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光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_法检测HBV-DNA_的结果分析

光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_法检测HBV-DNA_的结果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月下第20卷第30期·实验研究·光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的结果分析吴洁莹 胡姗姗(东莞市横沥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46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光激电化学发光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下简称HBV)相关指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光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筛选出结果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30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30例;HBsAg、HBcAb二项阳性检测出30例;HBsAb、HBeAb、HBcAb三项阳性检测出30例,单独HBcAb阳性检测出30例。

标本共计150例。

随后对该150份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大三阳组中,HBV-DNA阳性率为86.67%,平均病毒载量为3.11 E+107 。

小三阳组中,HBV-DNA阳性率为53.33%,平均病毒载量为5.46 E+104。

 HBsAg、HBcAb二项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26.67%,平均病毒载量为1.50 E+104。

HBsAb、HBeAb、HBcAb三项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0.00%,平均病毒载量为0。

HBcAb阳性组,HBV-DNA 阳性率为3.33%,平均病毒载量为6.57 E+103。

五组中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最高,与其他四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光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有关联性,两者联合检测,对乙肝肝炎的诊疗意义较大。

【关键词】光激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乙肝两队半;乙肝病毒DNA【中图分类号】R512.62 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0-066-03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light induc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nd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in detection of HBV-DNAWu jie-ying, Hu Shan-shanLaboratory, Dongguan Hengli Hospital, Dongguan 52346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hotostimula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n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in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Methods: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 (HBeAb),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were detected by photoexci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Thirty cases of HBsAg, HBeAg and HBcAb were screened. HBsAg, HBeAb and HBcAb in 30 cases; HBsAg and HBcAb were detected in 30 cases. 3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BsAb, HBeAb and HBcAb, and 3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BcAb alone. A total of 150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ubsequently, the 150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HBV DNA loa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was 86.67%, and the average viral load was 3.11 E+107.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was 53.33%, and the average viral load was 5.46 E+104. In HBsAg and HBcAb positive group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was 26.67%, and the average viral load was 1.50 E+104. HBsAb, HBeAb and HBcAb positive groups, hbV-DNA positive rate was 0.00%, the average viral load was 0. In HBcAb positive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was 3.33%, and the average 作者简介:吴洁莹(1987.04—),女,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检验医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疑为乙型肝炎患者69例,对其先后进行CLIA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为参照,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CLI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ELIS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CLIA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前言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能够通过性接触、血液以及破损皮肤等途径传播,如不及早诊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仅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还会对其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是乙型肝炎诊断的金标准,但其由于检查时间长、费用高等因素,不宜作为首选检查方式[2]。

为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9例疑为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检测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诊的疑为乙型肝炎的患者中,抽取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下肢水肿、全身乏力、恶心、厌油、低热、皮肤黄疸等症状。

在本组患者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为42~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58±8.35)岁。

所有患者均具知情权,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然后离心分离血清并装入无菌试管待检。

两步夹心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e 抗原采用直接夹心化学发光法,将小鼠单克隆抗体或抗原混合物用于包被磁微粒(固相),针对不同抗原或抗体表位的小鼠单克隆抗体或抗原混合物与鲁米诺衍生物连接(异鲁米诺—抗体或抗原结合物),首次孵育时,检测物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结合。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价值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价值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乙肝患者共150例,回顾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组进行化学发光法测定法,检测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对比两组检测方法准确性和灵敏性。

结果:对照组检测的准确性显著低于观察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测HBsAg,对照组低水平检测结果和观察组对比,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和观察组最低溶度检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都很显著,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性更高,操作简单、方便,敏感性高,防止发生误诊和漏诊,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较为常见在临床上,潜伏期长,主要是因为患者发生肝损伤以后引起感染,属于传染性疾病,发病缓慢,传染途径多,大部分乙肝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诊断会相对困难[1],常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免疫技术做乙肝病毒的测定,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操作较为简单,花费的成本低。

随着近几年来不断发展的医学技术,化学发光法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是半定量检验方法,检测结果快速,敏感性较高,精确度更高,特异性好,重复性高,检出正确性高,防止出现误诊和漏诊。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乙肝患者共150例,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现将具体检测方法应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乙肝患者共150例,回顾临床资料,排除基本资料没有、有感染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组共有75例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介于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8±10.13)岁。

