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四甲酸的邻菲哕啉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合集下载

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的研究

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的研究

化学试剂,2010,32(2),165~167邻菲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的研究魏科霞1,尹起范*1,盛振环1,朱玉兰1,史昆波1,韩文霞2(1.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淮安 223300;2.延边大学理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摘要:合成了4,5 二氮杂芴 9 酮缩氨基硫脲和4,5 二氮杂芴 9 酮缩氨基脲两种邻菲啉的衍生物。

用1HNMR 、IR 、MS 表征了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发现两种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

关键词:1,10 邻菲啉;衍生物;合成;荧光中图分类号:O6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 3283(2010)02 0165 03收稿日期:2009 01 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671038);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J SKC07049)。

作者简介:魏科霞(1976 ),女,吉林松原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分析、环境分析。

邻菲啉是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为刚性平面结构,已经发现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激活或抑制生物体内一些酶的活性,具有抗细菌、真菌及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还可以用做除草剂[1]。

1984年Henderson 等[2]利用邻菲啉合成了4,5 二氮杂芴 9 酮(DAFO)。

DAFO 是一种多齿吡啶配体,分子中含有两个配位能力较强的氮原子及易衍生出各种桥联配体的羰基,因其化合物及衍生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所以备受人们的关注[3 5]。

以DAFO 直接作为螯合配体进行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6 9],而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桥联化合物及特性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从DAFO 出发合成了两种新的邻菲啉衍生物,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结构,对其电子光谱、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AV 400MHz 核磁共振波谱仪(瑞士布鲁克公司);Avatar 3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LC Q Advantage 液 质联用仪(美国菲尼根公司);UV Vis 916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GBC 公司);LS 55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PE 公司);W RS 1A 数字显示熔点仪(温度计未经校正);2400型元素分析仪(美国PE 公司)。

邻菲啰啉衍生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

邻菲啰啉衍生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
第3 4卷第 1期
2 0 1 5年 3月
中南 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S o u t h — C e n t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li a t i e s ( N a t . S c i . E d i t i o n )
Ve 1 . 3 4 No . 1 Ma r . 2 0 1 5
邻 菲 哕 啉衍 生 物 及 其铕 配合 物 的 合成 、 表 征 及 光 物 理 性 能
陈连清, 雷小萍, 陈贵娣, 钟柔潮, 兰少华, 梁 潇, 陆俭洁
( 中南 民族大学 催化材料科学 国家 民委- 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武汉 4 3 0 0 7 4 ) 摘


为改变铕 配合物配体 的结构 , 增 强其紫外. 可见 吸收率 , 寻找红光效 率更高 的发 光材衍 生物为第 二配体 , 合成 了 5个稀土 铕配合物 , 并进行 了 H N M R、 MS 、 I R、 元素 分析等表 征 , 的吸收逐渐增强 , 荧光发射峰均约 为 6 1 2 n m, 发光强度随配体共轭程度 的增加而增大 ; 电化学数据 与铕 配合 物 的发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i f n d r e d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m a t e r i a l s o f h i g h e r e f f i c i e n c y , t h e l i g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o f e u r o p i u m( E u )c o m p l e x e s
w a s c h a n g e d t o e n h a n c e i t s U V- Vi s a b s o r p t i o n .F i v e e u r o p i u m c o mp l e x e s we r e s y n t h e s i z e d wi t h a c e t y l a c e t o n e a s t h e l f nt i l i g a n d,w h i l e p h e n a n t h ol r i n e a n d i t s d e i r v a t i v e s a s t h e s e c o n d l i g a n d .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e E u c o mp l e x e s w a s c h a r a c t e i r z e d b y H NMR, MS, I R a n d e l e me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T h e i r u h r a v i o l e t s p e c t um , f r l u o r e s c e n c e s p e c t r u m a n d

