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韩增丰 二十七岁就留下了三个光荣别称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人物及简介

抗日战争人物及简介

卫立煌(1897.2.16~1960.1.17),字俊如,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汉族,安徽省合肥人。

他被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视为“支那虎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

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

1926年参加北伐。

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后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廖海涛,革命烈士,抗日英雄。

1929年参加闽西暴动。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上)杭武(平)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8年,闽西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后,相继任四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和二支队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0年5月14日,率第二支队四团三营特务连在句容县赤山歼灭日军100余人,缴获步枪60余支、九二步兵炮2门。

1941年,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政委。

11月27日深夜,他率所部与日军在马村展开激战。

在激战中,他小腹部中弹,仍继续指挥部队击退敌人进攻。

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时年32岁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军人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军人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军人英雄事迹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正义之战,为了保卫祖国,中国抗日军人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抗日军人的英雄事迹,以纪念这些无私奉献的英雄。

一、黄继光——为国捐躯的烽火英雄黄继光,河南周口人,1937年参军,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

1945年1月,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在防守归绥的战斗中,郑守陈团团长阵亡,黄继光被推为旅长。

1945年5月,日军发动了对英国领事馆的进攻,黄继光奉命派兵参与保卫工作。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黄继光慷慨就义,为抵住日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黄继光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成为了中华儿女永远记住的英雄。

二、刘永福——生死一瞬间的英勇刘永福,山东人,1937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参加游击战争。

1945年4月,日军发动了对绵阳的大规模攻击,刘永福所在的部队奉命坚守阵地,力图阻击日军的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刘永福所在的火炮阵地几乎被日军夺取,为了保卫阵地,刘永福奋不顾身地拉响了阵地内的弹药库,炮弹爆炸后,重伤的他不幸牺牲。

刘永福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生死一瞬间的英勇”。

三、杨靖宇——顽强不屈的中国战士杨靖宇,湖南衡山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也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战士。

1940年11月,杨靖宇率领的红军在兰州奉命发动兰州战役,成功收复了兰州。

1941年12月,杨靖宇率领部队积极参加保卫武汉战斗,阻击了日军的进攻。

最终,杨靖宇带领的队伍被包围,他们孤军奋战,直到弹尽粮绝。

杨靖宇宁死不屈,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铜墙铁壁,为保卫祖国、为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做出了一系列不朽的贡献。

四、邱少云——英勇反击的战士邱少云,河北曲阳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位杰出的抗日战争英雄。

1948年,邱少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参与了渡江战役、大别山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

1950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队在匪漠河战斗中,进攻失败后,邱少云带领的一组战士打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并重创了敌军。

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侵犯,无数英勇的将士在这场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牺牲。

他们的传奇故事不仅令人钦佩,也鼓舞着后人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一、黄继光的英勇牺牲黄继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杰出的战士,他在1948年长津湖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传奇人物。

黄继光在战斗中独自一人扛起重任,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日军的子弹,不畏生死地保护着战友们。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被誉为“英勇的长津湖战士”。

二、赵尚志的捐躯壮举赵尚志是另一位在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他在1941年的塞北沙场上,壮烈地捐躯,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赵尚志在战斗中坚守阵地,用自己的生命将敌人引开,为同志们创造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他的英勇牺牲唤起了全国人民对于保卫家园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杨根思的忠诚与英勇杨根思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他在作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与忠诚。

杨根思曾率领部队多次奋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斗的胜利。

他与弟兄们并肩作战,从不背离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

四、邓小平的敢言与智勇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之一,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邓小平曾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和领导了许多重要战斗,他的勇气与智慧赢得了无数人的钦佩与尊敬。

五、战友们的无私奉献除了以上英勇将士的传奇故事,还有无数无名英雄们的无私奉献和坚持。

他们可能不为人知,但他们的贡献绝不可忽视。

所有参与抗日战争的战友们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家园,用无尽的热血和牺牲为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贡献着一切。

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

总结: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堪称一支支闪亮的战斗之星。

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书写了中国人民对于敌人的强烈抵抗和抗日战争的辉煌一页。

韩震事迹

韩震事迹

谁曾为革命做过贡献,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有一个光辉的名字至令还流传在桓仁地区的群众中。

这就是当年战斗在东北的杭联一军一师军需部长韩震。

(一)韩震约于1900年出生于朝鲜汉城。

他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1928年从汉城来到我国吉林省磐石县,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拐子坑区委书记兼乡书记等职。

1933 年9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宣告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他在师部做党务工作。

