡眠与觉醒的中枢递质有多种并且相互关系也较复杂。其中前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一羟色胺(5-HT)似乎是其中一对主要矛盾。在脑内NE含量保持不变或增高的情况下,降低5—HT含量即产生失眠;而在脑内5—HT含量正常或增高情况下降低NE含量,即产生多眠。脑内的NE、5—HT含量在睡眠和觉醒的生理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性需要。性需要与饮食需要、睡眠需要有许多不同之处。性需要不像饮食需要、睡眠需要那样是维护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它是维持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性需要也不像饮食需要、睡眠需要那样是由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所引起、是恢复能量的过程,而是消耗能量的过程。

性需要是由性激素分泌的刺激所引起的。两性在性成熟时(青春期),雄性的睾丸内分泌一种雄激素;雌性的卵巢内分泌一种雌激素。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刺激,促使个体产生性需要和性行为,同时也促使其附性器官(雄性的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等,雌性的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和副性征(男性表现为胡须、突出的喉头、高大的体格和低沉的声音等;女性表现为发达的乳房、宽大的骨盆、丰富的皮下脂肪和高调的声音等)的发育。如果阉割

幼年个体的睾丸,就使附性器官的发育不能成熟,副性征不能出现,性需要和性行为丧失。但如果个体成熟后被阉割,则视个体种属的不同,对其性行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阉割后的雄鼠,其性行为完全丧失;阉割后的雄狗,其性行为仍能延续一段时期;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被阉割后,其性行为很少受影响。由于情绪和社会因素,成年男性施行睾丸切除术后,其性需要并无多大影响。雌性个体的性行为受性激素的影响较大,除人类外,雌性动物卵巢割除后,便完全丧失了性需要。但人类女性卵巢切除后,其性需要不会受影响。

性行为的神经控制是复杂的,并且不同种属动物的性行为控制机制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某些基本反射(如雄性的勃起、射精)受脊髓的控制而不受大脑的影响。当大脑受伤,切断脊髓与大脑的联系(半身不遂)时,男人仍有这类反射。虽然不同种属动物的性调节中枢不同,但大多数的性需要和性行为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随着动物种系的进化层次越高,大脑皮质对性需要和性行为的控制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性需要和性行为表现是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和性道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系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奉献的需要等。社会的需要表现为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要求;当个人认识到这些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需要就可能转化为个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社会性需要的种类很多,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等。

1)劳动需要。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类如果不劳动,就根本不能生存。人类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需要也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需要。它表现热爱劳动、向往劳动,如果暂时丧失了劳动机会,就感到不安和难受。在我们的社会里,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生活,而且也是为了社会的公共福利;劳动使人们获得幸福、欢乐和光荣。

2)交往需要。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交往需要就是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依亲,交友,家人团聚,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活动等都可以使个人的交往需要获得满足。与他人绝对隔离也就剥夺了一个人的交往需要。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作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Schachter,1959)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人到一间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去住。房内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灯,此外别无他物。进餐由人送至门底下的小洞口,住在里面的人伸手就可拿进食物。一个人住进这房间后即与外界完全隔绝。有五名大学生应征参加实验。其中一人只呆了二十分钟就要求出来,放弃了实验;三人呆了两天;最长的呆了八天。这个研究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人们对孤立的容忍力中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交往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交往还可以使团体成员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更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强观点与态度的一致性,有助于全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有助于创造一个美好的、和平、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

3)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所谓成就是相对的,是个人完成一件工作后与他人或自己的既定标准相比较所得出的结果。成就需要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对于地位、名誉、声望等的需要,对于实力、绩效、优势等的需要。人们的成就需要不仅内容不同,而且其强度也因人而异。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强烈,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很弱。成就需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

(1)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2)能制定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3)有关于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个人往往接受中等风险,而不愿在极大成功和彻底失败的两极中进行赌博。这已为不少研究所证明。因为高成就需要者渴望持续成功,而不愿以一次的彻底失败来破坏他的记录。

(二)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

按照需要指向的对象可以将需要划分为上述两种。

1.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2.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杂志和观看电视、电影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是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物质产品时,同样表现了某种精神的需要,如向往政界、雅静的住房,入时的衣着,外观美丽的音响系统等。而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物质产品,如在西安大唐芙蓉园里,每晚都有一场仿唐的歌舞表演,叫《梦回大唐》,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精神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舞台设备、演员华丽的服装、布景和灯光效果等等,是不可能有上面的结果的。

三、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A. H. Maslow,1908—1970)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20世纪中叶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之后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像传统的本能研究者那样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需要层次,如下图所示。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1)生理需要,如对于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这些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如果所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有机体将全力投入为满足饥饿的服务之中。

(2)安全需要,如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

(4)自尊需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一是渴望有名誉或威信、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等。这些需要一旦受挫,

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例如,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这样他们才感到最大的快乐。但是,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述四种需要的满足。

