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纫----加放缝份与折边

合集下载

服装裁剪的技巧及常用服装裁剪术语

服装裁剪的技巧及常用服装裁剪术语

服装裁剪的技巧及常用服装裁剪术语裁剪是缝制的基础,裁剪时应保证裁剪的精度,即裁出的衣片与样板间的误差。

对批量加工的服装往往需要根据服装的规格尺寸和数量分床裁剪,按照样板方向部位合理排料,裁剪时各层衣片间的误差应符合规定。

裁片方法不正确不仅会使成衣造型结构完全偏离设计,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批量加工时,会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归纳得出,裁剪应正确掌握以下要求:掌握正确的开裁顺序。

即无横断后直断、先外口后里口,先零小料后整大料,逐段取料。

掌握拐角的处理方法。

凡衣片拐角处,应以角的两边不同进刀开裁,而不可以连续拐角裁,以保证精确裁剪。

裁剪时要保持剪刀垂直,以免衣片产生误差。

打剪口时定位要准,剪口不得超过3mm且清晰持久。

裁剪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在裁剪之前要进行诸如铺料、画样等准备工作。

铺料是按照所规定的铺料层数及长度,将服装材料按铺料要求,铺放在裁床上,以便画样及开裁。

对伸缩性大的材料,铺料后还需要放置数小时,使之应力回缩后再裁减。

铺料有其本身的工艺技术要求:布面平整。

铺料时必须使每层材料的表面平整,不得有折皱、歪曲不平现象。

否则衣片将变形,给缝纫工作带来困难,并对服装效果及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布边对齐。

铺料时要求每层料布边要对齐,不能有参差不齐现象,否则易造成短边部位裁片尺码规格变异,造成次片。

布边里口处一般要求较严格,要求上下整齐,差异不得超过2mm,因为里口部位将作为将来排料基准边。

另一边保证自然平整即可。

张力均匀,并且尽量小。

要想铺料平整,必要时得施加一定的张力,该力必须均匀且尽量小,以防止内应力回缩不匀而起皱。

方向一致,符合要求。

许多材料有明显正反面或具有特殊的方向性,铺料时为保证效果一致,材料应保持同一方向。

对正图案。

对于有条、格、花纹、图案的材料,为保证或突出设计效果,在排板方案设计时,要求在铺料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对正图案。

认真细致地做好裁前准备,掌握正确的裁剪方法,然后才能进行服装加工的下一道程序———缝制。

针织服装缝纫小窍门(一)——领口加边的两种方法

针织服装缝纫小窍门(一)——领口加边的两种方法

针织服装缝纫小窍门(一)——领口加边的两种方法我对针织服装发烧,尤其关注缝纫技巧。

经过几年的实践琢磨,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在结合最近做的裙子,分享一些自己认为实用的小窍门。

领口处理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加边(镶边、拼接)、贴边、包边(滚边)。

这里分享针织领口的加边方法。

第一种——松紧花边加边法看图说话。

我这种方法是在缝合肩线之后,也就是领口封闭的情况下再加的松紧花边。

量好尺寸(长度为领口的70---80%),做好记号,先将松紧花边和领口边缘正面相对,绷缝一圈后(这里也可以丝线包缝,或者之字缝),再把松紧花边翻折到领口里面,然后再在领口正面绷缝(也可以之字缝)压一圈。

需要注意的是,从右后肩开始缝的时候,松紧花边反折一两厘米。

这样翻折以后在正面就看不到松紧花边的毛茬了。

缝好的领口欣赏。

第二种——布条加边法。

直接造型。

方法:1. 用布条裁出想要的领口的形状,裁两片,注意下边和衣身开口(这两个地方的弧线一定要圆润,不能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的尺寸形状吻合。

2. 然后将两片正面面对,缝合上边缘。

3.翻到正面。

整理造型。

4.将造好型的两层布条的任意一面与衣身开口正面相对,四线锁边。

5.把布条往上翻,完成。

用原来买的旧衣服的照片来说明,个人觉得图片非常直观。

(也比我自己做得好太多了。

)个人认为用本布或另外的纯色布都行,以稍弹性不太大的为佳。

成衣欣赏。

补充: 这两种方法都更适合领口弧线圆润的。

不适合领口尖锐的。

领口处理方法还有很多,以后慢慢分享。

服装缝型的分类及应用

服装缝型的分类及应用

服装缝型的分类及应用一、缝型的分类缝型按国际标准化组织拟订的标准分成八大类缝型,分类时参照以下几种情况:①缝合的布片数量:不同的缝型要求缝合布片的数量是不同的:有一片、两片、三片…②缝合时布片的配置方式:是指缝合布片时,布片与布片之间连接的方式。

