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与视唱练耳_教学课件_单元三.
乐理与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单元三-精品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切分音与弱起小节
1. 切分音
1.2 小节内切分 例 3-19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切分音与弱起小节
1. 切分音
1.3 跨小节切分 例 3-20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切分音与弱起小节
1. 切分音
此外,还有九连音、十连音、十一连音、十二连音(代替正常划分的八等分)等其他形 式的自由划分。
/乐/理/与/视/唱/练/耳/
思考与练习
3. (一)思考 题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1.什么叫做节奏? 节奏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作用如何? 2.节拍、单位拍、拍子的含义有何不同? 3.强拍、次强拍、弱拍的含义有何不同? 4.什么叫做拍号? 用分数形式标记的拍号,其分母与分子含义有何不同? 5.小节线作为什么拍的标记? 记于何处? 6.什么叫做小节? 完全小节与不完全小节区别在何处? 7.标记小节序数应当从怎样的小节算起? 8.段落复纵线与终止线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其作用如何?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3. 拍子的分类
4.4 音值很小,节奏细碎
以单位拍为一个大音群,可分为数个时值相等的小的
附属音群(保留第一条连符尾)。
例 3-14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3. 拍子的分类
4.5 连线 运用延音线调整单位拍不明显的音值组合。 例 3-15
/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节 切分音与弱起小节
2. 弱起小节
2.3 从弱拍弱位开始的弱起小节 例 3-24
乐理与视唱练耳

乐理与视唱练耳第二节大、小调式第三节中国民族调式第四节怎样识别调式单元九调与调式第一节调与调式的组合第二节关系大小调第三节同主音大小调第四节同宫系统调第五节等音调式单元十调式音程第一节大、小调式中的音程第二节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第三节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音程的所属调式第五节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一调式和弦第一节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第二节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第三节属七和导七和弦的解决第四节怎样判断和弦的所属调式第五节和弦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及其应用单元十二转调第一节什么是转调第二节转调的意义第三节转调的类别单元十三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第一节什么是调式变音第二节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第三节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及半音阶单元十四移调第一节什么是移调第二节怎样移调单元十五旋律知识第一节什么是旋律第二节旋律的进行方向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模块视唱训练单元十六五线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七简谱视唱第一节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第二节调式调性的训练(小调)第三节较复杂的节拍节奏训练单元十八看谱唱词第三模块听觉训练单元十九听音训练第一节旋律音程第二节和声音程第三节和弦单元二十节奏训练单元二十一旋律听写训练第一节简易基础旋律的听写训练第二节儿童歌曲旋律的听写训练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启发性。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小组上课,使用个别抽唱、接替唱、默唱、背唱等多种教学形式。
(2)基本训练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一般采用先固定、后首调;民歌风格的乐曲采用先首调、后固定的方法。
(3)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多用“听觉”,注意“内在听觉”和“音乐记忆力”的培养,坚持按指挥图式划拍视唱。
加强节拍、节奏感的培养。
2.评价方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考核采用全程式考核方法。
《乐理视唱练耳》课件

二音的属性
乐音有音高、音量、音值,音色四种性质。 音高:指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不同的
频率决定了不同的音高。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声音就低。 音量:指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大小范围(振幅)来决定
的。一般来说,发声时用于振动的力量大,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大,于是 音就强;反之,发声时用于振动的力量小,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小,于是 音就弱。 音值:指音的长短。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发生体振动持续 时间长,发声的时间就长;发生体振动持续时间短,发声的时间也就短。 音色:又称音品或音质,是由发声体的材料性质、结构形状、发声方式及 泛音强度等多种方面来决定的。
4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相同,而意义、名称和记法不 同的音,称为等音,又称为同音异名。等音是根据 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只有半音均等的情况下,才有 可能产生等音。从键盘乐器上可看出,在同一键上 尽管标记的音名不同,变化音记号也不同,但音高 却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 记谱法
记谱法就是用文字、符号、数字或图表记录音乐的方法。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谱法是五线谱记谱法和简谱记谱法。 五线谱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准确、最科学的记谱方法,被
A、B七个字母来表示。
唱名
人们在唱音名的音高时,常采用do、re、mi、fa、sol、la、 si七个拉丁音节来发音,这七个音节就是唱名。常用的唱 名法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1)首调唱名法:是指将该调的主音唱作do,其余各音 按照相应的音高关系来唱,就是以相对的音高为基础的 唱名方法。当调有所变化时,只须找到该调的主音即可, 而不用加入临时升降记号。如F调,F音就唱作do,G音就 唱作re等。
(2)固定唱名法:是指无论乐谱是什么调,均将C唱作 do,即以绝对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方法。当调有变化时, 音级要相应地唱高或唱低半音,但唱名始终不变。如不 论是F调,还是其他任何调,只要遇到C音,一律都唱作 do。
乐理与视唱练耳-PPT演示课件

