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服装纰裂程度的缝口形式

合集下载

【CN209573272U】一种防撕裂式透气型西服【专利】

【CN209573272U】一种防撕裂式透气型西服【专利】

背景技术 [0002] 西服在狭义上指西式上装或西式套装,西服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 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西服作为一种 衣着款式也进入到女性服装的行列,西服成为男女都可以驾驭的服饰之一。 [0003] 现有的西装由于面料的原因使得整体较为厚重,穿着时透气性较差,对于长时间 穿着以 及天气较热的 情况下 ,整体穿着的舒适感降 低 ,此外 ,传统的 西服版型较为挺阔 ,因 此其抗撕拉性较差 ,剧烈运 动下会造成 衣服的 破裂 ,影响 西服的 使 用 ,因此 在使 用的 过程 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撕裂式透气型西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撕裂式透 气型西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防撕裂式透气型西服,包括衣身,所述衣身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均缝合有衣 袖 ,所述衣袖远离衣身的一端设有袖口 ,所述衣身的顶部缝合有衣领 ,所述衣身靠近衣袖的 两 侧均缝合有口 袋 ,所述衣身远离衣领的 一端设有摆边 ,所述衣身靠近两个所述口 袋的 连 线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装饰扣 ,所述衣身远离口 袋的 一 侧缝合有披风 ,所述衣身靠近披风的 一侧设有透气部。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 所述衣身由第一系统经纱、第二系统经纱、第一系统纬纱、第二系统纬纱、第一纱 线以及第二纱线编织构成衣身,第一系统经纱与第二系统经纱呈径向设置,第一系统纬纱 与第二 系统 纬纱呈横向设置 ,第一 系统 纬纱与第二 系统 纬纱之间交织有第一纱线 ,第一 系 统经纱与第二系统经纱之间交织有第二纱线。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 所述衣领的结构为翻领,两个所述衣袖靠近袖口的一端缝合有与装饰扣一致的袖 扣。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 所述透气部由冰凉丝面料构成,且透气部的外表面边缘处与衣身靠近披风的一侧 相缝合。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 所述第一系统经纱与第二系统经纱之间交织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纱线,所述第 二纱线添加有涤纶纤维,且第二纱线的支数为五十支。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各种纤维用防纰裂剂产品说明

各种纤维用防纰裂剂产品说明

各种纤维用防纰裂剂产品说明
防纰裂剂是一种可以增强织物强度、防止纱线断裂的化学品。

它可以减少织物中的毛羽和纱线开裂,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见纤维用防纰裂剂的介绍。

1. 棉纤维用防纰裂剂
棉纤维用防纰裂剂一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水性液体,它可以有效地增强棉织物的强度和韧性。

在加工过程中,将其添加到棉织物的柔软剂中一起使用,可使棉织物更加光滑柔软,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止毛羽和断裂的作用。

2. 麻纤维用防纰裂剂
麻纤维用防纰裂剂也是一种水性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

在加工麻织物时,将其添加到柔软剂中使用,可有效地减少麻织物的毛羽和开裂,增强其耐久性和美观度。

3. 涤纶用防纰裂剂
涤纶用防纰裂剂是一种适用于合成纤维的化学品,其主要成分为聚酯硅油、脂肪酸等。

它可以在纤维加工过程中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地预防纱线断裂和起球现象,同时还可以增强织物的柔软性和耐磨性。

4. 羊毛用防纰裂剂
羊毛用防纰裂剂主要成分为有机硅、纤维素等,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羊毛纤维的断裂和毛羽现象,增强纤维的韧性和柔软性,使织物更加美观耐用。

总之,不同种类的纤维需要使用不同的防纰裂剂,选择适合自己纤维的产品可以有效地提高织物的品质和寿命。

在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指导进行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比较与探讨
×
面料:(100±2)N;里料:(70±
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
GB/T 18132—2008丝绸服装