1,10-邻菲咯啉-铜(Ⅱ)-L-丝氨酸/L-酪氨酸配合物的合成、SOD活性及电化学性质

1,10-邻菲咯啉-铜(Ⅱ)-L-丝氨酸/L-酪氨酸配合物的合成、SOD活性及电化学性质
1 4× 1 m ol ・ ・ 一 .5 0 一 I S .
关 键 词 : (I 配 合 物 ;1 1一 菲 咯 啉 ;L 丝 氨 酸 ; 一 氨 酸 ; OD活 性 铜 1) ,0邻 一 L酪 S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0 6 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1 1 ( 0 0 0 —0 0 —0 1 0 ~ 0 1 2 1 )1 0 5 5
S nt e i ,S y h ss OD—i e Ac i ii s a d El c r c m i a o e te f lk tv te n e t o he c lPr p r i s o
P e - o p r ] L- rn / —y oieC mpe e h nC p e ( - D- -e ie L- r sn o lx s s t
丁 杨, 钧, 谢 林庆斌, 乐学义
( 南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系, 东 广州 504) 华 广 16 2
摘 要 : 成 了 两 个新 的 配 合 物 :C ( hn ( - e)H2 j t 1 和 [ u P e )L T r( 0) C ・ H2 ()( 合 E u P e )L S r( O) c ( ) - ( h n ( - y) H2 ] 1 2 o 2 C P e = 1 1一 菲 咯 啉 、 —e =L 丝 氨 酸 、 — y h n ,o邻 L Sr - L T r—L 酪 氨 酸 ) 用 元 素 分 析 、 尔 电导 率 、 外 光 谱 、 外 一 见 光征 . 别 采 用 NB 分 T光 还原 法 和 循 环 伏 安 法 测 定 了 配 合 物 的 S D 活 性 及 电化 学 性 质 . 果 0 结 表明 , 些配合 物具有较 高的 S 这 OD 活 性 ,配 合 物 1 2催 化 O 歧 化 分 解 速 率 常 数 KQ 分 别 为 3 1 ×1 、 F・ 值 . 6 O 和

苯甲酸铕及苯甲酸-邻菲咯啉-铕的合成和荧光特性

苯甲酸铕及苯甲酸-邻菲咯啉-铕的合成和荧光特性

苯甲酸铕及苯甲酸-邻菲咯啉-铕的合成和荧光特性卢浩杰唐思思黄燕平陈淑琼(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摘要:合成了铕-苯甲酸和邻菲咯啉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铕和苯甲酸、邻菲咯啉生成的二元、三元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可发出铕的特征荧光,且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大于二元配合物,三元配合物的第二配体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稀土苯甲酸邻菲咯啉荧光光谱前言稀土光致发光配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1,2],它的荧光单色性好,发光强度高,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稀土离子Sm(Ⅲ)、Eu(Ⅲ)、Tb(Ⅲ)和Dy(Ⅲ)发射线状光谱,属于4f 层电子跃迁发射,但都较微弱。

可是,当它们与含芳环的有机配位体形成二元或三元配合物时,受激发的配位体的能量可能转移给金属离子,然后由激发态的金属离子返回基态而发出强的荧光。

稀土芳香族有机羧酸配合物是一类性能良好的发光材料[3~5]。

为此,本文以苯甲酸、邻菲咯啉为配体,研究了铕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能。

1 实验部分1.1原料与试剂Eu2O3:纯度为99.9%;苯甲酸钠、邻菲咯啉(Phen)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pH试纸,无水乙醇。

1.2样品的制备Eu2O3溶于盐酸配成0.1mol/L的EuCl3水溶液,苯甲酸钠溶于水配成0.1mol/L的水溶液,邻菲咯啉溶于适量的乙醇中。

1.2.1铕-苯甲酸二元配合物的合成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按n(Eu3+):n(苯甲酸)=1:3取样,将EuCl3的水溶液逐渐滴入苯甲酸钠的水溶液中,保持温度在80℃左右,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6.5,不断搅拌,溶液中逐渐析出沉淀。

继续搅拌若干时间,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分别用水和95%乙醇洗至无Cl-离子,置于烘箱中,于110℃下干燥,得粉末样品。

1.2.2苯甲酸-邻菲咯啉-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按n(Eu3+):n(苯甲酸):n(邻菲咯啉)=1:3:1取样,将EuCl3的水溶液逐渐滴入苯甲酸钠的水溶液和邻菲咯啉的乙醇溶液中,保持温度在80℃左右,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6.5,不断搅拌,溶液中逐渐析出沉淀。

