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病例(医学材料)

合集下载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例分析与病史重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例分析与病史重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例分析与病史重建引言: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情感波动剧烈,表现出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情绪状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例,探讨其病史重建的重要性以及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影响。

病例分析:患者,女性,现年32岁,曾在大学期间出现情绪波动和社交障碍症状。

她描述了在抑郁期间的低落情绪、失眠和食欲改变,以及在躁狂期间的兴奋、冲动和睡眠减少。

患者的家族中没有其他精神疾病病史。

在过去的十年中,患者经历了多次情绪波动,导致她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了困难。

她曾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但未持续进行。

病史重建: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史重建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既往经历和家族病史,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特点。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的症状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和躁狂特征,且已持续多年。

她的家族病史显示没有其他精神疾病,这可能意味着她的病情并非遗传性,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

治疗与康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和情感稳定剂,用于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管理情绪,改善应对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曾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但未持续进行,这可能是导致她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病史重建的重要性:病史重建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症状特点和个人经历,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病史重建还有助于鉴别双相情感障碍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区别,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和病史的重建,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患者的特点,为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最新版)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析

(最新版)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析

(最新版)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析一、病例背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绪极端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

本次病例分析的对象为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已婚,病史两年。

二、病例描述患者在病发前,工作和人际关系良好,但此后开始出现情绪波动。

躁狂期时,患者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说话速度加快,睡眠需求减少;抑郁期时,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生活懒散,睡眠和食欲明显增加。

三、病例诊断根据病史和症状,医生诊断患者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 患者有躁狂期和抑郁期的明显症状。

2. 躁狂期和抑郁期交替出现,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3. 症状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四、病例分析4.1 病因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可能与疾病发生有关。

4.2 病情进展患者病程两年,病情呈波动性。

在躁狂期,患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冲动和行为不受控制;在抑郁期,患者出现消极观念、自我否定和自责。

病情波动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3 治疗方案针对双相情感障碍,医生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1. 药物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如锂盐、抗癫痫药等。

此外,根据患者病情,可能需要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

2.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有助于患者识别和调整不良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和锻炼,避免刺激性因素,如过度使用咖啡因、酒精等。

五、病例总结本次病例分析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医生建议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0, 43(4): 283-286.[2] Post, R. M. (2009). Bipolar disorder: a clinical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0(4), 532-544.[3] Duman, R. S., Li, N., & Sanacora, G. (2009). A neural circuitry model of depression: focus on the role of neurotrophins. Neuromolecular medicine, 11(3), 167-178.。

妥泰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享)-郑

妥泰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病例分享)-郑
精选课件
现病史(2)
随后仍能坚持服药,服药后期间能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并 顺利找打工作,睡眠好,情绪稳定。随后药物逐渐减量至9个月前停 药,停药1个月后患者开始出现夜眠差,难入睡,自行至药店购买 “谷维素”,服药后睡眠稍有改善,患者逐渐变得不愿家人交流, 家人打电话给她她不愿意接电话,回家也不愿意与家人说话,自己 把自己关在房间很少出门。
精选课件
疗效
起效时间:从德巴金换成妥泰,一周内加量至200mg bid,患者表现 情绪明显稳定,未出现兴奋、激越及攻击行为等表现 效果:妥泰能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兴奋状态,预防复发
耐受性
未出现代谢相关问题 副反应少。
精选课件
小结
1.妥泰治疗本例双相躁狂疗效肯定。
2.妥泰具有副反应小,尤其是具备不会增加体重、对肝功 损害小等优势。
3天前患者再次开始出现言行紊乱,话多,自言自语,说话缺乏 逻辑,打电话给爸爸问妈妈在哪,说看到以前认识的男生,今晨来 广州就诊途中自己出走至图书馆,问其不能回答。
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精神障碍查因”收入我科。患者自患 病以来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晕厥、抽搐,精神、胃纳 尚可,夜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妥泰与碳酸锂治疗双相躁狂的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对72 例患者分别应用妥泰与碳酸锂进行对照治疗;采用 Bech - Rafaelsen 躁狂量表(BRMS) 及治疗时副反应量表( TESS) 等 评定 研究剂量:妥泰剂量开始为50 mg/ d ,每周增加50~100 mg/ d ,最大 剂量不超过400 mg/ d 或最大耐受剂量。 碳酸锂以0. 5~0. 75/ d 开始,1 周内加至治疗剂量,监测并控制血锂浓 度在0. 6~1. 2 mmol/ L 。

