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检验 ppt课件

15
(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1.大小异常 (3) 巨红细胞:直径大于 15μm 。常见于叶酸和 ( 或 ) 维生 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呈椭圆形,内含血 红蛋白量高,中央淡染区常消失。 (4)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反映骨 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在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达中度以上时,均可见 某种程度的红细胞大小不均,而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 为明显。
9
绝对性增多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 性疾病,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 其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 *1012/L,Hb达180一240g/L,全身总血容量 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属慢性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部分 病例可转变为白血病。
10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 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成年男性 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 认为有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血红蛋白120 or 110g/L 至90g/L 中度:90~60g/L;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红细胞数
(4.0~5.5)*1012/L(400~550万/mm3) (3.5~5.0)*1012/L(350~500万/mm3) (6.0~7.0)*1012/L(600~700万/mm3)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 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 : 170~200g/L(17~20g/d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1].1ppt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1].1ppt1](https://img.taocdn.com/s3/m/e24ea2396137ee06eef91845.png)
第15页,共83页。
2) EPO非代偿性增加: 无血氧 饱和度↓,无组织缺氧。
EPO↑与肿瘤或肾脏疾病有 关,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 、多囊肾、子宫肌瘤等
第16页,共83页。
(2) 真性RBC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
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 骨髓增殖性疾病,认为与造血干细胞受累 有关
横径短,长径长,呈卵圆形或长 柱状。
正常占1%,遗传性椭圆红增多症
可增高,但>25~50%才有诊断意义 。
第33页,共83页。
第34页,共83页。
(3)口形细胞(stomatocyte): 浅染区呈扁平缝状,如微张
口的嘴形或鱼口状。 正常人偶见,>10%见于遗传
性口形红增多症。
第35页,共83页。
可呈梨形、泪滴形、新月形、 三角形、靶形、球形等。
见于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的 破坏,如DIC、TTP、溶血尿毒 症综合征、恶性高血压等
第43页,共83页。
⑼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rouleaux formation):
呈串状叠连似缗钱状。
见于MM、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
第44页,共83页。
第45页,共83页。
老年: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 造血功能低下
第20页,共83页。
2、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红细胞丢失
第21页,共83页。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 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 胞增殖分化异常:
AA、 MDS、纯红AA
② DNA合成障碍:巨幼贫、
先天性和获得性嘌呤代谢
异常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参考值] 血细胞分析仪: 27-34pg
2) EPO非代偿性增加: 无血氧 饱和度↓,无组织缺氧。
EPO↑与肿瘤或肾脏疾病有 关,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 、多囊肾、子宫肌瘤等
第16页,共83页。
(2) 真性RBC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
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 骨髓增殖性疾病,认为与造血干细胞受累 有关
横径短,长径长,呈卵圆形或长 柱状。
正常占1%,遗传性椭圆红增多症
可增高,但>25~50%才有诊断意义 。
第33页,共83页。
第34页,共83页。
(3)口形细胞(stomatocyte): 浅染区呈扁平缝状,如微张
口的嘴形或鱼口状。 正常人偶见,>10%见于遗传
性口形红增多症。
第35页,共83页。
可呈梨形、泪滴形、新月形、 三角形、靶形、球形等。
见于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的 破坏,如DIC、TTP、溶血尿毒 症综合征、恶性高血压等
第43页,共83页。
⑼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rouleaux formation):
呈串状叠连似缗钱状。
见于MM、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
第44页,共83页。
第45页,共83页。
老年: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 造血功能低下
第20页,共83页。
2、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红细胞丢失
第21页,共83页。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 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 胞增殖分化异常:
AA、 MDS、纯红AA
② DNA合成障碍:巨幼贫、
先天性和获得性嘌呤代谢
异常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参考值] 血细胞分析仪: 27-34pg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PPT课件

37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百分数 0.5%-1.5% 绝对计数 (24-84)x109 /L 生成指数 RPI=2 >3为 生成增多
38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补铁后)
巨幼细胞贫血(补叶酸,VitB12
后)
39
2,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随造血功能低下
59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
• 核左移:杆状核细胞增多 或幼粒细胞
– 再生性左移——急性感染、 中毒、溶血、失血
– 退行性左移——骨髓造血功 能减低
60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2)
• 核右移:巨幼贫、化疗后
61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 中毒性改变:感染、中毒 • 巨多分叶核:巨幼贫、药物 • 棒状小体(Auer小体):AML • 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 与遗传有关的畸形
69
嗜酸粒细胞减少
•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 • 伤寒的极期
嗜碱性粒细胞
• 参与超敏反应 • 增多见于CML、 • 颗粒中含组胺、 MF、切脾后、
肝素、慢反应 嗜碱性白血病 物质、嗜酸细 胞趋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 子
71
淋巴细胞
• 增多
– 生理性增多:儿童期 – 病理性增多
• 减少:免疫抑制治疗 • 异淋:病毒感染、过敏
–反应性增多 –异常增生性增多
56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 急性感染或炎症 •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 急性溶血 • 急性失血 • 急性中毒 • 恶性肿瘤 • 类风关、AIHA、药物
57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
