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乘除法的关系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7.2问题解决一、单选题1.()A. 3倍B. 4倍C. 5倍2.根据线段图,如图错误的算式是()A. 38×2﹣16B. 38﹣16+38C. 38×3﹣163.某网点办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第一天办出30张(如下图所示),那么第二天办出的大约比第一天多()张.A. 30B. 90C. 604.根据线段图列出的算式是()A. 18×3+5B. 18×3﹣5C. (18﹣5)÷3二、填空题5.看图写数.(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8)________6.看图填数.(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7.摆一摆,算一算.8.估一估.形花坛里,大约有50棵月季花.照这样计算,形花坛里,大约有________棵这样的月季花?9.看图回答________三、计算题10.看图列式计算四、解答题11.看图回答=(个) =(个)12.看图、提问题,并解答.问题:________解答:________五、综合题13.看图回答(1)买12个台灯需要多少元?(2)买15台收音机和18个闹钟一共要花多少元?(3)买14个书包,付400元,应找回多少钱?六、应用题14.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如下.这瓶止咳糖浆至少够一个6岁儿童服用几天?15.看图列式解答.求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35÷7=5答: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5倍.故选:C.【分析】已知月季花7盆,菊花35盆,要求菊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几倍,用菊花的盆数除以月菊花的盆数即可.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2.【答案】C【解析】【解答】解:根据如图可列式为:38×2﹣16或者是38+38﹣16,所以C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题意:故事书比科技书的2倍少16本,根据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乘法,比一个数少用减法,可列式38×2﹣16,或者是38+38﹣16,所以38×3﹣16是错误的.正确理解图意,利用好求一个数的倍数及比一个数少多少的计算方法是关键.3.【答案】C【解析】【解答】解:30×2=60(张)答:第二天办出的大约比第一天多60张.故选:C.【分析】根据线段图,可把第一天办出的借车卡看作1份,第二天比第一天大约多出2份,又知第一天办出30张,那么第二天办出的大约比第一天多30×2,解决问题.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线段图,找出第一天与第二天办理自行车借车卡数量之间的关系,据其列式解答.4.【答案】A【解析】【解答】解:18×3+5=54+5=59(只)答:黑兔有59只.故选:A.【分析】由图可知,白兔有18只,黑兔比白兔的3倍多5只,根据乘法的意义,白兔的3倍是18×3只,根据加法的意义,黑兔有18×3+5只.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线段图中所给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正确算式解答.二、填空题5.【答案】(1)85(2)85(3)37(4)37(5)64(6)64(7)32(8)32【解析】6.【答案】(1)12(2)12(3)20(4)20【解析】7.【答案】1,4,14【解析】8.【答案】300【解析】9.【答案】6,8【解析】三、计算题10.【答案】解:①42÷3×7=14×7=98(千克)答:所求的是98千克.②(×)×= ×= (平方分米)答: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解析】【分析】(1)据图容易看出42千克分为3份,未知的为7份;据此运用除法求出每一份的量,再乘以7即可.(2)根据“长是宽的”运用乘法求出长是多少,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四、解答题11.【答案】解:8+7=15、15-5=10【解析】12.【答案】柳树比杨树少多少棵?;32-26=6(棵)【解析】五、综合题13.【答案】(1)解:38×12=456(元)答:买12个台灯需要456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乘除法的关系》同步练习一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乘除法的关系》同步练习一 西师大版(含答案)

2.1《乘除法的关系》同步练习一一、基础训练。

1、直接写出结果。

54×26=1404 1404÷54=()1404÷26=()2、应用除法验算下面各题。

48×32=1536 346×24=8304二、巩固训练。

12、在()里填适当的运算符号。

如果□×△=○,那么:○()□=△,○()△=□3、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表。

4、列算式求□里的数。

(1)16×5×□=240 (2)25×(□÷12)=1005、王爷爷在一块菜地上种白菜,他的孙子数了数,爷爷一共种了15行白菜,8行就有120颗。

王爷爷在这块地上种了多少棵白菜?6、斑马重150千克,犀牛的体重比斑马体重的12倍还多20千克?犀牛比斑马重多少千克?7、小刚和小苗要做600个零件,小刚每小时做15个,小苗每小时20个,小刚做了8 小时后,余下的由小苗独立完成,小苗再做几小时能完成任务?三、拓展训练。

在被除数是99,商是7,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多少?附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

