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偏瘫在生活中又被称为半身不遂,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一侧上下肢、舌肌下部、面肌的运动障碍,通常是发生于脑卒中之后,症状较轻者往往表现为患者进行上肢屈曲、走一步划半圈、下肢伸直等活动的时候存在障碍,症状较重的患者则会丧失生活能力、卧床不起,由于偏瘫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部及相关部位神经损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临床上常通过康复训练进行纠正。

中医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久,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来中医干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中西医康复护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偏瘫;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造成缺血、缺氧,并进一步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及脑软化,若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偏瘫则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1]。

临床表明,由于脑卒中偏瘫的特殊性,单纯的采用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病情恢复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患者的治疗黄金时期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意义重大,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医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研究历时悠久[2]。

为此,本文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

1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西医康复护理1.1.肢体按摩和主动运动,肢体按摩包括适度的按摩患者的四肢、腰椎、颈椎等部位,通常情况下每天按摩半个小时以上,以此预防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等并发症[3];主动运动则是以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基础进行,主动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施加一定的阻力协助患者开展运动;同时协助患者开展平衡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平衡、爬行位、及双膝跪位和立位平衡等,并逐步缓慢的向步态训练过度[4]。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及时掌握患者的反应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训练活动,以调节训练的方式和强度,避免患者训练过度[5];2.基础护理,对就医环境进行优化,积极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确保住院病房环境的清洁、干净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养病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的康复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患者早期康复[6];3.安全护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流延、呕吐等表现,在患者出现以上表现时协助患者保持头偏向一侧的姿势,防止窒息发生[7]。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2007年7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6%,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

结论: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推拿康复训练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9-02脑卒中主要是指由于突然起病所导致的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此种疾病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偏瘫,从而致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同时还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于此种疾病,要想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7年7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5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岁,女性30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偏瘫,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效果评价
第2 0 卷 第 3 期
Vo 1 . 2 0 N o . 3
中莲药导般
Gu i d i n g J o u na r l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理2 1 d 时B a r t h e l  ̄数及MA S 分值均护 理3 个月后 , 中西 医组 患者B a n h e l 指数及 M A s 评分 均明显 高于
对照组( P < 0 . 0 1 ) ; 护理2 1 d 时, 中西 医组有效率 为5 6 . 8 6 %, 对照组有 效率为3 3 . 3 3 %; 护理3 个 月后 , 治疗组 有效率 为9 0 . 2 0 %, 对 照组有效 率为5 2 . 9 4 %, 治疗组护 理2 l d 及护理3 个 月时有效率 均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结论 : 以西 医康 复护理 为核 心 。 辅 以中
医脑卒 中护理措施 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 式可提高脑卒 中偏瘫患者 日常生活 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 , 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f 关键词1 脑卒 中; 偏瘫 ; 康复 ; 中医; 护理
f 中图分 类号1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1 B f 文章编号1 1 6 7 2 — 9 5 1 X( 2 0 1 4 ) 0 3 — 0 1 2 0 — 0 2
机 分为 中西 医组及对照组 。 两组 患者均采 用西 医康复护理措 施 。 中西 医组加 用 中医情 志护理 、 膳食 调理及 穴位按摩 护理 。 对 比两组 患者护理2 1 d 及 护理 3 个月时 日常生活能力( B a n h e l 指数 ) 、 运 动功 能评 分( MA S 评分 ) 及 有效率 。 结果 : 中西 医组患者护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61 期2019 Vol.6 No.6143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王莉娜(苏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江苏 南京 215000)【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治疗。

治疗周期为30天,采取简式Fugl-Meyer 评分量表对患者实施评判。

结果 经过30天的康复后,实验组患者FMA 评分及SS-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相比单纯的常规训练治疗方法效果更佳,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

【关键词】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方案【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1.43.01脑卒中目前是临床上常见的突发性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中最常见的功能性障碍[2],经临床资料表明,中西医结果康复方案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院针对70例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果康复方案后做了分析,经过分析结果证明,中西医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提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76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月到20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8例为一组。

一组给予康复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利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平衡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口角歪斜、身体偏瘫、运动功能丧失等各种临床表现。

在治疗中,采用药物溶栓或者外科手术取栓后,采取康复训练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些年来,诸多研究结论表明,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可以加速患者上下肢运动神经元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愈加广泛[1]。

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具体见正文展示。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76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月到20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8例为一组。

观察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22:16;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2岁,下限58岁,平均值(70.64±4.85)岁;对照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21:17;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1岁,下限57岁,平均值(70.67±4.87)岁。

对比两组患者上述各资料,数据经过统计核算,差异微弱,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所采用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在患者完成溶栓治疗后早期。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疗法结合起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的一种康复疗法。

中医是指采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主要手段的医学体系。

西医是指采用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以病因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综合了中西医学的优势,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康复疗法是中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其中,针灸是将针刺入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推拿则是利用手法、指压、按摩等手段,刺激身体各个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拔罐则是在患者的皮肤上用火烧罐子,造成负压,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艾灸则是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穴位上,达到温热、通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2、西医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是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

其中,物理治疗主要是利用物理性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电疗、磁疗、热疗、冷疗等。

语言治疗则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言语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的提高。

3、综合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疗法是将中西医康复疗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综合康复理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综合康复理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综合康复理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综合康复理疗则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综合康复理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并分析其疗效和应用前景。

综合康复理疗是指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综合性地进行康复治疗。

它包括了物理治疗、理疗、功能训练、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治疗手段相辅相成,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康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首先,物理治疗在综合康复理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训练加强患者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运动功能。

