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X新媒体运营案例评析
用折叠探索未来 华为mate x升维“思考”人机交互

专稿HUAWEI MateX华为丨探卡联合设计修前所未见可折■全面屏|5G双模.用折叠探索未来华为Mate X升维“思考臥机交互通过折叠屏,我们看到了人类对未来人机交互的思考,不管未来是哪种手机形态笑到最后,华为Mate X都已成为这个时代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
回顾历史发展的长河,人类进步离不开突破性的创新。
在这些创新背后,是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探索和对外界的改变、突破o1903年菜特兄弟发明飞机,拓展了人类的交流范围,让全球交流变得愈发频繁。
人们不仅能在今天乘坐飞机跨越大洋,甚至可能在未来游历太空。
如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岀行必备的重要工具。
华为手机也聚焦人机交互的发展,推出了可折叠的华为Mate X,华为Mate X在折叠形态、相机方案和应用交互三方面进行了创新,展示了5G时代人机交互的新想象。
鹰翼较链设计带来平整折叠工艺看惯了智能手机平直的外观后,华为Mate X的鹰翼式折叠设计绝对能让人惊呼“WOW”。
原本6.6英寸的屏幕在展开后尺寸可达8英寸,看上去就好像手握—台全面屏平板一样,但不同的是,这台"平板”可以在"手机”和"平板”模式中随意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 X采用的鹰翼式较链结构,能更好地解决折叠状专稿态下的机身缝隙问题,使得机身贴合更为紧密,即使折叠起来时的机身厚度也仅有11mm 。
为保持屏幕稳定性,华为Mate X还用卡扣将折叠后的屏幕固定起来,需 要展开时只需要按下相机模组下的卡扣 按键即可,打开的阻尼感较强,折叠状态稳定。
创新应用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当然,除了外观的变化,折叠屏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应用交互上的全新体验。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涌入使得人们要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利用折叠屏的优势,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与生活效率。
华为Mate X 引入了分屏功能,当手机处于展幵状态时,可以将屏幕一分为二,同 时对两个APP 界面进行操作,甚至将两个界面打通,例如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双屏多 任务交互,直接拖拽图片或文字到邮件附 件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华为手机营销案例分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华为手机营销案例分析系(部、分院):现代管理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O一九年四月十六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华为手机的环境分析 (2)(一)宏观环境分析 (2)1.经济环境 (2)2.人口环境 (2)3. 政治法律环境 (2)4.科学技术环境 (3)(二)微观环境分析 (3)1.企业 (3)2.顾客 (3)3.竞争者 (3)二、华为手机的营销模式 (3)(一)体验式营销 (3)(二)差异化策略 (4)(三)细节营销 (5)二、华为手机在营销方面出现的问题 (5)(一)虚假营销问题 (5)(二)品牌营销问题 (6)(三)饥饿营销问题 (6)三、华为手机营销的改进建议 (7)(一)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 (7)(二)新媒体帮助塑造品牌 (7)(三)饥饿营销的实施条件 (7)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华为这一品牌已在中国家喻户晓,已成为国产手机中的领军品牌。
但是没有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成就不了今天的华为。
在华为,营销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从华为手机的简介与发展历程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华为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从而探究出华为手机在营销中出现的暴力营销、品牌营销风格和品味欠佳,饥饿营销等问题。
并提出了不以炒作作为营销手段,新媒体帮助塑造品牌,提高品牌品味,饥饿营销策略实施条件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前言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国这种人口大国对手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外企业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都想来中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所以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华为作为国产手机的著名品牌,拥有着不可超越的核心技术和管理机制。
新媒体营销的案例分析与成功经验分享

新媒体营销的案例分析与成功经验分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推广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手段。
通过新媒体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进行更直接、更有效的沟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新媒体营销案例,分享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小米科技小米科技是一家中国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以其独特的营销策略和新媒体推广而闻名。
小米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提供产品信息、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此外,小米还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社区建设等方式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联系。
