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合集下载

26、喷射混凝土试验与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厚度检验)

26、喷射混凝土试验与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厚度检验)

喷射混凝土试验与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厚度的检验)(一)强度检验由于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与现浇混凝土不同,因而其力学强度的检验也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试块的制取方法上,采用在铁模内直接喷射制取喷射混凝土试块方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喷射,回弹物势必受到铁模壁面的约束,不能自由溅出,而集于试模边角,造成测得的强度值要比结构上真实强度低。

检验喷射混凝土强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大板切割法在原材料、配合比,喷筑方位、喷射条件与实际工程相同条件下,向尺寸为45cm x 35cm x 12cm 的敞开模型,先喷筑混凝土板件,然后切割成:10cm x 10cm x 10cm 的试件(板件边缘松散部分必须切除丢弃,不得作试块用),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 28d,采用同普通混凝土的加荷方法,检验其抗压强度。

只有当不具备切割制取试件的条件时,才可向边长为 100mm 或 150mm 的无底试模内喷射混凝土制取试块,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所需的试块应在施工中抽样制取。

试块数量,每喷射 50 ~ 100m3 拌和料取一组样,当小于 50m3 拌和料的独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得少于三个。

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应加作一组。

2、钻取芯样法为了确定实际结构物中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值,可采取钻取芯样法。

为避免取芯和芯样加工时破坏砂浆与石子之间的黏结,被取芯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0MPa,钻取混凝土芯样应采用金刚石钻头。

取得的芯样应有工程质量代表性。

取芯数量不宜少于三个。

芯样直径应大于或等于混凝土中粗集料最大粒径的三倍。

一般做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芯样为直径 10cm,高 10cm。

经加工后的芯样,端面平整度为每 100mm 长度内不得超过 0 . 05mm。

抗压试验前,芯样应在 20 ±5℃的清水中浸泡 40 ~ 48h。

3、拔出法拔出法是近几年来得以推广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分为预埋拔出法和后装拔出法两种。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工作总结汇报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工作回顾与成果展示•喷射混凝土技术掌握与提升•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与规范遵守情况•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实施•经验教训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目录工作回顾与成果展示01CATALOGUE完成喷射混凝土工程项目XX个,实际完成XX个,完成率100%。

目标一目标二目标三提高喷射混凝土施工效率,实际提升XX%,超出预期目标。

降低工程成本,实际降低XX%,达到公司预期。

030201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施工效率提升引入新型喷射混凝土设备和技术,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工程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和减少浪费等措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喷射混凝土工程项目执行负责工程现场管理,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具体工作内容及成果展示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进度,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团队协作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及时传递项目信息,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沟通情况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有时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和误解现象。

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减少沟通障碍。

反思与改进团队协作与沟通情况反思喷射混凝土技术掌握与提升02CATALOGUE掌握喷射混凝土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混合、输送、喷射和成型等过程,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工艺原理熟悉喷射混凝土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掌握喷射速度、角度、距离等关键参数,确保喷射过程均匀、连续、无缺陷。

操作要点喷射混凝土工艺原理及操作要点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喷射速度等措施,解决混凝土流淌问题,提高喷射质量。

喷射混凝土流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养护、控制喷射厚度等措施,降低开裂风险,确保工程质量。

喷射混凝土开裂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

设备故障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实践经验积累通过参与多个工程项目,积累实践经验,熟悉各种喷射混凝土场景,提高应对能力。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技能提升与专业发展
提升技能水平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提高了 自身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在喷射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
力。
考取专业证书
我参加了喷射混凝土工专业考试, 并获得了相关证书,这为我的职业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行业交流
我参加了多次喷射混凝土行业交流 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了解 行业发展趋势,为个人职业规划提 供参考。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工作总结 • 技术进步与提升 •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团队协作与沟通 • 未来规划与展望
01
工作总结
本年度工作回顾
01
02
03
04
完成隧道喷射混凝土施 工XX万立方米,比去年 同期增长XX%。
参与XX个高速公路边坡 防护工程,确保边坡稳 定和安全。
01
02
03
隐患自查自纠
鼓励工人们主动发现和报 告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 护意识。
定期隐患排查
组织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 和评估,制定整改措施。
整改跟踪与反馈
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确 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并 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定期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 工人们的安全意制
安全制度执行与监督
安全制度培训
确保所有喷射混凝土工都经过安全制 度培训,熟悉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现场安全检查
安全监督记录
建立安全监督记录,对工人们的安全 操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便持续改进 。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工人们 遵守安全规定,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