如布边对齐、重叠、搭接、拼接、包卷、叠加、夹芯等形式。

③布片布边缝合时的形态:布片布边缝合时的形态:有四种形态——一侧为有限布边,一侧为无限布边,两侧为无限布边以及两侧为有限布边。

1.一类缝型: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缝料组成,其有限布边全部位于同一侧,其中包括两侧均为有限布边的缝料。

常用的第一类缝型:(1)平面缝型:是最常用的一类缝型,作用是将两片缝料连接起来,简称“平缝”。

(2)来去缝(来回接缝、袋缝):其主要特点是坚固和保险。

常用于袋盖、衣领、袖级等部位,也用于轻薄面料成衣的侧缝、袖底缝或袋笃处理。

(3)滚包缝:是处理缝道的缝份或装饰缝道。

2.二类缝型: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缝料组成,其有限布边各处一侧,两片缝料相对配置并相互叠搭,形成一高一低的重叠结构。

若再有缝料时,其有限布边可随意位于一侧,或者两侧均为有限布边。

常用的第二类缝型:(1)折缝(翻缝):平缝后把止口倒一边,面料各处一边,在正面压明线迹。

(2)包缝(内包缝、外包缝):缝型完成后有限布边相互叠搭并包住,是牢度强且整洁的缝型。

(3)扣压缝(栋缝):上层缝料的有限布边扣折后,叠搭到下层缝料的有限布边上,只在正面压一道线迹即可。

如缝小裆。

3.三类缝型: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缝料组成,其中一片缝料的一侧是有限布边,另一片缝料两侧都是有限布边,并把第一片缝料的有限布边夹裹其中。

如再有缝料时,似同第一片或第二片缝料。

常用的第三类缝型:(1)滚边缝型:利用一条窄长的布条,把缝料边缘包光,使其整洁美观。

(2)绱裤、裙腰缝型:把裤头、裙头缝在裤身、裙身上。

4.四类缝型: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缝料组成,其有限布边在同一平面上有间隙或无间隙地对接,无限布边分置两侧。

女式西服的正经缝制方法

女式西服的正经缝制方法

女式西服的正经缝制方法并非我看得懂,而是自说自话一遍兴许能多悟一些……里子的裁剪——要比挂面边缘往外去一个缝份,上次就是模糊地剪,结果加了里子上身就小了……里子缝合的时候为什么要上面一块多伸出一些?里布比表布多伸出来一些,是为减掉面料的厚料以免里布外翻吗?背中缝那里为什么要多出来一块?连对位记号线也要低一些,是为什么?请注意里子底边线的是2CM宽。

浅蓝色是烫牵条,红线是裁剪线,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纸样基础上做调整——为什么不直接调整好纸样呢?手工疏缝定位的时候,比车线旁开0.2CM。

制作顺序:1.前腰省、前刀背缝、后刀背缝、口袋盖、肩线、车上驳领的下片2.上表布驳领片(里外领片都烫衬)。

转弯的地方剪开,对齐侧颈点;3.合挂面。

这时候才缝合上、下两片驳领。

4.挂面的肩部压住驳领(先手工定位两片驳领),之后会用里子再盖住。

5.车合里子(背中缝那里,疏缝直线,机车弯线?),但是并不把肩连起来6.表面里腰线对位7.手工疏缝固定里子布与表布的腰线8.做袖子(表面腋下抽皱,里布袖山抽皱?)。

表布袖口按净线折过来手工疏缝固定,里布袖口留2CM缝份,按1.5折边缝到表面袖口上……听着晕!9.上垫肩10.手缝里布与挂面拼合处,肩缝及与驳领片拼合处11.上表袖12.上里袖13.表面底边14.底布边边。

