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1)
常见的论证方法使用及作用

常见论证方法使用及作用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
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引用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常见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一一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作用:具体典型地论证了某一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例1.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形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还是困难。
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
这也是最基本的。
海伦•凯勒就是凭着自己的自信,虽然她听不见、说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
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耳聋思想不糊、口哑却精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这是多么高的称赞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坚定的信念,那份伟大的自信。
2018.1.2论述类文本之论证方法的作用

《人与动物思维的区别 》 动物到底有没有意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已有过关 注。典故里说,庄子看着逍遥自在的鱼,羡慕不已。有人 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怎么知道鱼会快乐呢?庄子 云,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当然,庄子这种回答确 实有点狡狯kuài,但动物有意识的表现,这是今天认知科 学公认的事实。特别是我们知道,高级哺乳动物已经有了 大脑皮层,它们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具备了动物 的心理,它们有的行为相当复杂,目的性十分明显。在战 争中或一些传奇故事中,一些战马或狗,对主人忠诚无比, 有的为了救主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其认知水平和随机应 变能力,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福尔克· 阿尔茨特等认为, 动物具有令人吃惊的理解能力和相当宽广的情感频带。
《名单学》:话本《拍案惊奇》中有一篇《波斯胡指破鼍龙 壳》,里面也有个属于名单学的排座次的情节。那位波斯国的 巨商是以贸客的货单定席位的,以拥有奇珍异宝挟资丰厚者坐 上席,“余者看货轻重,挨次坐去,不论年纪,不论尊卑”。 于是那些有猫儿眼、祖母绿等珍宝的客商坐上座;小说中的主 人公,携带着不自知其价值的鼍龙壳的文若虚“满面羞惭,坐 了末位。”不料这回却大错特错了,直到筵散后开始发货,巨 眼识宝的波斯老板一见鼍龙壳,才“满面挣得通红”,惭怅地 忙向文若虚赔礼道歉,重新再摆较前更丰盛的筵席,尊文若虚 为首座,连赔不是,以纠正先前排位不当的失误。 看来,这种不论大小尊卑看货排位的名单学,倒值得文场、 报章杂志效法。文章的鉴别当然不像鼍龙壳那样难,必须有识 宝的高手,但评价质量也必须有一定的眼力,这点眼力也是编 者所应该具备的。否则,编排文章次序的编者就成了接应宾客 入座的招待员了。 第五段讲述了《波斯胡指破鼍tuó龙壳》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6分)
论述类文本《如何微信》
进一步说,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有多重,异化的程度就 有多深。最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明明面对面,心思却飘到 微信群”,一如微信开屏动画折射的隐喻:一个人站在地 球面前,连接了全世界,却感到无可抑制的孤独。如果借 用美国摄影师埃里克· 皮克斯吉尔的作品《远离》来演绎 这种异化,更具震撼力。他去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 那个瞬间里的人们虽然都在一起,但都孤单地活在自己的 世界里,面无表情地仿佛丢掉了灵魂。可以说,微信方便 了社交,却让我们稀释了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 人举办的假面舞会。这就不只是生活层面的问题,更是精 神层面的课题。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3、对比论证。
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诗歌写景之作用1、出现在诗歌的首句,要考虑是不是点明了时间地点,是不是创设了氛围,是不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也创设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传达出离别时心情的沉重。
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以孔雀失偶徘徊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2、以叙述为主的诗歌,要考虑写景是不是突出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气氛,传达了感情。
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不仅写出了左迁路途的艰辛,也创设了苍茫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迫远行的悲伤。
3、以塑造人物为主的诗歌,要考虑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句,以环境的苦寒暗示战争的严酷和将士们报国的雄心。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3、对比论证。
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常见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根据文章内容举例说明2·列数字:利用数字详细说明文章3·做比较:用其他例子与说明物体进行比较说明4·下定义:将事物进行评价5·打比方:一、用一种形式表一说明物体6·作诠释:将说明事物进行解释说明7·摹状貌:说明事物的形态8·分类别:将事物进行分类评价9·画图表:利用图画.表格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更直观的说明10·引用:引用一些例子说明事物常用的描写手法:(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在论证中,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比如,演绎法像一把钥匙,打开逻辑的大门;归纳法则像一块拼图,慢慢拼凑出真相的全貌。
首先,演绎法。
它的优势在于严密。
比如,所有人都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死。
这种逻辑清晰,简单明了。
用在辩论时,能让人信服。
但要小心,逻辑链条要完整,否则就像大厦没有地基,随时可能倒塌。
接着,归纳法。
它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像是一位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寻找线索。
举个例子,看到一百只天鹅都是白色的,便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这种方法有趣,却也有风险。
偶尔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像是在海上航行,风浪突起,迷失方向。
然后是类比法。
这种方法像是朋友间的闲聊。
它通过比较来引导思维。
比如,将教育比作种树,得出培养学生需耐心。
类比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简单。
但类比也有局限,太过于牵强,容易误导。
除了这些,举证法也是不可忽视的利器。
它用真实的案例来支撑观点。
比如,引用成功企业的案例,展现创新的重要性。
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案例的选择要慎重,不然就像拿一根稻草来支撑整座大山,根本不够分量。
最后,反驳法则像是一场辩论中的激烈交锋。
它通过挑战对方观点来强化自己的立场。
比如,反驳“读书无用”这类观点,举出许多成功人士的例子。
这样的辩驳有力而有趣,能激发听众的思考。
总结一下,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方法,能让你的论证更具说服力。
就像在烹饪中,不同的调料能做出不同的风味,选对了,才能达到最终的美味。
用心去选择、去思考,让论证不仅仅是冷冰冰的逻辑,更是充满温度的交流。
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论证方法和作用