现场喷工艺性能试验总结报告

现场喷工艺性能试验总结报告

中铁二十局集团西成客专XCZQ-8标项目部一工区现场湿喷配合比工艺性能试验总结报告技术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目录一、试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1)三、试验地点 (1)四、试验目的 (1)五、动用设备 (1)六、参照规范 (2)七、所用原材料 (2)八、试验相关项目及参数 (2)九、喷射混凝土工艺试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检测及混凝土强度检测 (3)十一、喷射工艺试验结论 (3)十二、附件:配合比选定资料、配料通知单、强度报告 (3)一、试验时间2013年5月31日二、工程概况中梁隧道起讫里程:DgK253+434~DgK255+685.34,隧道长2251.34m。

喷射混凝土分别为C25、C30两种强度,C25喷射混凝土7237.4m3,C30喷射混凝土17114.4m3;阜川隧道起讫里程:DgK271+936.21~DgK280+951.53,隧道长9015.32m。

喷射混凝土分别为C25、C30两种强度,C25喷射混凝土65844.31m3,C30喷射混凝土10782.02m3;房家湾隧道起讫里程:DgK281+147~DgK286+961,隧道长5814m。

喷射混凝土分别为C25、C30两种强度,C25喷射混凝土42698.43m3,C30喷射混凝土3634.21m3。

三、试验地点中梁隧道出口(一工区)四、试验目的1、检验设备之间的匹配性2、拌合物性能3、满足喷射要求时的风压值及喷射角度4、喷射混凝土回弹量5、喷射混凝土1d强度及28d强度五、动用设备1、拌合机JS2000,山东建科;2、装载机856,柳工机械;3、湿喷机JK-600A,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4、空压机L-22/T(42-2018) ,咸阳空压机有限公司。

5、混凝土运输罐车六、参照规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玳》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1-2002《锚杆喷剁混凝土技术规范》GB50086—200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l0426—200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753—2004七、所用原材料水泥: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 42.5水泥)。

喷射砼施工总结

喷射砼施工总结

喷射砼施工总结K4+986.5~K4+988隧道洞身喷射砼支护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我工区于2017年05月12日进行了K4+986.5~K4+988隧道洞身喷射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通过本段洞身喷射砼施工,施工人员熟悉了洞身喷射砼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择,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试验、检测参数,为以后隧道洞身喷射砼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经过本段隧道洞身喷射砼首件工程施工,取得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施工。

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如下:一、首件工程概况针对本合同段隧道工程的特点,由于地质、地貌、便道、现场施工条件及前期征地情况的限制,综合各方面因素,最后选择夯吉隧道从吉首段开挖,综合施工条件我部选择K4+986.5~K4+988作为夯吉隧道洞身喷射砼首件工程。

本首件工程主要工程量为:24cm厚C20喷射砼约9.3m3。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K4+986.5~K4+988夯吉隧道主要为Ⅳ、Ⅴ类围岩,根据围岩类别,按设计采用S5b支护,其中C20喷射砼厚24cm。

施工时间:2017 年05月12 日开工,2017年06 月09日完工。

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设计要求,编制了隧道洞身喷射砼施工方案,在得到S253、S262保靖夯沙至吉首公路改建工程监理处批复之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洞身开挖施工方案进行钻爆开挖施工,具体过程如下:施工准备工作→断面检查→清理基面→埋设检测标识桩→喷射砼施工→养护。

经过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05月12日完成了首件隧道洞身喷射砼的施工作业。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工程技术员全过程跟踪作业,做好了相关原始记录。

完工后对该分项工程进行了评定,评定为优良:①同时满足喷射砼施工的基本要求,砼所用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水等都满足规范要求,且严格按配合比施工;②实测项目方面表现为:喷层厚度、空洞检测等满足设计要求;③外观质量鉴定为:无漏喷、离鼓、裂缝、钢筋网外露现象,现场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

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

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本文旨在介绍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的目的和背景信息。

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是一种用于坡面防护和加固的施工方法,通过喷射混凝土材料形成坡面保护层,以增强坡面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这种工艺试验通常用于土石坡、岩石坡、路基坡等坡体的治理和维护。

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不同喷混凝土配方、喷射参数、坡体条件等进行试验研究,可以评估喷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粘结强度、施工工艺等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对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的目的、背景信息以及试验研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本文讨论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喷射混凝土的材料、喷射参数、喷射机械等。

喷射混凝土的材料在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中,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非常重要。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强度:混凝土应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边坡的重量和地质力学影响。

柔韧性:混凝土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以适应边坡变形和变化的地质条件。

粘结性: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粘结性以确保喷射后能够牢固地附着在边坡表面。

耐候性: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以抵抗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喷射参数选择合适的喷射参数能够确保喷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一般考虑以下因素:喷射速度:喷射速度应根据边坡尺寸和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喷射均匀且牢固。