双相障碍的诊治及临床病例分享

双相障碍的诊治及临床病例分享

新的双相障碍高危因素
• 遗传被认为是双相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一项 新近发表于《欧洲精神病学》的研究(Eur Psychiatry 2013 Jul 18)使用致病派模型 (causal-pie models),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父母 及家庭因素对于双相障碍发病风险的影响。 • 高危因素: • 排在第一位的是父亲的物质滥用(73.0%), • 其次是母亲的抑郁(17.6%), • 第三是糟糕的父母关系及家庭冲突(6.3%)。
• 认识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具有高致残性
•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第六位致残性最 高的疾病。对个人而言,双相障碍患者一生中有 19%的时间均处于不同的情绪波动中,其自杀成 功率远高于一般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有10%~ 15%的人死于自杀; • 先前的研究还显示,该病与其他疾病的共病率超 过70%。对社会而言,双相障碍同样造成了沉重 的负担,美国一年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费用 超过300亿美元。
双相II型障碍的临床特征
• 抑郁
– 睡眠过多和饮食过多 – 心境对立和摇摆 – 焦虑性抑郁 – 无反应-睡眠过多 (不典型)抑郁 – 易激惹-易变的抑郁 (‘边缘’) – 抑郁性混合状态 – 精神病性抑郁 – 木僵 – 青春期前抑郁 – 青少年重性抑郁 – 产后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的临床特征
• 个人史和家族史 –发作频率比较高,特别是抑郁 –自杀行为的危险性高 –心境不稳 –有轻躁狂发作或终生环性心境障碍的病史 –合并症的发生率高 (如:焦虑、物质滥用) –外表吸引人或轻浮 –个人情绪暴躁 –亲属中双相II型障碍和心境障碍的危险性升高
Akiskal H,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1979;36:635-643 Himmelhoch JM,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1;148:910-916 Perugi G, et al. Psychiatr Clin North Am 2002;25:713-737 Benazzi F. Psychopathology 2001;34:81-84

双相病例分析报告

双相病例分析报告

双相病例分析报告引言双相障碍,又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特征是情感波动的周期性变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双相病例来探讨双相障碍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32岁,被家属送到医院寻求帮助。

患者自述在过去的一年中感觉情绪极度波动,时而兴奋、冲动,充满无限能量,时而抑郁、沮丧,对生活失去兴趣。

这些情绪变化伴随着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价值感的波动以及焦虑症状。

患者的家族中没有类似的疾病史,患者本人也没有过往的心理障碍。

临床评估症状评估患者在自述中提到了以下症状:•情绪波动:时而兴奋、冲动,时而抑郁、沮丧•失眠: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任务•自我价值感波动:时而极度自信,时而极度自卑•焦虑症状:紧张、不安、担心病史评估患者没有病史,无药物滥用史和精神病发作史。

体格检查患者在体格检查中未发现任何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评估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双相障碍。

治疗方案心理治疗双相障碍常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进行综合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波动,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心理治疗:通过和患者一对一的会谈,帮助患者认识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并学习应对策略。

•家庭治疗: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双相障碍的特点,提供支持和建议。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双相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是一种常用的稳定剂,能够控制情绪波动。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

•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严重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病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康复计划患者和家属需要制定康复计划,包括以下方面:•规律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尽量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锻炼: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跑步等,有助于放松身心。