小米的成功经验在于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及时解决问题和反馈。
此外,小米还通过社区建设和线下活动,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这种全方位的营销策略使得小米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
案例二:星巴克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店,其新媒体营销策略也备受瞩目。
星巴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咖啡文化、新品推荐和优惠活动。
此外,星巴克还通过移动支付和会员制度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星巴克的成功经验在于将新媒体营销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吸引用户到店消费。
星巴克还通过移动支付和会员制度,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个性化的服务,增强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这种全渠道的营销策略使得星巴克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咖啡品牌。
案例三: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饮料公司,其新媒体营销策略也非常成功。
可口可乐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品牌故事、活动信息和用户生成内容。
此外,可口可乐还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和赞助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口可乐的成功经验在于将新媒体营销与用户生成内容相结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用户的故事和体验,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可口可乐还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和赞助,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和价值观共鸣。
这种情感化的营销策略使得可口可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饮料品牌。
华为手机营销案例分析

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华为手机的环境分析 (2)(一)宏观环境分析 (2)1.经济环境 (2)2.人口环境 (2)3. 政治法律环境 (2)4.科学技术环境 (3)(二)微观环境分析 (3)1.企业 (3)2.顾客 (3)3.竞争者 (3)二、华为手机的营销模式 (3)(一)体验式营销 (3)(二)差异化策略 (4)(三)细节营销 (5)二、华为手机在营销方面出现的问题 (5)(一)虚假营销问题 (5)(二)品牌营销问题 (6)(三)饥饿营销问题 (6)三、华为手机营销的改进建议 (7)(一)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 (7)(二)新媒体帮助塑造品牌 (7)(三)饥饿营销的实施条件 (7)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华为这一品牌已在中国家喻户晓,已成为国产手机中的领军品牌。
但是没有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成就不了今天的华为。
在华为,营销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从华为手机的简介与发展历程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华为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从而探究出华为手机在营销中出现的暴力营销、品牌营销风格和品味欠佳,饥饿营销等问题。
并提出了不以炒作作为营销手段,新媒体帮助塑造品牌,提高品牌品味,饥饿营销策略实施条件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前言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国这种人口大国对手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外企业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都想来中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所以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华为作为国产手机的著名品牌,拥有着不可超越的核心技术和管理机制。
华为凭借着优越的营销理念,例如细分市场,多渠道营销等越来越壮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额。
但是,有营销必定有问题,任何企业都不会存在完美营销,华为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发挥最大的营销作用,并且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
新媒体营销的十大成功案例解析

新媒体营销的十大成功案例解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手段。
通过新媒体平台,企业可以更加直接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十个成功的新媒体营销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案例一:红牛的极限运动营销红牛通过赞助极限运动比赛和活动,成功地将品牌与年轻人的活力和冒险精神联系在一起。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精彩的极限运动视频,并与粉丝互动,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忠诚度。
案例二:可口可乐的个性化营销可口可乐通过推出个性化的瓶子和包装设计,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
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鼓励消费者分享自己与可口可乐相关的照片和故事,增加了用户参与度和品牌认可度。