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性能评价

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性能评价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一七五 医院/ 门大 学医学 院附属 东南医院检验 科 , 厦 福建 漳州 3 3 0 ) 6 0 0
摘 要 : 的 对 Ic 光 激 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 析 系统 主 要 性 能 进 行 初 步 评 价 。方 法 以 美 国 临床 实验 室标 准 化 协 会 ( I I 制 目 a i ( ) 2S
总 不 精 密 度 在 2 1 ~ 6 2 , 收 试 验 的 回 收 率 为 9 . 2 ~ 1 6 5 , s g An i s HB A 、 n i e Ani c的 分 .5 .2 回 6 3 0 . 4 Hb A 、 t HB 、 e g A t HB 、 t HB —
1 资 料 与 方 法 l 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本 院 门 诊 及 住 院 患 者 血 清 以及 各项 目临 J
… …
测定 样 本 1 个 水 平 浓 度 , H 和 I按 0: 0 l: 、 8 1 将 1 、 9 2: 9: 、 0:0的 比 例 各 自配 置 混 合 , 成 系 列 测 试 标 本 。 l1 形 每个 浓度 样 本 测试 4次 , 有样 本应 尽量 在 1 实 验 中测 试 完 所 次
定 的评 价标 准 。 过 一 系列 实验 设 计 , L c 通 对 i a光激 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 析 系统 进 行 乙肝 “ 两对 半 ” 测 的精 密 度 、 检 准确 度 、 性 、 析 灵 线 分
敏 度 等 进 行 评 价 。结 果 I c a光激 化 学发 光 免 疫 分析 系统 进 行 乙肝 “ i 两对 半 ” 测 , 内不 精 密 度 变 异 系 数 在 1 4 ~ 4 4 , 检 批 .9 .O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1 年 1 月第 3 01 1 2卷第 l 9期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比较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比较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比较陈朝霞;袁冲【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卷),期】2008(24)15【摘要】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UA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特征。

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954例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对于其少见模式(“1”、“1235”、“1245”、“1345”、“12345”),随机抽取58例,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

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定量检测共11种模式,其中5种少见模式。

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主要表现为“阴性”;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12345”模式共2例均表现为“15”。

结论:本组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总页数】1页(P145)【作者】陈朝霞;袁冲【作者单位】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相关文献】1.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测定的比较分析 [J], 刘灿;陈静;李雯2.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测定对比探讨 [J], 罗澜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与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临床价值比较 [J], 乔辉4.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研究 [J], 周新媚;李秀华;李广平;罗友军5.乙肝两对半金免疫层析法和ELISA法的比较 [J], 张幼君;马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15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46期2019Vol.6No.4611915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李 飞,别晓莹,茅庆云(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 探究住院患者中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病人中的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同期住院病人5923人,阳性率2.5%)为研究对象,且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对半化学发光定量和ELISA 定性检验,分析患者两对半定量检验结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乙型肝炎患者,由检验可得大三阳患者为19例12.7%,小三阳患者为64例42.7%,其他类型的患者67例44.6%。

两种方法对HBsAg 、HBsAb 、HBeAg 、HBcAb 符合率高,为96.40%、88.62%、93.18%、92.26%。

结论 化学发光法乙肝两对半定量,可以有效完成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定期进行两对半定量检验,对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化学发光法;ELISA【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6.119.02乙肝病毒(HBV )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HBV 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侵入机体,传染源是HBV 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等。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肝细胞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有文献报道,HBV 感染可合并胃炎、食管炎、肠炎及消化道溃疡,52%的胃癌患者、45%的肠癌患者以及部分食道癌患者与其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有关[1],及时准确检测两对半定量,用来诊断乙型肝炎很有必要。

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

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

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摘要:1.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概述2.化学发光法原理简介3.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的解释4.结果分析与建议5.注意事项和后续检查建议正文: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五个项目。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等特点。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乙肝两对半检查的各项指标含义: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的天然保护剂,阳性表示具有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病毒复制的标志物,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

4.乙肝E抗体(HBeAb):病毒复制抑制因子,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病毒感染的标志物,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灵敏度高:化学发光法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抗原和抗体,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

2.特异性强:化学发光法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速度快:化学发光法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快速出具,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病情。

接下来,我们根据两对半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进行分析: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表示具有免疫力,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E抗原(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需密切关注病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4.乙肝E抗体(HBeAb)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受到抑制,病情相对稳定。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需关注肝脏状况,定期检查。

根据检测结果,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性能探讨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性能探讨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性能探讨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对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采集2014年9月-2015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体检的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保存待测,分别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五项血清学标志。

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学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光激化学发光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均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抗HBc时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标签:光激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性能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是一种DAN病毒,易感染群体为人类和大猩猩,是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毒[1]。

相关临床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率为60%~70%,约有7%的人口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照此计算,我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2]。