11
4、确定课程的重点:
• 乐理方面:乐音体系、记谱法、节奏与 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式音程、 调式和弦、转调。 • 视唱训练:五线谱视唱、简谱视唱。 • 听觉训练:听音训练、节奏训练、旋律 听写训练。
12
课程难点:
• 视唱练耳基本内容的学习为基点,通 过弹、唱、读、听、写的表达,提高 音乐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进一步 学音乐理论、声乐、器乐、作曲、指 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材:根据岗位需求的分析,目前我们采用的由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4月出版的金哲和马伟楠主 编全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乐理与视唱 练耳》 (1)遵循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创新教材编写形式,注重与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及创 新教育相联系,与实践突出特色。 (2)按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充 分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及高职学生从业认知特 点,以求突出学前教育职业的知识点与技能点。 这本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针对每个阶段的学生来 学习只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学习。
6
2、教学内容:在广泛调查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需求的基础
上,结合我院的培养方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等级考证的标准,教学内 容选取上注重了其适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选取注重了其实用性和针 对性,本教程为乐理知识、视唱训练、听觉训练三个部分。
(1)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按照就业导向、双证融通的 原则,在内容和体系上体现出明显的工学结合特色、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视角设置 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新颖特点。 (3)教学内容选取与时俱进、努力面向幼儿教育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技能给学生整体入门知识和能力训练, 又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地基础。
乐理视唱练耳PPT中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全文

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的写法是:从五线谱 的第四线上写起,然后向上画弧线, 弧线充满第二至四间,还有两个小 圆点要记在弧线的右边,分别位于 第三间、第四间上。
音乐中的声音与声音的性质
五线谱与谱号结合起来即是谱表:记有G 谱号的谱表叫“G谱表”;记有F谱号的谱表叫 “F谱表”。各种谱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结合起来使用。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及音的分组
变音记号在音乐中出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临时记 号的变音记号,记写在音名的左上方即音符符头的左边;另一 种是作为调号,记写在乐谱谱号的右边规定位置上。
作为临时记号的变音记号在使用时,仅对于同一小节内在 它之后相同音高的音起作用。作为调号的变音记号,其效力通 行于全表所有小节及音组中同音名的音。
目 01 录 02
03 04
五线谱 简谱 乐谱中的省略记号 常用演奏记号
一、
五线谱
音乐中的声音与声音的性质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构 成,由下向上依次称作第一线、第 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两线之间称作“间”,由下向上依 次为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 四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 线四间”,它是构成五线谱的基本 条件。
音符不仅可以记录乐音声音的 高低,也可以记录乐音时值的长短 。
音符
音乐中的声音与声音的性质
五线谱的音符由符头、符干和符尾组成。其中,符尾 具有减时作用,每加一条符尾就表明缩短该音符原时值的一 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时值越短。较为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 音符等。简谱的音符是用阿拉伯数字0、1、2、3、4、5、6 、7来表示的,0代表休止符。简谱音符右边的短线称为增时 线,音符下边的短线称为减时线。音符名称、形状、时值比 例与拍数如表3-1所示。
乐理视唱练耳ppt课件

第一节 节奏节拍和节奏型
二、节拍 由强拍和弱拍所组成的相同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叫作节拍。节
拍中每个时间片段叫作单位拍。 重音:与周围的音相比,在音响方面较强的音,称为“重音”,用“>”、“∧”
或小节线来表示。 强拍与弱拍:有重音的单位拍 无重音的单位拍
第一节 节奏节拍和节奏型
三、小节与小节线
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与乐曲的常用单位。两条小节线之间称为小节; 小节线:乐曲中用来划分节拍的垂直线,称为小节线; 终止线:记在乐谱末尾的双垂直线(左细右粗),表示乐曲到此结束; 段落线:记在乐谱某一处的复纵线(粗细一样),表示乐曲到此为一段落;
第一节 节奏节拍和节奏型
六、拍子种类 1、单拍子 2、复拍子 3、混合复拍子 4、变换拍子 5、其他类型的拍子
第三节 音名、唱名和音组
钢琴共有9组。其中七个完全组,2两个不完全组。由低到高依次是:
大字பைடு நூலகம்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C2
C1
C
c
c1
c2
c3
c4
c5
第四节 半音、全音和变音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两个半音相加=全音
第四节 半音、全音和变音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音级与音不同。音级 专指乐音;音则包括乐音和噪音。
•音域:发音体发音时由最低音到最高音总的区域 范围。
•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
第三节 音名、唱名和音组
音名: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的名称 唱名:使用于乐谱中,用意大利语发 音:do re mi fa sol la si
固定不变 可以变化
改变基本音级音高的符号称为变音记号 共分五种:升号、降号、重升、重降、还原
乐理及视唱练耳PPT学习教案