1_10_邻菲咯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1_10_邻菲咯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 收稿日期: 2009-06-26; 修订日期: 2009-08-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0662003, 20767001 ) 作者简介: 陈明华 ( 1966 - ) , 男, 汉族, 贵州兴义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 陶朱,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 ai:l gzu tao@ 263. net
cm - 3, L = 0. 095mm- 1, F ( 000) = 732, 最终偏离因子 R = 0. 091 2, wR = 0. 334 9。
关 键 词: 1, 10-邻菲咯啉; 1, 10-邻菲咯啉-5, 6-二酮; 合成; 晶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 O 641; O 625. 15
文献标识码: A
小二乘法修正。分子结构解析表明, 1 的组成为 C12H 7N 2 O+2 # Br- # H2 O, 分子量为 309. 09, 属正 交晶系, P na2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 14. 329 0
( 4) ! , b = 12. 370 0( 3) ! , c= 6. 395 6 ( 16) ! , A= 90b, B= 90b, C= 90b, V = 1 133. 5 ( 5) ! 3, Z = 14, D c= 2. 521 g # cm- 3, L= 12. 430 mm - 1, F ( 000) = 789, 最终偏离因子 R = 0. 039 8, wR = 0. 114 7。2的组成为 C19 H 11 FN 4 # C2H 5 OH, 分子 量为 360. 39, 属单斜晶系, P 21 /n 空间群, 晶胞参 数为: a = 9. 810 0( 4) ! , b = 10. 951 0( 4) ! , c=

邻菲咯啉-氨基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邻菲咯啉-氨基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邻菲咯啉-氨基酸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周晓华;陈实;黄鹤;乐学义;刘洁珍【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025)002【摘要】合成了3种邻菲咯啉(Phen)-氨基酸铜(Ⅱ)的配合物:[Cu(Phen)(L-val)]*ClO4*H2O、[Cu(Phen)(L-ala)]*ClO4 *0.5H2O和[Cu(Phen)(L-arg)]*2ClO4*0.5H2O (L-val:缬氨酸;L-ala:丙氨酸:L-arg:精氨酸).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邻菲咯啉作为双齿配体参与配位,3种氨基酸皆以α-氨基N和羧基O与中心Cu2+配位.【总页数】3页(P115-117)【作者】周晓华;陈实;黄鹤;乐学义;刘洁珍【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4【相关文献】1.1,10-邻菲咯啉-铜(Ⅱ)-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SOD活性 [J], 廖升荣;乐学义;卢其明;刘小平;熊亚红;林庆斌2.稀土-反式-2,3-二甲基丙烯酸-邻菲咯啉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陆维敏;吴斌;汪丽娜3.稀土-2,3-二甲氧基苯甲酸-邻菲咯啉多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J], 李夏;任桂芬;刘孟友;宋保华4.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姚莉;张武5.双核铜(Ⅱ)-氟喹诺酮-邻菲咯啉混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抗肿瘤活性 [J], 王国平;傅旭春;朱龙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四氟苯甲酸根及联吡啶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以四氟苯甲酸根及联吡啶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以四氟苯甲酸根及联吡啶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石智强;季宁宁;何国芳;郑和根【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2(028)006【摘要】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TFBA)(2,2'-bipy)(H2O)2](TFBA)(HTFBA=2,3,4,5-四氟苯甲酸,2,2'-bipy=2,2'-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铜(Ⅱ)分别与来自1个2,2'-bipy的2个氮原子、1个2,3,4,5-四氟苯甲酸根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配合物通过强的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聚体结构,该二聚体又通过分子间弱的C-H…O氢键和C-H…π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对配合物中[Cu(TFBA)(2,2'-bipy)(H2O)2]+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The title complex [Cu(TFBA)(2,2'-bipy)(H2O)2](TFBA) (HTFBA=2,3,4,5-tetrafluorobenzoic acid,2,2'-bipy=2,2'-bipyridine)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upric acetate monohydrate with HTFBA and 2,2'-bipy in the solvent mixture of methanol and water.I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spectra,TG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The copper(Ⅱ) ion is five-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one 2,2'-bipy,one oxygen atom from one TFBA and two water oxygen atoms,forming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configuration.A dimer structure was formed by strong O-H…O hydrogen bonds.Weakintermolecular C-H… O hydrogen bonds and C-H… π stacking inter actions further link the dimer into one-dimensional chain.Furthermore,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of the structures,stabilities,orbital energies,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es of som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 and Mulliken charge distributions of the [Cu(TFBA)(2,2'-bipy)(H2O)2]+ cation were performed by means of Gaussian 03W package and takingB3LYP/ lanl2dz basis DC:848788.【总页数】7页(P1279-1285)【作者】石智强;季宁宁;何国芳;郑和根【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泰安271021;泰山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泰安271021;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泰安271021;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121【相关文献】1.基于3,5-二((4′-羧基苄基)氧)苯甲酸和4′-(4-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为混合配体的两个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J], 乔宇;尉兵;王璐瑶;李秀颖;车广波;刘春波;张兴晶2.以2-4'-氯苯甲酰基)苯甲酸及联吡啶为配体的锌、钴两个链状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J], 李秀梅;牛艳玲;王志涛3.以邻氯苯甲酸及联吡啶为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J], 石智强;季宁宁;何国芳;韩银锋4.对位取代苯甲酸与2,2'-联吡啶配体构筑的两种二价铅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J], 杨娟;缪娟;戴俊;杨磊;张丽娜5.对三氟甲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双核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质 [J], 刘胜利;黄莉;禹良才;夏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4,5-苯四甲酸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