喷射压力:喷射压力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边坡表面情况、混凝土材料特性和喷射机械性能等因素。

喷射距离:喷射距离的确定应根据边坡高度和可用喷射机械的喷射范围而定,以确保全面覆盖边坡表面。

喷射角度:喷射角度应考虑喷射混凝土与边坡之间的粘结性,一般选择适合的角度进行喷射。

喷射机械选择合适的喷射机械对边坡喷混凝土工艺试验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喷射机械类型:喷射泵:适用于较大规模或较长距离的喷射作业,可提供较高的喷射压力和流量。

喷射枪:适用于较小规模或较短距离的喷射作业,操作方便灵活。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目录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01.1适用范围 01.2编制依据 02、作业准备 02.1内业技术准备 02.2外业技术准备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4.1施工工序 (2)4.2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 (2)4.3湿喷施工流程 (3)5施工要求 (3)5.1配料拌合 (3)5.2拌合料输送 (4)5.3材料方面 (4)5.4停放时间 (4)5.5喷射前准备工作 (4)5.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5)6、劳动组织 (7)7、材料要求 (8)8、设备机具配置 (9)9、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 (9)9.1质量验收规范 (9)9.2分项验收标准 (9)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3)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1.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安徽段AJSG-1标段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

1.2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⑷《新建安九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⑸铁道部建设管理司《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办法》(建建〔2009〕107号)文件;⑹《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2010);⑺《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247-2016);⑻《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Q/CR 9219-2015);⑼《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4-2009);⑽《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6-2015);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最新修订);⑿《宁安公司关于印发<宁安公司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宁安安[2017]129号文。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喷射混凝土工年终总结汇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工作成果与业绩回顾 • 技术创新与提升实践 • 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举措 • 行业趋势洞察与市场竞争应对
策略 •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规划
01
工作成果与业绩回顾
本年度喷射混凝土工作量统计
喷射混凝土总量
喷射混凝土施工部位
能源消耗及排放减少情况汇报
总结
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设备效率等措施,本年度能源消耗及排放均有所降低 ,达到了预期目标。
具体措施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喷射泵、搅拌站等;优化施工工艺,减少不必要的 能源浪费;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策略实施效果
总结
通过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了工作 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未来将研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喷射混凝土,满足不 同工程的需求。
03
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举措
本年度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成果
总结
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比价、谈判, 成功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了 年度节约目标。
具体措施
对原材料市场进行调研,掌握价格波 动规律;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 ,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付款条件;实 施集中采购策略,提高采购效率。
04
行业趋势洞察与市场竞争应对 策略
行业政策法规变动对业务影响分析
政策法规变动
近年来,国家对建筑行业实施了一系 列政策法规的调整,如环保政策、安 全生产法规等,对喷射混凝土行业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业务影响
政策法规的调整要求企业加强环保意 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了企业 的运营成本。同时,政策法规也推动 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 (1)1.1适用范围 . (1)1.2编制依据 . (1)2、作业准备 . (1)2.1内业技术准备 . (1)2.2外业技术准备 . (2)3、技术要求 . (2)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3)4.1施工工序 . (3)4.2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 . (3)4.3湿喷施工流程 . (3)5 施工要求 (4)5.1配料拌合 . (4)5.2拌合料输送 . (4)5.3材料方面 . (5)5.4停放时间 . (5)5.5喷射前准备工作 . (5)5.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 (6)6、劳动组织 . (8)7、材料要求 . (8)8、设备机具配置 . (9)9、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 . (10)9.1 质量验收规范 . (10)9.2分项验收标准 . (10)10、安全及环保要求 . (13)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1.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安徽段AJSG-1标段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

1.2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 Q/CR 9604-2015);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3-2010 );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 号;⑷《新建安九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⑸铁道部建设管理司《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办法》 (建建〔2009〕107 号)文件;⑹《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21-2010 );⑺《铁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 Q/CR 9247-2016);⑻《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 ( Q/CR 9219-2015);⑼《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4-2009 );⑽《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6-2015);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最新修订);⑿《宁安公司关于印发<宁安公司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宁安安[2017]129 号文。

⒀批准的隧道专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⑴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⑵清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渣、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⑶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进行超欠挖处理;⑷检查综合接地(接锚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⑸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⑹岩面如有渗漏水必须予妥善处理。

3、技术要求⑴洞口不设置临时搅拌站,喷射采用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搅制。

⑵喷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并通过试喷确定。

湿喷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0.5 ,水泥(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⑶初喷混凝土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厚度不小于4cm;喷射时应先填平岩面较大凹洼处。