早期我国临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检测准确性较低。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化学发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检测中,笔者所在医院本次针对光激化学发光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检测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现做出以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4年9月-2015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体检的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9~71岁,平均(42.4±1.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样本 " 将 B 和 D 按 #_" " 个水平浓度 ! #" "_(" 0_& 44(_"" 形 成 系 列 测 试 标 本# " #_# 的 比 例 各 自 配 置 混 合 ! 每个浓度样本测试 $ 次 ! 所有样本应尽量在 " 次实验中测 试 完 计算测定结果的均值 # 以测得的均值 为 实 成 # 记录测定结果 ! 测值 ! 与计算 预 期 值 进 行 比 较 # 用 直 线 回 归 统 计 对 数 据 做 处 理! 计算回归方程 ! ]2 # 3i9 浓 度 为 #* 各0 $' &' %' F! 分析灵敏度 ! 取 上 海 博 阳 校 准 品 ") 支 # 要求在 " 次运行中将校准品 " 重复测定 0 #次#计 算 该 校 准品 " 光信号的均值 ) 和标准差) ! 然 后 将 EM EM 1F* * S* 1F 夹心法 * ! 或 EM 竞 争 法* 所对应的光信号带 * S) 1F / 0 * S) i0 计算得到的浓度为该项目的分析灵敏度 # 入校准曲线 ! $' F! 统计学处理 ! 所有数据均使用 M Y N < 3 0 # # % 软件处理 # %! 结 !! 果 见表 "# %' $! 精密度评价 ! 批内以及总不精密度 ! 表 "!!D + N 9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两对半 !!!! 检测不精密度
简称乙肝 * 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 所有乙 肝 !! 中国是乙型肝炎 ) 将 死 于 慢 性 肝 病 ) 肝 癌 " 肝 硬 化 * ! 因 此! 及 患者中 " !c "0 !c 时" 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乙肝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 随着对乙 肝 仅仅定性检测已经满足 研究的深入和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问世 ! 不了临床需求 # 近年来 ! 随着定量免疫检测技术平台的完善 和 新的检测技术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 乙肝定量检测已经 成为不少实验室的选 择 # 笔 者 对 本 科 室 目 前 使 用 的 博 阳 生 物 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 司 生 产 的 光 激 化 学 发 光 分 析 ) * 光化学 D + N 9 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 包括 D + N 9? X 全自动 加 样 器 及 D + N 9BK 高 及配套乙肝 + 两对半 , 检测试剂盒进行了初步性 能 通量分析仪 * 现报道如下 # 评价 ! $! 资料与方法 $' $! 一般资料 ! 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以及各项目 临 床异常高值标本 # 乙 $' %! 仪器与 试 剂 ! 采 用 D + N 9光 激 化 学 发 光 免 疫 分 析 系 统 ! 肝+ 两对半 , 检测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 批 号$ ! 高值 B " # " 0* ) 及低值质控物 ) 批号 $ * # B* I " # " 0 $' &! 方法 连续观察仪 $' &' $! 实验准备 ! 对 仪 器 进 行 维 护 保 养 及 校 准 ! 器运行 状 态 " 周 ! 运行稳定且状态良好! 熟悉仪器操作及实验 步骤后进行各项性能评价 # 所有实验运行均在仪器状态良 好 ! 质控在控前提下进行 # $' &' %! 实验设计 $' &' %' $! 精密度评价 ! 采用上海博阳同一批号 0 个浓度 质 控 品 B" 根据 I 并计算 D! D ? >M X ! / 1 0 文件要求开展重复性试验 ! 批内不精密度及总不精密度 # $' &' %' %! 准确度评价 ! 鉴于目前尚无相关质量评价以及 比 对 采取回收试验的 方 法 ! 将临床常规样本与各浓度校准品 依据 ! 等量 "_" 混合 ! 通过检 测 前 后 浓 度 值 及 校 准 品 给 定 值 计 算 回 收率 # $' &' %' &! 线性评价 ! 根据 I D ? >M X ) / 1 文件要求进行线性试 验 # 高值标本 ) $ 分别收集各项目超过试 剂 说 明 书 线 性 范 围 B* 上限标本 # 低值标本 ) $ 分别 收 集 各 项 目 低 于 试 剂 说 明 书 线 D* 性范围下限的标本 ! 难以收集时用新生牛血清代替 #
&0 0 !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0 # " "年" "月第% 0卷第" (期! > : CD 9 2E < 5 F 4 G < 8 2 < 7 0 # " " H 4 3 ' % 0 F 4 ' " (