病例演讲比赛

病例演讲比赛

a
8
重要精神症状的描述或问答简录: 问:叫什么名字啊?答:许医生,darling,你好啊,哈哈哈(见 面主动打招呼,要拥抱) 问:现在在哪?答:现在是在精神病医院,我老熟人了。 问:现在是什么时间?答:中午(正确)。 问:家里人怎么把你送到这里来了啊?答:我没有事,在家好好的 啊。就是心情好啊。你们好啊(跟病友或者护士招手,打招呼)。 问:你觉得你安全吗?答:安全啊,怎么不安全,我挺好啊。 问:你觉得平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能够听到别人在跟你讲话吗?答 :没有没有。哈哈哈哈。 问:你觉得你脑子反应速度如何?答:我脑子反应很快,我很聪明 。 问:心情如何?答:你说呢?我心情很愉悦…. 问:做首诗给我看看?答: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a
6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无明显异常。肝炎八项无明显 异常。甲功五项阴性。 HIV+TP阴性。 脑电检查报告:正 常范围脑电地形图。肝胆胰脾彩超检查报告:脂肪肝,建 议定期复查。心电图检查报告:正常范围心电图。普放检 查报告:两肺纹理增强。CT检查报告:头颅CT平扫未见 明显异常密度灶。
a
7
精神检查: 意识清晰,仪表不整洁,年貌相称,接触主 动合作,对答切题,主动言语多,见医生护士或者病友 主动打招呼(哎呀,老熟人啊,我又来了,你好你好)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语速快,思维有跳跃性,有时 乱语,未引出幻觉妄想,情感高涨,自我感觉愉悦,情 绪不稳定,轻度易激惹,意志活动增强,行为活动多, 好管闲事,注意力欠集中,记忆智能检查与患者年龄及 文化相称,定向力全,无自知力。
a
5
个人史:胞5行4,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成长正常,适龄上学 ,小学文化,学习成绩一般,未婚,发病年龄小,基本未 工作。否认烟酒毒品等不良嗜好。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课件

双相情感障碍案例分享课件

紧张性兴奋 器质性兴奋
思考 4 :既然考虑“躁狂性兴奋”,那么,本患者确切的症状有 哪些呢? 总结:结合病史及精神检查所见,患者存在的症状有: ① 情感高涨:主要表现为心情愉快、高兴、喜悦。 ② 易激惹:当家人对其提出反对意见时,马上暴跳如雷。 ③ 思维奔逸: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且有音联、意联。 ④ 精力旺盛:表现为“管闲事”,如管理病房秩序等。 ⑤ 自我评价高:表现为说自己现在是村子里最有本事的人。 ⑥ 睡眠减少:每天只睡3-4个小时。 ⑦ 注意力不能持久:表现为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
患者否认近些年有过明显的情绪低落或情感高涨的表现。
思考 7 :既往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是否达到诊断标准?
总结:根据患者描述,存在的症状有:
抑 ① 心境低落:整天闷闷不乐。
② 兴趣和愉悦感丧失: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
郁 ③ 精力不济及疲惫感:整天在家呆着或是在床上躺着,
就那样还感觉非常累。
发 ④ 自我评价降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补充资料】
查体:患者静息心率76次/分,无“凸眼征”,颈部对称, 未发现甲状腺肿大。
询问病史:患者近期未发现怕热、多汗等表现,体重无明 显下降。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均在正常范围。
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补充病史】 患者叙述,自己在20多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
找不到对象等,有段时间感觉压力特别大,整天闷闷不乐,什 么事情都不想做,不去种地,也不出去串门,整天在家呆着或 是在床上躺着,即使那样还感觉非常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认为将来一切事情都没有希望,觉的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 就跳井自杀,幸好被家里人及时发现救治。当时也没有特殊的 治疗,过了几个月后慢慢就好了。
【个人史及家族史】 患者平素性格外向、开朗,爱交朋友。否认吸烟史,偶尔饮