第22页/共128页
视唱练耳教学
主讲教师:王 胜 张程
第23页/共128页
授课内容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过程
第24页/共128页
➢ 布置作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巩固一个升号调各调的固定 音高及特征;掌握几种由基 本节奏型派生出来的节奏型; 学习分解大第2小5页/共612和8页 弦;将以上
• 1)以实践性和基础性为原则,以学和用为主,教学和实践为 一体,对基本音乐理论的掌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
• 2)通过“教学—实习—试用—就业—招生”的良性循环模式 ,向省内外拓展学生就业及发展空间,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效 应。
第5页/共128页
2、教学内容:在广泛调查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需求的基础
上,结合我院的培养方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等级考证的标准,教学内 容选取上注重了其适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选取注重了其实用性和针 对性,本教程为乐理知识、视唱训练、听觉训练三个部分。
(1)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按照就业导向、双证融通 的原则,在内容和体系上体现出明显的工学结合特色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视角设 置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 起,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新颖特 点。 (3)教学内容选取与时俱进、努力面向幼儿教育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技能给学生整体入门知识和能力训 练,又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地基础。
第28页/共128页
➢ 视唱练习
听觉分析
G大调分解大小6和弦
将三和弦的三音作为低音构成了三和弦的第一转位, 音程结构是三度加四度,两个外声部(低音与高音) 形成六度音程,故称六和弦,标记为6,性质与原位 相同。如大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叫6河县,音程结 构是大三度加纯四度(两端大六度);小三和弦的 第一转位和弦叫减6和弦,增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 叫增6和弦。转位和第弦29页的/共稳12定8页程度不如原位和弦。
乐理视唱练耳第三章 节拍与节奏