任何一种需要浮现于意识中的或然性,取决于更具优势需要的满足或不满足状况。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去充实机体的各种能量;不占优势的需要则被减弱,甚至被遗忘或否定。当一种需要被平息,另一种更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转而支配意识生活,并成为行为组织的中心,而那些已满足的需要不再是积极的推动力了。人是永远有所要求的动物。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instinctoid)需要。似本能的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这种似本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因此人类的需要,即使是最基本的对食物的需要,也与动物有很大区别。“当我们沿着种系阶梯上升,口味变得越来越重要,饥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例如,对于食物的选择,猴子比白鼠更具有变易性,而人又比猴子更具有变易性。”似本能需要只有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才会顺利表现出来。需要的层次越高,其表现和满足就越依赖于外部条件。需要的层次越高,与本能的区别就越鲜明,似本能的性质也就越突出。需要层次越高,其变易性、可塑性也就越大。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为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级类人猿也许有爱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人类独有的。即是说,越是高级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在个体发育中高级需要也是较晚的产物。任何个体一出生就有生理需要;也许还有一种初期方式的安全需要;只有几个月以后才初次表现出与人亲近的迹象;至于自我实现,甚至莫扎特式的人物也要等到三四岁。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将出现疾病或危机。例如盐或食物的匾乏都会导致疾病。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但高级需要也不是与人的健康毫无关系的。这种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因而,高级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s)。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仅为百分之一。绝大多数人不能自我实现,其主要原因是:(1)自我实现是很微弱的似本能需要,容易被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2)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他们自己自我实现所需要的那种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使自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3)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个人的自我实现;(4)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而不是匮乏性需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的系统。并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排列成一个系列,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发生、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生中的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人类的需要是有启发的。这个理论在教育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实践证明,一个饥饿、不安全、得不到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对后进生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一旦解除了受歧视、孤独、焦虑的情绪,以尊重和爱的情感去感召他们,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可以逐步激发起他们上进的学习动机。但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第一,虽然马斯洛用“似本能”来代替“本能”的概念,用以说明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但是他却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

社1972年版,第18页)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它还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马斯洛似乎也承认人的需要的社会性,把人和动物加以区分,但是他不是从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制约性而是从体质或遗传性出发,因而仍然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

第二,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最好典范,是最有价值的人。然而他所讲的自我实现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仅仅是极少数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是难以苟同的。在我们看来,一个人不能以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的追求,而应以理想社会的实现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就个人自我实现的社会内容来看,有顺乎历史发展潮流的,也有逆历史发展潮流的;前者推动社会的进步,后者则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就不能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谈论个人的自我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应当与理想社会的实现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应当而且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三,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强调的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虽然马斯洛也看到少数人为满足高级需要可以牺牲低级需要,但却认为是个别例外的情况。自然,人是需要吃喝的,但是人的生活并不是为了吃喝。当人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高级需要之后,高级需要便经常对低级需要起调节控制作用,同时低级需要也有赖于高级需要的保障和改进。马斯洛没有看到这种辩证关系。他自己也承认:“我们并不充分了解殉道者、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的动机。”

第四,在需要的研究方法问题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用临床法局限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和行为主义者用实验法局限于对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进行整体分析,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类研究在信度和效度上都有不少问题,对需要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用现象学描述法或搜集名人的档案资料进行经验性的分析而放弃探索因果关系的科学证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斯洛对需要的研究也是有较大局限性的。

第三节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向国家平价出售上万斤粮而不到市场上去卖高价;一些知识分子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十分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不少大学生现在争相传看有关毛泽东的书籍;有的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有的制造伪劣农药坑害农民等等。“为什么人们要做这些事?”“是什么东西激发人们去干这些事?”这个问题就是心理学中的活动动机问题。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方式行事。

需要和动机是紧密相联系的,但也有差异。需要在主观上常以意向和愿望被体验着。模糊意识到的、未分化的需要叫意向。有某种意向时,人虽然意识到一定的活动方向,但却不明确活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和以什么途径和方式来满足需要。明确意识到并想实现的需要叫愿望。如果愿望仅停留在头脑里,不把它付诸实际行动,那么这种需要还不能成为活动的动因。因此,处于静态的需要,还不是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活动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种活动。有动机的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当

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其反应更易受激发。例如,饥饿者对食物有关的刺激、干渴者对水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易激起寻觅活动。

2.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例如,在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动机支配下,农民向国家平价出售粮食而不到市场上卖高价;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由于学习动机的不同,学生可能选择去教室或图书馆。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在具体的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不同的动机可以通过相同的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所支配,并且人的一种活动还可以由多种动机所支配。例如,学生按时复习功课、完成作业的活动,其学习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理解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有的可能是想考取高一级的学校,有的可能是出于个人的物质要求,有的可能是怕老师的检查和父母的责骂,有的还可能出自上述的几种原因。又如,成就动机可以促使人们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文娱、体育等)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行为活动时,就必须要揭示其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他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动机的产生需要内部和外部两种条件的共同作用。