×
面料:52g/m2以上:(67±2及以下和67 g/m2以上的缎类:(45±1)N;
里料:(70±
滑脱判不合格。(断裂未说明如何判定)
GB/T 14272—2002羽绒服装
文/王敏 林登光 章金兴
摘要: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各服装标准中纰裂试验方法的异同,结合检测机构一线检验员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标准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服装标准;纰裂;方法比较;修改建议
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缝口的拉力作用时, 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 所呈现的脱缝或裂口[1]。纰裂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在我国,服装纰裂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引起纺织服装业界重视,1999年以后修订的国家标准和纺织服装行业标准都增加了缝子纰裂的考核指标。但各个服装标准对纰裂的试验方法的规定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实践检验发现,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上的差异,给检验人员造成了困惑。本文利用比对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如何改进这些问题。
×
面料:(100±2)N;里料:(70±
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
GB/T 2665—2008女西服、大衣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
×
面料:(100±2)N;里料:(70±
织物断裂、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判合格;滑脱判不合格。
GB/T 2666—2008西裤


钢直尺(分度值为1 mm)
GB/T 2664—2008、GB/T 2665—2008和 GB/T 2666—2008等标准明确规定采用钢直尺测量。显然钢直尺的精度比游标卡尺低得多,误差大,而且更容易受检验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2]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

纰裂程度测试中试样缝制条件的选择及结果判定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缝口的拉力作用时, 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 所呈现的脱缝或裂口。

纰裂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

在我国,服装纰裂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引起纺织服装业界重视,1999年以后修订的国家标准和纺织服装行业标准都增加了缝子纰裂的考核指标。

但各个服装标准对纰裂的试验方法的规定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实践检验发现,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上的差异,给检验人员造成了困惑。

摘要:纰裂程度是考核服装质量的关键指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性能和使用耐久性。

本文结合实际检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纰裂程度检测制备试样时如何选择适合的缝纫条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为织物纰裂程度的检测提供意见。

关键词:纰裂程度;针距密度;缝纫线;缝纫针一、引言纰裂是指经缝合的织物受到垂直接缝方向的拉力作用时,一个方向的纱线在另一个方向的纱线上产生滑移,接缝处脱开,所呈现的脱缝宽度。

影响服装面料纰裂程度的因素有纤维种类、纱线特性、织物结构、制造工艺和缝纫条件等。

目前客户送检的样品形态主要为成品和布料,当客户送检的样品为布料时,需要实验室自行制备试样。

目前方法标准中对纰裂程度如何选择缝纫条件有明确规定的有FZ/T 20019―2006、GB/T 13772.1―2008、GB/T 13772.2―2008,见表1。

以往的产品标准如FZ/T 81003―2003、FZ/T 81004―2003、FZ/T 81007―2003、FZ/T 81008―2004、GB/T 2665―2001、GB/T 2666―2001都备注了试验方法参照采用FZ/T 20019―1999《毛机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但是现在实行的许多产品标准如FZ/T 81001―2007、FZ/T 81006―2007、FZ/T 81008―2011、FZ/T 81010―2009、GB/T 2660―2008、GB/T 2662―2008、GB/T 2664―2009、GB/T 2665―2009、GB/T 2666―2009并未对纰裂程度测试的缝纫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FZ/T20019―2006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克重的划分不够细化,采用的9.7tex×3的棉丝光缝纫线和16.2tex×3的棉丝光缝纫线在市场上难以购买,不可以完全参照,这使得各检测机构纰裂程度检测缺乏统一性和操作性,增加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

无针缝技术解决服装拼缝的渗水、防风、缝迹起皱难题

无针缝技术解决服装拼缝的渗水、防风、缝迹起皱难题
知 识 ・ 发 Kn wl d 研 o e ge & Re e r h s ac
> 预 防骨质 疏 松 娃娃 抓 起 > I
> “ 持 大肠 癌 肿 瘤 细 胞 短 期 生 >维 长 的 原 代 培 养 方 法 ” 国 家 发 明 获
专 禾J I
速 的 领 域 之 一 。为 了适 应 该 技
文 晓林 王 国 4- 严 静 ) 4
5 I 置 210 6I 斜 1 017 .
的 食 物 有 蛋 类 、豆 制 品 、海 藻 等 。 任 何 体 育 运 动 都 有 利 , 别 特
是 负 重 运 动 , 舞 蹈 、 球 、 球 如 网 足
态 的 肿 瘤 生 物 学 特 性 , 此 对 于 因 肿 瘤 本 身研 究 及 各 种 抗 肿 瘤 药 物 研 究均 具有 重 要 意义 。
资 ” 健 康 的最 佳 时 机 。 因此 , 骨 通 过 儿 童 和 年 轻 时 达 到 理 想 骨