1、直接写出结果。

26,542、应用除法验算下面各题1536÷32=48 8304÷24=346二、巩固训练。

1、填表。

840,7,55,14;2、填运算符号。

÷,÷,3、30,7,424、240÷5÷16=3,100÷25×12=48;5、120 ÷8×15=225(棵)答:种了225棵白菜。

6、150×12 +20 -150=200(千克)答:犀牛比斑马重200千克。

7、(600 - 15×8)÷20=24(小时)答:小苗再做24小时能完成任务。

三、拓展训练。

(99-8)÷7=13 答:除数是13.。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_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_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 ________是乘法的逆运算,________不能作除数。

2. 根据已有的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根据已有的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1)56×73=40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6÷12=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138=427500−________=213________÷13=28 (1)236÷________=9...2.4. 350÷(5×________)=528×(________÷6)=196408÷(________×3)=132×(152÷________)=608(25+________)×40=________×40+8×________(60×25)×________=________×(4×25)5. 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25×19×4=25×4×19________;28×A+72×A=(28+72)×A________;20×24×5×3=(20×5)×(24×3)________;101×93=100×93+93________.6. 在横线上填上“>”“<”或“=”.(45+53)×7________45+53×7202×5+202________202×635×(20+6)________35×20×640×20________40×2×1075×75+75×75________75×75×2360×12________40×12×9.7. 填表。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单选题1。

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2B. 3C。

42。

看一看,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中积与其它3个算式不同的是( )。

A. 125×8B。

50×20 C. 2×500D. 200×503。

40×2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

1B. 2C。

34。

计算48×72时,第二个积百位上的“3”是表示( )。

A。

3个百 B. 33个百 C. 3个十 D. 没意义5.估计12×63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是( )。

A. 586B。

756C。

1536A. 586B. 756C。

15367。

大华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60度,这个月(30天)一共要用电()度。

A。

180B。

1800C. 1860二、判断题8。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 )9.56个24相加可以写成24×56。

10.40×10+10和40×11的得数是相等的。

( )11.50×48的积与50×6×8的积相同。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一、单选题1.下列算式中,与23×31的得数相等的是哪一个?A. 23×30+1B. 23×30+31C. 23×30+232.与8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87×100+1B. 87×100-1C. 87×100+87D. 87×100×13.3×8×4×5=(3×4)×(8×5)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A. 倍数B. 因数C.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5.因为2÷0.5=4,所以2是0.5的倍数,0.5也是2的因数。

()6.我来当裁判(判断正误)。

()(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8.被除数+除数×商=418,被除数等于209。

()三、填空题9.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这个数是________.10.计算(3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________,这样计算是根据________。

11.有三个数,这三个数相乘的积是560;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是8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是28.你知道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吗?第一个数是________,第二个数是________,第三个数是________.四、解答题12.同学们去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13.请你给得数相等的桃子涂上相同的颜色。

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新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一、单选题1.30的所有因数有( )A. 1、2、3、5和10B. 2、3、5、10和15C. 1、2、3、5、6、10、15和302.下面一组算式中,哪道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A. 313+264+336B. 313+(264+336)3.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C. 125×100×1D. 100×125×1×1254.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 2100B. 2200C. 23005.既是6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的数可能是()。

A. 6B. 9C. 27D. 30二、判断题6.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7.素数没有因数8.A除以B和B除A的算法是一样的。

( )9.一个数连续减去75,减13次后,还剩下50,这个数是1025。

10.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三、填空题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900÷300=________12.计算.0.5×7.6×20=________13.在横线上填上“>”“<”或“=”。

98×76________76×98 (45+67)×23________45×(67×23)38×2×5________38×10 101×67________6700-6714.计算.3.64×0.8+6.36×0.8-3.8=________15.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的交换律:________ .16.计算.34× +34× =________四、计算题17.用递等式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95.4×83+19×95 ﹣95.4×2(2)5 ﹣﹣﹣+(4)1110÷[56×(﹣)].1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乘除法的关系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乘除法的关系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乘除法的关系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 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乘除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①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② 乘法的计算方法:先乘后加,依次计算。

(2)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①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② 除法的计算方法:先除后乘,依次计算。

(3)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① 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两种运算。

②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乘法 = 除法÷ 除数。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一、单选题1.30的所有因数有( )A. 1、2、3、5和10B. 2、3、5、10和15C. 1、2、3、5、6、10、15和302.下面一组算式中,哪道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A. 313+264+336B. 313+(264+336)3.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C. 125×100×1D. 100×125×1×1254.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 2100B. 2200C. 23005.既是6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的数可能是()。

A. 6B. 9C. 27D. 30二、判断题6.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7.素数没有因数8.A除以B和B除A的算法是一样的。

( )9.一个数连续减去75,减13次后,还剩下50,这个数是1025。

10.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50×23× 4=23×(250×4)。

()三、填空题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6900÷300=________12.计算.0.5×7.6×20=________13.在横线上填上“>”“<”或“=”。