(一)内在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例如,一个失学的儿童,非常渴望读书学习,当看到同龄的其它孩子能有机会上学、能读书认字时,自己内心有着对知识极大的渴望,盼望着有重新读书的机会。

(二)外在诱因

凡能引起个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均称为诱因。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尽管失学的孩子有读书的需要,但贫困的家庭条件,不能允许他上学,他的需要不能满足,也只能接受现实。但如果国家有了新的政策,可以资助贫困儿童上学,这个新的政策就是外在诱因,可将他的内在需要激发出来,产生求学的动机行为。

三、动机的种类

像需要一样,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行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生物性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也称为心理性动机或习得性动机)。前者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后者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二)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把动机区分为高尚的和卑劣的动机。这是从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上来看的。前者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后者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从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利益出发的动机是高尚的,而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动机是卑劣的。

(三)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可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

具体的动机。前者影响范围广,持续作用时间久;后者只对个别具体行动一时起作用。例如,一位师范生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多作出贡献。这个动机促使他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参加学校的各项政治活动,这种动机是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如果仅仅为了考试得高分数或应付老师的提问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是短暂的、具体的。

(四)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根据在复杂活动中动机的不同作用,可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在人的复杂的活动(如学习、工作、求职等)中并不只是受一种动机的推动,而是受多种多样的整个动机系统的推动。这些形形色色的动机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它们对活动的驱动作用却不是同等的,其中有的起主导作用,这种动机称为主导动机;另一些是次要的,称为次要动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动机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例如,同是学习活动,刚入学的小学生,其主导动机可能是学生的地位(“当个小学生”),以后其学习的主导动机可能是在班级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如“争当三好生”)。包若维奇等人(1968)的研究表明,与学习活动本身、它的过程和内容相联系的动机,在一年级小学生中只占第三位,而在三年级小学生中甚至只占第五位。

(五)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两种。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意识不到的。实际上在活动的瞬间,动机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一种动机。所谓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准备状态,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例如,连续10—15次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放在被试手中,让其抚摸井判断哪只手的球“大些”或“小些”。然后让被试摸同样大小的两个球,这时被试会觉得这两个球大小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已经准备好了的、以一定方式进行比较的需要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对各类人的刻板印象,例如,把山东人看作是豪爽、正直的、能吃苦耐劳的人;把浙江人看作是聪明伶俐的、随机应变的人;把学者看作文质彬彬的人;把商人看做唯利是图的人。这类社会定势也可能是程度不同地未被意识到的。我们的多数活动动机则是意识到的。

对动机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动机的性质、机制和它在活动中的作用。上述各种分类仅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是绝对的。此外,根据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从别的标准对动机进行分类。

四、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有密切联系。你可能设想,如果动机强度不断增强,有机体的活动就会越高涨,活动的效率也就越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活动动机很低对工作持漠然态度,工作效率是低的。然而当动机过强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活动,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例如,在考试复习中作了充分准备的学生一心想考出好成绩,往往在考试中不能充分发挥实力,甚至不及格;就是因为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效率。因此,为了使活动卓有成效,就应避免强度过低或过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如下图所示。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Dodson,190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也称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动机的理论

在现代心理学中关于行为的动机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在不断地演变。我们主要介绍几个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包括本能理论、内驱力理论和认知论。

一、本能理论

(一)核心思想

动机最早就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所谓本能,就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本能论(instinct theory)在动机心理学中曾一度占统治地位。其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人的动机都是由本能的行为驱使的,就像蜘蛛织网、海狸筑坝、公鸡打鸣、老鼠打洞一样。比较有影响力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麦克杜格尔(W. McDougall,1871-1930,很多书中将他的名字译为麦独孤)、还有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詹姆斯曾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性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James,1890)。

麦克杜格尔是本能论的最有力的鼓吹者,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主要观点如下: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使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获取、自信、生殖、

合群性、自卑、建设等(McDougall,1926)。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并用里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像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都是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萨那托斯(thanatos,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由于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常常受到压抑而进入无意识领域,并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人采取行动。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他把心理比做冰山,露出在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因此要了解人类行为背后潜藏的动机,如果只分析意识领域是不充分的,也是不恰当的。于是,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人们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但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决不能消除,也不能完全加以控制,常以梦、失言、笔误等以及许多神经症状而显现出来,也会以升华或其他文饰方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类的行为是很复杂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后由阿德勒(A.Adler,1870一1937)、荣格(C.G.Jung,1875—1961)和霍妮(K.Horney,1885一1952)等加以修正和发展。尽管他们的观点虽各不相同,但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无意识的,这一点却是相同的。

二、驱力理论

(一)核心思想

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 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drive)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

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drive reduction theory),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衡量。