复喷混凝土应在钢筋网及钢架安装后及时进行,未设钢筋网及钢架时应及时复喷至设计厚度。

⑷喷射机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输料连续、均匀,宜选择喷射混凝土台车。

⑸喷射作业应分段、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射角度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为0.6m~1.8m。

⑹喷射作业应变换喷嘴喷射角度和受喷面的距离,将钢架、钢筋网背后喷射密实,必要时应在钢架和初期支护后注浆充填。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安九铁路安徽段 AJSG-1 标⑺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若终凝1h 后在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基面。

⑻在喷边墙下部及仰拱前,需将上部断面喷射时代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降低支护能力。

⑼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面时,下一循环爆破应在喷混凝土终凝3h 后进行。

⑽钢纤维喷混凝土表面宜再喷一层厚度不小于10mm的同强度水泥砂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工序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强→养生→检验验收4.2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4.3湿喷施工流程图 4.1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原理图喷头3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图 4.2 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配料拌合按实验确定的配合比准确计量砂、石料、水泥、水、减水剂及防水剂投入拌合设备。

搅拌时间根据实验确定,且不小于2min。

石料、砂、水泥、减水剂、防水剂、合成纤维(掺量为0.9kg/ m3)、水的计量误差满足如下要求。

5.2拌合料输送拌合好的湿喷混凝土料,采用混凝土输送车送至湿喷机,在输送过程中要特别防止混凝土的离析。

5.3材料方面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的工作状况。

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

喷射过程中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大于15%,拱部不大于25%。

5.4停放时间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5.5喷射前准备工作⑴喷射混凝土前,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后再喷射混凝土,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⑵若为泥、砂质岩面时挂设细钢筋网,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⑶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

⑷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需满足以下要求:①选用的空压机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②输料管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有良好的耐磨性能;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③湿喷机的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⑤湿喷机生产率大于5m3/h ,允许骨料最大粒径为16mm;⑥机旁粉尘浓度小于10mg/m3。

5.6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⑴施工方法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按照施工配合比拌料、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集中搅拌站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喷射作业宜采用喷射机械手作业,并符合现行《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9 604-2015)及《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的有关要求。

⑵注意事项喷射混凝土时,喷射相关作业(初喷、锚杆、钢筋网、钢架、复喷等) 连续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1)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力要求。

2)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和一次爆破药量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 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3)喷射作业时, 喷头宜垂直于受喷面, 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为1.5 ~2.0m。

喷头做连续、缓慢移动,使喷层厚度均匀,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先将凹处喷平。

4)喷射作业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5)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 后再进行喷射时,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6)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

7)喷射作业宜采用机械手连续施工, 当人工掌握喷头时宜两人合力操作或采用简易支架。

8)有钢筋网时: ①钢筋网一般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②开始喷射时,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9)有钢架时: ①钢架与围岩间的间歇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②喷射顺序由下向上对称进行, 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间歇, 后喷射钢架与钢架间的混凝土;③各种形式的钢架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10)对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②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③喷射时, 从远离渗漏水处开始, 逐渐向渗漏水处逼近, 将散水集中, 安设导管, 使水引出, 再向导管逼近喷射;集中出水引水管初喷层锚固钉复喷层与排水系统连接埋管处理示意图④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1)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大于15%,拱部不大于25%。

12)在喷射侧壁下部(台阶法施工上半断面拱脚)及仰拱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13)喷射混凝土养护遵守下列规定:①喷射混凝土终凝2h 后,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喷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

当围岩条件不允许喷水养护时, 以采用喷雾养护为宜, 防止喷水过多软化下部土层。

②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6、劳动组织管理人员1 人、技术人员1 人、施工员2 人、空压机司机2 人、喷射手1 人、助手2 人、上料4 人、运料司机1 人、拌和司机1 人、上料2 人、装载机司机1 人。

7、材料要求混凝土材料的进场必须进行检验,除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外,并符合下列要求:⑴水泥:选用P.042.5 硅酸盐水泥。

⑵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两者混合物。

⑶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 ,含水率宜控制在5%~7%。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安九铁路安徽段 AJSG-1 标⑷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⑸速凝剂:采用湿喷专用液体速凝剂,使用前进行与水泥相溶性和速凝效果试验,并要求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

⑹水:水质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使用污水、海水、PH值小于4 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按2so24 计超过水重1%的水。

⑺合成纤维: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中的微纤维满足下列规定:①单丝长度7~18mm,直径约20~30um,抗拉强度≥ 900Mpa,比重1.3 ~1.4 ,弹性模量≥ 4.5Gpa,极限延伸率≥ 16%,抗剪强度试验保持率≥ 95%。

②合成纤维长度和直径允许偏差为设计尺寸的±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