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ppt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PPT图文

农业经济学PPT图文
2020
农业经济学PPT图文
适用于商务合作、工作汇报、企业宣传、公司简介
目录
CONTENTS
01
公司与团队
02
文化及荣誉
03
产品与服务
04
规划与未来
十五米处有障碍物,它就会提醒你,如果你离障碍物只有三米了,它就会紧急自动刹车,它的前挡
风玻璃是一款夜视镜,晚上也能让你看得很清楚。它的底部有一个安全气囊,平时它都在坚硬的外
单击添加标题
welcome to download this template,Please add content here.
1
welcome to download this template,Please add content
here.
2
welcome to download this template,Please add content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 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6
推进第一步骤
此处添加简短文字说明。
推进第二步骤
此处添加简短文Hale Waihona Puke 说明。公司与团队7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单击添加标题
welcome to download this template,Please add content here.
PART 01
第一部分
公司与团队
√ 工作前言 √ 工作回顾 √ 工作计划
√ 工作团队 √ 工作进度 √ 去年相比
公司与团队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现在有验收合格 的119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各省 区分布情况见表2-1。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化龙头企业主 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龙头企 业数量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区位优势对企业发展 和扩展的影响。
四、一类特殊的私营农业经济组织:乡镇企业
二、推进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组织在经济制度变迁中具有内在的显著价值。在西 方社会,工会作为工人的重要组织,在维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 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的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和维系的基本组织形式。 长期的宗族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合作,导致了中国社会存在某种“内卷”秩序 和特征。[ 李维森,经济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这是和西方农 业经济组织存在的区别之一。
第二节农村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一、农户作为基本经济组织的发生:从生产队到包产到户
在传统社会,农村经济组织是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的,因此,家族成为经 济组织的典型形式。建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多次农村经济组织改革,但是在 事实上仍然是以村落和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而后来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 公社,这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组织发展方式。这种组织发展模式由于缺乏效 率很快引发民众的反对。这直接导致中国开启农村生产经营制度改革,就是 确立农户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性组织。
第三节农村经济组织的类型
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事实,政府及有关方面发现通 过行政力量主导下的经济组织具有效率较低的特征,但 离开政府监管的组织存在诸多风险。不同组织具有显著 的特征,需要对不同组织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规制措施。 因此,对这些组织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是必要的 。
一、自发性组织与规制性组织

《农业经济学》电子教案(全)农业经济学钟甫宁

《农业经济学》电子教案(全)农业经济学钟甫宁

农业经济学(钟甫宁主编教材)教案导论教学目的了解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以及了解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明确农业经济学的使命。

教学内容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农业的部门特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明确农业经济学的使命教学重点和难点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农业经济学的使命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 2教学过程第一节农业的部门特点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力,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即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我国改革开放前,狭义的农业即小农业是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即大农业是指农(种植)、林、牧、渔业。

在现代,狭义的农业,专指动植物生产的产中部门(动植物生产部门);而广义农业概念,则包括动植物生产的产前(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门)、产中、产后(包括流通、加工、销售等部门)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不包括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即农村的非农产业。

二、农业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也是人类社会其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的基础。

也只有当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能够提供剩余农产品时才有可能。

可见,农业具有这种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了农业的特殊重要性。

在古代,农业可以说是社会上唯一的生产活动;在近代和现代,即使在实现工业化之后的资本主义发达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和不能取代的。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仅源于农业是一切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且源于农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1、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9亿多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