双向情感障碍演示文稿

双向情感障碍演示文稿
◆ (三)排除标准 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第11页,共15页。
鉴别诊断
◆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都可以见于躁狂发作,但是这些症状通 常在内容上多变,且持续的时间也很少超过兴奋期,在程度上较躁狂 症状弱
◆ 躯体疾病 此类疾病所致的躁狂发作一般并不表现为典型的情 感高涨,而是以情绪不稳、紧张焦虑等体验为主,其发生与 原发疾病密切相关,详细的躯体及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躁 狂发作没有躯体的疾病,通常躯体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没有异 常。
第13页,共15页。
治疗
◆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 (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
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 ◆ 心境稳定剂的选择:对双相Ⅰ型急性躁狂或双相Ⅱ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治疗。
如果即往对联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锂盐的基础上加用丙戊 酸盐或卡马西平。如果不能耐受锂盐治疗,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 ,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 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
◆ 双相其它型:躁狂或抑郁发作均不严重; ◆ 环性情绪人格:具有躁狂抑郁双相情绪波动人格特征,其情绪波动幅度轻
第6页,共15页。
临床表现
◆ 躁狂状态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是躁狂状态特征性表现,伴随思维奔逸、 意志行为增强。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即情绪、内心体验、 意志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严重时可表现出不协 调症状,言语凌乱、行为紊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病史:患者05年下半年受惊吓后出现四肢麻木, 持续性头痛,常找借口逃学。06年10月请假在家, 整晚不睡。白天疲乏,不出门,不料理个人卫生,
暴饮暴食,自觉悲观,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有 自杀念头,因怕痛未实行。至8月后自行缓解。07 年6月高考前情绪高涨,自觉能力强,精力充沛, 通宵学习亦不觉疲乏,持续数天后消失,后考入 大学。10月又出现厌学头痛,去北京某医院诊断 为“血管紧张性头痛”,予中药(具体不详)治
病例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
严选资料
1
入院记录
• 姓名:章mou • 性别:女 • 年龄:21y • 职业:学生 • 名族:汉 • 婚姻:未婚 • 住址:XXXXXXX • 入院方式:步行 • 入院时间:XXXXXX • 记录时间:XXXXXX
严选资料
2
入院记录
• 主诉:情绪低落与高涨交替4年,加重4月
严选资料
3
入院记录
• 疗后好转。08.4出现精力充沛,每天逛街,每月花几千块买一些不 需要的东西,喜欢交朋友,出去玩。几周后又觉得同学对自己不 好,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整天呆在床上不愿动,嗜睡、无故流 泪、逃课回家。患者自行来我院门诊,诊断为“抑郁症”,先后 予以乐友20mg/d,再普乐2.5mg/晚,碳酸锂0.5g/d,丙戊酸钠0.4g/d, 患者自觉效果欠佳,自行停药,09年5月起出现精力充沛,睡眠需 要少,可坚持学习,效率高,记忆力好,反应快,积极主动参加 活动,自觉不需吃东西,每天体重下降两斤。至7月,出现嗜睡, 不停吃东西,全身乏力,不愿出门,不与人交往,后又出现兴奋 话多等症状,如此每7天循环一次。上述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等症 状发病来仅在每年4月和10月前后明显,发病间期学习、生活均不 受影响。9月29日来我院门诊,予以碳酸锂0.25Bid,丙戊酸钠 0.2Bid,患者服药后出现呕吐、厌食、胃肠痉挛、肌肉僵硬酸痛, 体重明显增加,自觉心情烦躁,不愿见人,想发泄,踢东西等。 期间出现想讲话,想出门,并做很多计划,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 但仍有悲观想法。患者发病来无发热抽搐史,饮食多,入睡困难, 常至凌晨5点方能入睡。白天疲乏、嗜睡,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 意志活动:现意志减退,懒动。称白天疲乏,懒出 门,今日查房未见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自诉既 往兴奋时,想打人,控制不住地会去踢踢垃圾桶, 故意戳一下别人的肩膀,