案例三:星巴克的用户生成内容营销星巴克鼓励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星巴克相关的照片和故事,并通过选取优秀的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展示和奖励,增加了用户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
案例四:阿迪达斯的明星代言营销阿迪达斯通过与知名运动员和明星签约合作,成功地将品牌与运动和时尚联系在一起。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明星代言人的照片和视频,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案例五:小米的社群营销小米通过建立强大的社群和粉丝群体,成功地将用户变成品牌的忠实粉丝和推广者。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与用户互动,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案例六:华为的内容营销华为通过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如技术文章、产品评测和行业报告,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与用户互动,提高了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案例七:京东的社交电商营销京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将购物和社交相结合,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购物体验。
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上的抽奖和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和购买。
案例八:美团的口碑营销美团通过用户的口碑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餐饮和外卖服务。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用餐体验和推荐,增加了品牌的认可度和用户参与度。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

华为成功案例分析_华为营销案例分析(2)华为成功案例分析篇3短短5年,华为手机已成为新领军,国产第一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突破1.08亿部,成为首个跻身亿部俱乐部的国产品牌,也成为中国首个跻身全球手机第一阵营的品牌,与三星、苹果并列的三巨头。
2011—2014,小米用4年登上巅峰但短短1年后,华为手机取代小米成为新领军且两者差距从1.227倍扩大到近3倍2011—2014年,中国手机出尽风头的企业是小米,凭借多年的IT行业积累,和做互联网投资的积累,雷军率先把握手机换代的行业先机、并率先引入苹果的营销推广模式、然后通过价格策略,迅速获得了一飞冲天的业绩,2011—2014年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四年时间骤升到6112万台,创造了一个惊人的业绩,也登上了它的巅峰时刻。
但是,当走向巅峰的时候,也是危险开始的时候!2013—2014年,已经在小米的浮华之下,危机已经显现,因为华为在这两年完成了3个突破:第一个突破,用荣耀产品实现了运营推广的演练,成功完成B2B 向B2C传播推广转型;第二个突破,用华为P6(Ascend P6)成功打开中端市场,并一下子为华为赢得了良好口碑,拉开了此前与小米同样位于中低端形象的距离;第三个突破,用华为Mate7成功打开中高端市场,再次将华为的口碑大幅拉升,与小米的形象也再次拉开!这三个突破,对于华为与小米的竞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完成了华为手机营销推广转型;另一方面,华为完成了产品线的突破,成功实现覆盖中低端、中端、中高端三个市场。
前者让华为在营销推广上追上了小米,而后者则开始大幅拉开与小米的距离(小米更多集中于中低端和低端市场)。
客观说,在营销推广上,小米与华为差距不大,甚至是小米的推广在国内手机行业都是领先的,但在产品上,两者拉开了差距,华为不仅在中低端取得不错业绩,而且在中端及中高端市场突破,后者是小米想突破却没有成功的,也让两者的差距拉开了!毕竟比小米在产品线上多了一个多市场空间。
自媒体时代下国产手机形象塑造策略简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个人通信终端的普及,在当代以微信、微博、论坛、朋友圈、社区空间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这种媒体革新不仅改善了信息传播方式,也动摇了传统媒体的根基。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媒介传播形式的操作不仅更加简单,而且用户可以自己创造且决定传播的内容,为用户表达自我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渠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个体色彩浓厚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去沟通传播信息,自媒体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忽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出现之前,那些传统媒体中的大众媒体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草根人物的声音往往淹没在大型媒体的声浪中,绝大多数人缺乏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展现自己。
自媒体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应运而生。
自媒体将传统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革新为多向互动模式,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媒体。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媒体在人们交流信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自媒体也日渐成为了承载人们信息交流的平台中最重要的之一,在这种媒体革新的趋势下,很多企业从中发掘到了商机,开始将产品营销活动和自媒体平台结合,利用自媒体传播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国产手机企业的营销广告如果不重视自媒体平台的深耕细作,必将落后于时代发展,而随着日益激烈的自媒体营销竞争,掌握自媒体的特点,并将自身产品特点与自媒体营销相连接,借助自媒体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维持和升华自身形象,从而建立品牌辨识度维持客户忠诚,最终使国产手机品牌可以利用自身形象借助自媒体长期且良性的引流、推广,达成促及销售的目的。