• AML-M1、M2、M3、 M4、M6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百分数 0.5%-1.5% 绝对计数 (24-84)x109 /L 生成指数 RPI=2 >3为 生成增多
38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补铁后)
巨幼细胞贫血(补叶酸,VitB12
后)
39
2,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随造血功能低下
59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
• 核左移:杆状核细胞增多 或幼粒细胞
– 再生性左移——急性感染、 中毒、溶血、失血
– 退行性左移——骨髓造血功 能减低
60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2)
• 核右移:巨幼贫、化疗后
61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 中毒性改变:感染、中毒 • 巨多分叶核:巨幼贫、药物 • 棒状小体(Auer小体):AML • 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 与遗传有关的畸形
69
嗜酸粒细胞减少
•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 • 伤寒的极期
嗜碱性粒细胞
• 参与超敏反应 • 增多见于CML、 • 颗粒中含组胺、 MF、切脾后、
肝素、慢反应 嗜碱性白血病 物质、嗜酸细 胞趋化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 子
71
淋巴细胞
• 增多
– 生理性增多:儿童期 – 病理性增多
• 减少:免疫抑制治疗 • 异淋:病毒感染、过敏
–反应性增多 –异常增生性增多
56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 急性感染或炎症 •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 急性溶血 • 急性失血 • 急性中毒 • 恶性肿瘤 • 类风关、AIHA、药物
57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
• AML-M1、M2、M3、 M4、M6
实验五红细胞计数、Hb测定ppt课件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⑴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 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 蛋白(Hi), Hi再与试剂中CN-结合生成稳定 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HiCN 在540nm处有一吸收峰。根据标本的吸光度, 即可求得血红蛋白的浓度。
转化液
废液处理
水1:1稀释废液 加入次氯酸钠35ml/L 敞口放置15h以上
CN-氧化成CO2、N2挥发 CN-水解成CO32-、NH4+
排入下水道
参考区间
~160g/L 110~150g/L 170~200g/L
临床意义
RBC和Hb增多
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70g/L 成年女性RBC>5.5×1012/L,Hb>160g/L
(三)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评价
血红蛋白测定,即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白的总 浓度。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血红蛋白 目前常用方法
(SLS-Hb)测定法 碱羟血红蛋白(AHD575)测定法 叠氮血红蛋白(HiN3)测定法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血红蛋白测定法 血细胞分析仪法
A为测定管吸光度
44为毫摩尔消光系数
64458/1000为1mmol/LHb溶液中所含Hb克数 251为稀释倍数
⑷优缺点
优点
➢ICSH和WHO推荐的参考方法; ➢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 ➢除SHb外其它Hb衍生物均可检测; ➢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
缺点
➢试剂中含剧毒药氰化钾; ➢不能测定SHb,对HbCO转化较慢; ➢遇高球蛋白或高白细胞血症试剂易混浊。
实验五
一、红细胞显微镜计数 二、血红蛋白测定
血常规ppt课件

12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13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
血小板减少
•
①生成障碍:再障、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晚期
• 能亢进、进②行破坏体或外消循耗环增时多、D:IC如、血血小栓板性减血少小性板紫减癜少、性S紫LE、癜淋。巴瘤、脾功
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表现
MPV增大提示血小板即将恢复
15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常见疾病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急性失血性贫血 AA、PNH、G-6-PD缺乏症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球形细胞增多 症等 缺铁性贫血
HCT偏低,提示贫血 HCT升高,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 脱水、大面积烧伤,因此可作为补液的参考值。
10
白细胞减少
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 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11
•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2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RBC
成年男性 (4.0~5.5)×1012/L
HB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3
红细胞比容 男性:42%~49% 女性:37 %~ 48 %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13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
血小板减少
•
①生成障碍:再障、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晚期
• 能亢进、进②行破坏体或外消循耗环增时多、D:IC如、血血小栓板性减血少小性板紫减癜少、性S紫LE、癜淋。巴瘤、脾功
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表现
MPV增大提示血小板即将恢复
15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常见疾病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急性失血性贫血 AA、PNH、G-6-PD缺乏症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球形细胞增多 症等 缺铁性贫血
HCT偏低,提示贫血 HCT升高,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 脱水、大面积烧伤,因此可作为补液的参考值。
10
白细胞减少
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 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11
•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2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RBC
成年男性 (4.0~5.5)×1012/L
HB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3
红细胞比容 男性:42%~49% 女性:37 %~ 48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34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PPT实用课件

Hematological pipets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组别 日期
实验序号及实验题目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和结论
书写实验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5 mark and diluted only to the "11" or "101" mark with appropriate diluting fluid dependent upon the type of cell count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RBC & WBC Counting Chamber
whole blood to be drawn exactly to the 0.5 mark and diluted only to the Hemacytometer p"ro1pe1rl"y looadred";1B.01" mark with appropriate diluting fluid dependent upon the type of cell count whole blood to be drawn exactly to the 0.