1,2,4,5-苯四甲酸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

1,2,4,5-苯四甲酸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石显璘;郑长征;薛凝;杨森;武耀博【摘要】以1,2,4,5-苯四甲酸(H4 BTA)为主要配体,加入辅配4,4 '联吡啶(bipy)和金属盐Zn(NO3)2·6H2O,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一个Zn(Ⅱ)的配合物晶体[Zn(H2 BTA) (bipy)(H2 O)]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洐射、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此配合物的特性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48 9(3)nm,b=0.7274(2)nm,c=1.625 2(4)nm,α=90.00°,β=95.22(4)°,γ=90.00°,V=1.11711(50)nm3,Z=4;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X-射线粉末洐射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纯度.【期刊名称】《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年(卷),期】2015(028)003【总页数】5页(P348-352)【关键词】1,2,4,5-苯四甲酸;4,4 '-联吡啶;晶体结构;锌配合物;热稳定性【作者】石显璘;郑长征;薛凝;杨森;武耀博【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羧酸配体在合成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众多配体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羧酸配体骨架较稳定,羧基的配位能力强,且羧基的配位模式灵活多变,因此其在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7].以羧酸类配体为原料设计合成的配位聚合物结构新颖多样,在光学、气体储存、催化和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深受广大学者的重视.1,2,4,5-苯四甲酸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苯环上的四个羧酸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去质子化参与配位.另外,质子化的羧基还可以作为氢键的给体和受体[8-9],因此其是构筑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理想材料[10-11].辅助配体的添加对配合物的构筑也有很大的影响,最常见的如桥连的含氮配体[12],4,4′-联吡啶.4,4′-联吡啶是直线型分子,它可作为桥连配体通过两个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含氮配体类配位模式稳定,常以端基的形式起配位作用,与其他配体如羧酸类配体等形成混和配体配位,构筑出许多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13-15].因此,本文以1,2,4,5-苯四甲酸(H4BTA)为主要配体,加入辅配4,4′-联吡啶(bipy)和金属盐Zn(NO3)2·6H2O合成出一个Zn(Ⅱ)的配合物晶体[Zn(H2BTA)(bipy)(H2O)]n.1.1 仪器与试剂(1) 仪器 Bruker Smart-APEXIIXCCD射线单晶衍射仪(德国Bruker公司),Vario EL Ⅲ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 公司),FT IR-8400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TGA/S DTA851e热重分析仪(瑞士METTLER公司),D/Max-3c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日本Rigalcu公司),DGG-9070BD自动程控烘箱(杭州卓驰仪器有限公司),CP114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水热反应釜(济南恒化科技有限公司).(2 )试剂 1,2,4,5-苯四甲酸、4,4′-联吡啶(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硝酸锌(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二次蒸馏水.1.2 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的培养将0.1mmol 的Zn(NO3)2·6H2O(29.7mg)、0.1mmol H4BTA配体(25.4mg)、0.1mmol辅配bipy (15.6mg)、1mL DMF和9mL二次蒸馏水封入25mL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水热反应釜内,在100℃下晶化72h,然后以3℃·h-1 的控温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白色透明晶体,用DMF将晶体充分洗涤并低温烘干.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实测值(计算值)为C,39.73(39.80);H, 1.24(1.99);N,4.62(4.64).1.3 晶体结构的测定选取大小合适、几何形状规则、光滑而透明的配合物晶体置于Bruker Smart-APEX Ⅱ CCD单晶衍射仪上,在温度296(2) K下,用经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MoKα射线(λ=0.071 073nm),以φ-ω 扫描方式收集晶体的衍射数据,对全部衍射数据进行经验吸收校正及Lp校正. 晶体结构通过SHELXL-97软件由直接法解出[16].采用理论加氢的方法确定氢原子,对氢原子和非氢原子分别采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热参数,进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17].晶体结构解析和精修均由SHELXL-97完成.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及结构精修参数均列于表1.2.1 红外光谱分析采用KBr压片法测定配体(H4BTA)及Zn(Ⅱ)配合物在波数为4 000~50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 禹 黄 文 浩 1 朱 敏1 吴 云 龙 1 谢 吉 民 ’ 1 . 2
2 1 2 0 1 3 )
1 江 苏 大学化 学化 工 学院 , 镇江
( 南 京大 学 配位化 学重 点 实验 室 , 南京 2 1 0 0 9 3 1
摘 要 :本文合 成 了铜 配合 物[ C u ( p h e n ) 2 B r ] ( H 3 B T E C ) ( 1 , p h e n = l , 1 0 p h e n a n t h r o l i n e , H 4 B T E C = l , 2 , 4 , 5 - b e n z e n e t e t r a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 ,
并 对 其 进 行 了元 素 分 析 、 红外 、 紫外 、 单 晶衍射 、 热 重 和 电化 学 性 质 等 表 征 。 测 定 结 果 表 明 , 该 配 合 物 晶体 属 三 斜 晶 系 空 间 群