严选资料
8
病例特点
• 1、患者女,21岁,病程4年,呈发作性急 性起病
• 2、临床表现:躁狂症状群和抑郁症状群交 替或混合发作,伴有焦虑、失眠和头痛
严选资料
10
鉴别诊断
• 1、分裂样障碍、精神分裂症:BD混合相须特 别与精分相鉴别,因混合相的躁狂和抑郁症状 均不典型。需从症状上想鉴别,如情感反应, 思维障碍等。如精分的妄想往往是原发的,并 泛化,BD的并不具备原发的特点等。
• 2、分裂情感障碍:同上
• 3、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可表现为类似躁 狂或抑郁的表现,如活动增多,但活动无目的 性,但病程短等。
严选资料
4
入院记录
•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质良,规范接种,否认“结核”、 “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输血 史,亦无药物过敏史。
• 个人史:去过北京一年余,无血吸虫免疫水接触史,无 烟酒等不良嗜好,大学学历,成绩一般,无毒物接触史。
• 月经史:112009.11.1 • 病前性格:外向型,稳定性一般,无特殊人格。 • 家族史:其父母体健,无同类及其他特殊病史。
严选资料
6
精神状态检查
• 一般情况:自行入病房,年貌相符,衣着整洁,接触 交谈合作,意识清,对答切题,适应周围的环境, 时间地点人物自身状况姓名年龄定向力可,日 常生活自行料理。
• 认知活动:否认感觉障碍;否认错觉;存在入 睡前幻觉,述有两次入睡前看到一个男人持枪 对着自己;否认感知综合障碍;未查出妄想, 存在牵连观念,述周围同学、路人常对她指指 点点(今日查房未查出);注意力集中,粗测 远近记忆力可 ,粗测计算力,理解力,自知 力可。
• 3、既往史无特殊 • 4、体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 5、实验室资料暂缺
严选资料
9
拟诊讨论
• 患者为青年女性,以急性的发作性的躁狂症状 群和抑郁症状群交替或混合发作为临床表现, 总病程有5年,发作间期社会功能不受影响。 既往的发作,均分别满足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 断标准。本次起病以发作性的兴奋话多,激情, 意志活动增多和兴趣减少,快感缺失,意志活 动减退,眠障碍等症状混合发作为表现,本次 发病已超过2周,另,既往发作每年少于4次, 社会功能受损,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活性 物质滥用史,目前诊断考虑双向情感障碍混相。
• 体查:T36.5℃ R 20次/分 BP 130/80mmhg HR80次/分 •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病容, 自然表情,自动
体,位神清合作
严选资料
5
入院记录
•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周身浅表淋巴结为扪及。 • 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可,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
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流脓,鼻中隔无,鼻腔通畅, 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绀,牙列齐,无坏龋,颈软, 静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扪及。胸廓无畸形,未见浅表 静脉曲张,呼吸运动律齐对称,胸壁无压痛,双肺语颤 对称,扣清音,听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 无异常波动,心尖搏动点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cm处扪及,呼吸运动自如,未见胃肠型及蠕 动波,听肠音可,腹软,肝脾未触及,扣移动性浊音 (—),双肾无扣痛。肛生殖器未查。四肢无畸形,双 下肢不肿,关节无红肿,活动不受限。布氏征、克氏征 等病理征均未引出。
严选资料
7
精神状况检查
• 情感活动:情绪反应协调。述心情烦躁,晚上入睡 困难,白天频发瞌睡,不愿出门,不想与人交往。 因发胖问题十分苦恼,自诉曾有自杀的想法,但未 实行。偶尔出现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情绪好转,喜欢 与人说话,出门做一些减肥活动,但难以坚持。偶 情绪波动大,可在数秒内由情绪高涨完全转变为情 绪低落,不愿与周围接触(今日查房未查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