top left corner of the image above,magnified
full original image
结果计算: 红细胞数 × 1010(个/mL)
红白细胞稀释吸管,吸血到0.5处,立即 吸取生理盐水至101处,并使血液与稀释 液充分混匀。
加样计数:加样后放置1-2分钟才开始计数
Haemocytometer 每个计数室9个大方格,每个为1mm2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组别 日期
实验序号及实验题目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讨论和结论
书写实验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5 mark and diluted only to the "11" or "101" mark with appropriate diluting fluid dependent upon the type of cell count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RBC & WBC Counting Chamber
whole blood to be drawn exactly to the 0.5 mark and diluted only to the Hemacytometer p"ro1pe1rl"y looadred";1B.01" mark with appropriate diluting fluid dependent upon the type of cell count whole blood to be drawn exactly to the 0.
top left corner of the image above,magnified
full original image
结果计算: 红细胞数 × 1010(个/mL)
红白细胞稀释吸管,吸血到0.5处,立即 吸取生理盐水至101处,并使血液与稀释 液充分混匀。
加样计数:加样后放置1-2分钟才开始计数
Haemocytometer 每个计数室9个大方格,每个为1m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红细胞生成障碍 2)造血原料缺乏
3)利用障碍红细胞 4)破坏过多和失血
(2)红细胞增多
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20
临床意义
医学决定水平
指该项目结果如高 于或低于某一个值时 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 施,为患者处理起提 供依据的作用。
①高于6.8×l012/L,应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②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 的界限,应继续寻找原因。 ③低于1.5×l012/L应考虑输血
3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优秀 课件
红细胞检查
2
红细胞概述
3
72小时
48小时
4
血红蛋白概述
血红蛋白 (血色素, Hb 或 HGB) 是一种微红 色的胶体物质,分子量为 64 458。
是一种呼吸载体,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 1.34 毫升.成人红细胞总量约有 600 g 血红 蛋白,可携氧 800 毫升。
367.7×
=A
26
方法学评价
27
方法
优点
缺点
HiCN
操作简便、快速(5min),结果稳 ①KCN有剧毒
定可靠, 试剂容易保存,便于 ②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可致浑浊。
质控,为参考方法
③HbCO转化慢
SDS-Hb
不用剧毒试剂、无公害,操作简 ①SDS-Hb消光系数未确定 便,呈色稳定,准确度和精度高 ②SDS质量差异性大。
15
质量控制
1.手工法 误差来源:标本 、操作 、器材 、固有误差 2.仪器法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室内和室间质控
16
方法学评价
1.手工显微镜法 ①血液分析仪的校正
②白细胞减少时的对照核实。 ③血小板计数受小红细胞干扰时的校正 2.血液分析仪法 方法精确,且操作简便、快速,已广泛应用。
女性:llO~150g/L。
②新生儿:170~200g/L。
③老年(70岁以上):
男性:94~122g/L;女性87~112g/L。
30
临床意义
①轻度贫血,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100g/L;
②中度贫血<90g/L; ③重度贫血<60g/L; ④极度贫血<30g/L。
23
血红蛋白
高铁氰 化钾
540nm
高铁血 红蛋白
吸光度
CN-
氰化高铁 血红蛋白
血红蛋 白浓度
HiCN转化液:即文齐氏液
540 nm 处有一吸收波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换算成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或制备标准曲线供查 阅。
24
25
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公式:
Hb(g/L)=Aג540HiCN×64458/44000×251
8
在人体不同生长时期, Hb 种类与比例不同:
任务一 红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
1.手工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法:
10
手工显微镜法
定义: 测定每升血液中所含红细
胞数目,用?.?X1012/L表示。
11
改良牛鲍计数板
计数板
12
13
14
【操作】 1.准备计数板 2.加稀释液:2ml 3.加血:10μl混匀 4.充池 5.计数 6.计算:红细胞数=N/5*25*10*200*106/L
③SDS溶血活力大,不适于同时 进行自动化分析
AHD575
HiN3 CTAB
同HiCN法,不用剧毒试剂
不便于自动检测、氯化血红素纯度 达不到标准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试剂毒性低 HbCO转化慢
溶血活力强,但不破坏白细胞, 精密度和准确性低 适合自动化分析
28
质量控制
29
参考值
①成年:男性:120~160g/L;
1.血红蛋白组成
FEP
Fe++
血红素
HP
Hb
6
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
组成 Hb 的多肽链两大类: ①α类链:αζ和θ链; ②非α链:βδγε链。 α链由 141 个氨基酸组成, β链由 146 个氨基酸组成。
7
每个 Hb 分子由 2 条α类肽链和 2 条β类肽链 组成,每条珠蛋白肽链含有 1 个亚铁血红素。
21
任务二 血红蛋白测定
定义:血红蛋白测定是指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 白的总浓度,用g/l表示
