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男女比例失调调研报告范文

男女比例失调调研报告范文男女比例失调是指社会中男性人口数量相对较多,而女性人口数量较少,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并且在一些地区尤为严重。
本文将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探讨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当前社会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针对不同年龄、地区和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获取广泛的数据样本。
通过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当事人和相关机构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1. 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1)历史文化因素:某些地区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导致人们更偏向于要儿子而不是女儿,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历史上的计划生育政策,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一些家庭更倾向于选择生育男孩,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3)现实利益考虑:一些地方存在以男孩为“坚强后盾”的观念,认为只有男孩才能承担家族的重任,从而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2. 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1)社会问题:男女比例失调会导致“剩男”和“剩女”问题,增加婚恋市场的竞争,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家庭问题:男女比例失调可能导致一些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或婚姻与自己意愿不符,对家庭关系造成冲击。
(3)心理问题:由于人们对男孩的期望过高,女性可能经历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和身份认同问题。
3. 应对男女比例失调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2)改善女性地位: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使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3)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已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可以适度放宽政策,减少对生育性别的倾向。
(4)加强监管措施:对于有性别歧视的违法行为,要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形成法律威慑力。
三、调研结论男女比例失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观念、不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现实利益考虑都是其导致的原因。
关于开展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对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调查报告一、我区诞生性别比例状况:二、各单位开展宣扬教育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状况:调查中我们知道,我区各镇办仔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方案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打算,以常常性宣扬教育为主,开展方案生育工作,突出"宣扬服务好'。
充分利用法规宣扬月、计生宣扬服务月、"529'协会会员日、"711'世界人口日等各种集中宣扬活动的契机,实行标语、横额、板报、宣扬车、广播、报刊、人口学校、文艺汇演等形式,分别在人员密集的市中心广场、市场、商场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扬活动,结合发放各种宣扬资料等广泛宣扬诞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重要性,宣扬弘扬社会主义新型的生育文化,提倡科学的、文明的、进步的婚育观,转变观念,消退性别卑视。
1 2 3三、各级开展掌握诞生性别比的措施诞生性别比例失调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北海市关于禁止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暂行规定》是北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掌握诞生性别比的措施之一,卫生部门和计生部门责无旁贷。
一方面,开展方案生育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实行方案生育孕情跟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严格把好"二孩生育证'审批关,对经发觉自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对象按规定取消二孩生育资格;第三方面在各级卫生部门内部,严格贯彻该《暂行规定》,严格查处违反行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方面,各部门乐观协作,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格局。
如妇联部门联合共青团深化到学校、社区广泛开展以爱护妇女儿童权益,禁止卑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卑视、虐待、遗弃女婴的宣扬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怀妇女、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使全区的诞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
同时依据《关于建立方案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方法》,根据规定落实家庭困难的计生独女户、双女户在接受教育方面的优待政策,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农村家庭困难的计生独女户和双女户优先纳入特困户救济标准。
男女比例失调调研报告

男女比例失调调研报告男女比例失调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男女平等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然而,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对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以期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途径,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对不同领域和地区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客观地反映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
三、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1. 户籍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部分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超过了20%,严重影响了青年婚恋问题。
2.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和资源匮乏的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性移民和武装冲突等因素导致女性比例下降。
3. 在一些职业领域,比如科学研究和高薪行业,女性比例相对较低,存在性别歧视和晋升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四、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1. 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和男性优先的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家庭计划和社会发展。
2. 政策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导致男女比例失衡,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3. 经济条件:在一些贫困地区,家庭追求男孩的动力更大,导致男女比例失衡。
五、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对策1. 政策引导: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鼓励公平生育观念的普及,以及逐步放宽二孩政策等。
2. 社会宣传:加大性别平等的宣传力度,推动男女平等的理念在社会上取得更广泛的认同。
3. 研究与教育:加强研究和教育工作,提出解决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办法。
4. 就业机会均等:推进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给女性。
六、总结与建议男女比例失调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策制定、社会宣传、教育研究和就业机会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男女平等,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男女出生比研究报告