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论证方法及作用(整理/罗化清)【考点解读】★题型问法1.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其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题型分析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论证中使用的各种方法被称为“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一共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中考此类题型考查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
关于论证方法的作答,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句。
【技法点拨】1.举例论证:列举了……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了……的言论,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权威性,令人信服(或增强了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比喻论证:用……比喻……(将……比作……),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浅显易懂,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把……和……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使论证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解答时,请注意:①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③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常见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如下: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观点。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阅读训练】一、(2019·天水市)课外阅读与理解(15分)涵养几分静气宋威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寓言、故事作比喻来 证明论点) • 作用:使事理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 答题格式:比喻论证。把· · · 比作· · · · ,生动形象证明 了· · · · 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 4、引用论证 • (引用名言警句)作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 (引名人轶事、奇闻趣事)作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 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答题格式:引用论证。引用· · · · · 证明· · · · · 观点,使论证更 具权威性(趣味性)
• 5、类比论证(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 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 作用:突出强调 • 答题格式:类比论证。通过· · · 和· · · · 的类比 突出强调了· · · · 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注意: • 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作者往往不是 单一地使用哪种论证方法,而是综 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达到论证效 果。这一点在分析论证特色时应予 以关注。
钩弦提要 循路识真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文章的结 构思路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1、举例论证(例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观 点)(注意:举例论证很少单用一个事例,往往是多个事 例连用。这时要注意分析不同例子间的关系。如不同例子 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例子有正反关系,递进关系等) • 作用:说明更具体、说服力更强。 • 答题格式:举例论证。用· · · · · 事例论证· · · · · 论点,论证十 分具体,说服力更强。 • 2、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形成 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 作用:能使事与理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刺激, 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更显明地突出强调一方的性质, 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 答题格式:对比论证。通过· · · · · 和· · · · · 的对比,突出强调 了· · · · · 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P135增值训练)
初中语文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论证方法及作用

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论证方法及作用【考点解读】★题型问法1.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其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题型分析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论证中使用的各种方法被称为“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一共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中考此类题型考查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
关于论证方法的作答,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句。
【技法点拨】1.举例论证:列举了……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了……的言论,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权威性,令人信服(或增强了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比喻论证:用……比喻……(将……比作……),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浅显易懂,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把……和……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使论证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解答时,请注意:①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③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常见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如下: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观点。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阅读训练】一、(2019·天水市)课外阅读与理解(15分)涵养几分静气宋威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论述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1)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 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这些看法和主 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 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 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②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 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 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 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 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 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 扣中心,首尾一致。③“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 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 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2)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 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 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 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 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 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使用论据的要求:
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 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 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 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三、论证
论述类文本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点精讲】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高考 大纲修订版新增加的考点,2017年和2018年高 考课标卷均有考查,预测2019年高考课标卷依 然考查。
一、论点。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陈述 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 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 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 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 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 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 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 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 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 作用:突出强调
• 答题格式:类比论证。通过···和····的类比 突出强调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注意:
• 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作者往往不是 单一地使用哪种论证方法,而是综 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达到论证效 果。这一点在分析论证特色时应予 以关注。
二、论据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 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 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 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 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 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2)理论论据: 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 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 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 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第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 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 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 式结构。
第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 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 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
• 作用:说明更具体、说服力更强。 • 答题格式:举例论证。用·····事例论证·····论点,论证十
分具体,说服力更强。
• 2、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形成 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 作用:能使事与理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刺激, 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更显明地突出强调一方的性质, 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 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 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 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 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 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 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 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 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 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 4、引用论证 • (引用名言警句)作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 (引名人轶事、奇闻趣事)作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 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 答题格式:引用论证。引用·····证明·····观点,使论证更 具权威性(趣味性)
• 5、类比论证(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 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 答题格式:对比论证。通过·····和·····的对比,突出强调 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寓言、故事作比喻来 证明论点)
• 作用:使事理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 答题格式: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证明 了····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阅 读的重要考点之一,现行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在 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主 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强调)
• 1、举例论证(例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观 点)(注意:举例论证很少单用一个事例,往往是多个事 例连用。这时要注意分析不同例子间的关系。如不同例子 是从不同角度论证,不同例子有正反关系,递进关系等)
(6)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 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 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 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 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 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 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 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 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 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 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 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 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 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 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 据之间矛盾等等。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 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 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 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 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 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论述文的论点在文章中 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 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 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 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值得注意的是,反问 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