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获得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内驱力产生于机体组织的需要状态,如饥、渴、空气、体温调节、大小便、睡眠、活动、性交、回避痛苦等。获得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伴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降低,结果就成了一种内驱力。也就是说,以前的中性刺激由于能够引起类似于由原始性内驱力所引起的反应,而具有内驱力的性质。比如,睡眠是一种原始的驱力,而床是一种外界刺激,但由于它的存在,使你的睡眠需要得到满足,降低了这种原始性的驱力,进而,床也成为了一种内驱力,获得一张舒适的床就成了一种获得性的驱力。

赫尔认为,要形成学习行为,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得到强化,形成习惯。因而,一个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是由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P=D×H-I。

由此可见,赫尔的动机理论主要有两点要点:(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

但是驱力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不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如是什么力量激发了过强的强制性进食行为?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什么政治家可以在监狱里绝食

数日?因为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三、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核心思想

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

(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和勒温。后期有海德、韦纳等。

1.托尔曼的期待理论

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原始形态。托尔曼(Tolman,1932)将期待定义为刺激和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_——R——S2)。如看见闪电(S1)就期待雷声(S2),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S1_——R),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S2),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

期待(expectancy)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实现目标。期待论必须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

如果说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个人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那么期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因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

2.海德与韦纳的归因理论

海德(Heider,1958)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概念并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他可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了则归因于工作难度或运气。

所以,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因此,归因的控制点可分为内部的(如能力和努力)和外部的(如工作难度和运气)。

韦纳(Weiner,1971)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韦纳也将人的归因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但又增加了“稳定性”这个维度。他认为,内外部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部的,能力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

韦纳(Weiner,1972)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如果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这种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也会形成两种结果不同的动机。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另一个人归因于能力,归因于不努力的便会振奋起来挽回失败;归因于能力的便不愿再努力了。

这里也有个别差异。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不努力。低成就动机者则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工作难度和运气。所以,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只是主观上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它规定着人们对工作的期望。

人类的动机是很复杂的。心理学家对动机的理论探索也是多侧面的。上述各种动机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不能解释所有的动机现象,而都有其局限性。现代动机的理论研究已不再醉心于解释各种动机现象的大理论,而侧重于探索各种活动领域中的动机作用规律,根据观察实验材料,建立各种小型的动机理论。例如,弗洛姆的效价一期望理论就是一种工作动机的理论。

第五节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Values)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作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要了解活生生的人的心理规律和机制,心理学就必须要研究人的价值观。

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他知道应该做什么、要什么和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所支配的。

价值观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主观性。人们区分好与坏的标准,包括区分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福与祸、善与恶的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是根据个人自己内心的尺度来进行评价的。虽然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人对客体意义的认识,对其好坏的评价却决取于主体自身的需要。

(2)选择性。个人的价值观是人出生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儿童时期的“价值观”是模仿和吸取父母和亲近的人的言行而形成的。这时的“价值观”是照搬成人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感性形式。儿童期的“价值观”称为价值感,还不能称为价值观。只有到了青年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人才开始主观地、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

(3)稳定性。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往往不易改变,并在人的兴趣、愿望、目标、理想、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4)社会历史性。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里的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倾向系统。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对价值观进行分类。施普兰格(E.Spranger,1882一1963)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雷塞尔(Rescher,1969)根据自我——他人维度把价值观区分为自我取向价值观和他人取向价值观;罗克奇(Rokeach,1973)根据工具——目标维度把价值观区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等等,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来看,兴趣、信念、理想等都可以说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二、兴趣、信念和理想

(一)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例如,对音乐感兴趣的人,总是对乐器以及有关音乐的书籍、刊物等优先加以注意;有关于音乐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歌剧还是广播或是别人的演奏,甚至报纸上有关音乐的报道,别人议论有关音乐的事,对他都有根大的吸引力,并总是以积极情绪去探究领会和掌握它。兴趣进一步发展为从事实际活动的需要时,就变成了爱好。所以,兴趣爱好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所谓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如喜欢看电影,就是由故事情节的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则是对活动结果的兴趣。这种

兴趣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事物过程本身的激发,而是意识到它的后果对我们有重要意义。但间接兴趣也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人们的兴趣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种个别差异可从下列四方面加以分析。

(1)兴趣的指向性,是指人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活实践不同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我们也可以根据社会伦理的观点把兴趣区分为两类,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前者同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相联系,后者使人腐化堕落、有碍社会进步。

(2)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的数量范围,有人兴趣广泛,有多种多样的兴趣;有人兴趣狭窄,除了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发生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物几乎都不发生兴趣。人们的兴趣广度有相当大的差异。

(3)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感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们的兴趣可能是经久不变的,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在兴趣稳定性方面,人们有相当大的差异。

(4)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在推动认识深化过程所起的作用。有的人的兴趣只停留在消极的感知水平上,喜欢听听音乐、看看绘画便感到满足,没有进一步表现出认识的积极性,去理解它,掌握它;有的人的兴趣是积极主动的,表现出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后者的兴趣效能就高于前者。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因为兴趣也是人用来评价事物好坏的一个内心尺度。但是,这个内心尺度稳定性较差,人们往往也不一定是意识到用这个尺度来评价事物的。兴趣的行为表现通常是自发的,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二)信念