22
检测原理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2.其他测定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法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iN3)法 碱羟血红蛋白法 沙利(Sahli)酸化血红蛋白法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血红蛋白测定法(CTAB)等
17
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18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年龄与性别的 差异
(2)精神因素 (3)剧烈体力运动 和劳动
(4)气压降低 (5)妊娠中、后期
19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1)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量减少
3)利用障碍红细胞 4)破坏过多和失血
(2)红细胞增多
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20
临床意义
医学决定水平
指该项目结果如高 于或低于某一个值时 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 施,为患者处理起提 供依据的作用。
①高于6.8×l012/L,应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②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 的界限,应继续寻找原因。 ③低于1.5×l012/L应考虑输血
3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优秀 课件
红细胞检查
2
红细胞概述
3
72小时
48小时
4
血红蛋白概述
血红蛋白 (血色素, Hb 或 HGB) 是一种微红 色的胶体物质,分子量为 64 458。
是一种呼吸载体,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 1.34 毫升.成人红细胞总量约有 600 g 血红 蛋白,可携氧 800 毫升。
367.7×
=A
26
方法学评价
27
方法
优点
缺点
HiCN
操作简便、快速(5min),结果稳 ①KCN有剧毒
定可靠, 试剂容易保存,便于 ②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可致浑浊。
质控,为参考方法
③HbCO转化慢
SDS-Hb
不用剧毒试剂、无公害,操作简 ①SDS-Hb消光系数未确定 便,呈色稳定,准确度和精度高 ②SDS质量差异性大。
15
质量控制
1.手工法 误差来源:标本 、操作 、器材 、固有误差 2.仪器法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室内和室间质控
16
方法学评价
1.手工显微镜法 ①血液分析仪的校正
②白细胞减少时的对照核实。 ③血小板计数受小红细胞干扰时的校正 2.血液分析仪法 方法精确,且操作简便、快速,已广泛应用。
女性:llO~150g/L。
②新生儿:170~200g/L。
③老年(70岁以上):
男性:94~122g/L;女性87~112g/L。
30
临床意义
①轻度贫血,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100g/L;
②中度贫血<90g/L; ③重度贫血<60g/L; ④极度贫血<30g/L。
23
血红蛋白
高铁氰 化钾
540nm
高铁血 红蛋白
吸光度
CN-
氰化高铁 血红蛋白
血红蛋 白浓度
HiCN转化液:即文齐氏液
540 nm 处有一吸收波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换算成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或制备标准曲线供查 阅。
24
25
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公式:
Hb(g/L)=Aג540HiCN×64458/44000×251
8
在人体不同生长时期, Hb 种类与比例不同:
任务一 红细胞计数
检测方法
1.手工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法:
10
手工显微镜法
定义: 测定每升血液中所含红细
胞数目,用?.?X1012/L表示。
11
改良牛鲍计数板
计数板
12
13
14
【操作】 1.准备计数板 2.加稀释液:2ml 3.加血:10μl混匀 4.充池 5.计数 6.计算:红细胞数=N/5*25*10*200*106/L
③SDS溶血活力大,不适于同时 进行自动化分析
AHD575
HiN3 CTAB
同HiCN法,不用剧毒试剂
不便于自动检测、氯化血红素纯度 达不到标准
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试剂毒性低 HbCO转化慢
溶血活力强,但不破坏白细胞, 精密度和准确性低 适合自动化分析
28
质量控制
29
参考值
①成年:男性:120~160g/L;
1.血红蛋白组成
FEP
Fe++
血红素
HP
Hb
6
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
组成 Hb 的多肽链两大类: ①α类链:αζ和θ链; ②非α链:βδγε链。 α链由 141 个氨基酸组成, β链由 146 个氨基酸组成。
7
每个 Hb 分子由 2 条α类肽链和 2 条β类肽链 组成,每条珠蛋白肽链含有 1 个亚铁血红素。
21
任务二 血红蛋白测定
定义:血红蛋白测定是指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红蛋 白的总浓度,用g/l表示
22
检测原理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 2.其他测定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Hb)法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iN3)法 碱羟血红蛋白法 沙利(Sahli)酸化血红蛋白法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血红蛋白测定法(CTAB)等
17
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18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年龄与性别的 差异
(2)精神因素 (3)剧烈体力运动 和劳动
(4)气压降低 (5)妊娠中、后期
19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1)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