4月 l 日 , 国 2 0余 位 学 5 全 5
大肠 癌 组织 分 离 、 化 肿 瘤 细胞 纯
并 建 立 稳 定 生 长 的 大 肠 癌 肿 瘤 细 胞 尚没 有 高 效 的方 法 , 然通 虽 过 大 量 标 本 的 筛 选 最 终 可 以 建
年 以来 每 年 组 织 举 办 一 期 的 “ 心 脏 节 律 管 理 新 进 展 ” 家 级 继 续 国 教 育 学 习 班 , 成 为 医 院 品 牌 之 已

期 开 始 。 骨 骼 是 孩 子 身 体 逐 渐 长 的支 架 , 不 停 变化 的 活体 组 是 织 。儿 童 和 青 少年 时期 是 “ 投
立起 细 胞株 , 巨大 的 工 作 量及 但
员 代 表 和 授 课 专 家 参 加 了 “ 脏 心 节 律 管 理 新 进 展 ” 讨 会 , 课 研 就 题 在 国 内 外 的 最 新 进 展 进 行 了

双面尼宽破缝工艺

双面尼宽破缝工艺

双面尼宽破缝工艺
“双面尼宽破缝工艺”是一种流行的缝纫工艺,它能够为服装制品增添独特的时尚效果。

这种工艺在服装行业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因为它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并且能够为服装增添更多的时尚元素。

这种工艺的特点之一是双面尼宽破缝设计,它能够使服装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立体感。

通过这种工艺,服装的表面会出现破损的效果,但同时也不会破坏服装的整体结构,使得服装更具有时尚感和个性化。

双面尼宽破缝工艺不仅能够应用于牛仔裤、外套等休闲服装,也可以运用于运动装、时装等不同类型的服装设计中。

另外,双面尼宽破缝工艺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牛仔布料,也可以应用于棉麻布料、涤纶面料等不同种类的面料上。

无论是春夏季节还是秋冬季节,双面尼宽破缝工艺都能够为服装赋予更多的时尚元素,让服装在破损的同时也不失风格。

在服装设计中,双面尼宽破缝工艺也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比如浆洗、磨砂等工艺,以达到不同的时尚效果。

这种工艺的灵活性使得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服装的款式和面料来选择不同的工艺搭配,从而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效果。

总的来说,“双面尼宽破缝工艺”是一种在服装行业中备受欢迎的工艺,它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使得服装在破损的同时也能保持时尚感。

随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服装的需求不断增加,相信这种工艺未来会在服装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服装开叉的几种方法 -回复

服装开叉的几种方法 -回复

服装开叉的几种方法-回复关于服装开叉的几种方法服装开叉,指的是在裙子或裤子的下摆处设计出一个小裂口或开口。

这种设计可以增加衣物的风格感和运动感,同时也能增加穿着的轻松感和舒适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回答有关服装开叉的几种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1. 服装布料(根据您想要制作开叉的服装的款式和长度选择合适的布料)2. 剪刀3. 针线(最好是与您所选择的布料颜色相匹配的线)4. 封边胶(可选,可以用来处理裁剪出的边缘,增加服装的耐用性)5. 缝纫机(可选,可以更方便和快速地完成部分工作)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讨论几种常见的服装开叉方法:方法一:侧开叉侧开叉是最常见的开叉方式之一。

首先,您需要在裙子或裤子的侧缝处留下一个适当的间隔。

通常,这个间隔的长度会根据您个人喜好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裙子的侧开叉长度通常为10-15厘米,而裤子的侧开叉长度则通常为5-10厘米。