2、我国人口众多,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安全)问题。

3、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钟甫宁 农业政策学 第2章

钟甫宁 农业政策学 第2章
▪ 第二,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精选2021版课件
18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 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 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 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 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 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 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 的等产量曲线。
▪ 边际效用: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 ▪ 消费者剩余(穷人把价格拉下来)
▪ 研究价值是受边际效用支配还是受生产成 本支配的争议,好比研究剪刀上刃裁纸还 是剪刀下刃裁纸的议论。
精选2021版课件
13
社会福利函数——基数效用
▪ 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函数 SWF可以用下列函数式来表达:
n
W ui(X) i1
精选2021版课件
19
四、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 (一)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 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
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 以致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 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 即好到不能再改的一种地步
精选2021版课件
20
▪ 达到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帕累托条件之一(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 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 费者都是相同的。
▪ 帕累托条件之二(生产效率条件):对于任何 两种产品都是相同的。
▪ 帕累托条件之三(产量效率条件):与它们在 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精选2021版课件
21
五、福利变化的测度
▪ (一)消费者剩余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第四节 农业与农民、农村
一、“三农”问题的缘由
二、“三农”问题成因
三、“三农”问题的破解
(二)“三农”问题的破解逻辑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 “外部战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 ➢ “内部战略”:改善农业的内部分工,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 具体的解决思路: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谢谢!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
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 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市场贡献; ➢ 农民作为商品提供者的市场贡献;
(三)要素贡献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土地资源;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资金;
(四)外汇贡献
(五)增长贡献
第二节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生态环保功能 ➢ 农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土壤等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经学科 二、中国农经学科 三、现代农经的发展 四、农经研究对象 五、农经研究的内容
农业经济学是在土地、劳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要素的约束条 件下,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出发,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 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经系
2021/8/17
1
学科简介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历史源远流长
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组和1939年 秋设立的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组。
1952年合并入南京农学院农经系,直至目前的南京 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果从1920年美籍教授卜凯(Buck)等来金陵大 学讲授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等课程算起,农林 经济管理专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
2021/8/17
8
课程纲要(六之四)
第七章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3学时)
农产品贸易的特性
农业保护政策
农产品市场的特征
WTO与我国农业
农产品贸易的构造变化
第八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2学时)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的概念 农业关联产业的展开理论 食品工业与食品流通业的产业组织 案例分析
Cramer Jensen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Agribusiness
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Cramer Jensen著,张世龙译:农业经济学 台湾西书出版社
2021/8/17
13
2021/8/1710课程纲要(六之六)第十一章 世界的人口与粮食安全(3学时)
粮食安全问题的三要素 人口爆发与人口转换理论 世界的粮食生产 世界的粮食分配
第十二章 外国农业经济(6学时)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概略 美国农业经济 日本农业经济 西欧农业经济 印度农业经济
2021/8/17
WTO与中国农业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讨论
农村调查与实践(实习)
2021/8/17

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农业经济学 -- 钟甫宁
11
第二篇 农产品市场



5.1农产品的需求






5.2农产品的供给


①需求的含义 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③需求弹性
①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②供给弹性 ③单项农供给弹性产品的④农产品 总体供给弹性⑤供给曲线的移动
12
• 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农产品市场 的均衡价格,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密切 相关。本章介绍了需求与供给的含义、曲线、 函数,阐述了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需求与供 给曲线的移动。
9
第一篇 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②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产生的原因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
4.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行的基本原则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特 征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条件⑥发

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 农
4.2农业合作经济基本理 论
①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起源②西 方早期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流派 ③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
①中国家庭农场的演变②中国家庭 农场的绩效③中国家庭农场的缺陷
④我国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
6
• 家庭农场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 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资料使用权或所有权, 进行自主经营。本章重点阐述了家庭农场 的含义、特征、类型及作用,探讨了家庭 农场存在的必然性,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 经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并且介 绍了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家庭农 场,最后分析了我国的家庭农场(家庭承包 经营制)的演变、绩效、缺陷及发展方向。
型、方式与功能④我国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发展趋势、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经济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农业经济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图1-1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二节《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要点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农业经济
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农业经济学
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 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 用的科学
对农村统计口径的界定
美国:凡人口在2500人以下或人口 在每平方英里1500人以下的地区及 城市郊区都算作农村。
欧洲:一般以居住地在2000人以下 者为农村。
我国:没有直接规定“农村”这一 统计指标的口径。统计指标“乡村 总人口”指县(不含镇)内全部人口。
正确理解农村的科学内涵
农村是一个地域范围 农村的形成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结
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 发展的新趋势
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 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 化不断得到增强 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 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 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 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 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 业经济问题
农村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建设 县域经济 乡村债务化解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结构调整 农村金融 农家饭
第三节 农民
要点
peasants与farmers的区分 农民的特征 农民问题及其演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
peasants与farmers的区分(一)
“农民(peasants)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护 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系列 中维持其社会身份。因此农民不像那些专 门为满足市场而生产、并在广泛的社会网 络中置身于竞争之中的耕作者。” “相反, 农业生产者(farmers)则充分地进入市场, 使自己的土地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 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并倾 向于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可获更大利 润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3.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概述

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产生的理论基 础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④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