信念(belief)是坚信某种思想、观点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倾向。例如,人们对于像“人定胜天”、“善有善报”或“金钱万能”等观念的坚定确信和信任,就是人们的一些信念。信念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与人的知识经验并以这种知识经验为依据对未来的推断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通常是充满感情的。信念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怎样想和怎样做,不应该怎样想和怎样做,它为人的愿望、兴趣、态度和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取向。

与信念相类似的还有一个概念叫信仰。信仰也是一种信念。信仰是指能调动人的全部身心力量去为之奋斗的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的动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的行为动机以巨大的力量。信念的动摇和瓦解,是人的精神崩溃的一个根本原因。

信念有科学与不科学、正确与错误之分。在心理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作这样的区分。

(三)理想

理想(ideal)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奋斗目标是人积极向往的对象。作为理想的奋斗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对于这个奋斗目标,人既有生动的想象内容、明确的思想认识,又怀有喜爱、赞扬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并且决心力求加以实现。

理想是信仰对象的未来形象,是信仰的具体内容。它比信仰更具体、更丰富、更确定,因而就更具有情感意志上的感召力。理想给人以巨大的激励力量。它激发着人的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是使人具有从事艰苦奋斗的力量的源泉,对个性产生深刻的影响。丧失或缺乏理想的人,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义,不可能有从事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难以确立长远持久的奋斗目标。

人们的理想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的人们,社会理想生活理想的内容是不同的。

我国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理想的发展做过研究。这种研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国内

十省市自治区心理研究协作组对青少年理想发展的研究,主要是调查中学生理想内容的发展趋势。韩进之等对青少年理想发展的研究,主要是调查他们的理想的概括水平。调查材料表明:中学低年级学生(包括小学高年级)的具体形象理想较多;中年级学生的综合形象理想较多;概括性理想则以中学高年级较多。说明青少年理想的发展是从具体性到概括性,从幻想型发展到现实型,从偏于感性的认识发展到偏于理性或理论的认识。

第六节自我

一、什么是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

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

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属于认知的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使个人认识到自已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他始终是他自己。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

属于情绪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税纳自己”等问题。

属于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

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理的自我;二是

心理的自我;三是社会的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做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二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是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主体来认识。这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上,其中以自我评价为主导标志。

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出现了新的飞跃,乃至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己

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个体往往把对他人的认识迁移到自己身上,像认识他人那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如,当看到别人对长者很有礼貌并受到大家称赞时,就来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认识到自己平时对长者的态度。经过多次对比,就会促进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2.通过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这如同人对着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模样一样,儿童认识自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来不断认识自我的,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从属于不同的团体,接触不同的人,每个团体、每个人对你的评价就是一面镜子,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子来照出多个自我,这样,个体就能较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

3.通过考察自己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也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自己的体力、智能、情感、意志和品德等特性,从而使之成为自我认识、评价的对象。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或一项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自信,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新的认识。

4.通过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来完善自己

个体通过以上几方面的途径,在不断的反省自己中,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按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积极统一。总之,自我监督,着眼于“克制”,而自我教育,着眼于“发展”,二者共同承担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

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复习稿、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3、做一做: 一、填空 1、__________是个性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与选择性。 2、____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3、从需要的对象来看,需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____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行为 的____原因。 5、从动机所起作用的主次、大小来看,动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种。 6、人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____、信念和______等。 7、____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性。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_______态度。 8、从兴趣的起因来看,兴趣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二、判断 1、个性倾向性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 2、社会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需要。() 3、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4、辅助动机和主导动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5、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导动机是交往动机。() 6、通常表扬比批评、奖励比惩罚可以更好地激起学习动机。() 7、兴趣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8、男女两性在兴趣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9、从根本上说,需要是兴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10、只有处于很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做到自我实现。()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12、人们只会对那些符合自身需要并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事物感兴趣。() 三、选择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需要是最优先的。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陕西师大2003年有机化学试卷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或名称(10分) 1. 2-甲基螺【3.4】辛烷 2. (1R,2S)-二氯环己烷 3. NBS 4. DMSO 5. 5-甲基-1-萘磺酸 6.α–D-(+)-吡喃葡萄糖的构象式 7. 8.CH=CH 2 CH 3H C ≡CH 9.SO 3H Cl 3 H 2N 10. N=C=N 二、按要求完成(20分) 1. 用化学方法鉴别:A 1-戊醇 B 2-戊醇 C 甲基仲丁基醚 D 2-戊酮 E 3-戊酮 2. 已知: H O 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 A(85%) B(15%) Cl OH OH H O 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 A(85%) B(15%)Cl OH OH 简答:(1)为什么两个反应中原料不同却生成相同的产物? (2)为什么都生成两种产物而不是一种? (3)为什么A 占85%,而B 仅占15%? 3. 如何检查和除去乙醚中的少量过氧化物? 4. 填空:某学生将 CH 3CH ?CHCOOH 的构型表示为:OH Br A B C D 3 H 3 3 3 这几个异构体中,(1)相同的是: (2)互为对映异构体的是: (3)互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是: (4)题中所给的分子式应该有几种构型异构体? (5)该同学漏写的构型式是:

三、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OAc B H C ≡CH C PhOH D PhSO 3H 2. 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i ii iii CHBrCH 3 CH 2CH 2Br Br A B C 3. 发生消除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33 23 CH 3CH 3 33 4. 分子CH 2=CH-Cl 中含有( )体系。 A π-π共轭 B 多电子的 p-π共轭 C 缺电子的 p-π共轭 D σ-π共轭 5. 下列反应: 3+ i. n-Bu 4N +Br - 42CH 3(CH 2)7CH=CH(CH 2)7CH 3 CH 3(CH 2)7CO 2H n-Bu 4N +Br -的作用是 A 溶剂 B 表面活性剂 C 相转移催化剂 D 钝化剂 6.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A B C D Ph Ph Ph 7. 下列化合物中能用紫外光谱区别的是: A B C D 8.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作为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 反应的是: A B C D CH 3CH 3CH 3 CH 3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1、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日常讲的个性是指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2、一的人的心理活动总是以自己特有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强弱)、稳定性(反应持续的时间长短)、指向(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即外向还是内向)、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能力的表现。这些表现既与个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经验有关,也与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关。个性的个别性突出表现为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3、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的观点体系,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价值观使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观点和信念。价值观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等,影响着价值判断。4、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动机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两类。5、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是由高到底发展的。6、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的解决某一难题的需要。7、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8、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与能力有关,受理想、志向和世界观的调节。9、儿童兴趣稳定性的发展为他们保持良好的认知定向、知识积累和技能形成提供了保证。10、志向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职业志向上。11、小学儿童的价值观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的特点。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和校正的。简答1、个性的特征。1)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特征。2)心理的成熟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以表现的心理现象才是个性。3)个性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性,是系统的固有的特性,是一种整合(即综合)的结果。4)个性所体现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物的。5)个性的个别性反映一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众不同的特性。2、简述个性整体性。1)个性作为一种心理特征系统,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性,它是不可分割的。2)个性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内的其他成分的变化3)个性形成后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3、为什么说个性所体现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性。1)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受到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形成对世界、社会、劳动、他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些个人的认识和观点的形成反映着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关系2)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也就越复杂和越深刻,他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3)人在活动时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语言即使抽象思维的工具也是交往的工具,它是社会提供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4、简述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价值观)。2)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5、个性倾向中世界观的作用。1)世界观的坚定性决定个性的稳定性2)世界观的系统性决定个性的连贯性3)世界观的科学性决定个性的深刻性。6、简述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他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属维持生命的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及人际交往和交流感情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即追求社会肯定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7、简述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儿童具有强烈的活动需要。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儿童入学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方面发展。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8、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的需要。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需要。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儿童的各类需要总的趋势是由低到高发展的,不断培养儿童的新需要,推动他们身心发展朝着教育目标和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进。9、兴趣的种类。1)根据社会价值分为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2)从起因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根据活动效能水平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10、简述儿童兴趣的发展趋势。1)学习上有直接兴趣向简接兴趣转化。2)兴趣的广度(即范围)逐步扩大。3)兴趣的稳定性(指兴趣持续的时间)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的发展相一致,低年级差到中高年级有所增强。4)兴趣效能性(兴趣对人活动的激活程度)在低年级时较低,中年级之后增强。11、简述小学儿童的兴趣的引导和培养。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3)利用原有的兴趣迁移。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兴趣的有效手段。12、兴趣迁移的条件。1)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2)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3)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13、影响儿童职业志向的因素。1)外因,包括家庭影响、宣传媒体、人物范型、学校教育2)内因,包括小学儿童的兴趣、对某种职业的意义和作用的初步认识、个人的心理品质、个人的学习成绩。14、如何培养儿童的志向。1)要加强志向教育,让儿童从小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要帮助儿童把志向和行动结合起来。3)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小学儿童树立切实可信、可钦可敬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尤其是树立同辈的榜样,激发他们效仿榜样的愿望和行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志向的动力效能。15、小学儿童志向的特点。1)主要属于职业志向,涉及道德和政治方面的理想较少2)志向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直观体验,带有很大的模仿性,有幻想的性质。3)带有很大的易变性4)部分小学生能把职业志向与当前的学习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四川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案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5学时)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个性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需要的概念,了解需要的种类,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理解动机的概念,了解动机的分类 4、理解兴趣的概念及功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需要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概念、动机的功能、兴趣功能兴趣品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概述部分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楚个性的特征; 2、用实验与实例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序理论; 3、动机和兴趣主要采用以自学为主的方式。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1学时)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指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适应或改