两种不同的缝制方法。

红色机缝,蓝色手缝。

1.表布:前腰省、缝刀背线、底边线上折、挂面(边缘线?)、肩缝、驳领下片2.驳领上片3.车合挂面与前片4.正正相对手工缝合里子到后领片上。

5.表布袖口烫环形衬,里子放在里面车合,分段固定里袖与面袖6.同前7.侧缝也分段固定表与里(手工)8.上袖子,加垫肩(手工)9.袖笼里布(手工)10.表面底边烫衬后向上折斜针定位(手工)11.里布多净线多留1.5CM折入定位(手工)第三种方法:1.表布省、侧缝、领、袖全都连好2.手工上垫肩(手工)3.里布省、侧缝、领、袖、挂面全部连好4.车合挂面与前片5.车缝后片驳领、挂面肩部与里子。

衣服包边的几种方法

衣服包边的几种方法

衣服包边的几种方法
衣服包边是一种常见的裁缝技术,它可以增强衣物的耐用性和美观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衣服包边方法:
1.缝边:这是最基本的包边方法,使用缝纫机或手工将边缘折叠后缝制。

可以选择直线缝或者使用不同的装饰性缝线进行缝制,以增加装饰效果。

2.蕾丝边:蕾丝边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性包边材料,可用于裙摆、袖口等部位。

将蕾丝边与衣物边缘对齐,通过缝纫机或手工缝制固定。

3.织带边:织带也是常用的包边材料之一,可以选择宽窄不同的织带进行搭配。

将织带与衣物边缘对齐,使用缝纫机或手工缝制固定。

4.折边:折边是将衣物边缘折叠后缝制,可以通过单折边、双折边等方式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薄的面料,能够使衣物边缘更加平整。

5.刺绣边:刺绣边是一种精致的包边方式,通过使用针线在衣物边缘进行各种刺绣图案,使衣物更具个性和艺术感。

服装缝纫基础1

服装缝纫基础1

五、机缝常用缝型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机缝缝型的种类繁多,可根据服装的不同款式、部位和工艺要求进行选用。

(1)平缝平缝是把两层衣片正面向叠,沿着所留缝头进行缝合,一般缝头宽为1cm左右,用于衣片的拼接,见图1-30。

(2)分缝分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向两边分开,一般用于衣片的拼接部位,见图1-31。

(3)分缉缝分缉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分缝,在衣片正面两边各压缉一道明线,一般用于衣片拼接部位的装饰和加固,见图1-32(4)坐倒缝坐倒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一般用于夹里的拼接部位,见图1-33。

(5)坐缉缝坐缉缝是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正面压缉一道明线。

也有为减少拼接厚度,平缝时放大小缝,即下层衣片缝头多放出0.4或0.6cm,平缝后毛缝朝小缝方向坐倒,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使小缝包在大缝内,一般用于衣片拼接部位的装饰和加固,见图1-34。

(6)分坐缉缝两层衣片平缝后,一层毛缝坐倒,缝口分开,在坐缝上离开原平缝线迹0.1~0.2cm压缉一道线。

用于增加牢度,如裤子后裆等,见图1-35。

(7)搭缝搭缝是两层衣片缝头相搭1cm,居中缝一道线,使缝子平薄,不起梗,用于衬布的拼接,需拼接又不显露在外面的部位,见图1-36。

(8)对拼缝对拼缝是两层衣片平接,用Z型线迹来回缝缉,此缝比搭缝更平薄,适用于衬布的拼接,见图1-37。

(9)压缉缝压缉缝是把上层衣片缝口折光,盖住下层衣片缝头或对准下层衣片应缝的位置,正面压缉一道明线,一般用以装袖衩、袖头、领头、裤腰和贴袋等,见图1-38。

(10)贴边缝(窄贴边也称卷边缝)贴边缝是把衣片反面朝上,把缝头折光后在折转一定要求的宽度,沿贴边的边缘缉0.1cm清止口,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防止起涟,见图1-39。

(11)闷缝(也称包边缝)闷缝是把面料两边折光,折烫成双层,下层略宽于上层,把衣片夹在中间,沿上层边缘缉0.1cm清止口,把上、中、下三层一起缝牢。

用于装袖衩、装裤腰等,见图1-40。

服饰车缝工艺标准

服饰车缝工艺标准

服饰车缝工艺标准一、服饰车缝工艺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 平缝:把两层面料正面相对,在反面按规定的缝份均匀地缉一道线。