例如,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练习,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可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协调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通过热疗、电疗等手段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痉挛等症状。

除了物理治疗,理疗也是综合康复理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疗主要包括按摩、推拿、针灸等手段,通过刺激和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理疗,患者的肌肉松弛度可以得到改善,痉挛和抽搐等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在综合康复理疗的过程中,功能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

功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通过模拟洗漱、穿衣、进食等动作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能力。

功能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此外,社会支持在综合康复理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

通过与家庭成员和医疗团队的沟通和合作,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社会支持还包括康复中心的建设和社会活动的组织,提供心理和社交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心理疏导是综合康复理疗中的重要环节。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例为观察 组 , 常规护理 的 2 6 例 为对 照组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3 个 月评 分结果 的改善程度 ( 差 值为 2 . 0 7 ) 明显高于对照组相 经统计 学检验 , 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P > 0 . 0 5 ) 。 应 的统计资 料 ( 差值为 1 . 2 8 ) 。总之 , 早 期康复护 理干预对脑 1 . 2 方法 所 有患 者护理期 间均 常规使用 神经 内科 类药物 卒 中偏瘫患者肢体 功能和生活能力有积极作 用。脑卒 中偏瘫 患者神 志清醒同时病 进行 治疗 , 对 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 护理 : 主要 护理 内容包括严 患者只要各 项生命体征表 现 比较平稳 ,
意义。
2 结 果
两 组 患者 数 据 统计 结果 如 下 : 护理 前 评分 : 观 察组 为
( 2 . 9±1 . 1 ) 分, 对照 组为 ( 3 . 0±0 . 9 ) 分, 两组 比较 P > 0 . 0 5; 护 理3 个月 时评分 : 观察组 为 ( 7 . 8 ±1 . 4 ) 分, 对 照组为 f 5 . 7 ±1 . 3 ) 分, 两组 对照 P < 0 . 0 5; 护理半年时评分 : 观察组为 ( 1 0 . 4 ±2 . 2 ) 分, 对照组为 ( 4 . 9±1 . 1 ) 分, 两 组对 照 P < 0 . 0 5 。
其肢人 员针对脑卒 中偏瘫患者 的具体病情选 患者 由于长期 的偏瘫 的状 态 , 择合 理的康 复训练方 法进行护 理 , 每天进行 一次或两 次 , 每 丧 失 , 肌 肉也 因而会 表现 出不 同程度 的萎缩状 态 , 加 强对患 次康复训 练时间以 3 0 a r i n 左右为宜 ,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 者 偏瘫一侧 的肌 肉训 练 , 能从根本 上改变这一 现状 , 肌 肉训 适当调整 。 练 的方法要从被 动训练开始 , 当患者 自己能进行 活动时可转 并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 1 . 3 评分标 准 根 据文献 的评分标 准 , 量 表 中主要包括 换 为主动训 练 , 两个方 面的维 度 : 一是生活能 力方面 的维度 , 二 是肢体功能 方面 的维度 , 分别在护 理后 3个月 时和半年时各进行 一次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即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78%。

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明显要优于常规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更高。

在实际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评价
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又被称为脑中风[1]。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脑卒中患者若存活,有75%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这其中约有40%的患者会严重致残,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负担[2]。

这其中脑卒中偏瘫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为西医药物治疗,但是这种方法进行的疗效并不佳[3]。

我院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为25~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3.72±1.68)岁。

所有患者经过《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3.89±1.99)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为(43.52±1.58)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康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西医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使用中药及针灸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血压使用硝苯地平以及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4]。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硝苯地平为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00079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剂量为20 mg,3次/d,卡托普利为上海凯
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20262的卡托普利缓释片,剂量为10 mg,2次/d[5-6]。

同时需要进行PNF运动再学习法进行康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偏瘫复原汤进行治疗,其中含有当归12 g、黄芪30 g、川芎15 g、生地15 g、桃仁8 g、赤芍10 g、丹参20 g、红花12 g、地龙12 g。

同时通过患者的实际情况添加天麻、白芷、石决明、夏枯草等药物。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针灸疗法,以明径穴为主对患者进行针灸,每次针灸30 min,
1次/d,1个疗程为30 d[7-8]。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需要按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来进行,显效: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全部改善,无任何不适发生。

有效:患者偏瘫肢体功能部分改善,有轻微不适发生。

无效: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有严重不适发生。

同时需要让患者填写治疗满意度表,满分为10分,评分超过6分说明患者对治疗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4]。

在治疗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冰,刘洋,王文禹,等.解痉振瘫汤联合穴位刺络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肌痉挛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7):1184-1187.
[2] 刘肖红.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9):137-138.
[3] 刘小英.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0-71.
[4] 魏玉华,陈家冠,余滢,等.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疗效
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11):1407-1408.
[5] JU Yi,ZHAO Xing-quan,WANG Chun-xue等.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minor ischemic strok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s at 1 year:result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 (CNSR)[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3,126(18):3411-3416.
[6] Stanislaw Kijowski.Difficulties in post-stroke gait improvement caused by post-stroke depression[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4,127(11):2085-2090.
[7] WANG Peng-lian,ZHAO Xing-quan,YANG Zhong-hua等.Effect of in-hospital medical complications on case fatality post-acute ischemic stroke: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4):2449-2454.
[8] Hong,Keun-Sik,Bang,Oh Young,Kim,Jong S.等.Stroke Statistics in Korea:Part II Stroke Awareness and Acute Stroke Care,A Report from the Korean Stroke Society and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Stroke[J].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