变客观世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因而个性心理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一个人处事总是很谨慎小心,循规蹈矩,处事稳重,偶尔间也会表现轻率马虎的举动,在这里谨慎稳重是他的个性特征,而不是说马虎轻率是他的个性特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论是如何稳定的个性,在一定社会的影响和教育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在青少年时代这种可塑性更大。 2、个性的独特性 由于人的个性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人的个性面貌总是千差万别,独具风格,就是再类似的个性也都表现出某些个体的色彩,所以个性具有独特性。 3、个性的社会性 人既包括自然的生物特性,也包括社会的本质特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因为人的个性是作为具有自然生理特征的人在参加到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而决定个性发展方向的不是抽象的生物因素,而是现实的社会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共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一切个性形成和发展都受一定社会生活所制约,具有明显的社会制约性。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在个性倾向性的诸因素中,世界观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需要是基础,对其它成分起调节作用。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者,也是个性的积极性源泉。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心理特征,又影响人的心理过程,从而使心理现象在每个人具体身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特征,它表明一个人的比较典型舶心理活动和行为。个性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doc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1、需要层次理论 2、动机的理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二、动机和需要 (一) 需要及其种类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2.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 (1)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

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 需要层次论的不足。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 三、动机和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 2.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二) 动机与工作效率 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说一本能说 (一)基本观点:行为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 (二)代表人物:达尔文(最早提出本能概念)、詹姆斯(区分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麦独孤(将本能理论用于社会心理研究,将本能分类)、弗洛依德(将无意识本能作为人的最原始动力,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概念) (三)缺陷: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 二、驱力理论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个性、需要、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需要、动机的理论(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2.本章难点: 个性的基本特点;动机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特征 1.整体性 2.独特性与共同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 4.生物性和社会性 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第二节需要 一、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2.不平衡性 3.动力性 4.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 (1)生理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性质划分 (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的顺序分为七类,即: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是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 : (1)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 需要层次论的不足。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 第三节动机 一、动机的涵义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9章 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要求: 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 一、需要的一般概述 (一)需要的一般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 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 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 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 三、需要的结构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 (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 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 离 (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第二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

(二)动机与需要 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 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 ↑←←←←←←←↓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1)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例:产生名列前茅的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 (2)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

201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有机化学复试题(部分)

第一节思考题 SK-1-N2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不洁净;(3)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SK-2-N1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 答:不可以。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 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SK-3-N2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 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 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 什么? 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SK-4-N2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 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 (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SK-5-N2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SK-6-N2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第10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2.个性的特征:(简单题) (1)个性的整体性: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2)个性的独特性: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 (3)个性的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个人的个性表征。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 (4)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制约。 3.个性心理结构 (1)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需要 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人产生和维持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5.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七层):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需要、 ④尊重需要、 ⑤认知和理解需要、 ⑥审美需要、 ⑦自我实现需要。 ⑴不同需要层次间的关系: 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等级 ①需要的满足具有一定顺序。 ②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强。 ③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 ④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⑤不同的需要同时存在,但只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 ⑥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行为的动机。 ⑵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论述题) 创建性: ①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 ②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 ③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 ④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将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为理解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第九章 个性心理概述

第九章个性心理概述 教学资源库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概念存在着众多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特质说 心理学家盖茨(A.L.Gates)认为,个性是具有社会意义兼可影响他人的特质。 卡特尔(R.B.Cattell,1950)认为,个性是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一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 吉尔福德(1959)认为,个性是构成包含有一个人的智力、性格、需要、态度、兴趣、气质等各种特质的独特模式。 (2)个别差异说 这种观点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个别差异,是每个人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方法的特点。个性包括许多因素,如智力、动机、情绪活动、态度、信仰、道德评价等。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个性(个别差异)。 (3)个人说 一些苏联心理学家把个性视为具有一定的社会职能的人。如波果斯洛夫斯基(В.В.Богословского)指出,个性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彼得罗夫斯基也认为个性与个体的分界线是参与社会关系,他指出,个体的概念包含着人类所固有的事实,我们既可以把成年的正常人和新生儿叫做个体,也可以把不能掌握语言和最简单的熟练的白痴叫做个体,但是,只有前一类个体才是个性,也就是参与社会关系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活动者的社会生物。 (4)总和说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С.Л.Рубинштейн)认为,个性表现为联系在一起的内部条件的总和。 (5)统合机能说 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在个体内部中,规定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与思想的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6)综合论 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比较多的看法是,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包括心理活动各方面或组成部分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也有人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特有的行为与思考的概括化的心理活动的系统,因为,个性概念旨在说明人们如何表现(行为与举止)和思考(感知与思维的方式)。 二、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一个多义性的概念。心理学家对人格提出过众多的看法。(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概念的外延宽,它既包括心理特质,也包括身体特质。(2)较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这是心理学中常见的用法,即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本章即是此种用法)。(3)狭义的人格与性格同义。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从道德和伦理观点出发使用“人格”对人进行评价,即属此种用法。 三、个性的特征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试题