①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

程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3.2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内容与结构③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类
①资本、投入与农业增长②农业资 本投入的决策③农村金融市场与农
业投资、融资
①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涵与重 要作用②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选择
• 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农业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以最小的生产要 素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农业中生产要 素一般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科 学技术。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 特点和功能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揭示 了只有农业生产要素协同作用才能形成高 效的生产力。

论④西方当代合作经济理论

4.3农业合作社原则与合

作制
①合作社原则 ②合作制

济 组
4.4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 实现途径
促 进
①我国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
②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 机制③促进农业合作化的途径

4.5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
及经验借鉴
①瑞典农民合作社②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③以色列农村合作组织④孟加拉克米拉 村庄合作社⑤我国台湾的农业产销班⑥
农业保护政策
导论
导论
农业的部门特点
①土地的特殊重要性②农
特 征
业生产的季节性③周期性 ④自然条件的高度相关性
农业经济学的科学特点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产品特殊性 农业生产者的特殊性
农业经学的使命
“三农”经济问题
1.1农业生产要素的构 成


1.2农业土地


的 生
1.3农业劳动力



1.4农业资本
①中国家庭农场的演变②中国家庭 农场的绩效③中国家庭农场的缺陷
④我国的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
• 家庭农场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 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资料使用权或所有权, 进行自主经营。本章重点阐述了家庭农场 的含义、特征、类型及作用,探讨了家庭 农场存在的必然性,家庭农场与农业规模 经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并且介 绍了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家庭农 场,最后分析了我国的家庭农场(家庭承包 经营制)的演变、绩效、缺陷及发展方向。
2.1家庭概述


2.2家庭农场的几个理论
问题


2.3外国家庭农场


2.4中国家庭农场
第一篇 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①家庭农场概述 ②家庭农场的类型
①家庭农场存在的必然性问题②家 庭农场与农业规模经济③家庭农场 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④家庭农场的 农业劳动者⑤农户内部的分工协作
⑥家庭农场的作用
①美国的家庭农场②法国的家 庭农场③日本的家庭农场
1.5农业技术进步
第一篇 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①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② 边际产 品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
律③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与分类
①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特点 ②土地区位利用③土地集约经营④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⑤地价与地租
①农业劳动的概念②农业劳动力的特 殊性③农业劳动生产率④农业劳动力
的流动
• 从本质上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农业的分工体系 和市场体系。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商品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传统上由农民直接承担的农业生产环节越来越多地从农 业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涉农经济部门; 这些部门同农业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相联系,其中有不少通 过合同或其他组织形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同农业生产结成 了稳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农业社会化服 务,是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社会化服 务最后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则表明商品农业进入了高度发达 的阶段。这是我们研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
第一篇 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②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产生的原因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
4.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行的基本原则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特 征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条件⑥发

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
、 农
4.2农业合作经济基本理 论
①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起源②西 方早期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论流派 ③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及合作社理
农业经济学
主编: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
目录
导论
农业生产要素及 农产品市场 农业的可持续发
其配置
第五章 农产品的需求 展
第一章 农业的生产 与供给
第九章 农业现代化
要素
第六章 农产品的市场 第十章 农民收入与
第二章 家庭农场
与价格形成
生活消费
第三章 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
第四章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
第七章 农业关联产业 第十一章 农业与农 第八章 农产品贸易与 村可持续发展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范式的经验借鉴
• 农业合作及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自愿入
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合作成员 个人所有与合作成员共同所有相结合的农业经济形式,在 我国以农业合作社为农业合作经济关系的典型组织形式。
• 农业合作经济范式对我国的借鉴:
• 1.遵循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 • 2.政府支持对农业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3.重点支持、发展流通和服务领域的农业合作社 • 4.以发展完善基层合作社为重点,逐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型、方式与功能④我国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发展趋势、问题及解决措施

务系
体系及国际经验借鉴
①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②日本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③美、日农业社会
化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借鉴
•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通过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从产前、产中、 产后的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服务,解决一家一户无法胜任 的事情,确保为农业生产和农户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的网络体系
第二篇 农产品市场



5.1农产品的需求






5.2农产品的供给


①需求的含义 ②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③需求弹性
①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②供给弹性 ③单项农供给弹性产品的④农产品 总体供给弹性⑤供给曲线的移动
• 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农产品市场 的均衡价格,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密切 相关。本章介绍了需求与供给的含义、曲线、 函数,阐述了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需求与供 给曲线的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