1. 用剪刀将侧缝的长度切断,并向两侧剪开一个小裂口。

2. 使用缝纫机或手工针线沿着开裂口进行封边处理,以防止织物破裂。

3. 如果您选择使用封边胶,可以将封边胶涂抹在开口处,然后使用熨斗将其定型。

方法二:前开叉或后开叉前开叉和后开叉是常见的设计元素,特别适用于裙子或长裤。

这种开叉方式可以增加衣物的流动感和动感,同时也可以展现出您的美腿。

1. 根据您的设计要求,在裙子或长裤的前缝或后缝处留下一个合适的间隔。

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长度,并使用剪刀将其切断。

2. 使用缝纫机或手工针线沿着开口进行封边处理。

确保封边处理牢固,并且织物不会脱线。

方法三:多层开叉多层开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开叉方式,通常用于设计独特而迷人的礼服或晚装。

这种设计可以营造出轻飘飘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1. 根据您的设计要求,在裙子或裤子的下摆处划分多个密集的区域,每个区域之间相差约5-10厘米。

2. 使用剪刀将每个区域的开口切割成合适的大小。

纺织助剂防纰裂剂介绍

纺织助剂防纰裂剂介绍

纺织助剂防纰裂剂介绍
纺织助剂防纰裂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的化学品,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纰裂现象,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防纰裂剂的定义、作用原理、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防纰裂剂是一种化学品,它能够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起到防止纰裂的作用。

纰裂是指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断裂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纺织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纺织品的使用寿命。

防纰裂剂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善纤维的表面张力和摩擦系数,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防止纰裂的发生。

防纰裂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善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来防止纰裂的发生。

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会导致纰裂的发生。

防纰裂剂能够改善纤维的表面张力和摩擦系数,使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防止纰裂的发生。

防纰裂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如棉、麻、丝、毛、化纤等。

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防纰裂剂可以用于纱线的加工、织物的印染、针织品的生产等方面。

防纰裂剂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一般来说,只需要将防纰裂剂加入到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即可。

在纱线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将防纰裂剂加入到纱线的浆料中;在织物的印染过程中,可以将防纰裂剂
加入到染料中;在针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将防纰裂剂加入到针织品的生产液中。

防纰裂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纺织助剂,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纰裂现象,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防纰裂剂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纺织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降低服装纰裂程度的缝口形式
作者:陈道玲程朋朋
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2期
摘要:
本文针对一些服装纰裂性能较差的问题,在保持现有面料特性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常规的缝口形式,设计出了新的缝口形式包缉缝,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包缉缝与常规的平缝、暗包缝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服装的纰裂程度。

关键词:缝口形式;纰裂;服装
市场上面料多种多样,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许多服装企业推出了时尚、轻薄的服装产品。

然而试验结果发现,不少轻薄服装产品无法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对缝子纰裂项目的要求。

纰裂是指服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在接缝处面料纱线产生经向或纬向滑移,致使缝口脱开,所呈现的脱缝或裂口[1]。

纰裂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还严重降低服装的服用性能。

故对能减轻服装纰裂程度的缝口形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经研究表明影响服装产品纰裂性能的因素很多,本文在保持现有面料特性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缝口形式,对服装纰裂性能进行研究。

1 试验
1.1 仪器和工具
缝纫机:普通家用、工业用缝纫机;织物强力机:夹钳距离可调至10.0cm,夹钳无载荷时移动速度可调至5.0cm/min,预加张力2N,夹钳对试样的有效夹持面积为2.5cm×2.5cm[2];钢直尺:分度值为1mm;裁剪剪刀;缝纫线:适合所用衣料质量的缝线。

1.2 试样
本文选用了7种常用服装面料,其具体特性见表1。

针对以上面料,分别采用平缝、暗包缝和包缉缝的缝口形式来准备试样,具体如下:
平缝是将缝料正面相对,在反面缉线的方式,这是服装缝制中最基本、最常用、最广泛的机缝工艺[3],常用于上衣的肩缝、侧缝、袖子的内外缝、裤子的侧缝、下裆缝等部位,缝纫方式如图1,实物图如图2。