1933年10月末,杨靖宇率部南征,开辟了老秃顶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老秃顶子海拔岭1337 米,地势异常险要。

这个地方是长白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地处桓仁、新宾、宽甸和本溪的交界地带,敌人的统治比较薄弱。

“九一八”事变后,这里的反日斗争一直比较活跃,群众的基础比较好,而且盛产粮食。

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建设好,有助于巩固长白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并且可向本溪、抚顺、沈阳等地发展。

杨靖宇把建设这一根据地的重任交给了韩震。

韩震到老秃顶子地区时,这块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其范围包括老秃顶子、马鹿沟、哈堂沟和磊子沟等广大地区。

为了发动群众进行斗争,韩震不辞劳苦,经常率部翻山越岭,深入各落和大小沟岔,满腔热忱地进行革命宣传。

在根据地里,他向群众宣传根据地的作用和任务,号召群众积极参加生产展经济,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线。

在游击区,他给群众讲抗日救国的形势,宣传党的主张、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纪律,号召大家起来斗争,支援人民革命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韩震学识渊博,善于演讲,汉语讲得非常流利,他的话简练,号召力强,群众听了深受鼓舞。

后来韩震弄到一台印刷机,使宣传工作更加活跃。

印刷机印制了大量的标语、传单和抗日歌曲,由部队和地方的同志在各地散发、张贴,群众争相传阅。

特别是抗日歌曲更受群众的喜欢,流传甚广,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在宣传群众的同时,韩震还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反日组织。

经过艰苦的努力,1935 年间,他在桓仁县的衍乐、寿康等村和新宾县红庙子的哈堂沟、大、小青沟、平顶山杨家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来个反日会组织,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儿童团、妇女会等,反日组织深得人心。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勇猛无畏的乡村抗日斗士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对中国领土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之一。

在这场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从乡村崛起,用自己的勇气和无畏精神,为抵抗日寇的侵略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抗日斗士刘永福刘永福,生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小山村。

他成长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却拥有坚韧不拔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斗争意识。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刘永福毅然决定加入抗日队伍,成为一名乡村抗日斗士。

刘永福在村里组织抗日义勇队,动员村民武装起来,进行游击战。

他不仅指导村民学习使用武器,还组织军事训练和战术布置,使其队伍逐渐壮大。

刘永福带领村民多次与日寇展开激烈战斗,在山林中进行游击战,令敌人闻风丧胆。

二、抗日斗士陈百忍陈百忍,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偏远山区。

他来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坚强的意志和对国家的热爱促使他站出来,成为抗击日寇的勇敢斗士。

陈百忍在乡村组织抗日义勇队,并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他用他的言行影响着村民,激励他们投身抗日斗争。

陈百忍带领自己的队伍,在乡间穿梭,袭击日军据点,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给日寇以重创。

三、抗日斗士黄继光黄继光,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他年轻时以勤奋和才智著称,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毅然放弃学业,投身抗日队伍,成为一名军事英雄。

黄继光参加了中国红军建设训练,并在部队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斗力。

他还积极参与游击战和突击战,多次与敌军展开激烈交战。

在一次突击战中,黄继光英勇奋战,最终被敌人击中,以身殉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英雄史诗。

四、抗日斗士杨根思杨根思,生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

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毅然决定加入抗日队伍,并成为乡村抗日斗士的一员。

杨根思组织并领导抗日义勇队,积极参与游击战和地下抗日活动。

他带领队伍多次出奇打击敌人,解放了许多被日寇占领的村庄,并恢复了当地的安定。

中国抗日战争民族英雄的壮举

中国抗日战争民族英雄的壮举

中国抗日战争民族英雄的壮举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它旨在对抗日本侵略者,捍卫国家的尊严和自由。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英勇无畏的战士和民众展现出了他们的勇气、坚持和牺牲精神,成为了民族英雄。

一、黄继光:机枪手背后的诗人黄继光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勇士兵。

他出生在河南省,年轻时就参军投身抗日战争。

在一次战斗中,他手持机枪,坚守阵地,不顾个人安危,为部队争取时间。

最终,他英勇牺牲,但他的英雄事迹流传至今。

黄继光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无限热爱。

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并成为代表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之一。

二、赵一曼:女战士的英勇壮举赵一曼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名杰出女战士。

她出生在山东省,年轻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作为一名游击队员,她经常进行袭击日军的任务,对抗敌人的侵略行为。

1941年,赵一曼在一次独立自主的行动中决定炸毁敌人的弹药库。

她突袭敌人的驻地,成功引爆了弹药库,但自己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她的豪举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三、邓演达:航空英雄的壮举邓演达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航空英雄。

