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公共基础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部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生活常识到法律法规等内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整理出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社会常识社会制度1.什么是民主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吗?社会公德1.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有哪些?比如排队、保护公共设施等。

2.你认为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为什么重视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宪法常识1.什么是宪法?宪法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作用?2.中国的宪法有哪些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宪法?其他法律常识1.了解一些关于婚姻法、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知识。

2.你觉得法律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健康知识饮食健康1.什么样的饮食是健康的?我们应该如何搭配饮食?2.过度饮酒、吃过量糖类食品等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哪些影响?锻炼健康1.适量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应该如何科学锻炼?2.缺乏运动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产生?环保知识环保意识1.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环保?环保意识对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何影响?2.有哪些常见的环保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每天都实践环保?资源循环利用1.什么是资源循环利用?这对环境会有什么积极影响?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的必背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遵守法律法规、保持健康,以及关注环境问题。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这些知识点的实践,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1.文化艺术方面: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中国的古代文学、诗词、戏曲、美术、音乐等;
-世界的文学、音乐、美术、电影、舞蹈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历史知识方面:
-中国的历史,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历史;
-世界的历史,如古埃及、古希腊、罗马帝国、欧洲中世纪等;
-中国的革命史,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3.科学技术方面:
-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如力、能量、电磁波等;
-基本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分子、化学反应等;
-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如细胞、遗传、生态等;
-基本的地理学概念,如地球、气候、地形、人口等;
-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如计算机组成、编程语言、网络等。

4.法律法规方面:
-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交通法规、消防法规、环保法规等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法规;
-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与工作和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上仅为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点的概述,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知
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这些知识点,加强自
己的公共基础知识储备。

公基必背的知识要点50条

公基必背的知识要点50条

1. 省级和设区的市的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2.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刑法解释3. 法律事实: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4. 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5. 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机关:省级和设区市级人大和常委会6. 法定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7. 法律关系:调整权力和义务关系8. 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9.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两个必要条件: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10.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权利和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11. 法律关系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对象,主要有四类:1,物。

2,行为。

3,智力成果。

4,人身权益12. 法的执行:行政机关13. 法的适用:司法机关14. 立法监督:人大和常委会15. 司法监督:法院和检察院16. 检察院:公诉权17. 国务院裁决: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18. 人大常委会裁决:行政法规和法律19. 地方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国务院决定地方法规,人大常委会决定部门规章20.21. 法律责任:违宪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22. 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而引起的法律关系确立,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23. 签订合同不属于法律事件24. 法律生效时间:1.法律公布。

2.生效规定时间。

3.达到某一条件25. 法律行为:以人的意志所转移而引起的法律关系确立,变更和消灭的行为26. 立法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员会27. 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28. 地方规章:由省长,市长等签署29. 村委会选举:投票人过半,通过又需要过半30.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5年,连任31. 宪法修改,五分之一提议,三分之二通过32.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没有自治乡33.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一套法律,一个执政党等34. 刑法属于刑法范畴,不属于宪法范畴35. 我国国家机关负责制:集体负责制和首长负责制36. 集体负责制:人大及常委会37.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人大38. 人大代表,按人数,但一镇至少一个39. 选民文盲或残疾可委托他人代写40.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选取政府首脑(正和副)41. 劳动者每日8小时,一周44小时42. 法院:审判机关。

公共基础知识点记忆整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点记忆整理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点记忆整理笔记一、政治常识政治这东西啊,就像一场超级大游戏的规则。

咱老百姓得知道国家咋运行的,对吧?比如说选举,那可不像随便挑个小伙伴玩过家家。

选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能让咱们选出代表自己心声的人。

就像你在学校选班长,你肯定想选那个能为大家谋福利、公平公正的人。

你要是啥都不懂,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做决定,多憋屈呀!二、历史事件历史就像一部长长的连续剧,那些重大事件就是剧里的高潮部分。

像辛亥革命,这可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

就好比你玩游戏打到了超级难的一关,然后一下子突破了,整个游戏局面就变了。

辛亥革命把皇帝拉下马,让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你想啊,如果当时的人们都不记得这些,不继续追求民主自由,那咱们现在可能还在封建的老框框里呢。