男女出生比研究报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男女出生比是指每1000名婴儿中男婴和女婴的比例。
这个比例通常用来测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男女比例的平衡情况。
男女出生比研究报告主要分析男女出生比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男女出生比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是指基因决定的,性别比例本来就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然而,近年来男女出生比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
以中国为例,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导致一些家庭偏爱生儿子而不要女儿,甚至进行人工选择性别的技术手段。
这种现象在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存在,如印度、越南等。
其次,男女出生比的失衡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是性别比例失衡,导致一部分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增加了社会的婚恋压力和不稳定因素。
同时,男女出生比失衡还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增加,如犯罪率的上升、社会不安定等。
此外,这种失衡也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劳动力市场会受到挤压,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男女出生比失衡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促使公众摒弃男尊女卑的观念,倡导男女平等。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禁进行性别选择的行为,加强对非法性别鉴定和人工选择性别技术的监管。
此外,还应该加强社会各界的宣传引导,提高女性地位和权益的保障。
总之,男女出生比研究报告主要就男女出生比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男女出生比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男女平等,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关于2020到2022人数男女对比的研究报告

关于2020到2022人数男女对比的研究报告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xx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xx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1、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
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
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xx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全国统计表明:20xx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
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
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
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
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与此相对应的数字是,2004年末我国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1、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102-107 。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围内,即每出生100个女婴时,男婴出生数为102个-107个。
人口学家把这个指标称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恒定值。
由于男婴死亡率略高于女婴,这样到婚龄期时男女性别比例就基本持平。
然而,根据中国政府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比率达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
另据中国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2.8比100、镇为116.5比100、乡村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约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0.8∶100;北京流动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别比例高达128∶100;重庆现在的男女比例为140∶100,海南、广东等省出生的性别比例竟然高达130:100以上。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
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
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
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
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
男女比例调查报告

但除了有效的行政手段之外,我认为还需要大力的教育和宣传活动。现在中国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还很强,从年轻一代的教育开始,认
男女比例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关于性别比例的调查报告
不少媒体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2.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
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个人觉得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是比较合理的,而两个孩子的年龄差最好在五年以上。如果从遏制人口出性别比这个角度上讲,我认为关键是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利益导向的政策措施,就是提高女童、女孩、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让生女孩的家庭感觉到和生男孩子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优越于生男孩子的政策措施。第二项措施就是法律制裁的措施,对于用B超进行婴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必须在法律上严厉打击,严格制裁。但是现在我们的法律不健全,刑法上没有这一条,所以我想呼吁人大在修改刑法的时候必须加上这一条,韩国这个问题怎么下降的?韩国下降就是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就是对B超鉴定婴儿性别的,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实行法律制裁,而且制裁得非常严厉。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中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是指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即男性人口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人口。
该问题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存在,尤其在农村和一些欠发达地区更加严重。
本文将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原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原因1.1 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儿子被认为是家族延续的希望,可传宗接代。
相对而言,女儿被视为“嫁出去的水”,不能延续家族血脉。
这种传统观念使得许多家庭希望能够生育男孩,从而导致了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1.2 一孩政策的实施中国曾经实施过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
由于儿子可以继承家族财产、土地等,很多家庭选择通过堕胎或者放弃女婴来追求生育男孩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1.3 医学技术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控制胎儿性别的方式进行选择性生育。
在某些地区,这种选择性生育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家庭更偏好生育男孩而不是女孩。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影响2.1 婚姻压力增加由于男性人口过剩,女性往往面临婚姻压力的增加。
这导致了更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婚姻市场出现了失衡的状况。
一些男性为了能够找到妻子,被迫支付更高的聘礼或者参与非法的跨国婚姻交易,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2.2 社会稳定问题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例如性别犯罪和社会不稳定。
男性人口过剩意味着有一部分男性无法找到妻子,这可能导致他们的不满情绪和个人挫败感的增加。
这种不满和挫败感可能会促使他们从事犯罪活动,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三、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可能方案3.1 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与监督政府可以加大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认知。
同时,应加强对非法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生育行为的严厉打击,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以降低人们进行选择性生育的意愿。
3.2 促进男女平等意识的提高教育是改变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据统计,XX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偏高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仍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这也是影响我县人口安全、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落后。
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不生男孩就断了后,只有男孩才能延续香火,光耀门庭。
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女孩的可以有计划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采取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落后生产力的制约。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
1。