该缝口形式简单、易操作,但是牢固强度不够,易造成缝线断裂,缝口裂开的现象。

暗包缝也叫内包缝,常用于服装上衣的肩缝、侧缝、袖缝以及裤子的侧缝等部位。

将缝合的两层布片正面贴正面,下层的缝份放宽一倍,将放宽的这部分缝份内折包住上层缝份,然后紧挨内折边缘缉一道线,再分开上下两层,将包缝向上层布片这边坐倒,最后再沿包缝边缘缉上止口线[4]。

该缝口形式能有效地将缝份毛边隐藏起来,提升了美观性,但是增加了缝制工艺难度,对企业员工的工艺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

缝纫方式如图3,实物图如图4。

包缉缝:将一块缝料的缝份向上折并扣压熨烫,另一块缝料的缝份向下折并扣压熨烫,然后将这两块缝料的缝份相互扣合在一起,同时用手在缝料上下推平扣合处保证两块缝料的缝份都充分扣合,最后先在扣合处的正面,距离扣合边缘0.1cm处缉一道明线,再在扣合处的反面,距离扣合边缘0.1cm处缉一道明线,缝纫方式如图5,实物图如图6。

该缝口形式不仅有效地将缝份隐藏起来,还增强了缝口处面料的厚度,能有效地增强缝口牢度,但该缝口形式由于需要将缝份扣压熨烫,可能会增加服装的制作工时。

1.3 试验步骤与计数方法
根据表1这三种面料的特性,再结合GB/T 13772.2—2008《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标准要求,对试样面料1~7分别施加负荷为45N、45N、45N、100N、100N、100N、100N。

首先,将强力机的两个夹钳分开至(10.0±0.1)cm,同时保证两个夹钳边缘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移动方向;其次将试样固定在夹钳中间(预加张力2N),使试样中心线与夹钳边缘相互垂直(缝迹线位于两夹钳中间);然后根据面料特性设定预定负荷,启动强力机,当夹钳以5.0cm/min的速度逐渐增加至规定的负荷或未达到最大负荷而试样伸长率达到30%时,停止夹钳的移动,然后在试样上垂直量取其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测量值精确到0.05cm。

若试验中出现纱线从试样中滑脱现象,则测试结果记录为滑脱;若试验中出现试样断裂或缝线断裂,则在试验记录予以描述;最后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0.1cm。

2 结果与分析
7种服装常用面料分别按照三种缝口形式缝制,测试的纰裂数值具体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样1,采用平缝、暗包缝的缝口形式时,结果都出现滑脱这样的严重结果,而采用包缉缝的缝口形式时虽然所得到的纰裂数值不合格,但是该试样避免了试样滑脱的后果。

其他试样的测试结果也可以看出,当采用包缉缝的缝口形式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装纰裂值。

从缝纫工艺角度看,当两块缝料采用平缝的方法进行缝合时,缝线只缝合了两层缝头;当采用暗包缝时,缝线缝合了三层缝头;采用包缉缝时,缝线缝合了四层缝头。

纱线滑脱是纰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缝口纱线摩擦力是防止缝口纰裂的主要方法。

因此,当采用包缉缝的缝
口形式时,缝合四层缝头,它提高了缝口处面料纱线总的摩擦力,从而使缝口能承受更大的外力,降低服装纰裂程度。

3 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面料,在不改变面料特性的情况下,当采用本文设计的包缉缝的缝口形式时,所得到的纰裂数值都远远小于其他两种常见的缝口形式,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缝制设备,可能会增加整件服装的工时,所以纺织服装企业可以根据服装容易纰裂的部位来采取此种缝口形式,从而提高服装纰裂合格率,进而提高整个服装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孙平,李浩民. 现行产品标准增加纰裂和起毛起球考核指标的建议[J]. 中国纤检, 2003(01):14.
[2] GB/T 13772.2—2008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S].
[3]马爱林,周生录,董仲凤. 服装缝纫技术要领图解[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4](美)康妮·阿玛登·克兰福德著. 图解服装缝制手册[M]. 刘恒等译.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77.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