仪器使用与排障
D + N 9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性能评价
$ / !( 领域得到广 泛 应 用 ' #本文通过各种对上 海 博 阳 生 物 科 技
两对半, 定量检 D + N 9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系 统 及 配 套 乙 肝 + 测试剂进行了初步评价 # 从本文得出的结果 显 示 ! 该 系 统 有 较 好 的 重 复 性! 总不精 密度控制在 0' 达到了国外同类型检测系统水 " !c ")' 0 0c ! 参照雅 培 化 学 发 光 1 平) J IB > K M I K+ 0 # # # ? J 乙肝试剂盒说 明书所列数据 * # 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室室间比对手段 和 能力验证方式 ! 故本文通过标准品的回收试验来验证其准确 回收率为( 实 验 结 果 较 为 满 意# 从 线 性! )' % 0c "" # )' ! $c ! 性及灵敏度试验结果来看 ! 在所涉及到的范围内 ! 线性良好 ) 斜 率 #' ! 确保高值样本能够在稀释的条件 ( !""' # !! 8'#' ( . !* 下! 得到准确结果 # 而分析灵敏度试验也证实了该检测系统 的 敏感性 # 加样的独立性 及 一 次 性 使 用 的 吸 样 头 避 免 了 交 叉 污 染的可能 # 本次性能评价未能进行干扰物质的影响研究 ! 有报道该 方 如单线态氧淬灭物质) 过渡金属元 法对可能存在的干扰物 质 ! 素" 抗氧化剂 " 血红蛋白 " 维生 素 I 等 * " 生 物 素 结 构 类 似 物" 总 胆红素 " 三酰甘油等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 ! 在常规浓度情况 下 !
检测指标 % ) B= , 1 8 D* B* O) O % ) B= , 1 8 D* D* O) O ) % ) 1 : + / B= , 8 > Z 8 D* B* ) % ) 1 : + / B= , 8 > Z 8 D* D* ) % ) B= < 1 X M > Z 8 D* B* O ) % ) B= < 1 X M > Z 8 D* D* O ) % ) 1 : + / B= < X M > Z 8 D* B* ) % ) 1 : + / B= < X M > Z 8 D* D* ) % ) X M > Z 8 D* B* 1 : + / B= N ) % * ) 1 : + / B= N X M > Z 8 3 D* 批内不精密度 ) c * 总不精密度 ) c* "' $ ( 0' 0 $ "' ( & "' & 0 0' ( # 0' " $ %' $ # $' $ # %' ! # $' 0 . 0' " ! %' # ! 0' ) ( 0' ! & $' ! 0 %' ) ) $' & ! !' ) $ $' ! 0 )' 0 0
%' %! 准确度评价 ! 校准品浓度分别为 I "" I 0" I %" I $" I !" I )! 将其与样 本 ? 由于 I 故排 "" ? 0" ? % 做 "_" 混 合 ) " 浓 度 为 #! ! 检测 前 后 浓 度 为 1 后 ! 回收率计算公式为$ 回 收 率 ])) 除* 1 后 e#' % ) * ) * # 各样本与各校 !%1 前 * #' !%I $]0" %" $" !" ) )
张阳根 " " 胡桂华 " 黄林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检验科 " 福建漳州 % # ) % # # #
目的 ! 对 D # 制 + N 9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主要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 方法 ! 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协 会 ! I D ? > !! 摘 ! 要 定的评价标准 " 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 " 对D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乙肝 ) 两对半 * 检 测 的 精 密 度 $ 准 确 度 $ 线 性 $ 分 析 灵 + N 9 两 对 半* 检 测" 批 内 不 精 密 度 变 异 系 数 在 "' 敏度等进行评价 ' 结果 !D + N 9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进 行 乙 肝 ) $ (c "$' $ #c " 总不精密度在 0' 回收试验的 回 收 率 为 ( $ $ $ $ " !c ")' 0 0c " )' % 0c "" # )' ! $c " B 2 , 1 1 : + / B= , B= < 1 1 : + / B= < 1 : + / B= N的 分 O O 析灵敏度分别为 #' . . . . . # $8 D$ "' . 08 > Z 8 D$ #' # (X M > Z 8 D$ #' % "X M > Z 8 D$ #' # 0X M > Z 8 D' 结 论 !D + N 9光 激 化 学 发 光 免 疫 O 测定样本快速 $ 准确 $ 精密可靠 " 能适应医院日常样本的检测需要 ' 分析系统各方面性能良好 " 关键词 肝炎 " 乙型 " 慢性 ( !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 ! 性能评价 ( ! 精密度 ( ! 线性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1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 " " " ( / 0 0 ! # /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