乐理视唱练耳
湖南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节拍与节奏
湖南省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乐理视唱练耳》
(2)跨小节或在一小节之内跨单位拍的切分音,不能记写成一个音符时,一般 用连音线来记写(例3-8)。
四、节奏、节奏型
• 节奏: 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
• 节奏型:
在整个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五、弱起小节
歌(乐)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 弱起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 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 为一完全小节(但也有例外),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国歌、 国际歌等都是用弱起的形式写成的。
六、连线
①连接音高相同的两个及以上的音的连线,叫做连音线(延音线)。 表示要将这些音演唱(奏)成一个音,时值等于这些音的时值总和。
②连接音高不同的音符的连线,叫做圆滑线。表示演唱(奏)时要连 贯圆润。
湖南省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乐理视唱练耳》
七、音值组合法
将小节中的音符按节拍的结构划分成音群,叫做音值组合法。 ⑴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以一个单位拍为单位,在一小节中有几个单位拍就有几个音群。
⑵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合成复拍子的单拍子,应彼此明显地分开,每个单拍子则根据单拍子组合法组合。
八、连音符
将音值自由均分来代替音值的基本划分法,称为音值的特殊划分,其所形成的各种音符 称为连音符。 ①三连音:将音值均分为三部分来代替两部分。(例3-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切分音的形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拍内的切分
切分音在书写的时,要写成一个音符,不必要分开写。不能写成一 个音时,必须使用连线,无论是拍内还是跨小节的切分音都是这样。
常规
切分 正确写法 常规 切分 正确写法
克里木《塔里木河》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2、小节内跨拍的切分
常规
称为节奏。 白日 依山 尽,黄河 入海 流,
王焕之《登黄鹤楼》 欲穷 千里 目,更上 一层 楼。
◆节奏型
节奏 与 节拍
节奏型 是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节奏称为节奏型
广义的节奏型 节奏型从广义上讲,泛指人们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已经总结出来的、
众所周的、不因为作品具体内容而异的节奏。如三连音、前十六、后 十六、附点、切分音等等。
谷建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节奏 与 节拍
5.散拍子
节拍重音及单位拍的时值不固定,音乐的速度比较自由,根据 音乐的内容需要由演奏演唱者自由处理,这种拍子叫做散拍子,也 叫自由拍子。在戏曲音乐中称散板,以散字的头三笔标记。散拍子 可根据旋律或歌词的需要,有虚线划分小节,也可不划分小节。或 者用文字标明,文字常用“散板”、“自由拍子”、“节奏自由 地”“自由地”等等来说明。
单元三 节奏与节拍
节奏 与 节拍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连音符
节奏 与 节拍
◆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诸多要素 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音乐是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的。
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最重要的组织基础,旋律中音高关系不变只在节奏 与节拍上予以变动,音乐形象则会全然不同。
节奏;音乐中长短相同或者不同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
3/4 强 弱 弱|强 弱 弱| ● ○ ○ ● ○ ○(●代表强拍、○代表弱拍。)
拍号:
表示节拍的记号叫做 拍号。拍号用分数形式标记,分母表示单 位拍的时值,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
2/4 、 3/4 、 4/4 、 3/8 、 6/8 ……
节奏 与 节拍
节拍的类型:
1.单拍子
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其特点是 强弱拍子非常分明。
二拍子 是单拍子中的一种形式。(2/2 2/4 2/8)
节拍的强弱规律次序为:强、弱。
例如:冼星海《保卫黄河》片断
节奏 与 节拍
三拍子 是单拍子中的一种形式。(3/2 3/4 3/8 3/16)
节拍的强弱规律次序为:强、弱、弱。
莫扎特 曲
陕西 民歌
节奏 与 节拍
2.复拍子
由相同类别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拍子,叫做 复拍子。其特 点是有强拍、弱拍和次强拍,强弱次序固定不变。
例如;
连音符
特殊划分——音符的特殊划分可分为两类:
(1)可以用 2 或 2 的倍数划分的基本音符,不以 2 或 2 的倍数
来划分。 例如:
基本音符 基本划分
特殊划分
(三连音)
特殊划分
(五连音)
连音符
(2)可以用 3 或 3 的倍数划分的附点音符,不以 3 或 3 的倍数 来划分。
内蒙民歌《赞歌》
节奏 与 节拍
6.交错拍子
在乐曲中同时出现不同的拍子,称为交错拍子。
马斯卡尼《村民合唱》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切分
切分包含有切分音和切分节奏。切分音是从弱拍或者 弱部分开始,并将下一个强拍或者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称 为切分音。含有切分音的节奏称为切分节奏。
切分是不同于正常节拍强弱规律感的一种节奏。 它的实质是倒置了音乐中节拍自然的强弱规律,将强拍或 者强的部分变成了弱拍或者弱的部分。
节奏 与 节拍
狭义的节奏型
节奏型从狭义上讲,泛指音乐创作中,作者为了达到音乐作品中节奏 的统一集中容易记忆,突出音乐形象,在同一作品中反复使用同一节奏。
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中,主要的节奏型是:
节奏 与 节拍
◆节拍
音乐中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循环往复的出现叫做 节拍
2/4 强 弱|强 弱| ● ○ ● ○ (●代表强拍、○代表弱拍。)
(1)四拍子是复拍子中的一种形式。(4/2 4/4 4/8)是由两个二拍子 组成的。节拍的强弱规律次序是 强、弱、次强、弱。
贝 利 《多年以前》
节奏 与 节拍
(2)六拍子(6/8 6/4 )是复拍子中的一种形式。是
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 节拍的强弱规律次序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3)九拍子(9/8 9/16)是复拍子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三
个三拍子组成的。 节拍的强弱规律次序是强、弱、弱、次强、弱、弱、次
强、弱、弱。
节奏 与 节拍
J.马泽利尔
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
节奏 与 节拍
3.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是由不同类型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拍子,叫做混合拍子。 其特点是有强拍、弱拍、次强拍,但强弱次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有五拍子、七拍子、九拍子等等。
贝多芬《小步舞曲》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意义: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节奏节拍对音乐形象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连音符
◆连音符
将音值自由均分成与基本划分不同的音符而形成的一组音, 叫做 连音符。
连音符是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自由均分的音群用连音线与相应 的阿拉伯数字标记。一切特殊划分的音群内皆可包含休止符。
切分 正确写法 常规
切分
正确写法
山西民歌《夸女婿》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3、跨小节的切分
常规
切分
常规
切分
阿地盖民歌
切分音 与 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
乐曲的第一个音,不是由正拍开始,而是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 置开始,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因拍数不足一小节,所以也叫不 完全小节。弱起小节常与最后一小节构成完全小节。
(2+3+2) 强、弱、次强、弱、弱、次强、弱;
(3+2+2) 强、弱、弱、次强、弱、次强、弱;
乌克兰 民歌
节奏 与 节拍
新疆乌兹别克民歌 保加利亚民歌
节奏 与 节拍
4.变换拍子
在乐曲中,先后出现不同的节拍,叫做变换拍子。拍号的记 法可一次标明;也可以根据节拍的变化在变换拍子的小节前标明。
歌舞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刘三姐》 巴托克
(1)五拍子(5/4、5/8) 是由不同类型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混合拍子。
2+3 强弱次序为 强、弱、次强、弱、弱 或 3+2 强、弱、弱、次强、弱。
舞剧《白毛女》 格利卡
节奏 与 节拍
(2)七拍子(7/4、7/8、7/16) 是由不同类型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组成
的混合拍子。有三种组合形式。 (2+2+3) 强、弱、次强、弱、次强、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