他是一名飞行员,常常参与战斗和侦察任务。

邓演达在战斗中勇敢无畏,对抗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续的袭击。

1940年,邓演达在执行侦察任务时,遭遇了日本军舰的袭击。

尽管他的飞机受损,但他仍坚持执行任务,成功完成了侦察任务并安全返回。

他英勇的行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其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英雄。

四、宋庆龄:抗战背后的伟大女性宋庆龄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女性领袖。

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孙中山的妻子。

在抗日战争期间,她毅然决然地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宋庆龄积极筹款,组织志愿者,为抵抗日本侵略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她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尊称为抗日战争背后的伟大女性。

国防领域英雄模范

国防领域英雄模范

国防领域英雄模范是指在国防事业中表现突出、贡献卓越的先进人物。

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楷模和榜样。

在国防领域中,英雄模范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出色的工作业绩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全军官兵的学习榜样。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忠诚、担当、创新、奋斗、奉献等品质,激励着广大官兵不断奋进,为建设强大国防事业不懈努力。

例如,有位英雄模范名叫黄继光,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了掩护战友们完成任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

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辉典范,也成为了国防英雄的杰出代表。

还有许多其他的英雄模范,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了当代军人的光辉形象。

在国防领域中,英雄模范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激励着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为国防事业奋斗,也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学习的榜样。

总之,国防领域英雄模范是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学习英雄模范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抗战70周年:缅怀十位抗日英雄人物

纪念抗战70周年:缅怀十位抗日英雄人物

纪念抗战70周年:缅怀十位抗日英雄人物硝烟弥漫的战场,无数的抗日英雄洒尽最后一滴热血,我们今天记住的仅仅是他们中的少数,愿这些英名不朽的先烈和默默无闻的英雄在地下有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你们的奋斗密不可分。

我们将以“民族富强”的誓言永远激励自己向前。

让我们为抗日英雄点赞。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左权,原名左纪权,幼名自林,号叔仁,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县。

1924年,左权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堂,同年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

1925年夏他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冬又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

1930年6月回国后,左权先在上海与刘伯承一起翻译苏军条令,随后被派往闽西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

此后,他担任过新12军军长和新15军的军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

他一度因所谓政治问题被调到瑞金红军学校当军事教官,但他仍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1934年10月,左权作为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长征,途中参与指挥了四渡赤水河和飞夺泸定桥等战斗。

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

此后他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

1942年5月,日军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进犯,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后方机关突围时,被日寇的炮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年仅37岁。

戴安澜马革裹尸抗敌枭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

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

“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

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

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英烈韩增丰二十七岁就留下了三个光荣别称
导语:“您二哥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5月中旬,记者来到古都安阳,见到了韩增丰烈士的弟弟韩增茂老人,首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记者查阅的资
“您二哥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5月中旬,记者来到古都安阳,见到了韩增丰烈士的弟弟韩增茂老人,首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记者查阅的资料中,韩增丰1916年出生,193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历任营长、支队长、区队长、团长,有着“猛子”“阎王”“英雄”等多个别称。

韩增茂老人听后微微一笑:“我二哥爱憎分明、有胆有识,日寇、人民群众等对他的感情泾渭分明,称呼也不一样。

可以说,三个别称,见证了他光辉一生……”
“韩猛子”
1939年10月,晋察冀军区部队到了换棉衣的季节,由于敌人封锁,棉衣、布匹紧缺,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此专门召开会议。

“十天内搞到布匹!”会上,时任八区队区队长的韩增丰站起来主动请缨。

一天夜里,韩增丰率领一个连和数百民兵,急行军40多公里,凌晨赶到大郭村飞机场。

官兵们先用钳子、铡刀劈开铁丝网,然后出其不意消灭敌哨兵,随后冲进仓库将成捆的絮棉、布匹运走。

“他们这次袭击日军飞机场,不仅抢到布匹等物资,还烧毁了敌人两架运输机,受到了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的嘉奖。

”谈到这里,韩增茂老人语气里多了几分自豪,“我二哥就是这样,勇猛善战,一身虎胆。


1941年秋季的一天,井陉城的日军指挥官送来一张请帖,邀韩增丰到贾庄饭馆谈判。

战友们担心这是“鸿门宴”,都劝他别去。

“去!谅他也不敢把我怎样!”
这天,韩增丰只带两名警卫员,昂首阔步走进饭馆。

日军指挥官要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