98×76________76×98 (45+67)×23________45×(67×23)38×2×5________38×10 101×67________6700-6714.计算.3.64×0.8+6.36×0.8-3.8=________15.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的交换律:________ .16.计算.34× +34× =________四、计算题17.用递等式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95.4×83+19×95 ﹣95.4×2(2)5 ﹣﹣﹣+(4)1110÷[56×(﹣)].1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乘除法的关系
一、单选题
1.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 9+0=9
B. 9﹣0=9
C. 9÷0=0
2.计算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的算式有()。

A. 7+7
B. 49÷7
C. 49-7
3.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 8
B. 36
C. 40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因数的和是234,这个数是()。

A. 233
B. 127
C. 117
D. 17
二、判断题
5.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6.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大.
7.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8.9的因数有1、3、6、9。

三、填空题
9.分别写出10和12的因数。

10:
12:
10.一个因数=________÷________.
1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5,最小倍数也是35,这个数是________。

12.36的因数有________,其中质数有________个,合数有________个。

13. ________÷20=15 (3)
12.5×________ 10.
四、解答题
14.列式计算
①一个数除以25,商是160.这个数是多少?
②125的25倍比一个数多5,这个数是多少?
15.有68个学生站成长方形的队形,可以有几种站法?
五、应用题
16.五(1)班有40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要使每行人数都相等,可以排几行?共有几种排法?(每行或每列不少于2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0不能作除数,所以C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0不能作除数。

2.【答案】B
【解析】【解答】计算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的算式有:7×7=49 49÷7=7
【分析】用一句乘法口诀通常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当两个乘数相同时,就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3.【答案】B
【解析】8的因数:1、2、4、8;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40的因数:1、2、4、5、8、10、20、40;
【分析】8的因数有4个;36的因数有9个;40的因数有8个。

所以因数个数最多的是36.
4.【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这个数不是0,所以最小因数是1,那么234-1=233,233就是这个数最大的因数,即这个数是233。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非0的数的最大因数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相除,商不一定小于被除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数相除,商可能大于被除数,例如÷=2,2>;商页可能等于被除数,例如÷1=;商还可能小于被除数,例如1÷2=,1>。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这个数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是这个数本身,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等于它本身.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例如12的最小倍数是12,最大因数是12,所以一个数的倍数大于或等于这个数的因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由此判断即可.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9的因数有1、3、9。

【分析】一个数的因数是指能整除这个数的数。

三、填空题
9.【答案】10:1、2、5、10
12:1、2、3、4、6、12
【解析】【解答】10的因数:1、2、5、10,
12的因数:1、2、3、4、6、12,
故答案为:1、2、5、10;1、2、3、4、6、12.
【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
10.【答案】积;另一个因数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可知,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故答案为:积;另一个因数
【分析】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由此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填空即可.
11.【答案】35
【解析】【解答】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5,最小倍数也是35,这个数是35.
故答案为:35
【分析】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这个数本身。

12.【答案】1、2、3、4、6、9、12、18、36;2;6
【解析】【解答】解: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质数有2、3,共2个;合数有4、6、9、12、18、36,共6个.
故答案为:1、2、3、4、6、9、12、18、36;2;6【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找,这样不容易漏计;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
13.【答案】303;0.8
【解析】【解答】解:20×15+3
=300+3
=303
10÷12.5=0.8
故答案为:303.0.8.
【分析】(1)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2)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14.【答案】160×25=4000,125×25﹣5=3120
【解析】【解答】①160×25=4000答:这个数是4000;②125×25﹣5=3125﹣5=3120
答:这个数是3120。

【分析】①根据公式除数×商=被除数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题意,可用125乘25进行计算,然后再减去5即可得到这个数。

15.【答案】解:可以站成1×68、2×34、4×17三种长方形队形。

答:可以有三种站法。

【解析】【分析】因为68=1×68=2×34=4×17,所以可以每行站1人,站68行;每行站2人,站34行;每行站4人,站17行,可以有三种站法。

五、应用题
16.【答案】解:40=1×40,排成1行,不符合题意,40行,不符合题意;40=2×20,排成2行或者20行,符合题意;
40=4×10,排成4行,符合题意;排成10行,符合题意;
40=5×8,排成5行,符合题意;排成8行,符合题意;
所以可以排成:2行、4行、5行、8行、10行、20行,有6种排法;
答:可以排成:2行、4行、5行、8行、10行、20行,有6种排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即把40名同学平均分成若干行,那么行数和每行的人数相乘的积是40,又因为规定了每行的人数,所有看40有多少个因数,进而找出符合条件的排法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