缝份宽度视面料质地的厚薄松紧、所处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0.8~1.2cm。

2. 扣压缝:先将面料的缝边按规定的缝份扣倒烫平,再把它放到规定的位置,在折边缉上0.1cm的明线。

3. 内包缝:将两层衣片的正面相对重叠,下层衣片比上层衣片多出0.8cm包转倒上层,距边车0.1cm的缝线,再把包缝折倒,将毛边盖住,在正面车0.6cm的明线。

4. 外包缝:操作方法与内包缝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衣片的反面与反面相对重叠后,下层衣片比上层衣片多出0.8cm,包转倒上层,距边车0.1cm的缝线,再把包缝折倒,将毛边盖住,在正面车0.1cm的明线。

5. 来去缝:将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0.3cm缝头后把毛丝修齐,翻转后,正面相叠合缉0.5或0.6cm,把第一道毛缝包在里面。

6. 分压缝: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对叠合,沿边先缉1cm,然后把缝份向两侧分开,再将其中一衣片折向另一衣片,使两层衣片正面相对,缝子的一侧为一层缝份,另一侧为三层(两层是衣片、一层是缝份),在三层的一侧沿缝份车0.1cm的明线。

7. 坐缉缝:将两层衣片正面相对叠合,沿边先缉一条明线。

为减少缝份的厚度,平缝是将下层缝头多放0.4cm~0.6cm,缝合后缝份朝下缝方向坐倒,在正面压一道明线,使大缝盖住小缝。

8. 闷缝(也称包边缝):是把面料两边折光,折烫成双层,下层略宽于上层,把衣片夹在中间,沿上层边缘缉0.1cm清止口,把上、中、下三层一起缝牢。

9. 卷边缝:先将衣片的毛边向反面折光(折进的量根据需要,有0.3cm、0.5cm、0.8cm、1cm不等),然后将贴边向反面再折转一定的量(根据需要,贴边的量有0.5cm、0.8cm、1cm、1.5cm、2cm 不等),使衣片的毛边被卷在里边,最后沿贴边上口缉0.1cm的明线。

二、在进行车缝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裁剪时要保证横平竖直,不可歪斜裁剪,否则裁剪出的面料大小不一,会影响整体的缝纫产品效果。

服装裁剪基本术语

服装裁剪基本术语

服装裁剪基本术语
服装裁剪有许多*术语,这里只简单讲解服装DIY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几个基本术语,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服装裁剪基本术语吧。

窝边:在缝合时留出的多余部分,从缝线到布料边缘的距离,也叫缝份、缝头。

折边:处理布边或者对布料进行加强时使用的方法,经常用在衣服的袖口、领口或袋口。

折线:对折、三折时使用的标识线,可以在折线处用熨斗压出折边。

齐明线:缝接布料的一种方法,有时也为了装饰目的而特意缝一条齐明线。

内裆:提包底部较为厚实的部分,有了内裆可以增加提包的体积,容纳更多东西。

牙口:在缝合形状不同的布料时,为了保*位置不发生偏移而做的标记。

返口:在缝合布料的内里时,为了能让布料翻转回来而留出的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放缝份与折边
缝份又称为"缝头"或"做缝",是指缝合衣片所需的必要宽度。

折边是指服装边缘部位如门襟、
底边、袖口、裤
口等的翻折量。

由于结构制图中的线条大多是净缝,所以在将结构制图分解成样板之后必须
加放一定的缝份或
折边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加放缝份与折边
(一)根据缝型加放缝份
缝型是指一定数量的衣片和线迹在缝制过程中的配置形式。

缝型不同对于缝份的要求也不相同。

缝型(视频教程) 缝份缝份加放量(厘米)
平缝0.8~1cm,较广泛使用
来去缝1cm,不露毛边,可用在做睡衣,内裤,衬衣等比较薄的面料,适合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衣服。

外包缝上层1.5,下层1。

适用于较厚的面料,如海军呢、大衣呢等,如衣服的大袖片,肩头,和侧缝的明线。

没有修正的
修正后的
没有修正的
二)反转角的处理方法
服装中有些部位(如袖口、裤脚口等)属于锥形,反映在平面制图中呈倒梯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反转角的
方式加放缝份或折边,否则会造成折边部分不平服现象。

但如完全按照反转角处理会使样板的折边部分扩张量
过大,不易于排料和裁剪。

所以遇到此种情况,可反转一部分角度,剩余角度通过在缝制时减小缝份来解决。

如图所示,
(a)是西裤脚口部位的成品形状示意图,折边部分平贴于裤管内侧。

(b)是加放缝份和折边后的平面制图,折边部分完全按照反转角处埋。

(c)是用减少缝份量的方法来弥补反转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