1.导论1.1研究背景在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指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手机网民占比达97.5%。
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
博客和社区论坛的出现为信息传播带来了革新,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则将自媒体推向热潮。
近3年华为建立品牌认知影响力的数字营销案例

近3年华为建立品牌认知影响力的数字营销案例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近年来在数字营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不断创新,成功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影响力。
以下是近3年华为数字营销案例的详细介绍:
1. 利用微信营销方式,提升品牌认知度
华为通过微信公众号为主要渠道,结合短视频、图文、H5等多
种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推广产品和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华为在2018年推出了“华为Mate20系列上市打卡赢好礼”活动,通过微信打卡、评论、分享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提升了品牌认知度。
2. 利用社交媒体拓展品牌影响力
华为积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品牌影响力,扩大品牌认知度。
2019年,华为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一场品牌发布会,利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和宣传,吸引了全球范
围内的用户关注和参与,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3. 通过数字广告提高品牌曝光度
华为利用数字广告平台,定向投放广告,提高品牌曝光度。
例如,华为在2019年的CES展会上,利用数字广告平台投放了多种形式的
广告,快速提高了品牌曝光度,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和参与,成功推广了华为产品和品牌。
总结:
通过以上数字营销案例可以看出,华为在数字营销方面积极探索,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成功提高了品牌认知度、影响力和曝光度,加强了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有效推广了华为的产品和品牌。
未来,华为将继续深入挖掘数字营销的潜力,实现品牌的更大成长和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新媒体运营案例评析——Mate X
1.着重宣传高科技亮点
以高科技高配置作为亮点吸引关注,提高产品竞争力。
①独创转轴,0-180度自由翻折
折叠屏使用场景,手机+平板二合一,兼容手机通讯娱乐与日常办公功能。
同时针对顾客需求大屏带来的体验,利用0-180度外折屏来实现瞬间转换的体验。
HUAWEI Mate X采取四层结构设计,最上面一层是高分子材料的屏幕保护层,第二层是可弯曲的柔性屏幕,第三层是软胶支撑片,最下面一层是转轴。
转轴的设计最关键,是一道集合了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业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综合题,几乎决定了折叠机的成败。
②轻薄+全面屏
相较于传统智能手机,HUAWEI Mate X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了更多的硬件功能、涵括了更丰富的体验,却依旧保持着简约的外观。
无论展开或是闭合,均完美地体现了全面屏优势,整机浑然天成。
展开状态下,HUAWEI Mate X机身单边厚度仅有5.4mm;折叠状态下,机身厚度仅有11mm,依旧保持良好的握感,实现了大屏与轻薄的平衡。
③5G多模终端芯片
7nm巴龙5000和麒麟980芯片,在已可进行测试的5G通讯基带里,在5G的主流Sub-6GHz 频段上,只有巴龙5000在下行能够支持100MHz*2CC,即200MHz带宽,理论峰值达到4.6Gbps,大大领先于业界水平。
根据测试,最快可实现3秒下载一部1G的视频。
④镜像自拍,双面精彩
外向折叠品的好处在于通过折叠状态,拍照时利用双屏,给女友拍照时由女友自己决定拍照瞬间(无惧帮女朋友拍照)
⑤55W快充
市面上快充技术例如高通最新QC等协议快充,在小米9最新发布时可以达到27W快充,按照以此速度充电可以在1小时30分充满手机已经很快了。
华为55w快充宣传可以在30
分钟充电85%,可以算市面上最快的闪充(不是虚标)。
2.曝光量大吸引关注
大量曝光Mate X细节,在宣传产品亮点的同时引发热议,使产品越炒越热。
①国内多平台曝光
在多网络新闻平台及微博上发布Mate X最新资讯,同时也在抖音等视频网站中上传宣传视频和上手体验视频。
②国外发布圈粉全球
Mate X在国外发布,外媒纷纷上手体验,并大赞黑科技。
外国消费者通过外媒的评价更加了解Mate X。
③对比三星Galaxy Fold
今年二月,全球两大手机巨头三星和华为分别发布了自家的首款折叠屏手机,这两款也被誉为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产品,而在设计理念上,华为的折叠屏手机Mate X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Fold完全不同,一个是向外折叠,一个是向内折叠,到底这两种方案谁更好,网友们也吵翻了天。
在与三星Galaxy Fold的对比争论中,华为Mate X的热度也一直较高。
3.华为科技领先,走爱国情怀
华为前不久因中美贸易关系又被推上大国科技博弈的风口浪尖之上。
作为华为掌门人的任正非罕见接受国内及国外媒体采访,放出“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惊世豪言。
2月24日,华为在巴塞罗那发布了为MWC准备的新品,5G折叠手机MateX,代表东方科技实力的华为点亮了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