P 1 , 晶胞参 数 a = 0 . 9 7 1 0 0 ( 1 9 ) n m, b = 1 . 2 1 2 0 ( 2 ) n m, c = 1 . 4 2 9 o ( 3 ) n m; a = 1 0 2 . 2 1 ( 3 ) 。 , / 3 = 9 9 . 5 7 ( 3 ) 。 , y = 1 0 7 . 6 4 ( 3 ) 。 , V = I . 5 1 7 7 4 ( 7 ) n m 。 , z _ l 2 , C 3 4 H 2 1 B r C u N 4 0 8 , 肘l ; 7 5 7 , D c = 1 . 6 5 6 g ・ c m , / . t = 2 . 0 9 8 m m , F ( 0 0 0 ) = 7 6 2 , S = I . 0 5 9 , 最终偏离 因子 R = 0 . 0 4 4 9 , w R = 0 . 0 8 6 4 。 该配合
D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1 - 4 8 6 1 . 2 0 1 3 . 0 0 . 0 4 5
S y n t h e s i s , Cr y s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E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Pr o p e r t y o f Co p p e r Co mp l e x
( S c h o o l o fC h e m 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j i a n g , ] i a n g s u 2 1 2 0 1 3 , C h i n a )
(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o r d i n t a i o n C h e m i s t y r , N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a n j i n g 2 1 0 0 9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C u ( H ) c o mp l e x[ C u ( p h e n ) 2 B r l ( H3 B T E C )( 1 , p h e n = l , 1 0 - p h e n a n t h r o l i n e ,H 4 B T E C = I , 2 , 4 , 5 一 b e n z e n e t e -
Ba s e d o n 1 , 1 0 - Ph e n a nt hr o l i ne a n d 1 , 2 , 4 , 5 - Be nz e n e t e t r a c a r bo x y l i c Ac i d
Z HU Yu HU ANG We n — Ha o Z HU Mi n W U Yu n - L o n g XI E J i — Mi n , ,
第2 9卷 第 1期
2 01 3年 1月
无 学

Vo 1 _ 29 No. 1 1 3 3— 1 37
CHI NE S E J 0URN AL OF I N0RGANI C C HE MI S T R Y
含苯 四甲酸 的邻菲哕啉铜配合物 的合成 、 晶体 结构及 电化学性质研 究
两 条 不 同 的 一 维链 堆 积 成 一 个 三 维 结 构
关键词 : 均 苯 四甲 酸 ; 氢 键 ;晶体 结 构 ;电化 学 性 质
中图分类 号: O 6 1 4 . 1 2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 — 4 8 6 1 ( 2 0 1 3 ) 0 1 — 0 1 3 3 — 0 5
物 中发 现 了两 种 不 同类 型 的 一 维 链 。 一 方 面 , 氢键( C — H…B r ) 和 B r 一 一 . 7 r 堆积作 用将[ C u ( p h e n ) : B r ] + 连接成一个一 维阳离子链 ; 另 外, 分子 间的 0 一 H…O 氢 键将 均苯 四 甲 酸连 成 一 个 双 层 的 一 维 阴 离 子 链 。通 过 结 构 中 的 C — H… O氢 键 作 用 及 其 他 弱 作 用 将 这
t r a c a r b o x y l i c a c i d )w a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e d b y e l e m e n t a l a n a l y s i s , I R s p e c t r a , U V — V i s s p e c t r a , s i n g l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