CH H 2C CH 2 CH H 2C CHCH 3 CH H 2C CH 2CH 2 CH H 2C C(CH 3)2 2002—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考分离 2002级化学及应化专业有机化学试题 一 命名或写结构(10分): 1. 顺十氢萘 2. 苄基氯 3. PCC 4. NBS 5. 6. 7. 8. 9 10 二 选择填空(20分,每空2分): 1. 最稳定的碳正离子是( ) (A) (B) (C) (D) 2. S N 2反应历程的特点是( ) (A )反应分两步进行 (B )反应速度与碱的浓度无关 (C )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R + (C)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3. 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 CH 3CH C COOH 3 CH 3 CH C CH 3 CH 3 CH 3 C CH CH 3 CH 3CH 2 CH 2 (A)(B) (C) (D) 4. 与AgNO 3-C 2H 5OH 溶液反应由易到难顺序( ) (A) 2-环丁基-2-溴丙烷 (B )1-溴丙烷 (C )2-溴丙烷 (D) 1-溴丙烯 5. 2-氯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B) (C) (D) Cl H 3C H H CH 3H Cl H 3C H H H CH 3 Cl H 3C H H 3 H Cl H 3C H H H H 3C C C CH 3CH 2H CH 3 CH 2Cl CH 3CH 2CCH 2CH 22CH 3 CH 3 CH 2CH 3CH(CH 3)2 CH 3H CH(CH 3)2C 2H 5 H CH 3 2CH 3 (标明R 、S 构型) C H 2C OH H C H HO 2OH OH

陕西师范大学14年考研报录比

1、复试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 (1)专业课笔试(总分150分);(2)综合素质考核及心理健康测评(分为合格或不合格);(3)专业综合情况面试(总分100分);(4)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总分50分)。 ①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专业之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被列在第一位;心理健康测评主要考察心理素质及性格、意志状况等。 ②外语类专业考生须参加第二外国语口语及听力测试。 ③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或方向)的专业课笔试内容必须最少涵盖两门专业课程,涵盖的所有专业课程须闭卷考试,总分为150分。 ④在专业课笔试考核中,部分理工科专业可增加实验能力考核,此项考核成绩计入笔试成绩之内。 ⑤对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要加强专业能力、能力倾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 ⑥对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职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型) 类别名称及代 码 专业学位领 域 名称及代码 研究 方向 培养单位及代码 拟招 生数 考试科目备注 0352社会工作001政治经济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0451教育045101教育管理003教育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03教育管理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001政治经济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1思想政治(品德)教学 论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07文学院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07汉语与写作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014数学与信息科 学学院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12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015物理学与信息 技术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850普通物理(含力学、热 学、光学、电磁学)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016化学化工学院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914普通化学 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18生命科学学院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17普通生物学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08外国语学院4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一、个性的概述二、需要三、动机四、动机理论及应用五、学习动机一、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一般概念 1. 什么是个性个性(individuality)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以表示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中个性一词,沿袭了它的含义,以说明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的。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处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及一定的政治关系之内,时时受到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从这个意义来看,个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因此,在评述个性时,它的社会本质是主要标志。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考察社会因素对个性发展的决定作用,才能科学地理解个性。 2. 人格的含义人格这个概念与个性关系密切且容易混淆。为了进一步理解个性概念,有必要对人格概念进行简要的阐释。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理解不同,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很不相同。奥尔波特(Allport,1937)最早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考察了50个定义。自奥尔波特之后还有不少心理学家综述或分析过人格的定义,又提出新的定义。例如: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人则把人格看成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如自我、特质等),还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格定义是为学者们一致认可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心理学家对人格的众多探讨与盲人摸象颇为相似,抓住尾巴的说大象和绳子一样,摸着腿的说大象像棵树,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因此,目前在人格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研究类型或研究取向,一时难以统一。根据国内外的各种定义,笔者借鉴叶奕乾的观点,以抛砖引玉。认为,在心理学中,“人格”(personality)一词主要有下列三种含义。 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大该意义上的人格不仅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难度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264人,陕西师大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陕西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264人,陕西师大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陕西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一览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各专 业复试分数线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六、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陕西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复试分数总成绩不低于320分,且政治英语成绩不低于44分,专业课不低于66分。复试内容包含对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及口语、逻辑分析、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五、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教育学教程》,司晓宏、张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四、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陕西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陕西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陕西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陕西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三、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 2015年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2.4万元,学制两年。 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首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 凯程老师指出,在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课本的,凯程考研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老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掌握基本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凯程老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带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为什么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老师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同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 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在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重点与一般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凯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思考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平时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264人,陕西师大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