三、地理知识地理这门学问,简直就是地球给我们的一本说明书。

山脉、河流、海洋,各有各的妙处。

拿长江来说吧,它就像咱们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好兄弟。

长江不仅滋润了大片的土地,还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

要是把中国比作一个大家庭,长江就是家里的大动脉。

你要是地理知识差,就像在自己家里还会迷路一样,多可笑呢。

四、法律基础法律呀,那可是咱们的保护神。

你知道交通法规不?这就像马路上的指挥棒。

比如说你过马路闯红灯,这就违反了交通法规。

这就好比在游戏里违反了规则,是要受到惩罚的。

要是大家都不懂法律,社会不就乱套了?就像一群没了牧羊人的羊,到处乱跑。

五、文化常识文化就像一个大宝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宝贝。

像春节,这可是咱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的时候全家团聚,就像星星都要回到月亮的怀抱一样。

吃年夜饭、放鞭炮,这些习俗都承载着满满的文化内涵。

你要是不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像错过了一场超级盛大的派对,多可惜啊。

六、经济基础经济这东西,和咱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好比你口袋里的零花钱。

通货膨胀知道不?这就像东西都突然变贵了,你的钱就变得不值钱了。

就像你本来能买10个棒棒糖的钱,突然只能买5个了。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280条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280条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280条
一、中国政治
1、机构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法治国家,有三个最高国家
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行
使国家的权力。

2、分权制衡:国家权力的实施基于分权制衡的原则,即上下级政府
之间的权利和职能有互相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单一权力的集中。

3、行政管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分为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及行业
机构三个层面,该机构以执行职责为主,实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维护国家法律制度,促进社会的公正及社会民主发展。

4、参与制度:全民参与是中国的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与制度是
在法治的框架内,尊重公民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利益,实现全民参与的政
治体制。

5、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结合,以及中国共
产主义革命和发展的根本政治力量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的政治
制度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6、廉洁:中国注重的是社会公正。

究其根源,一切从廉洁政治的要
求出发,加强廉洁机构的建立,严格实施廉洁制度,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中国经济
1、计划经济: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制定和
实施经济计划。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一、政治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中国制定政策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求。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如积极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例如,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过度开发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惩罚。

-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如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就是在认识能源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平等、民主意识。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先进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各项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部分:宪法1、概述:宪法特征: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内容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合宪性、个人和组织行为准则);制定修改和解释监督程序更复杂;具有突出的政治特性。

宪法的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人大代表提议,三分之二人大代表通过2、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临时宪法:1949年9月29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展:1954第一部,1975第二部,1978第三部,1982现行宪法3、分类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大部分成文刚性和柔性:是否具有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钦定、协定和民定:制定机关;大部分为民定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英国(不成文宪法);最早颁布成文宪法的国家:美国1787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1791宪法;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1918苏俄宪法4、宪法的保障和监督保障内容: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人们行为的合宪性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国体和政体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我国是单一制)(1)普通的地方制度:各级地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本机人大产生;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原则:在中央领带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2)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乡不属于自治地方)(3)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不享有外交和防务权,人大对其基本法有修改权)7、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共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基本方针。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速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速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速记一、政治1. 国家: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人民组成,有自己的领土、政府和法律体系。

2. 政府: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维护社会秩序。

3. 国家元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4. 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法律的机构,如国会、人大等。

5. 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二、经济1. 经济体系: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体制。

2.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 供需关系: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4. 价格机制: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形成的商品价格,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

5. 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6. 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7. 全球化: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三、历史1. 历史事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战争、革命等。

2. 古代文明:人类历史上早期的文明,如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近代史:指从16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等重大事件。

4. 中国近代史: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包括近代化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地理1. 地球:我们生活的星球,由大气层、水圈和陆地组成。

2. 大洲: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分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

3. 国家和首都:地球上的国家和首都有很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政权和管理体系。

4. 地理环境:指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山脉、河流、气候、人口等。

5. 地理位置:指一个地方在地球上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

五、科学1. 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一套规范和程序,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步骤。

2.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